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 第176章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第176章

簡繁轉換
作者:中国盾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9-05 03:56:18 来源:源1

第176章(第1/2页)

走到庄前,童子熟练地将牛拴好,刘备也赶忙将自己的马匹拴在一旁。就在这时,屋内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那琴声如潺潺流水,又如婉转鸟鸣,清脆悦耳,令人陶醉其中。刘备被这美妙的琴音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静静聆听。

童子似乎对这琴声早已习以为常,他径直朝着屋里走去,准备向师父禀报有客人来访。然而,刘备却拉住了童子,轻声说道:“诶,这琴声如此优美,听听无妨。”

于是,二人便站在屋外,沉浸在这动人的琴曲之中。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当琴曲结束时,屋内的木门却缓缓打开了。

童子见状,赶忙上前向师父行礼:“师父。”

开门之人见到刘备,先是微微一笑,然后朗声道:“哈哈哈,琴声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啊。”

童子随即向刘备介绍道:“这就是我师父水镜先生。”

刘备一听,心中暗喜,连忙拱手行礼,说道:“久闻水镜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司马徽看着刘备身上的水渍和尘土,笑着说道:“哈哈哈哈,明公今日幸免大难呐。”

刘备心中暗自诧异,这司马徽究竟是如何知晓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的呢?他不禁对这位神秘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当刘备想要开口询问时,只见司马徽微笑着起身,让出座位,然后热情地邀请道:“刘皇叔,请移步到我的茅舍中稍作歇息,品尝一下香茗如何?”

刘备见状,也不好推辞,便随司马徽一同走进屋内。两人相对而坐,童子很快端上了热气腾腾的茶点。

司马徽轻抿一口茶水,微笑着问道:“不知明公今日缘何而来啊?”

刘备略作思考,回答道:“我偶然路过此地,幸得小童指引,得以拜见先生尊容,实乃我之荣幸。”

司马徽微微一笑,并未言语,只是用手指了指刘备肩上的泥土,然后笑着调侃道:“明公就不必再隐瞒了吧,依我之见,今日明公必定是逃难至此啊。哈哈哈……”

刘备闻言,心中一惊,他下意识地侧眼看向自己的肩膀,果然发现上面沾染了些许泥土。顿时,他的脸上泛起一丝窘迫之色,连忙解释道:“唉~事已至此,我也不再隐瞒先生了。我此次是代刘荆州前往襄阳赴会,不想那蔡瑁却心怀不轨,欲对我不利。”

刘备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无奈之下,只得借故逃席而去,恰好路过此处。”

司马徽听后,笑着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他缓缓说道:“其实,我观明公气色,便已略知一二了。”

“久闻明公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以相见,实乃备之荣幸。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时至今日,明公竟然尚无一处安稳的落脚之地,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刘备闻言,不禁哀叹一声:“唉~这实在是一言难尽啊!备的人生之路可谓是命运多舛,历经磨难,才导致如今这般田地。”

司马徽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然后缓缓放下,说道:“非也,非也……”

刘备见状,心中有些疑惑,忙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司马徽微微一笑,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不对!”

刘备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弄得有些不知所措,赶忙抬头看向司马徽,只见他脸上露出一副洞察世事的表情。

司马徽稍稍收敛笑容,接着说道:“将军之所以未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原因并非如你所言那般简单。依我之见,将军身边之所以缺乏贤人辅佐,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啊……”

刘备听后,不以为然地笑道:“先生此言差矣。备虽才疏学浅,但文有孙乾、糜竺、简雍等谋士,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他们皆对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又怎能说我身边没有贤能之人呢?”

司马徽听后,又是一阵大笑:“哈哈哈哈~”

刘备愈发不解,追问道:“先生缘何发笑?莫非是备的话有何不妥之处?”

司马徽止住笑声,为刘备分析道:“关羽、张飞、赵云,此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实乃当世之虎将。只可惜,无人能善用他们的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此一来,将军纵然有此等良将在侧,也难以成就大业啊!”

刘备听后,若有所思地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仔细品味着司马徽所说的“无人善用”这句话。

司马徽见状,也紧跟着刘备走到窗前,继续说道:“孙乾、简雍、糜竺这些人,虽然也有些才华,但他们不过是白面书生而已,并非经纶济世的大才。”

刘备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司马徽的看法,他坦然地说:“先生所言甚是,我也曾四处寻访贤士和隐士,遍历山川,但可惜始终未能遇到真正的大才啊。”

司马徽微微一笑,说道:“玄德公难道没有听说过孔子说过的话吗?‘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这世上怎么会没有人呢?”

刘备听了,连忙拱手作揖,恭敬地说:“备愚钝无知,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司马徽微笑着指向窗外,说道:“当今天下的奇才,都聚集在此地!”

刘备闻言,心中一喜,忙问道:“奇才在哪里呢?备愿前往拜访。”

司马徽将刘备拉回到桌前,说道:“来,先坐下。”

刘备依言坐下,司马徽则用手指蘸了蘸茶水,然后在桌上写下了“龍、鳳”两个字。

司马徽指着桌上的字说道:“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一脸疑惑地问道:“先生,还请您不吝赐教,这卧龙凤雏究竟是何人呢?”

司马徽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说:“呃……这个嘛……”他一边笑着,一边迅速擦掉了桌上的字,然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想要掩饰什么。

刘备见状,心中愈发好奇,但见司马徽并未直接回答,便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6章(第2/2页)

司马徽见状,连忙转移话题道:“好啦,好啦。今日天色已晚,将军若不嫌弃,可在我这茅舍暂住一宿。”

刘备本想继续追问,但见司马徽如此说,也不好再强求,只得应道:“那就叨扰先生了。”

司马徽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将军能来,是我这茅舍的荣幸啊。明日再叙也不迟嘛。”

刘备无奈,只得点头道:“也好,那就明日再向先生请教。”

然而,刘备心中却始终惦记着卧龙凤雏的事情,这一夜,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将军之所以未能成就大事,原因就在于您的左右没有贤能之人辅佐啊。”司马徽的话在他耳边不断回响。

“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更是让刘备辗转反侧,难以平静。

与此同时,赵云正在襄阳城外焦急地四处寻找刘备。他在檀溪东岸,偶然间发现西岸有一道水迹,心中猜测刘备或许已经返回新野,于是便率领部下匆匆赶回。

回新野后,赵云四处打听刘备的下落,但始终一无所获,这让他心急如焚。他不禁担心刘备是否遭遇了不测,或者迷失了方向。

于是,赵云决定沿着檀溪西岸继续寻找。一路上,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终于,在水镜山庄,他发现了刘备的身影。

见到刘备后,赵云如释重负,赶忙上前询问情况。刘备告诉赵云,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些事情,耽搁了一些时间。两人寒暄了几句后,便一同返回新野。

然而,就在他们返回的途中,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歌声婉转悠扬,仿佛天籁之音,令人陶醉。刘备和赵云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歌声不同寻常,于是决定循声而去,一探究竟。

走了一段路后,他们看到一个人正躺在路旁,口中吟唱着一首自创的歌谣:“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

“~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刘备听着这歌声,心中默念道:“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他觉得这首歌谣似乎蕴含着某种深意,于是对赵云说:“子龙,此人莫非就是卧龙凤雏?随我前去探问。”

说罢,刘备和赵云一同骑马走到唱歌人跟前,然后下马,拱手问道:“敢问先生从何而来?”

唱歌人看到刘备和赵云,先是一愣,随后放荡不羁地笑道:“哈哈……哈哈哈……四方山野……”

刘备见他如此回答,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礼貌地问道:“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唱歌人这才回答道:“我乃颍上之人,姓单名福。”

刘备闻言,心中一动,连忙说道:“久闻使君纳士招贤,故行歌于此,以动尊听。”

听到此人专门以歌等候自己,刘备心中不禁一喜,脸上露出笑容,他连忙躬身相拜,说道:“谢先生不弃,如此厚爱,备实感惭愧,请受备一拜。”

单福见状,赶忙摆手,连声道:“啊……岂敢,岂敢。刘皇叔乃当世英雄,备不过是一介草民,能得皇叔青睐,实乃备之荣幸。”

刘备见状,微微一笑,随即诚挚地邀请道:“先生过谦了。备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若先生不嫌弃,还请同往舍下一叙,备略备薄酒,与先生畅谈一番。”

单福闻言,略作思考,便欣然应允,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这时,单福的目光恰好落在刘备的坐骑上,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兴奋地说道:“这便是的卢马?”

说罢,单福快步走到的卢马前,上下左右地打量起来,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然而,正当刘备以为单福对的卢马颇为喜爱时,单福却突然面色一沉,沉声道:“此马虽是千里马,骑则妨主,使君不可乘也。”

刘备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笑着解释道:“备骑此马而跃檀溪,救我出了大难,怎说妨主呢?”

单福负手而立,自信满满地说道:“此马必妨一主。”

刘备与赵云对视一眼,心中虽有些疑惑,但还是虚心地向单福请教道:“啊,先生既然如此说,想必必有解法。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备洗耳恭听。”

单福说道:“使君心中若有仇恨之人,便可将此马赐予他。”

接着,他又补充道:“待此人遭逢不测之后,您再乘骑此马,哈哈哈哈……如此一来,自然就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了。”

刘备听完这番话后,脸色骤然变得极为难看,他惊愕地说道:“刚才听到先生所吟唱的歌谣,绝非一般人所能唱出。”

刘备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再看先生的仪表风度,必定是位贤能之士。”

他诚恳地表示:“因此,我一直期盼着先生能够助我成就一番大业。”

然而,让刘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单福竟然不教导他走正道,反而教唆他去做这种利己害人的事情。

刘备失望至极,他毫不客气地对单福说:“先生既然如此,不妨另寻明主去吧。”

说罢,刘备转身便要上马离去。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突然传来,“哈哈哈哈……”

这笑声正是来自单福,他似乎对刘备的反应感到十分有趣。

刘备在马前稍稍迟疑了一下,回头看着单福,只见单福笑得前仰后合。

过了一会儿,单福的笑声渐渐停歇,他面带微笑地向刘备拱手施礼,说道:“久闻使君乃是仁德之人,今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啊。”

单福感慨地说:“单福今日终于遇到了明主啊!”

单福恭恭敬敬地弯下身子,向刘备行礼参拜。刘备见状,赶忙快步上前,伸手将单福扶起,口中说道:“备怎敢当得起‘仁德’这两个字呢?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啊。”

单福摆了摆手,微笑着回应道:“使君实在是太过谦虚了。”

接着,单福缓声道:“新野的民谣里唱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