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山海为聘 > 第四章 武道一途

山海为聘 第四章 武道一途

簡繁轉換
作者:帝.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18 02:06:47 来源:源1

第四章武道一途(第1/2页)

一会儿,只见中年男子带着一根木棍走出柴门,笑着说:“就用你练环切法时的这根木棍来举例好了。这么说吧,这么粗的木棍,普通人很难掰断,但力气大的人却能轻易掰断。

但是,普通人注意掌握力道的大小、方向等,也能轻易折断这根木棍。所以习武,比的不是力量的大小,而是对力量的掌握和了解。

习武的门槛不在于力量,而是资质和能力。比如,打架时,力气大的人不一定能稳赢力气小的人。

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他们都是如何掌握力量的。所以,习武不能靠蛮力。

所谓习武,就是修习武道。修习的类别也有多种,就某些方面来说,‘习武’这个说法反而不如‘修炼’来的更贴近实际。

比如,佛门有些僧人可以通过苦修锻炼体魄让肉身达到刀枪不如,金刚不败的强度。而他们的修习,却很少有刻意去钻研武道的。

他们的修为,力量,大多是通过平日里吃斋念佛、观悟大道,日积月累‘修炼’而来的。

同理,释道儒三教中人修习方式大相径庭,可其本源都是相同的。他们获取力量的方式大同小异,其实都离不开‘修炼’二字。

还有一种特殊的修习方法就是练剑。通过涵养剑意、锤炼剑术、钻研剑道,可以感悟天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为百兵之王,剑在所有兵器中是最通灵的存在。大道无形,剑也作为一种大道的载体,其本身并没有所谓极限。

此外,剑的形状还是传说中天柱的形状,相传其连接着天界和人间。传说剑道大成者可返璞归真,自开天门。

至于修行,我觉得以你目前的水平和能力,得从一名最基础的武夫做起。可以选择练剑,涵养剑意,起码未来遇到危险时有自保的手段。

通过三教修炼达到的境界,大多是向天道借力,受天道牵制,具有水分。

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人外,大多是境界越高,反而越不如同阶武夫。所以,几乎没有几个三教中人能达到一品境界的巅峰——混元镜。

当然,你老爹我是不会让你去出家做和尚,做道士的,也不会让你做个文弱书生。咱家没什么钱,不能给你买那么多书。

你只能用最笨的方法,走最难走的路,才有可能成为强大的高手。

所以,练剑是你最好的选择。不为别的,单单是别人送来的这柄曳影剑,就是个小极品了,用起来估计不错的。

如果是练别的兵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不如练剑,能让你发挥出最大的能力,还能让你突破极限。特别是搭配上我的环切战法,当你拥有两柄剑后,实力便能提升数成。

习武之人分为这几种境界:九品至五品并为一境,以一击破甲数递进;

四品独享一境,称作入窍,顾名思义,就是元气进入窍穴,打通经脉,可调用自身气息;

三品有两个境界,一境称作归灵,既可以蓄养自身气息,一境称作百剑,即可在半炷香内驾驭百柄飞剑;

二品有三个境界,分别唤作御风、易节、归元。

御风和易节很好理解,就是分别能在一炷香内御风飞行和在半炷香内改变周身方圆五丈的天象。

所以,易节境能够达到与一方小天地产生共鸣的程度,与一品中的纯元境相似,因此被称为小纯元。

而归元境是一个过渡阶段,是将易节境所吸收的天地元气及天机感悟化为己用的阶段。这同时是一个瓶颈期,没有多少人能跨过归元境,更进一步。

归元境更进一步,便是一品。一品初元境,可将自身气息融入天地,可借天地元气御敌,暗合佛门大智慧。

一品灵元境,可借一方天地为己用,能够观至甚微,未卜先知,初探天命,隐含道教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章武道一途(第2/2页)

一品纯元境,思悟得纯元,可令一方天地为己用,与天地产生强烈共鸣,方圆百丈,移风易节,易如反掌,顺从天道,自成一方小世界,脱胎于儒家浩气。

至于一品最高的层次混元境,是将三教真诀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武道修炼大成者。据我所知,江湖上目前还没有此境界的高手。

达到混元境的人物,在七十年前有遁甲神左慈,即先帝祖上初代华陵王的恩师,传授奇门遁甲秘法后归隐,据传死于渡劫飞升时的一道九彩天雷,令人唏嘘。

两百年前的混元境高手有武阳世子,武圣齐东江。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儒圣名为林凡。二人一战后各自重伤,齐东江不久陨落,林凡则为齐东江的弟子徐恭所杀。

齐东江死后,武阳国就迅速地走向衰落,从此一蹶不振。故而有人将武阳国没落的原因归咎于齐东江那一战。

至于徐恭此人,历史对于他杀了林凡之后的事迹再无记载。由于他是在儒圣林凡遭受重创后出手的,没有人清楚他的实力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混元境。

五百年前周王朝盛世,陆续出现十三个混元境强者,其中最强的四人,被称为四大宗师;

当时,最为人所盛赞的分别是大小剑仙:大剑仙叶熙抟和小剑仙罗翔。其中大剑仙被誉为“天尊之后第一人”,而小剑仙的剑术造诣也被认为仅次于天尊和大剑仙。

周王朝建立前的三百年离乱时期,虽说没有周的盛况,也陆续出了几位混元仙人。特别是当时的八大仙人,据传足以匹敌十万兵马。

当然,要论人间的极限,还得看下面这位。

一千年前,有位道人几乎以一己之力融贯三教,最早真正做到三教合一,于人间无敌。

他曾授儒家圣人以仁德,以菩提证道教化西方佛祖,给予后世道人无穷气运,无限天机。包括我让你读的《道德经》,也是他的著作。

这个‘他’,即是‘道德天尊’‘老子’李耳,是习武之人武道攀爬的最终目标。

天尊曾三御长剑,三骑青牛,三踏拂尘渡云海,九入天门而复出,视仙神如无物。出天门后牵引天上气息临凡间,戏斗天人三百万,世上唯有他老子一人而已。”

听到父亲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黎天华头都大了。沉默良久,他问道:“既然如今江湖没有混元高手,那么谁最强呢?”

中年男子忽然笑了笑,手指指向西北方向,说道:“在西北昆仑山脚下,就住着如今的天下第一:武帝穆飞星。”

“啊,现在的天下第一原来是个女子。”黎天华简直不敢相信。

中年男子哑然失笑,半晌才解释道:“穆飞星是个带把的爷们,只是名字有点像女的而已。”

黎天华呆愣了片刻,接着沉默了下去。

中年男子止住笑,继续说道:“当今天下十人,分别是武帝穆飞星、逍遥剑仙叶扬、龙泉山刘弗陵、大漠张自来、风流青衣魏辰、鸳鸯剑罗禅、狂神吴自通、太行山乔顾北、天一阁肖谋和莲花峰长毅。”

黎天华听得晕乎乎的,一个名字也没记住,问道:“这么多名字,我怎么能记得住?那老爹你的水平比起他们来如何呢?”

中年男子认真地说:“你老爹我肯定是比他们都强啊,区区天下十人,你老爹我都不放在眼里。”

黎天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的父亲:“你的脸皮这么厚,还天下第一都不放在眼里。也对,反正这才是我老爹的风格。”

中年男子伸了个懒腰,笑骂道:“臭小子,爱信不信,反正知识我都教完了,剩下的怎么消化全看你自己的本事。今天你继续练环切,表现好我明天教你剑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