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半夜等鬼来 > 第14章 在坛子里养小鬼

半夜等鬼来 第14章 在坛子里养小鬼

簡繁轉換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6 09:31:23 来源:源1

三番两次奇幻般的经历,我难免要在小伙伴们面前添油加醋、大肆吹嘘一番。众伙伴有的自然不信,有的勉强信了。正当我得意洋洋之际,冬梅冷不丁冒了句:“有本事就去动老宁叔的小鬼坛子试试?”看来她对我暗中换走她那枚小铜镜一事,还有点耿耿于怀!老宁叔原名“封昌宁”,是第九生产队的,现在也已七老八十了,晚一辈按习惯叫他“昌宁叔”,更小的便叫他“老宁叔”。至于他的小鬼坛子,听说是一个大陶罐,形状与各家日常腌咸菜干的用的坛子差不多。有关那个坛子的传说,曾经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有说人封昌宁在坛里养了只小鬼。但说归说,谁也没办法证实。况且封昌宁性格古怪,寡言少语,且时常摆着一副臭脸,平时很少与邻居来往,子孙后辈也与其不亲。所以,也不知是谁曾见过那坛子,并把它的故事讲了出来,只是大家都认为,这传说十有**是某一人编的。说来,那是二十年前,那时正闹饥荒,村里虽没饿死过人,但有不少人因家中时常断粮,米面等粗粮吃得少,多用蔬菜、瓜果等充饥,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浑身浮肿等。不过,奇怪的是封昌宁一家的口粮似乎不曾断过。那时还是大集体,谁家的粮食多点、谁家的粮食少点,虽有差别但也大不到哪里去,大家都心中有数。于是便有人怀疑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本来怀疑归怀疑,大家都是同宗,也没人在意,但偏偏同一生产队里有一名叫“封必福”的懒汉,得了“红眼病”。封必福平日里好吃懒做,习惯寅吃卯粮,常年还好,尚可勉强度日,但一遇饥荒之年,自然就时常被饿得呱呱叫。他听到封昌宁一家可能私藏粮食的议论后,便趁着农闲,报告给了生产队长,非要生产队长带人查个究竟不可。原第九生产队队长名叫“封秋茂”,他对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一事并不怎么相信。毕竟,作为生产队长,在集大体年代,平时要带领大家下地共同搞生产、分配粮食。因此,地里产出多少粮食,仓库的进出,他心中一清二楚,几斤几两也有账本可查。要说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那么那些私藏的粮食是哪里来的?若是偷的那就直接说是偷的,没必要说成私藏。但这两年一饥荒,大家都对粮仓盯得紧紧的,也没听说哪一生产队的粮仓被失窃过。换个角度讲,说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不等于是在说他封秋茂作为队长,监管不力,打他的脸吗?况且这一查,不管封昌宁一家有没有私藏粮食,面子上都说不过去。而且,作为生产队长,他对好吃懒做的封必福并无好感。因此,对于封必福的举报,他自然不爱搭理。封秋茂慢悠悠地点了根烟,在脑子里仔细分析一番,很快便得出了结论:“所谓封昌宁一家私藏粮食一事,可能是有人见他们家未断过粮,但又不敢乱说他们是偷来的,便给他们安了个不愠不火的罪名。后来,这事传到了封必福耳里,也就他会较真!”封必福见队长有些犹豫了,便上前振振有词道:“您作为生产队长,这事一定要查个一清二楚,给队员们一个交代,不然大家心里个梗,会影响生产积极性。再说,这事您若不管,日后恐怕会有人说您偏袒昌宁叔一家!”封秋茂漫不经心道:“这事谁说的,有证据吗?”“大家都在议论着呢!要证据,上他们家查一查不就有了吗?”封必福回道。“要是没有呢?”封秋茂反问道。“没有就没有,省得大家继续冤枉他们。”见队长不上心,封必福便左右抓着理不放。封秋茂奈不住封必福的一番死缠烂打,也为了给队员们一个交代,同时证明自己没偏袒封昌宁一家,便同意了封必福的要求。再说,若昌宁叔一家是清白的,也等于证明了自己不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况。封必福虽懒,但脑子好使,向队长建议说要对封昌宁家进行突击检查。封秋茂无话可说,便同意了封必福的建议,还叫上另两名队员一起去。在大集体时代,作为生产队长,负责带领队员从事生产劳动及粮食分配等。因此,只有在耕作上是一把好手,且能服众的人,才有可能被推选为生产队长,生产队长算不上是村干部,但还是有一定的权威,要上哪家查看是否有私藏粮食,还没谁敢说不。到了封昌宁家,正见封昌宁独自坐在门口抽烟。封秋茂和另两名队员一时不好意思开口,也知道封昌宁性情古怪,不好打交道,因此便有些踌躇不前。好在封必福猴急,主动冒上前去打头阵。封必福双手叉腰,昂首挺胸道:“昌宁叔,就您一个人在家吗?今天队长带领我们来查查你们家私藏粮食一事。”其口头上虽尊敬,但口气不小,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与影视剧中的汉奸无异!封昌宁闻言后,仍坐在凳子上,跷着二郎腿,并未起身,待吐了一口烟圈,方慢悠悠道:“我家怎么就私藏粮食了?这事谁说的?”“大家都在说。”封必福道。封昌宁听了,便追问道:“大家都是谁?”封必福脑子转得快,立即回顶道:“谁说的自然不能跟你说,这叫做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懂不?”封昌宁听了,便冷笑一声:“举报人怕就是你吧?”封秋茂见双方有针锋相对的意思,都是同一生产队的,还是不要撕破脸为好,于是他在后面咳了一声,上前道:“昌宁叔,这事大家都在议论,也不知是谁开的头。”封昌宁并没有给队长面子,又吐了一口烟方淡淡道:“哦,既然是捕风捉影,那也能当真?”封秋茂解释道:“事情都被传开了,所以我就带他们上您家来看看,一方面好平息非议,另一方面也好证明您一家的清白。”封昌宁冷笑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是队长,怕是不来也不行!”“那我们就进您家看看?”封秋茂知道封昌宁不好惹,便放低语气,小心翼翼问道。封昌宁爱理不理地道:“门开着呢,请自便!但不要弄坏我家的东西,否则,坏一件赔一件!”“那是自然!”封秋茂想把事情尽快了结,手一挥,便带领封必福等人迈进门去,这时封昌宁方起身跟在后面。封昌宁家米缸里的米也是少得可怜,并不比别家好到哪里去,就算多那么一丁点分量,非要说他们家私藏粮食也说不过去。封秋茂等人又查了他们家的木仓与土窑,也没其他发现。“或是怕被查,早就另外藏别的地方了?”这时封必福道。封昌宁听了,在一旁冷笑道:“随便查!你们最好查仔细一点,免得心里放不下,过两天又跑来一趟,到时我可不伺候你们!”于是封秋茂等人又是一阵翻箱倒柜。快完了的时候,封必福发现角落里堆着一个半大的坛子,上面覆着一只破麻袋。那坛子就算装满大米,最多也就装不到三十斤,但这似乎是封必福最后的希望了,只要发现封昌宁家另外存放粮食,情况不正常,那他们家就解释不清了。封必福上前一把扯去麻袋,拿起坛盖一看,但由于光线不足,只见里面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到。于是他便双手抱起坛子,晃了晃,那坛子的分量不重,也晃不出声音来,里面似乎是空的。封必福心有不甘,又把坛子放在地上,用手伸进去坛子里去掏了掏。封昌宁见状,又在一旁冷笑道:“呵呵,你也不看清楚,就敢随便把手伸进去,不怕我在坛里养着一条毒蛇?”封昌宁这么一说,吓得封必福赶紧把手缩了回来,啐道:“您竟敢养蛇,是不是想用他害人?”封昌宁不屑道:“要是真养蛇,你刚才就被咬到了。我只不过跟你开过玩笑,看把你给吓的!”封秋茂早已不耐烦:“没找到什么就走吧,不要再打扰昌宁叔了!”又道,“以后这种事,没真凭实据不要随便乱说!”说着,摸出烟来,给封昌宁递了一根。封昌宁接过烟,立即又回敬了一根,同时又抢着给另两名队员各递了一根,但就是没有封必福的份,让其难堪。等点了烟,封昌宁方慢悠悠地跟封秋茂道:“外面的流言早就传到我耳朵里了,我也懒得去解释。要说这两年我家里没断过粮,那是假的!只不过我家的情况相对好点,那都是我老伴精打细算,平时尽量从每个人口中匀点出来,以防青黄不接。你们要是不信,以后可以每天在我老伴做饭时来看看。”也许是因为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弱,没过几个月,封必福一病不起,不久便死掉了,但关于封昌宁家里有一个小鬼坛子的故事,也就此传开了。据说,那个坛子里的小鬼,封昌宁家中每到快断粮时,就会遣它出来偷别人家的粮食。大家都怀疑关于小鬼坛子的故事是封必福生前编的,但死人为大,大家嘴上都不明说。……话说回来,听了冬梅冷言冷语的讥讽,我立即辩道:“老宁叔的小鬼坛子也只是传说而已,就算有,具体是哪一个?他家的坛坛罐罐有好多呢,除了老宁叔自己说,谁都不知道哪一个。”冬梅想了想,又道:“不管有没有,也不管是哪一个,只要你敢去老宁叔家偷一个坛子出来,就算你厉害!”我笑道:“那我岂不是成了贼了!不如我们一起去,假装闹着玩,我趁机把老宁叔家里的所有坛子动一下。”小明听了,在一旁道:“既然这样,还不如把坛子顺出来。说不定老宁叔家就只有那么一个坛子,我们也好奇,正好可以看看它有什么古怪?”老宁叔的子孙都搬到新房子去了,他老伴前几年也走了,就他一个人住着老屋,有其他伙伴打掩护,要到他家趁他不注意时顺走一个坛子也不难。小明的建议其实挺好的,但冬梅不乐意:“既然自奇这么了不起,就让他夜半三更到老宁叔家偷一个坛子出来才算数,否则就是他在吹牛!”“吹牛就吹牛!”我一边认怂,一边又为自己辩解道:“我主要是怕被老宁叔当场抓住,成了贼那就跳进黄河也流不清了!”这时,金花挺身而出,对一众小伙伴道:“我相信自奇的话,我的生魂若不是他帮忙找回来,早就被老妖婆吸食了。”冬梅听了,便反驳道:“那都是师公赵的功劳,虽说是自奇先找到了,但他还不是把自己也陷了进去?没有师公赵,你们俩都完蛋了。”见金花和冬梅两人有吵起来的苗头,又担心接下去会说到之前冬梅受那枚小铜镜蛊惑一事,我便制止金花道:“算了,信不信由大家,不信的就当我在讲故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