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 第四章 交流【求追读】

大明:三天后穿越,满门被抄斩 第四章 交流【求追读】

簡繁轉換
作者:情飞何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0 14:45:38 来源:源1

第四章交流【求追读】(第1/2页)

赵城来到这间厢房后就没有离开,他取出一些本子和笔,写写画画,做各种各样的规划。

他明白,水溪那位霭翠相信他,只是处于一种尝试的态度。

想要真正获得信任,赵城需要拿出真才实学。

只有实打实的好处和利益,能让水溪百姓过上好日子,水溪的这些领导才会信任他,相信他,也才会支持他的计划。

水溪的势力范围,赵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大概在黔西左右,北接近播州杨氏,东北方向是水洞宋氏,东及东南方向是思州田氏。

这样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对于如今的大明局势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水溪往西是云南,往西北是叙州府,往南还能入广西。

堪称核心枢纽。

若能将西南的乌撒控制在手中,那几乎扼住了朝廷攻打云南的咽喉。

想要牵制大明军队,防止大明军队攻打云南,这个位置会是关键。

这一切,赵城自然要好好规划一下!

“国师,恰饭了!”

香夫人第二次呼喊,才将沉浸在工作中的赵城喊醒。

“唔,啊,夫人……”

赵城慌忙起身,仓促间行了一礼。

“国师在做什么?如此入神?”

香夫人在厢房中漫步,走到了桌子边,看着桌子上奇特的纸张,和圆柱形的古怪器物,还挺诧异,“这些是什么东西?”

她随手拿起一张纸和一支笔,这手感与触感,简直了……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形容。

但也在刹那之间,她就恍惚间明白过来,“这是你们中原的笔和纸?呵,还真是奇特。”

“是笔和纸,不仅是奇特,主要是方便实用。”

赵城简单整理一下这些A4纸和本子,将桌子上的空间空出来。

“这种纸和笔,以后水溪可以大批量生产,让水溪的百姓都能读书,都能写字,都能有文化……”

“都能读书写字有文化?”香夫人大为震惊,这种场景想想就很美好,也很怀疑,这真的是水溪能实现的吗?

别说水溪,就她所知,北边巴蜀读书率都很低,中原、江南一带读书率可能会高一些,但绝无可能覆盖所有的老百姓。

人间这么难,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活着,让所有人读书?

这与白日做梦何异?!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让所有人都能读书,都能有文化,都能成为人才……

那会是何等之盛世啊!

“唔,现在还很难,但未来一个可以实现,我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三年时间在水溪进行扫盲运动,同时所有适龄孩子儿童全部都要读书,这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赵城接过香夫人手中的食盒,和侍女一起将饭菜摆出来,同时也向着香夫人说一些大致的规划。

“国师怕是有点异想天开了,万民活着都是问题,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书?”

香夫人很清楚水溪的情况,这些年的努力下来还好很多,至少饿死的情况少了很多。

但吃饭终究是个问题。

民以食为天!

吃饭的问题都不能解决,还想让老百姓读书?

疯了吧!

“不,活着的问题、吃饭的问题会很快解决,我说过,我有亩产千斤,甚至数千斤的粮食,以后大面积种植,粮食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解决粮食问题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问题,所有孩子都需要读书,读书才能明理,读书才能掌握知识,读书才能成为人才,明事理、辩是非,还掌握知识的人才,能极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发展。

像我给夫人说的医疗技术的问题,如果有一百个华佗在世,一千个华佗在世,他们共同推动医疗技术进步,老百姓生活健康会变得越来越好,未来生病会是很寻常的事,大病、疾病、绝症都能变成可医治的病。

这是从医药方面入手,从农业方面入手也是如此,有大量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培育优良品种,制作肥料,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种植经验,未来能不断开发出亩产千斤,甚至是亩产万斤的粮食。”

水溪霭翠给了赵城这样一个机会,他当然不能放过,定要大干一场。

在他的规划中,西南是未来世界的核心,能覆盖整个亚洲,能将夏族的影响力无限推广出去。

如今正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当然要尽心尽力!

香夫人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但还是听懂了部分。

这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香夫人沉思半刻,她还是很难信任赵城,也很难将水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百姓的命运全部交给赵城。

想要获得她的信任和支持,赵城起码得拿出一定的实力和能力。

“国师真有亩产千斤的粮食?”

“有,我到时候会找机会运过来,不过有一些这个季节已经不能种植了,需要缓一段时间才可以。”

赵城系统空间内粮食等的种子有十个立方,在吴山寨也只用了零点几个立方罢了,这一批种子种下去,不出两三年的时间,水溪百姓吃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国师,你知道黔州的情况吗?知道水溪的地形地貌吗?我知道中原都没有亩产千斤的粮食,那样肥沃的土地都无法做到亩产千斤,想要在黔州,在水溪这样的环境种植亩产千斤的粮食?”

香夫人还是很难相信,她知道中原的很多情况,可中原都没实现亩产千斤,想要在地无三尺平的土地上种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终究不够现实!

她说了一通,就差将不可能甩赵城脸上了。

“香夫人,我明白,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亩产千斤还是保守的,我提供的粮食与水稻不一样,与小麦也不一样,不需要在平原上种植,对水的需要也没有那么高,哪怕是在山地上,一样可以种。”

赵城非常明白土豆和玉米的特性。

这两种东西,对于夏族来说,几乎让曾经不能种植水稻的荒地变成了良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极大程度上高效率利用了夏族的土地,也养活了更多的夏族人。

“国师的很多想法很超前,奴暂时是理解不了,还需要国师多解释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章交流【求追读】(第2/2页)

香夫人也不避讳,坐在赵城对面,拿起碗筷就准备夹菜吃饭。

工作繁忙,如今整个水溪的政务几乎都落在了她肩上,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一下,等到现在才有时间吃东西,也才有时间来找赵城好好谈一下。

霭翠相信他,愿意让他在水溪进行他的那些试验。

但这一切,也需要她把关,需要她产品协助。

若发现事不可为,她也能及时阻止,减少水溪的损失。

赵城愣了一下,倒也不拘谨,他来自二十一世纪,不就是和漂亮的女神吃饭吗?

多大点事啊!

“嗯,我会做很多细致的记录,给夫人解释的。”

赵城一边夹菜,一边讲述,从见了霭翠来到这间厢房后,他就一直在做规划,A4纸涂涂画画都用了四十余张,做了不少细致的工作,以至于忘记了吃东西,的确是饿了。

这个时代,水溪等少数偏远地区,生产力极其落后,远远低于中原地区,吃饭的确是问题,吃饱本身就难,更别说不好吃的问题了。

赵城对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倒也能忍受。

一边吃,一边与香夫人沟通,将很多深奥晦涩的词语尽可能说得通俗易懂一边。

“对了,香夫人,你认识简体字吗?”

赵城谈着谈着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简体字是一定要推行的,水溪上面的人物了解简体字会方便很多事。

“简体字?”

香夫人是疑惑的,她不知道简体字,倒是知道些许俗体字。

简体字的概念正式提出来,也是在宋濂死而复活后,如今也才在夏族有权有势有钱人之间流通,还没传到水溪这面了。

她当然不知道!

“中原有一位大儒,为了让天下万民能够读书写字,将汉字简化形成了简体字……”赵城继续编着故事。

关于简体字这事,能推给宋濂就推给宋濂,他如今在黔州,还不想暴露身份。

赵城一边解释,一边拉出桌子上的纸,指着上面的小字。

“诺,就是这种!”

香夫人早就注意到了纸张上的字,很多字她都不认识,还以为是什么地方字而不是通行汉字。

没想到,竟然是简体字。

还别说啊,这些字,真好看,也真简洁。

“香夫人抽一段时间出来,也将水溪身居要职的人找出来,我找时间教你们简化汉字,这东西是一定要会的。

学会简体字,才能看懂简体文章,也才能和中原进行有效的交流,相互简介借鉴经验,才能让水溪更好的发展。”

这也是赵城选择黔州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中原文化的影响很笑,读书人的很多观念并没有中原那么根深蒂固,可塑性强,特别是思想观念方面。

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单纯,毕竟大家都能在为了活着奔波,哪有多余的心思去思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只这一点,就比士大夫阶级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原要合适得多!

香夫人颔首点头,学嘛,没问题的。

两个人交流了很长时间,虽没有促膝长谈,但也秉烛夜谈说了一通。

香夫人可以肯定,这位华国师,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多想法太过超前太过不可思议。

像什么一日千里成为寻常,想什么相隔千万里也能面对面对话,或者不用面对面也是实时沟通……

这些东西,的确震撼到香夫人了。

与以往所有听赵城讲故事的人一般,香夫人也不敢相信,或者说也只是将这一切当成幻想,当成一个憧憬,一个梦!

但赵城无比清楚,这一切都是可以实现的,也都是一定能实现的。

甚至不出百年,赵城有信息,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内,将这一切都化作现实。

见夜已深,香夫人也不想再打扰赵城。

但临别,她还是询问了一个问题:“华国师,你具有这般经天纬地之才,为什么不选择大明,不选择中原,要来我水溪这样的偏远地区,选择水溪这样的落后群体?”

赵城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知道,这是事关香夫人对他态度。

虽说霭翠才是水溪真正意义上的领导人,但他多年卧病在床,大权都在香夫人手里。

香夫人,才是如今水溪实际上的领导人。

“香夫人,实不相瞒,我华三的名字也只是化名,恕我暂时无法将真名告诉你们。

我实际的身份在大明是禁忌,大明皇帝朱重八欲杀我而后快,在大明,我的想法再多、计划再多,都不可能变成现实。

而且,大明太大了。

很多东西,不是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哪怕是大明皇帝,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掌控,士大夫阶级积重难返,根本就不可能让我大展身手!

但水溪不一样,水溪体量上要小得多,变革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效果。

当然了,也不瞒夫人,我从中原来到黔州,去过东北水洞氏,也去过播州杨氏,但结果都一样,被他们赶出来了。

本来我也差点被夫人赶走了,但宣慰使大人接纳了我,我必定穷尽毕生所学,也要让宣慰使大人的志向变成现实。”

赵城没说那些华丽的词语,也没说什么天降大任之流,很平常地将事实讲述出来。

香夫人在屋内踱步,好似在思考,又好似没有。

对于赵城的话,她每一个字都听进去了,但没有任何的表态,没有丝毫情绪的展现。

过了良久的时间,她才开口继续问道:“那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别说什么为了完成苴穆的宏愿,这些话想必你自己都不相信。”

赵城站在桌子旁边,厢房内点着数盏灯,虽是深夜,倒也通明。

火光照在他脸上,勾勒出脸庞上分明的棱角。

他没有撒谎,也没有撒谎的必要,意志尤为坚定,铿锵有力地说出:

“为了抵御大明,为了牵制傅友德军队,阻止他们收复黔州,平定云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