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荒年打猎养娇夫,捡个福宝旺全村 > 第一卷 第9章 恨铁不成钢

荒年打猎养娇夫,捡个福宝旺全村 第一卷 第9章 恨铁不成钢

簡繁轉換
作者:云时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3 14:41:0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9章恨铁不成钢(第1/2页)

“对呀,你也老大不小了,既然学业上一直没啥进步,那咱就先成家再立业,没准娶个新媳妇进门还能冲一冲你这身上的霉气。”

乔荀内心叫苦不迭,去年他就挡了两次说亲的事,本以为娘被自己说服不再提成婚的事,谁知今天又起了这个念头。

以他目前的处境不成亲才是好事,不然只会牵连好人家的姑娘跟着自己倒霉受苦,而自己这无穷无尽的倒霉事缠身,不知哪天来个意外人就走了。

乔荀低垂眼睑,有些闷闷地说:“娘,院试之前我不打算考虑婚事,您还是别白费功夫了!”

王氏眯了眯眼:“若娘提亲的对象,是今日那个姜姑娘呢?”

乔荀脑中忽然浮现以个扛着野猪四处乱窜的娇小身影,脑子一甩又是她拖拽着李志远风风火火的样子,乔荀下意识地摇头拒绝:“……还是不了,我如今醉心学业,就不要耽误人家姜姑娘了。”

王氏却不理睬小儿子的话,等媳妇讨进门,这臭小子就知道有媳妇的好处了。

“行,那咱先进屋谈分家的事儿!”

“嗯!”乔荀跟着王氏一块走进堂屋。

屋内的八仙桌上摆着一盏油灯,晕黄的火光随风摆动摇摇晃晃尽显悲凉。

宽敞的堂屋里坐着里正族老还有乔家大伯小叔以及乔老二家几口子人,两个天天闹着要分家的儿媳妇这会子都坐在一旁的房间里,房门敞开了缝能清晰听见堂屋里的动静。

这种老爷们谈的大事,娘们是不能在场掺和,但小王氏和赵氏这两个儿媳妇此刻心急如焚,恨不得就在现场拍板,上午小叔子可是说过除了老房子和菜园地,其余钱财田地都均分给大房二房。

他们大房二房出力这么多年,分到这些也不算占便宜,但具体分家事宜还得公公乔大山说了算。

乔大山一共兄弟三个,老大乔大海,老三乔大林,因着夹在中间从前在家并不受宠,常常是被爹娘忽略的那个。

自从二房生了个会读书的儿子,老头子和老太太都开始偏疼二房,老两口死之前号召着一大家子齐心协力地供着乔荀读书,直到乔荀考中童生最风光那一年,老两口身体不好相继去世三兄弟这才分家单过,三兄弟挨着住在一起依旧亲近如一家人。

有个什么事吱个声,大家伙都一起应对解决。

乔大山因着乔荀已经考上童生,还是府案首,将来前途不可估量,分家后咬牙拿着分家的五十多两银子起了这座五间青砖瓦房的大院子,老两口住一间,旁边隔着堂屋,三个儿子一人一间,还有一间隔成厨房和杂物房,围绕成院一家子住一起继续齐心协力地供养小儿子读书。

乔家大房住左边隔壁,大哥家一儿一女,儿子乔大壮娶妻生子没多久媳妇就走了,女儿乔二雪嫁出了门,所以大哥家不用分家,一家四口住在一起日子和美。

小弟家两个闺女,大闺女乔花妞前两年嫁去河对岸的桃源村,小女儿乔娇妞如今才十五,还在家中也用不着分家。

乔老二觉得自家咬咬牙,一家子拧成一股绳再撑撑。

只要小儿子考中秀才,就可以免了全家的徭役赋税,谁知道老大老二家的如此不安分,自从政策颁布下来,两个儿媳妇轮番吵闹分家的事。

偏生长子是个实心眼的老实人,除了闷头干活其余事情全听媳妇的,老二鬼精灵的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肯吃一点点亏。

天天吵闹不休,既然今天三郎同意分家,那就分吧!

日后一个都别后悔,否则他老头子脱下鞋板子给吵着闹分家的人嘴打烂。

乔大山抬起头看向一屋子人,眼神落在三个儿子身上:“既然你们非要闹着分家,那今天就当众把这个家分了,咱家的财产一共就这五间青砖瓦房的院子,二十亩沙土地,八亩良田,还有两亩山脚板地,外加后院那点菜园地,存银都在这匣子里,一共二十一两银子又三百文钱。”

“这老房子分给你们三兄弟其中的哪一个都不妥当,就由我们老两口住着,三郎未成家跟我们一起住,日后我们老两口百年归去这房子就归三郎。

至于大房二房,你们两家新房子没盖好之前就住原本那屋,我也不撵你们走,厨房照用,但吃食自备,你们各家约定好做饭时辰,省得起争执。

再说咱家的地和银子,这些年你们两房为了供三郎读书确实出了力,可自从三郎考中童生以后,光是青州知府奖的五十两白银以及均溪县县太爷奖励的二十两银子,再加上村中送的礼,还有县里富户们自发赠与的案首喜钱,满打满算也有一百五十两,除去盖老房子的费用,其余全用在这些年的吃喝花用上,也没真要你们掏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9章恨铁不成钢(第2/2页)

咱家最苦的那阵子还是老头子老太太在世的时候,那时候才叫苦,真是顿顿吃不饱还要卖力干重活,一家子齐心协力地攒钱,凑足一两是一两,可自从他们去世一分家,三郎考中童生,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进门后咱家啥时候饿过肚子?不过是你们自己的手头不宽敞,可顿顿干粮没落下过,也就这三年大旱手中存银少了才不敢那么胡吃海塞,改成三顿吃一顿干粮,其余两顿喝稀粥。

就这已经比村中好多人家都过得好了,你们出去自己瞧瞧,满村上下谁家能一天三顿饭?这两年艰苦点咱们咬咬牙撑过去不就好了,三年赋税政策才能省几个钱?三郎一旦考上秀才,不比省三年的赋税银子划算?”

说起来,乔大山还是心里有怨气,怨怪老大老二家的没远见。

这一分家出去,日后三郎考上秀才,他们两家就享受不了永久免除赋税徭役的好事了。

乔家大朗乔赋因为歉疚没敢吭声。

倒是乔家二郎乔熹嘟囔一句:“省来省去我们手头也见不着银子,还不如分家呢,到时候能自己当家做主!”

乔大山瞪了一眼二儿子扯着嗓子嚷嚷:“老子话还没说完,你插什么嘴?”

乔熹脖子一缩,又老实了。

乔大山继续说:“家里的地和钱财,三郎说了他啥也不要,那就两亩山脚地和菜园地归我和你娘,等我们百年以后给三郎,剩下的二十亩沙土地,你们兄弟俩一人十亩地,八亩水田一人四亩,各分十四亩地。

银子一共二十一两,考虑到三郎来年八月还要考院试,就拿出十两银子分给你们兄弟俩一人五两,其余的归我们老两口留着养三郎,至于家中的物件,你们各屋的东西归各自所有,家中的东西就不分了,等你们有了收成盖新家以后置办新的就成。

至于我和你娘养老的事,我们老两口现在还能做事,种两亩地能糊口,不指望你们年年孝敬多少银子,只求三节两寿的节礼别落下,平日里和和睦睦地相处就成,咱们分家以后又不是彻底的决裂,最好还和大伯小叔一样,咱们一家子齐心协力的把日子过好,等我们老两口百年归去你们三个儿子一起掏钱能给我们置办一副寿材就够了。

具体分家事宜就这样,你们要是没异议,现在就可以拟写分家文书,有里正和族老还有你们大伯小叔见证,一旦分家,日后你们谁也不许再发牢骚抱怨,可听见了?”

乔赋点点头,满脸愧疚地答应:“好,听爹娘的!”

乔熹质疑:“爹,这分家出去就给五两银子,那我们猴年马月才能盖新房啊?”

乔大山眼睛一瞪如铜铃,气得两撇小胡子翘上天:“那你把我这副老骨头拆掉去给你盖新房,行不行?”

乔熹撇撇嘴不说话了。

原本听媳妇说三郎啥也不要,他以为二十一两银子的家底,他们最少能分十两银子,到时候叫媳妇回娘家借点,他这还有私房,凑个三十两银子先盖两间青砖瓦房围个院子,等以后有钱再扩盖。

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得重新做打算了。

乔荀点头:“我也没异议!”

这阵子村里闹分家的人家很多,里正和族老也就没有再劝乔大山,让乔荀研墨起草分家文书,一式五份。

乔大山老两口和三个儿子各执一份,还有一份放里正那备案。

乔荀手脚麻利很快起草好文书,父子四人在分家文书上签字画押,乔大伯和乔三叔以及族老和里正作为见证人也签字画押,很快就办好分家的手续。

乔大山拿出不记名的田契地契和银子平分给老大老二,自己只留下二亩山脚地和十一两碎银,结束了这场分家风波。

环溪村的里正朱富有站起身,望着乔家老大老二,哀叹一口气:“你们两个糊涂呀……”

话落,他也不再逗留,和乔大山告辞。

几个头发花白的族老紧跟着起身,乔大山兄弟三个人一块出门相送。

待乔大山送走里正他们一行人,王氏和两个儿媳妇才从房里出来。

王氏恨铁不成功地看着大房二房四口子人,眼神如刀冷飕飕地瞥过去:“分家了,这下你们心里可痛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