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曹操穿越武大郎 > 第陆佰贰拾柒回 汴京三国大乱斗(完)

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陆佰贰拾柒回 汴京三国大乱斗(完)

簡繁轉換
作者:神枪老飞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14:46:38 来源:源1

第陆佰贰拾柒回汴京三国大乱斗(完)(第1/2页)

却说昨日一战,金军万炮齐发,惊天动地,险险丢了西城。

不得已,其他三面守将,都带精锐去援,将将保住城墙不失。

今日炮战,众将啷个想到凌振这般奢遮?都不放心,尽数云集西城一面。

却不知朝中一干奸臣,连夜勾结定计,把大宋顶级文臣的狠辣手段,展露无遗。

昨日退朝,杨戬、李彦、梁师成、王黼四个,都聚在杨戬府中,还有几人得力的属下王时雍,时任吏部尚书,开封府府尹。

五个人驱退仆从,密议于斗室,杨戬率先开口:“吾老矣,不日将死,唯愿死于榻上尔。吾为赵氏,一生操劳,如今却要卸磨杀驴,岂人主之所为哉?”

杨戬年纪极大,近两年病患随身,自家晓得时日不多,却不肯临老被皇帝诛杀,故出此言。

梁师成、李彦皆是杨戬看好的接班人,一路受其提拔关照。

王黼则视梁师成如父兄,称为“恩府先生”,故此几人形同一体,无话不谈。

杨戬开了头,王黼立刻道:“当今天子,着实无道,刻薄寡恩,果然无人主象,吾等若不思变,必为其所害。”

梁师成眼珠转了半天:“东面为辽,西面为金,择一而从之,怕是唯一活路。”

李彦道:“金国骤起,未必肯厚待我等,倒是辽国,基本既失,欲占宋土借尸还魂,若是请他入主,必有倚重我等之处。”

几人听了,都是连连点头。

王时雍则道:“今日西城战事紧急,几城守将都去帮忙,明日若还是这般情形,正好趁机抢关,只是辽人那边,还要联系定了才好。”

李彦神秘一笑,就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来,却是秦桧所写。

秦桧前番讲和不成,耶律淳本要斩他祭旗,秦桧自称:可值千军万马,非牛羊所可比;故不曾杀,暂留营中。

此人颇有才学,又通人情世故,一段时间以来,同辽军上下处得极是相得。

此前辽军为避免腹背受敌,假意同意老官家割山东之策,引兵向东,但绕过了汴梁,便驻扎在东明不去。

秦桧看出耶律淳心意,便进言道:“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如今宋皇无道,不能保国安民,汴京土地,或失于辽,或失于金,绝无第三条出路。于吾辈士子而言,辽乃百年邦交、兄弟国度,金国则不过是极北野人,乍得暴富,因此宁降辽、不降金。”

耶律淳听了此言,深以为然,认为自家和金国比起来,在占取宋土一项上,多占了人心二字。

秦桧又献计道:“宋皇轻佻之主,为御大辽,不惜引狼入室,如今大辽东向,他无用女真处,必然失之轻慢,女真狼子野心,必然以此为由,同宋交恶,此陛下可趁之机也。”

遂讨得耶律淳口头承诺,写了一信,使人花费金银,买通无忧洞,送到李彦手上。

内容是:若汴梁不可守时,辽军愿意代守,宋国割江北土地为酬,两国依旧盟好。辽国重立后,替宋国抵御金国、西夏,永为屏障。至于李彦等,欲归宋则归宋,不欲归宋,便于江北大地裂土封王,以酬其功。

此刻李彦拿出此信,递给几个权臣观看,几人看罢,砰然心动。

梁师成率先道:“吾等所忠者,大宋也,非忠赵桓。倒不如就同辽人合作,共同御金,成功之后,太上皇依旧为皇帝,若能容我等,我等则去辅佐,若不相容,便留在辽境做个逍遥王爷,也不负平生了。”

几人纷纷点头,李彦使人唤出那无忧洞的使者——

前文说过,汴梁地下,水渠纵横,既深且广,许多作恶多端人藏匿其中,形成势力,莫看如今四城高耸、城门紧闭,这些人却自有进出鼠道。

那使者得了李彦书信,顾自去了,也不知从哪条沟渠出城,送往东明,约定明日某时某刻,打开东面的朝阳门,放辽兵入城。

李彦等人又凑了数百有力敢战的家丁,待到约定时刻,正好西城砲战,打得热闹万分之时,这伙家丁径直撞出,砍翻守城兵丁,大开城门,一面就杀上城墙,在城墙上放起大火,又要去放吊桥。

守城兵丁先是大乱,及见这些人要放吊桥,都乱哄哄来阻挡,这些家丁本事原也有限,一时之间杀得僵持不下。

城中衙役、捕快等人马,望着城头火起,纷纷四下聚拢过来,几个奸臣躲在一座酒楼上,眼见迟迟放不下吊桥,宋兵却越聚越多,都紧张地浑身发麻。

及此时,城墙附近一条巷子中,忽然地面掀开,露出黑漆漆一个洞口,百余个高矮汉子,带着五彩斑斓的鬼面,陆续钻了出来。

最后一个钻出的,乃是一条瘦削汉子,身穿血色红袍,气质阴冷凌厉,带一张城隍面具。

此人仰头望了望城头火势,摇头冷笑道:“这些王公大臣,全不济事!这桩改朝换代大事,还是要着落在我的手上!哈哈哈哈,待本楼主助辽人坐了天下,看谁还敢看不起我们无忧洞鬼樊楼!”

其余汉子眼神中都露出狂热神色,齐齐抱拳道:“我等愿随楼主死战!”

原来秦桧素晓得朝中几个权臣,都是墙头草,岂肯把所有指望放在他们身上?

他真正的杀手锏,却是花了许多金银买通门路,结识了汴梁地下巨擘,“无忧楼主”华朝烟!

华朝烟掌握着无忧洞鬼樊楼势力,自诩夜天子,常与人言:地上汴京,赵家做主,地下汴京,华某为皇!

然而话说得虽然豪气,实力也非同小可,却毕竟见不得光,秦桧买通他的手段也极简单:事成之后,任选一州,许他为节度使,这华朝烟便心甘情愿出力夺城。

华朝烟一挥手,带着一干心腹手下,大剌剌走出巷子,各自掣出兵刃,便自那些兵丁、捕快背后杀起,直往城头冲去。

他这一干人,做的是丧尽良心的买卖,活的是刀头舔血的生涯,手上若无一二绝技,也难以在无忧洞立足,因此个个都有凶名赫赫的匪号,以往偶尔有谁失了机,数十数百捕快前来围杀,都不足奇。

如今这干凶徒齐齐发力,直把那些兵丁捕快杀得溃不成军,脚下不停直冲上城墙,便来夺吊桥。

这些守军虽然群龙无首,里面却也不乏好手,尤其有个厉害弓手,姓张双名元清,本是陕西人士,射法出众,博得一个绰号,叫做“箭寒西北”!

此人本是老种相公麾下斥候队长,前番黄河兵败,追随张俊曲端几将杀入汴梁,又随主将出击,大战耶律延禧,中了娄室精兵内藏的计,出城万五人马,得以逃回城里的只有八百,他便是八百人之一。

后来整军拨在张开麾下,守卫南城。

此前奸臣家丁们冲击吊桥,便是这张元清最快反应了过来,左盾右刀,一人连杀七八个家丁。

此刻无忧洞恶徒杀来,手段武艺,都远在那些家丁之上,杀得守军节节倒退,死伤惨重,张元清奋力砍倒两人,吃一个独腿恶丐起飞脚,踢中胸口,四仰八叉飞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陆佰贰拾柒回汴京三国大乱斗(完)(第2/2页)

他强忍胸骨剧痛,顺势翻滚,躲入人群,连退几步,纵身跳上城垛,扯下背着的大弓,搭箭就射,那些恶徒都是江湖厮杀惯了,不知防箭,又值混战,难以分心,竟吃他一口气射杀了**人,都是六扇门里挂号悬赏的狂贼。

华朝烟要凸显大佬气派,背着双手并不厮杀,眼见张元清射法惊人,这才怒起,怪啸一声,喝道:“可笑,本楼主要放此桥,你能拦得住么?”

说话间将手一甩,袖中打出两只金镖,正中吊桥两道绳索。

要知吊桥重逾千斤,那两道绳索足有儿臂粗细,若不用绞盘放下,便只得使大斧方能剁断,然而他这两只镖打去,绳索啪啪两声,当即裂断。

张元清大怒,引弓便要射无忧楼主,华朝烟冷笑一声,甩手就要发镖,眼见两个要远程决出生死,吊桥断绳呼的抽来,正卷在张元清腰上,顺着桥身下落,身不由主远远飞出,噗通一声,落入护城河里,也不知是死是活。

吊桥訇然砸落,重重搭在了护城河上。

随即便听啼声震地,上万辽兵,策马奔腾而来,守军们见了心寒气短,发一声喊,都逃散开去。

华朝烟哈哈大笑,一挥手道:“走,随我去城下迎辽军!这献城之功得在手上,你们一个个都随本楼主升官发财!”

带着一干得意洋洋的手下出了城门,眼见辽兵奔来,华朝烟摆出大佬姿态,背手而立,仰头道:“吾乃无忧楼主,今日特地为你等……伱等要作甚?”

他本来想法,他立下这等旷世奇功,领军辽将如何不下马见礼,好言好语恭维结交一番?

不料领兵大将兀颜光,一心要抢占全城,哪里有心思理会甚么江湖豪杰,全无驻马之意,径直往城门里冲去。

华朝烟武艺虽高,然而万马奔腾而来,莫说是他,便是乔峰复生、虚竹现世,也不敢直撄其锋。

当下怪叫一声,纵身跃起,一个“倒踩三叠云”,斜斜跃了开去。

他身旁那些无忧洞恶徒可没这般身手,当即被马蹄踏翻一片,兀颜光冷笑一声,又喝道:“放箭!”

顿时无数骑弓左右乱射,侥幸避开的恶徒,也都成了刺猬,只有华朝烟仗着武艺,高蹿低伏,两袖扫打,在箭雨中勉强保住性命,只有左肩、右腿各中一箭。

辽骑蹄声轰轰,尽数涌入城内,城门外满地横尸,不是射成箭靶,便是踏做肉泥,无忧洞一洞菁华,百余年来皇城司、开封府都束手无策的存在,如今尽数葬送在此处。

只有华朝烟孤零零立在满地血肉之间,呆了片刻,凄厉高吼:“秦桧!你敢骗我,老子同你不共戴天!”

他正发狠,忽听哗啦一声,河中一人爬上南岸,拉弓便射,一箭正中小腿,却是张元清落水未死,爬出来便报了前仇。

华朝烟猝不及防中他一箭,惨叫一声,噗通跳入河中——河里却有暗渠,通往他无忧洞。

张元清见敌人跳水,也无力追逐,他从高墙落水,也受了不轻内伤,此刻吐一口血,看看死死握在掌心的箭矢,还有十余支,苦笑一声,一瘸一拐走到吊桥上,屈膝半跪,把箭矢一支一支插在身旁。

将一支箭搭上弦,堂堂“箭寒西北”,望着远处弥漫起的尘土,露出视死如归神色。

兀颜光率领一万骑兵杀入汴梁,啼声震彻宋都,几乎顷刻间,满城大乱,悲呼号啼之声,直冲霄上。

皇宫之中,小官家赵桓在艮山上,眼睁睁望着乌云般辽骑入城,唬得腿软腰酸,望后一倒,顺着石阶滚落下来,摔得头破血流,大哭道:“岂有朕这般苦命皇帝?便是为了亲爹背锅,金人也欺,辽人也打,这皇帝不做了也罢。”

小官家这一回骇得着实不轻,身躯死了般沉重,十余个内宦扶他不起,正闹腾间,忽听步履匆匆,却是九皇子康王赵构,披甲提抢,狂奔来,一顿飞脚踢开内宦们,单手托起哥哥赵桓:“皇兄,事急矣!臣弟保着你和太后太妃们杀出去,往镇江去寻太上皇吧。”

赵桓大哭道:“九弟,你自去吧,带着我等人多眼杂,一个也跑不脱矣!”

赵构心急如焚,亦大哭道:“你是天子,怎能落入敌手?”

赵桓泪雨磅礴,哭的都岔气了:“你道为兄愿意为囚么?本该从山上跳下自尽,好歹留个好名,不坠列祖列宗威风,可、可为兄不敢啊!”

赵构闻言,咬牙出血,眼中露出奇异精光,赵桓望见,周身一抖,连忙道:“呐!老九,你可不能弑君啊,弑君不忠,弑兄不孝,为兄的岂忍你做不忠不孝之人?”

正在兄弟两不知所措之时,一干皇子、帝姬慌慌张张跑来,都大哭道:“皇兄,契丹人来打皇城了,你快做主张啊。”

赵桓哭声却比他们所有人还大:“我有什么主张?若有主张时,谁要替太上皇背锅?”

眼见一群金枝玉叶不知所措,忽然艮山之后,转出一个人来,叹息道:“却不料竟有人勾结辽国,献了国都,倒是贫道失了算计!虽然……只是无论如何,尔等亦是汉家皇族,岂能眼看尔等失陷异族之手?都随贫道来!”

赵桓抬头看去,一个鲤鱼打挺跃起,上前一把抱住,大哭道:“神仙救我!”

真正是:私心炙盛铁门开,国运危垂百事哀!多少男儿涂碧血,枉把性命抛尘埃。

下午写鲁智深时,写完一个场景,忽然感受到选题的初心。

无论曹操,还是鲁智深,选题的初心,都是弥补心里的遗憾——

“因目前耕牛有限,关羽、张飞、鲁智深、周仓等几个力大之士,更是自发比赛起来,亲自下田,背起犁车耕地——

除了周仓只能同老牛持平,关、张、鲁三个在田中奔跑如飞,倒比牛还快些。

鲁智深每天忙得一身身出大汗,心中却比在梁山泊日日喝酒还要快活。

尤其看着自家素以威严著称的二哥,脱得赤条条只着犊裤,露出一身虬龙般筋肉,摇摆着名垂千古的长长美髯,在许多小童欢呼中,赤脚踏泥拉起犁车,大笑飞奔,鲁智深只觉发自心底的欢喜。

他也是这时才发现,甚少给外人好脸色的二哥,竟是极为喜欢小孩。

午时炎阳高照,兄弟们坐在田埂特意保留的大树下休息时,二哥身上往往便爬满了幼龄小童,都叫他做“牛大将军”。

二哥也不以为轩,还不时“哞哞”大叫,逗得孩子们大笑,看他亮晶晶的丹凤眼,哪有疆场上提刀杀人的冷漠?

反而三哥翼德,倒比二哥矜持的多,干活也不肯除裳,儿童们若叫他“牛二将军”,他便要着恼,跳起来弯腰低头,一头一个,便是两三岁娃娃也都抵翻,吓得孩儿们都改了口,只叫他做“牛魔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