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美漫:我在大萧条画超人 > 第三百章 参观工厂

美漫:我在大萧条画超人 第三百章 参观工厂

簡繁轉換
作者:月上心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3 02:41:00 来源:源1

“费罗先生……”

布鲁克林,信使电视机工厂内。

擦拭着手上的污渍,穿着背带服的工人一脸忐忑的对着费罗·法恩斯沃斯询问道。

“柯林·卢珀先生真的会带着罗斯福总统过来吗?”

虽然罗斯福总统会来信使电视机工厂参观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工厂,但是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可是总统先生啊,胡佛在位的时候可是从来没有到他们工作的地方看过。

“当然。”

面对工人的询问,费罗·法恩斯沃斯点了点头。

事实上,别说是工厂的工人,就连费罗自己在当初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同样是有些不敢置信,直到再三和柯林确认过后才勉强相信。

工厂参观的时间是在下午,但是信使电视机工厂的工人从一大早就翘首以盼起来。

因为即将发生的总统参观,一整个上午,电视机工厂内部都沉浸在一种紧张的氛围当中,不管是工人还是费罗·法恩斯沃斯都有些不太在工作当中,当然,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整个工厂当天的生产线状况自然也不太理想,不过,从上到下每一个人在意这一点。

就这样,在心不在焉的工作状态中,度过了一整个上午。

“来了!”

随着露易斯·沃尔顿来到工厂,所有人都知道总统要过来了。

这个时期的总统维安,还没有后来那么铜墙铁壁。

事实上,整个特勤系统的改变是在肯尼迪遇刺之后,负责保护国家元首的特勤局才在维安做法上掀起革命性转变。

肯尼迪在得州达拉斯遇刺,也成为了美国特勤局史上的最大败笔。

毕竟,总统当着他们的面被一枪掀开了头盖骨。

而在此之前,总统的维安规格虽然严密,但是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自由度。

跟在露易斯·沃尔顿身后,几个一小队特勤局的维安人员来到工厂,十几分钟之后罗斯福就在柯林的陪同之下也坐车到达了位于布鲁克林的信使电视机工厂。

从轿车上下来,在工厂周围等待的《信使世界报》记者就立马拍下了照片,凭借着自己信使报社的元老身份,小约翰跟在柯林身后,亲眼目睹了老板帮着总统推轮椅的模样。

虽然,在普利策大厦的时候,他对于罗斯福的政见抱持着怀疑的态度。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亲眼见到总统而感到激动,尤其是如今近距离的情况之下。

推着罗斯福的轮椅,柯林带着他来到了信使电视机工厂内。

“总统先生……”

看着出现在工厂里的罗斯福,哪怕早就已经得到了柯林的肯定,费罗·法恩斯沃斯脸上的表情依旧显得有些激动。

他有些紧张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角,这才上前说道:“很荣幸您能够来到信使电视机工厂。”

“下午好,费罗·法恩斯沃斯先生。”

轮椅上,罗斯福微笑的伸出手掌:“很高兴能够见到你。”

看着罗斯福伸出的手掌,费罗稍稍楞了一下,紧接着连忙伸手和其握住。

同时另一边,《信使世界报》的记者立马按下快门,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电视机工厂的参观,是在当初柯林在罗斯福‘炉边谈话’后就确定的行程安排,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区别于前任总统胡佛远离民众的形象,为其树立亲民的姿态,用以维持民众对于自己的信任。

‘炉边谈话’虽然帮助罗斯福稳定住了恶化的金融危机,但是却并没有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因此罗斯福在积极推动‘新政’的同时,也需要通过亲民的形象,来不断的对民众发出呼唤,避免公信力的流失。

收回自己的手掌,罗斯福的目光落在了工厂的流水线上。

对于电视机的生产,罗斯福显然有着几分兴趣,作为一个新兴的产物,罗斯福对于电视机的了解并不多。

事实上,不仅仅是他,整个美国甚至世界都不了解这个产物。

“所以,这就是电视机吗?”

双手滑动轮椅,靠近工厂的流水线,罗斯福看着线上半成品的机器,忍不住对着一旁的工人询问了起来。

“是……是的……总统先生……”

面对总统突然的询问,这个工人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激动了半晌才结结巴巴的回道。

“不需要太紧张,事实上我们都同样在为了这个国家而努力工作着,只不过是因为分工不同而已。”

不得不说,在拉拢民心这一块,罗斯福显然极具经验。

这或许和他本身的经历也存在的关系,毕竟当一个人失去行动力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其它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魅力。

在罗斯福亲善的态度之下,不仅仅是信使电视机工厂的工人,就连在一旁负责拍照的记者也被他和善的态度所感染。

整个电视机参观的过程,极为顺利。

跟随着罗斯福的轮椅,《信使世界报》拍下了大量的照片。

很快的,在柯林的引导之下,一行人从工厂的流水线经过来到了电视机的研发部门。

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费罗·法恩斯沃斯原本紧张的情绪有了几分缓解,他当着罗斯福的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发明。

“了不起的发明,费罗先生。”

虽然,在过程中,费罗·法恩斯沃斯很多的描述,罗斯福并不能完全听懂,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费罗的发明做出称赞。

“有的时候,一个好的想法,往往能够改变世界。”

考虑到目前柯林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专利诉讼,罗斯福不能太明显的表达自己的态度,避免被反对党批评总统干预司法,但是罗斯福参观信使电视机工厂这一做法,本身事实上就是一种立场的表达。

这段时间以来,《信使世界报》一直都在报纸上支持罗斯福的新政,宣传他的政策。

因此,罗斯福自然也需要有所回应。

更何况,参观工厂的行程本身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做法。

柯林需要罗斯福来拉动电视机的知名度,而罗斯福又何尝不是在借助《信使世界报》的媒体影响力来宣传自身形象。

“这是什么,费罗先生?”

在实验室的参观过程中,罗斯福的目光很快的就被实验室中一台模样怪异的电视机给吸引了目光。

“这个……”

面对罗斯福的询问,费罗·法恩斯沃斯有些迟疑的看了一眼在一旁的柯林。

“这是目前信使电视机工厂最新的研究成果,一台能够播放彩色画面的电视机。”

接过费罗的话题,柯林随即开口做出了解释。

“彩色,电视机?”

同时,轮椅上的罗斯福也适时的表现出意外的表情。

“没有错。”

点了点,柯林对着实验室中的费罗·法恩斯沃斯点头示意了一下,后者顿时恍然的启动了实验室的彩色电视机原型机。

“朋友们,我想告诉大家,过去这几天我们干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干,下一步又打算怎么干……”

随着电视机被启动,但短暂的信号跳动声之后,电视机画面上一个彩色的超人标志一闪而过,紧接着罗斯福坐在炉边的画面出现在了其中。

因为仅仅只是原型机的关系,整个电视机的彩色画面并不太清晰。

但是,看着在电视机中所出现的自己,罗斯福还是忍不住推动轮椅靠近了一些。

不仅仅是罗斯福,在实验室里的所有参观人员都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惊到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就连电影中的彩色画面都还没有彻底的普及,一台能够播放彩色世界的电视机,对于人们所造成的冲击足以想象。

“了不起的发明,费罗先生。”

看着彩色电视上看到自己演讲和炉边谈话的片段,罗斯福看向一旁的费罗·法恩斯沃斯。

“事实上,这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面对罗斯福的称赞,费罗连忙摇了摇手道:“柯林·卢珀先生也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设计思路,特别是彩色显像管的提供,如果不是有柯林·卢珀先生的帮助,或许我还没办法如此顺利的将彩色电视机给制造出来。”

历史上,从黑白电视机到彩色电视机的发展,足足跨越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

等到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之后,彩色电视才真正的有了大概的轮廓,而在这之后又过了十年,彩色电视才真正的得以普及开来。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彩色电视机需要经过三十年无数人前仆后继的努力,才被发明出来。

而柯林的存在,无疑是大大的减少了这一过程。

目前,信使电视机工厂彩色原型机所使用的,是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也称荫罩管,是较早开发的显像管,它由荧光屏、荫罩、电子枪及玻璃外壳四部分组成。

该显像管的专利,在柯林的手中,由他独立拥有。

这也是为什么费罗会说没有柯林的帮助,就不会有彩色电视机的发明。

因为,显像管的技术完全由柯林所提供,单独的显像管或许并没有什么,但是一旦和他的电视机结合在一起,就是彩色电视的雏形。

事实上,关于显像管的专利,柯林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万一,在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专利诉讼中失败的话,他就拿出这个专利,直接推出更新一代的彩色电视机碾压美国无线电手中的老一代电视机专利。

顺便,混个彩色电视机之父。

当然,这仅仅只是柯林所准备的后手,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败诉已经是注定的事情,因此柯林也并没有急着推出自己的彩色电视机。

毕竟,在这个时代,想要全面推广彩色电视机还是有些过于困难了一点。

不仅仅受限于显像管工艺的复杂性,多管线路的设计,特别是荧光屏的制造,想要在这个时代将其复刻出来,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实验。

信使电视机工厂里的这台彩色电视机,能够制作出来,还是在柯林通过【热视线】能力作弊的情况之下。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之下,想要生产彩色显像管极为困难。

就算勉强生产出来,也会导致整台电视机的成本攀升,要知道在这个时期,一台电视的价格本来就已经不便宜了。

也正是因此,所以柯林才没有将彩色电视给产业化,只把一台原型机放在实验室内。

毕竟,在电视机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彩色电视机仅仅只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在彩色电视机出现的二三十年前,黑白电视机才是主流。

他虽然有意推动电视机产业的发展,但也没有一蹴而就直接从黑白电视机拉到彩色电视机的想法。

尤其是,在这个连电视节目都不完善,电视机都没有普及的时期。

有时候,并非最好的就最合适,从电视机的观看体验上来看,彩色电视机自然是要远远高于黑白电视,但是考虑到彩色影像的成本,就算柯林想要推动,电台方面也不见得能够承受的起制作彩色节目或者电视剧的成本。

因此,退而求其次,先扩展电视机的市场才是柯林目前所需要做的事情。

只有等到整个电视机市场成熟化之后,才能够顺利的完成从黑白到彩色电视机的升级工作。

因为那个时候,不管是电台还是观众都已经离不开这个新的娱乐产业。

……

“……我清楚的看到,当罗斯福总统在彩色电视上看到自己演讲和炉边谈话的片段的时候,他的表情似乎也被触动了几分,发出感叹:‘未来将会是电视机的时代。’而事实,也正如这位伟大的总统所说的那样,柯林·卢珀先生所发明的彩色电视机,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存在,或许那个时候,罗斯福总统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做出那样的感叹。”——摘自《信使世界报》专栏报道

记者:约翰·沃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