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3679章焚洲阻虎狼,烬里卧龙翔

诡三国 第3679章焚洲阻虎狼,烬里卧龙翔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03:10:18 来源:源1

『冲!冲上去!别让他们跑了!』

这些曹仁的直属精锐曹军兵卒虽然遭受了诸葛亮的拦截,但是依旧想要试图冲杀上来。

『放箭!』

诸葛亮冷静的声音再次响起。

埋伏在一侧的川蜀军好手,再...

赵云离开皇宫,夜色已深。成都城内一片寂静,唯独街角几处灯火未熄,隐约传来犬吠与更鼓声。他缓步而行,心中思绪翻涌,刘封之事虽暂告一段落,但其背后潜藏的危机却如暗流汹涌,令人寝食难安。

“主公仁厚,不忍重罚养子……”赵云低声自语,“可若不彻底肃清隐患,益州迟早会出大乱。”他想到刘巴与刘封勾结曹魏的种种证据,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寒意??连刘备最信任之人竟也背叛了他,这世道,人心何在?

他回到府邸,尚未入内,便见一名亲兵迎上前来,低声道:“将军,有一名自称江东使者的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赵云眉头一皱:“江东?不是刚打发鲁肃回去么?”

亲兵摇头:“此人说是周瑜密使,身份隐秘,只愿与将军一人相见。”

赵云略一沉思,点头道:“带他进来。”

片刻后,一名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的男子步入厅中,摘下斗笠,露出一张瘦削却锐利的脸庞。他向赵云拱手行礼,声音低沉:“末将乃周瑜帐下密探,奉命来此,只为传一句话。”

赵云目光微凝:“请讲。”

那人缓缓开口:“周都督言,若欲联合抗曹,须得贵国献出江陵之地,或以三万精兵助战,方能说服孙权。”

赵云闻言,心头一震。江陵?那可是荆州咽喉,水陆要冲,岂能轻易割让?而三万精兵,如今蜀汉主力皆在涪城一线,哪有余力抽调?

他不动声色,淡淡问道:“周都督当真如此要求?”

那人点头:“千真万确。否则江东内部恐难以统一意见,届时战局逆转,贵国亦难独善其身。”

赵云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夜空。乌云依旧未散,风中隐隐夹杂着雷鸣之音。

“你回去告诉周都督,”赵云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冷意,“我主刘备,绝不会割地,也不会无端出兵相助。若江东真心合作,可共商良策,互为犄角;若存觊觎之心,我赵子龙虽死,亦必誓死护住这片江山!”

那人脸色微变,显然没想到赵云态度如此强硬。他张口欲言,却被赵云抬手制止。

“你可以走了。”

那人深深看了赵云一眼,终是抱拳离去。

待人走远,赵云转身对亲兵道:“立刻修书一封,送至军师诸葛亮处,告知此事,并建议加强江陵防备,以防江东突袭。”

亲兵领命而去。

赵云独自坐于厅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脸上的疲惫与坚毅。他知道,自己方才那一番话,等于断了江东借机吞并荆州的念想。而这,势必引发更大的波澜。

果然,不出数日,江东方面传来消息:孙权召集众臣议事,张昭等人极力主张与曹操讲和,甚至提出可派使节赴许昌,请求册封江东为藩王。

赵云接到消息时,正巡视成都外围防线。他听罢,神色不变,只是轻叹一声:“看来,我们只能靠自己了。”

与此同时,刘备已率主力北上,抵达涪城。赵云随即赶往前线,与黄忠、魏延等将领汇合。

大军集结,士气高昂,然赵云心知肚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曹军突然发动奇袭,由夏侯?亲自率领两万骑兵,绕过汉水,直扑涪城南翼。

赵云闻讯,立即下令魏延率五千精兵迎敌,同时调动弓弩手占据制高点,准备伏击。

战斗持续一日一夜,魏延浴血奋战,终将曹军击退。然而损失惨重,伤亡近三千人。

战后,赵云亲自巡视战场,只见尸横遍野,血染沙场。他站在一处高地之上,望着远方天际,心中沉重。

“魏延!”赵云唤道。

魏延一身是血,踉跄而来,拱手道:“将军有何吩咐?”

赵云看着他,语气低沉:“你今日之勇,我记下了。但也要记住,打仗不能光靠一股热血,还需谋略。”

魏延低头应道:“末将谨记。”

赵云点点头,又道:“明日,我要亲自前往前线勘察地形,你随我同行。”

魏延一愣:“将军亲临前线?太危险了!”

赵云淡然一笑:“身为将军,岂能贪生怕死?若我都不敢去,又如何激励将士?”

魏延不再多言,默默点头。

翌日清晨,赵云披挂整齐,带上数十亲兵,与魏延一同出发,深入敌后侦察。

他们沿着山道前行,避开曹军巡逻队,一路潜行至汉水东岸。

正当赵云观察敌营布防之时,忽闻远处马蹄声急促,数十骑飞驰而来,正是曹军斥候!

赵云眼神一凛,低声道:“隐蔽!”

众人迅速藏身林中,屏息凝神。

那群曹军斥候并未发现他们,径直从旁掠过,朝西南方向奔去。

赵云松了口气,正欲返回,忽然发现远处一座小山坡上,竟有一座孤坟,墓碑上刻着几个字??“故楚王刘封之墓”。

赵云瞳孔骤缩,心中一震:“刘封……死了?!”

他连忙策马上前,细看墓碑,果然是刘封的名字,且日期显示就在昨日。

“怎么会这样?”赵云喃喃自语。

魏延也跟了过来,看到墓碑,脸色一变:“难道……刘封被秘密处决了?还是……被人灭口?”

赵云没有回答,只是盯着那墓碑,久久不语。

就在此时,远处又传来号角声,曹军开始调动兵力,显然是察觉到了他们的踪迹。

赵云回过神来,低声喝道:“撤!”

一行人迅速撤离,返回营地。

回到军营后,赵云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成都,询问刘封之死的真相。

不久之后,回报传来:刘封在幽禁期间,因情绪激动,突发旧疾,医治无效身亡。尸体已被秘密安葬。

赵云听完,面色阴沉。他不信这只是巧合。刘封之死,恐怕另有隐情。

他立刻修书一封,送至诸葛亮处,请求彻查此事。

然而,还未等到回复,一场更大的风暴已然降临。

三日后,曹操亲率大军渡过汉水,直逼涪城。与此同时,江东方面传来惊人消息:孙权正式遣使赴许昌,请求册封为“吴王”,并承诺与曹魏共同讨伐刘备!

赵云接到消息时,正在校场练兵。他听完信使所言,手中长枪猛然插入地面,发出一声闷响。

“好一个江东!”他咬牙切齿,“背信弃义,趁火打劫,简直狼子野心!”

他抬头望向远方,战火已在天边燃烧,仿佛预示着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赵云深吸一口气,缓缓拔出长枪,握紧枪杆,眼中燃起熊熊战意。

“既然你们都来了……那就让我赵子龙,亲手将你们一一击败!”

赵云站在校场中央,望着远方滚滚尘烟,心中已然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意图一战定乾坤;而江东背信弃义,与曹魏暗通款曲,局势愈发危急。若不能稳住涪城防线,益州恐怕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深知,此时最要紧的,便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于是,他亲自巡视各营,安抚将士,并召集诸将议事。

黄忠、魏延、廖化、张嶷等皆至帐中,神色凝重。

“诸位,”赵云沉声道,“如今曹操倾巢而出,江东亦已倒戈,我军虽处劣势,但并非无胜算。只要上下一心,死守涪城,待主公主力抵达,便可反攻。”

魏延冷哼一声:“将军说得轻巧。可如今敌势浩大,若死守不出,岂非坐以待毙?”

赵云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人:“我之意,并非一味死守,而是先以逸待劳,诱敌深入,再择机反击。”

黄忠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老夫愿领兵驻守东翼,阻挡曹军侧击。”

廖化也起身请命:“末将愿为前锋,率精锐夜袭敌营,打乱其阵脚。”

赵云微微颔首:“好。今夜子时,廖化率三千轻骑,绕至曹军右翼,趁其不备发起突袭。黄忠将军镇守东翼,务必挡住敌军主力。”

魏延却依旧不满:“将军太过谨慎!若真要战,便该一举击溃敌军,何须这般步步为营?”

赵云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坚定:“此战关乎生死存亡,不可轻敌冒进。若因一时之勇,导致全军覆没,悔之晚矣。”

魏延沉默片刻,终是低头应道:“末将遵命。”

部署既定,众将各自归营准备。

夜幕降临,涪城外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血战即将爆发。

廖化率领三千轻骑悄然出发,趁着夜色掩护,绕行至曹军右翼。他们避开巡逻队,悄无声息地接近敌营。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发动突袭之际,忽然发现敌营内灯火骤亮,人影攒动??曹军竟早已察觉!

“糟了!”廖化心头一紧,“敌军有备!”

话音未落,四周号角齐鸣,伏兵四起,竟是早有埋伏!

廖化当机立断,下令撤退。然敌军箭雨如织,黑夜之中,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东翼战场亦传来急报:夏侯?亲率五万大军猛攻东门,黄忠拼死抵抗,但兵力悬殊,形势危急!

赵云闻讯,脸色微变。他立刻下令调动预备队支援东翼,并亲自披挂上马,准备出战。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飞奔入帐,高声禀报:“将军!主公大军已抵汉水北岸,正在渡河!”

赵云闻言,心中稍定。他知道,刘备主力若能及时赶到,战局尚有转机。

他翻身上马,长枪在手,厉声喝道:“全军听令!随我迎敌!”

数百名亲兵紧随其后,冲出城门,直扑战场。

赵云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枪影如龙,所向披靡。他一路杀至东门,与黄忠汇合,合力击退夏侯?攻势。

战斗持续整整一夜,直至天明,曹军终于被迫撤退。

赵云立于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望着远处渐渐消散的硝烟,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战。真正的决战,还在后面。

而此刻,他的心中,还藏着一个疑问??那座写着“故楚王刘封之墓”的孤坟,究竟是谁所立?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他抬头望向天空,晨曦初露,却掩盖不了他眼中的寒光。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险,我都不会退缩……”他低声自语,“因为,我是赵子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