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 第130章

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 第130章

簡繁轉換
作者:中国盾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2:25 来源:源1

第130章(第1/2页)

董承一听,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故作生气地反驳道:“丞相这是何意?若是您喜欢这袍带,尽管留下便是。何必如此多疑,硬要说其中有谋呢?”

说罢,董承转身便走,头也不回,似乎已经下定了某种决心。

“国舅!”曹操突然高声怒喝,声音如雷,响彻整个宫殿,将董承吓了一大跳。

董承惊愕地看着曹操,只见他面色阴沉,双眼圆睁,满脸怒容,显然是对董承刚才的行为极为不满。

“天子所赐,怎能相夺啊?”董承回过神来,连忙解释道,声音中带着些许惶恐。

曹操冷哼一声,他根本不把董承的解释放在眼里。只见他猛地一伸手,将身上的袍带解了下来,然后像扔垃圾一样,随手一甩,袍带便如一条死蛇般飞了出去,直直地落在了董承的面前。

董承见状,心中暗喜,他知道曹操这是在向他示弱。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袍带捡了起来,然后毕恭毕敬地向曹操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董承回到府中后,立刻将袍带带进了密室。他点亮烛火,仔细地查看起袍带来。这袍带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普通的锦缎制成,但董承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他深知曹操的阴险狡诈。

回想起那日在猎场上的情景,董承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愤怒。谁都能看出来,曹操在猎场上的行为已经严重僭越了天子的权威,而天子却只能忍气吞声,受了极大的委屈。

如今,曹操的势力遍布天下,到处都是他的眼线,天子自然有许多话不敢明说。董承断定,这袍带之中,必然隐藏着天子想要传递给自己的重要旨意。

于是,董承独自一人在屋子里,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地研究起袍带来。他将袍带翻来覆去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但一直看到后半夜,也没能看出其中的隐情。

油灯的火焰在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董承凝视着这微弱的光芒,心中有些不安。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挑动着灯芯,希望能让灯火更亮一些。

然而,就在他挑动灯芯的瞬间,一小团火苗突然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了他腰间的玉带上。董承心中一紧,急忙伸手去擦拭,想要扑灭这意外的火苗。

尽管他动作迅速,但玉带还是被火苗烧出了一个小小的洞。董承看着这个洞,心中有些懊恼,这条玉带可是他的心爱之物。

就在他准备将玉带收起来时,他突然注意到从烧洞中似乎透出了一些异样的东西。他凑近一看,发现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董承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决定一探究竟。他赶忙拿起一把剪刀,剪开了玉带,然后轻轻地抽出了里面的东西。

当他展开那张纸条时,他的眼睛瞪大了,因为他看到了上面的字:

“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

“尊卑之疏,君臣为重。”

“近日,曹贼弄权,欺压君父,结连党伍,败坏朝纲。”

“敕赏封罚,不由朕主。”

“朕夙夜忧思,恐天下将乱。”

“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

“当念高祖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董承的耳畔炸响。他手捧着密诏,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激动。

密诏中的文字如泣如诉,仿佛是汉献帝在他面前倾诉着自己的苦衷和期望。“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这短短的几句话,承载着整个汉室的希望与未来。

董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密诏上的字迹,感受着汉献帝那破指洒血的决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诏书,更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重托。

“再三思之,四慎之,勿负朕意!”这最后的叮嘱,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董承的心上。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和危险,但他毫不退缩,因为他是忠义之士,为了汉室的复兴,他愿意付出一切。

董承读着密诏,看着汉献帝的血印,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为皇帝的遭遇感到痛心,更为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到沉重。

就在他沉浸在悲痛之中时,突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好大胆吶!”

这声音如同晴天霹雳,把董承吓得魂飞魄散。他猛地转过头,只见一个身影站在他身后,由于光线昏暗,他一时看不清对方的面容。

董承的心跳急速加快,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难道自己的行动已经被人发现了?难道这是曹操派来的人?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那个身影缓缓走近,借着微弱的灯光,董承终于看清了对方的脸——竟然是自己的好友王子服!

董承松了一口气,但心中的恐惧并未完全消散。他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子服?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子服显然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的声音同样有些发颤:“我……我深夜访友,没想到……竟然遇到这种事情。”

他的目光落在董承手中的密诏上,脸色变得愈发苍白。沉默片刻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说道:“你……你想杀曹公?”

董承心中一紧,他知道王子服是个正直的人,但他没有想到王子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更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说出这句话。

面对王子服的质问,董承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坦诚相告:“我……我是为了汉室的复兴,不得不如此。”

王子服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董承。他显然对董承的决定感到震惊和失望。

过了一会儿,王子服缓缓说道:“我……我当去告发!”

董承深知王子服的为人和品性,若非如此,他绝对不会特意嘱咐家仆:“若子服来访,不必禀报。”

当董承凝视着王子服时,他的目光充满了忧虑和恳切,说道:“子服啊,兄长我若如此行事,恐怕我的性命事小,但汉室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啊!”

王子服见到好友这般模样,嘴唇不禁微微颤抖,心中也是万分不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0章(第2/2页)

他连忙回应道:“董公,我王家世代蒙受汉朝俸禄,岂会没有忠君之心呢?”

接着,王子服毅然决然地表示:“我愿助兄长一臂之力,共同诛杀那火锅殃民的奸贼!”

又是一个深夜,万籁俱寂,董承悄然造访刘备。

刘备见到董承深夜来访,心知肚明其中必有缘故,于是开门见山地问道:“国舅深夜来访,必定是有重要事情吧?”

董承也不与刘备兜圈子,坦率地回答道:“白日里若乘马前来拜访,恐怕会引起曹操的猜疑。所以,我只能选择深夜前来相见。”

刘备听后,略作思索,随即对张飞吩咐道:“命人取酒来,好生款待国舅。”

张飞领命而去,董承则继续说道:“前日在围场之中,云长(关羽)曾有杀曹操之意。”

“将军摇头示意而退之,这究竟是为何呢?”刘备心中暗自思忖,他实在想不明白将军此举的深意。

刘备忍不住探着身子,满脸疑惑地问道:“公何以知晓其中缘由呢?”

董承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人皆不知,唯我独见之。”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笃定。

刘备听后,不禁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解释道:“舍弟见曹操专横欺君,心中实在难以忍受,故而发怒。”

董承闻听此言,突然像被触动了什么心事一般,猛地哭了起来。关羽见状,连忙起身,迅速地递上一个酒盅,轻声说道:“国舅,莫要过于悲伤。”

董承一把抓住关羽的手臂,激动地说道:“朝廷臣子若都如云长这般忠义,又何须担忧天下不太平呢?”

关羽面露尴尬之色,无奈地别过头去,似乎对董承的这番夸赞有些不知所措。

刘备见状,心中一动,决定趁机试探一下董承的态度。他故作不解地问道:“曹丞相治国,也算得上是井井有条,又何来不太平之说呢?”

董承一听,当即脸色一变,站起身来,似乎就要拂袖而去。

“国舅!”刘备见状,连忙叫了一声,想要留住董承。

董承停下脚步,转身对刘备说道:“公乃大汉皇叔,本应是忠君爱国之人,故而我才敢剖胆沥肝,将实情相告。公何必要如此试探我呢?”

刘备见状,心知自己的试探可能引起了董承的不满,连忙拱手赔罪道:“国舅息怒!实不相瞒,我之所以如此试探,是担心国舅有诈啊。”

董承听后,脸色稍霁,他盯着刘备看了片刻,然后说道:“我又有何诈之有呢?”说罢,他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掏出一份衣带血诏,递给刘备,“将军请看,此乃圣上密诏,命我等共讨曹操。”

刘备双手颤抖着接过衣带诏,仿佛这是一份千斤重担。他缓缓展开诏书,与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一同凝视着上面的文字。

当他们看完诏书后,刘备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的眼眶渐渐湿润,最终忍不住双膝跪地,失声痛哭起来:“二弟、三弟啊!”

关羽和张飞见状,连忙也跪了下来,他们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悲愤和无奈。

刘备的哭声中带着无尽的哀伤:“想不到我堂堂大汉,至尊至上的天子竟然要以血书密诏臣下,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董承见状,连忙上前安慰道:“将军,莫要过于悲伤。如今奸贼曹操专权,汉室危在旦夕,我等身为臣子,理当为国除害。”

说罢,董承从怀中取出参与诛杀曹操的生死签名,递给刘备。

刘备接过签名,逐字逐句地念道:“车骑将军董承,越骑校尉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

当念完最后一个名字时,刘备的目光落在董承身上,他的声音略微低沉:“公既奉诏讨贼,备岂敢不效犬马之劳。”

说完,刘备转头对关羽喊道:“二弟,拿笔来。”

关羽迅速取来笔墨,刘备毫不犹豫地在签名名单上签下自己的大名——左将军,刘备。

然而,就在刘备刚刚签完名的那一刻,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突然传来。他抬头望去,只见许褚带领着一群士兵如狼似虎地闯进了院子。

“丞相有命,请使君速去。”使者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

刘备正在院子里打水,听到这声呼喊,他心中猛地一紧,手中的水桶也随之晃动起来。他手忙脚乱地想要稳住水桶,但由于太过慌乱,水桶还是在半空中摇晃了几下,最终“扑通”一声掉进了井里。

刘备顾不上捞水桶,赶忙迎出门去,满脸疑惑地问道:“不知有何要事?”

使者站在门口,一脸冷漠地回答道:“不知,只叫我来相请。”

刘备迟疑了一下,看了看井口,然后对使者说道:“待我把井中木桶绞上来。”

使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并不在意刘备的请求。

刘备无奈,只得匆匆回到井边,用辘轳将木桶绞了上来。然后,他拍了拍身上的水渍,跟着使者前往丞相府邸。

一路上,刘备的心中都充满了不安。他不知道曹操突然召见他究竟所为何事,心中暗自揣测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到了丞相府邸,刘备见到曹操正坐在堂上,一见他进来,曹操就放肆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在家做得好大事。”

刘备被曹操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吓了一跳,心中愈发慌乱,嘴巴也不由自主地张大,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曹操见状,笑得更加厉害了,他指着刘备说道:“在家种菜灌园,玄德有此闲情,真是不易啊。”

刘备听曹操这么说,心中稍定,他连忙解释道:“无事消遣而已,丞相有请,不知何事?”

曹操似乎并没有要怪罪刘备的意思,他依然面带笑容,高兴地走到刘备身边,握住刘备的手,拉着他边走边说道:“刚才看见枝头梅子已青,忽有所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