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 第43章 大周第一武将,戴权的讨好!

第43章大周第一武将,戴权的讨好!(第1/2页)

可以说除了开国时期的时候,大周已经很久没有任命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了。

现如今赵镇不单单是坐上了那个位置,甚至还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

一时之间贾家所有人都是火热的看向赵镇。

哪怕是丞相都没有私自任命官员的权力,顶多就是跟吏部知会一声。

然后还要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给予他人官职或者是提拔等等,若是太过分的话丞相也扛不住弹劾。

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就不同了,三品之下的武将是可以直接任命的,除了九边重镇的兵权插不上手,这天下各地的府兵可都是归于五军都督府管理。

大周的军队主要是分为边军,京营,以及府军等等。

御林军,以及皇城内的巡防营不算在其中。

边军是国之重器,哪怕是主将都是三年一换,因此不可能给人掌控。

开国勋贵之所以被皇室忌惮,便是因为他们在九边重镇的关系网很广。

京营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京营节度使乃是皇帝直接任命,天子脚下的官职就算是京营节度使也不好动手,顶破天就是安排一些百户之类的低级武将官职。

若是再高的话,很可能会引起皇室的不满。

毕竟这里可是神京城,手握几千兵马指不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就可以搞出一场清君侧来。

府军的话,则是指天下各地的守军。

以州府为单位,小州三千人,中州五千人,大洲一万人左右。

而大周皇朝有三百二十个州府,总兵马人数超过百万。

固然这些府兵里面,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可也是能够凑出几十万精锐的。

比如江南的江南大营,崖州的大周水师等等,这些都归属于府军行列,都是归于五军都督府管辖。

单单就是这些特殊部队,其人数就超过二十万之众了,可见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之大。

只要赵镇愿意,他甚至可以一句话就决定一个人的升迁。

贾母就是这么想的,贾家已经脱离权力中心多年,甚至家中实权官职最高的人居然只是区区五品的贾政。

如果赵镇愿意的话,他随时可以任命三品以下的武将官职,那可全部都是实权。

一个四品武将,基本上可以掌控一个大州的府兵了,而一个大州的府兵都是在万人之上。

手握上万兵马的高级武将,对于如今的贾家来说那也是足以让人垂涎心动的了。

戴权冷眼看着贾家众人的反应。

倒是能够理解他们这般激动,毕竟那可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啊!

整个大周皇朝就一个大都督,完全可以称之为武将第一人。

虽然京营节度使,禁军大统领在职权以及地位上也不低,可品级上差了很多啊!

京营节度使从一品,禁军大统领正二品!

唯独五军大都督乃是正一品的武将官职!

这年头都是讲究的宗亲,戴权也认为贾家的狗运好,出了贾探春这么一个姑娘,提前攀附上了秦国公。

尤其是戴权还知道赵镇的真实身份,更是感叹贾家的命好。

虽然不确定赵镇登基称帝之后,是否还会立贾探春为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章大周第一武将,戴权的讨好!(第2/2页)

可观赵镇的品行应当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哪怕是当了皇帝之后有更多的考虑,但是保底给贾探春一个妃位还是没问题的。

“国公爷,圣旨奴婢也送到了,奴婢这就要回去给陛下回禀。”

“国公爷可有想带给陛下以及娘娘的话吗?”

戴权期待的问道,这才是乾元帝以及皇后关心的。

赵镇一愣,这年头宣读圣旨还有这流程?

“呃,那就劳烦你回去告诉陛下以及娘娘,多谢他们的厚爱,臣自当竭心尽力。”

戴权一阵失望,其实帝后想听的不过是一些问安的话。

但戴权不敢明言,当下恭敬的对赵镇行礼之后就带着小太监们离去了。

贾母疑惑至极的看着戴权的背影。

戴权虽然在皇宫中的地位不如太上皇身边的夏守忠,那也是皇帝跟前的大内总管。

朝中大佬见到了都要喊一声内相,可面对赵镇的时候就像是贾家那些奴仆面对她一样。

贾母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固然一位国公再厉害,可也不至于让皇帝跟前的红人这般表现吧?

她倒是不会想到,在戴权的心中他是乾元帝的奴仆,那也是赵镇的奴仆啊!

他还指望着赵镇登基称帝之后可以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家族呢。

所以现在有机会不讨好,难道等人家登基称帝之后再来讨好吗?那时候想讨好的人可不止他一个了。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啊!”

贾政感叹的说道。

这个官职初代宁国公担任过。

大周刚立国的时候,宁荣二公可是太祖皇帝最亲近的生死兄弟,一个掌控五军都督府,一个掌控京营。

后来随着江山稳定,两人急流勇退自己退下。

还是太祖皇帝有情有义,认为不能苛待自己的兄弟,所以给初代宁国公保留了左都督的官职,初代荣国公继续担任京营节度使。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五军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就没有臣子可以担任了。

第一任初代宁国公贾演,第二任太上皇,第三任便是废太子了。

如今赵镇乃是第四任!

从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宁国公之后这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都是给太子担任了。

太上皇还是太子的时候便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然后就是之前造反的太子。

如今可没有人发现这个奇点,赵镇一个外臣被封了这个官职,可谓是隐喻颇多。

这或许是乾元帝故意为之,不单单是给赵镇培植党羽的机会,甚至还想让赵镇的登基之路名正言顺一些。

倒是赵镇本人浑然不在意这官职,甚至还有一些嫌麻烦。

“把圣旨收下去吧。”

赵镇随手将圣旨递给一旁的丫鬟。

这一幕吓坏了在场不少人。

“哎哟,镇哥儿那可是圣旨,还是要恭敬一些将其供奉到秦国公府祠堂去。”

贾母无奈说道,心中满是羡慕,因为人家不在乎的东西可是贾家做梦都想拿回来的啊!

可如今的贾家别说五军都督府了,就算是京营节度使也没有资格拿回来,只能推动王子腾上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