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314章 尚书拦路,查阅卷宗,女术士的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14章 尚书拦路,查阅卷宗,女术士的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314章尚书拦路,查阅卷宗,女术士的来历

赵都安一怔:「就是那个……等等。」

他突然意识到了什麽,表情一下变得有些微妙:

「师兄,您修行《六章经》时,遭遇的是什麽?或者说……一般而言,会看到什麽?」

马阎瘦长的驴脸平静地与他对视,似乎也猜到了什麽,缓缓道:

「所谓的《六章经》,乃是太祖皇帝将一些强者画在了图卷中,后世习武神传承者,可进入其中,与之切磋,乃至拜师学习。

不要用那种眼神看我,太祖皇帝能创出传承,也是采百家众长,何况太祖帝心胸何等开阔,自然不会介意这些虚假的名分……

据我所知,这第二幅图画内,的确描绘着不只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强者,但正常来讲,你进入后,会先遭遇一位沙场武将,出现在一片沙场上,与之厮杀,学习。

若你足够聪慧,就可从其身上获得一些法门。

恩……等你打败了这个武将,才能遇到其他人,比如,我知道的,里头就有僧道,乃至江湖武人……不过,并非全部要见一次,才能晋级。

我当年在宫中修行,便得到教诲,说将画中的一个人本事学透,远比贪多嚼不烂好的多……至于你描述的红衣女术士,却闻所未闻。」

啊这……开启隐藏副本的既视感是怎麽回事……赵都安吃了一惊:「这……这样吗?」

马阎深深看着他,意有所指道:

「起码我知道的,是这样。你也可以寻海供奉询问,看是否有这人。」

身为女帝的刀子,冷峻大太监在佛道斗法后,虽不知赵都安身怀「龙魄」,却也猜到,他有些秘密。

成年人的社交,就在于点到即止。

「……我知道了。」赵都安若有所思,拱手告辞。

走出几步,身后传来马阎王的提醒:

「对了,太祖的画越往后,画卷中人物的灵性越高,与第一幅武神图不同,第二幅六章经内的古人,虽是画出的,却可以一定程度交谈。很是奇异。

所以,未必一定要搏杀,若能得到其认可,好处或更大……我就曾听闻,曾有人获得画卷中人物青睐,遇险时观想其显现于尘世……当然,这只是传闻,我也不曾见过。」

……

梨花堂。

赵都安返回堂口,心中兴奋多过于忐忑。

他怀疑,倘若六章经内描绘的强者,是从低到高排列,那自己遇到的戴金色面甲女子,是很靠后的一位。

「这也能解释,为啥比我强大那麽多,根本毫无抵抗力……我被秒的情况下,意味着双方层级差太大,我压根学不到任何东西……」

赵都安思忖着,准备下午进宫一趟,从覆甲女影卫入手,打探消息。

然而他没清闲多久,堂口外就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赵大人,我们奉命来核实高廉一案的细节。」一名刑部陌生官员手持文书,进入梨花堂就道。

「人犯不是已经移交了麽?」赵都安随口道。

刑部官员不卑不亢道:「您毕竟是主办官,所以……」

「行了,问吧。」赵都安挥手道,依次对刑部官员的问询予以回答。

末了,他好奇道:「高廉多久能定罪?」

这名刑部官员迟疑道:「待查清楚,自当定下。」

说了等于没说……好吧,不为难你了……赵都安索然无味。

而当刑部的人离开后,大理寺的人也紧随而至,同样是来询问案情的。

因与大理寺的争端,这帮人尤为紧张,也比刑部客气了不少,赵都安不厌其烦,又配合了一次。

问出相同的问题,后者答覆依旧很官腔。

「有点意思了。」赵都安摩挲下巴,从这两拨人的暧昧态度中,咂摸出点味道来。

好在,都察院有陈红在,没有派人来打扰他。

……

中午。

赵都安招呼了海棠等同僚,一起去城里一家酒楼吃喝

——诏衙伙食天怒人怨,有条件的都是外头吃。

席间,几人隔着屏风和竹帘,都能听到酒楼里,许多对高廉案的议论。

显然,太仓银矿的案子已经传开。

客人们对于贪墨不很关心,倒是对于一位布政使的生死,背后涉及的权力博弈,朝堂上的暗流汹涌,极为感兴趣。

一个个指点江山,分析的头头是道。

「消息传的怎麽快吗?怎麽民间这就开始议论上了?」海棠愣了下,疑惑嘟囔。

赵都安捏着酒杯,意有所指道:「只怕是有人推波助澜。」

「你是说……」海棠愣了下,女缉司是个破案高手,但在更高层次的斗争博弈上,略显稚嫩。

赵都安摇了摇头,没多做解释,哪怕在这个封建的时代,许多博弈仍旧会藉助民间舆论来施压,引导风向。

「民意」这个东西,在某些博弈的关口,会起到奇效。

太仓府的人,都懂得煽动百姓请命,向自己施压,京城这群大人物理所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手段。

饭后,赵都安让同僚们先行回衙门,自己独自一人,走在街头巷尾,暗暗听取更底层的风向。

果然,与酒楼里那些有身份的客人不同,京城百姓们议论的,乃是高廉奸淫掳掠,为一己之私,栽赃灭门,枉杀良人的罪名。

市井百姓义愤填膺,怒骂狗官该杀。

唔……若无意外,这应该是袁立,或者皇党的人放出的风……赵都安正思忖着,忽然一名家丁模样的人走过来,恭敬道:

「大人,我家老爷请您一叙。」

「你是哪家的?」赵都安疑惑询问。

家丁抬手,指了指远处僻静的街道口,一辆停在街边的马车。

此刻车帘掀起,露出一张有些面熟的脸孔。

礼部尚书!

赵都安诧异了下,他与这位执掌六部之一的重臣并无太多交集。

印象最深的,只是他的儿子,王猷,是修文馆内的学士之一。

后来几次见面,大多在公开场合,属于一同出席的交情。

他找我做什麽?是恰好偶遇?还是专门寻我?

赵都安在脑海中,迅速将这人的立场回忆了下,王家乃是大虞门阀世族之一,但并非江南门阀。

此人,也不是「李党」和「清流党」成员。

勉强算是「皇党」,但并非骨干,而是被拉拢的一方。

「王尚书,好巧啊,不知有何事找我?」赵都安走到马车边,拱了拱手。

礼部尚书自小便是门阀贵公子,虽已年至中年,但自有一股大族贵胄的气度,微笑道:「赵大人不妨上车一叙。」

「呵呵,不必了,我还有些事,就站着说两句吧。」赵都安婉拒。

笑话。

这个车,是能随便上的麽?

王尚书目光闪烁,也未劝解,几名家丁懂事地走远,他才叹道:

「倒没什麽事,只是听闻赵使君将高廉缉捕回京,满朝文武,甚为惊诧……」

赵都安笑眯眯道:「王大人,我这个人喜欢开门见山,有什麽话直说就好,不必绕弯子。」

王尚书苦笑一声:「倒是本官罗嗦了,既如此……也罢!」

他表情正色道:「对于高廉的处置,不知使君是怎样想法,我麽,与高布政使并无多少交集,但也听闻其素来雅量高洁,实难想到,会犯下那等事,不免疑惑……」

赵都安微笑道:「王大人是批评我,冤枉忠臣了?」

「欸!哪里的话,」王尚书忙摆手道:

「满朝文武,谁不知使君的能耐?只是,哪怕是圣人,亦难免被小人欺瞒,依我之见,使君或被那王楚生,亦或什麽人诓骗也不一定。

本官的意思是,涉及一位布政使,也算半个封疆大吏了,万万不可马虎,何况,哪怕退一万步,高廉确有其罪,但……值此时刻,逆党仍旧猖獗,朝局亦未稳固。

区区一个高廉,本不算什麽,但若因重罚,而导致江南士族离心离德,于我大虞朝而言,只怕弊大于利,于使君而言,亦是如此。

这些话,在外不好说,只当我私下提醒,于公,高廉的案子应谨慎核查,于私,使君如今已立下大功,也没必要将事情做绝。」

赵都安静静凝视对方,平静说道:

「王大人今日找我,说这些话,是代表谁?还是替谁传话?」

王尚书矢口否认,正义凛然:

「使君误会了,本官一心为公,为朝廷,为陛下,若说代表谁,便只有代表朝堂,代表陛下,若说替谁传话,也只有替黎民百姓,替江山社稷传话。」

好一个替黎明百姓说话……赵都安暗骂一声滑不留手,神色淡然道:

「王大人一心为公,赵某佩服。不过,我已回京,不再是钦差,此案后续也与我无关,如今乃是三司会审,王大人这些话,该去说给他们听,我还有事要忙,便先走一步了。」

说完,扭头就走。

「赵使君?赵大人?」

礼部王尚书喊了两声,见喊不动,颓然叹了口气,最后喊了一句:

「有些事,如今做了,是顺水人情,若不做,人家照样能解决,这人情可就成了仇了,好好思量下吧。」

说完,王尚书仿佛完成了一个任务似得,缩回了车厢,催促驾车离开。

赵都安驻足,扭头目送对方消失在人群,若有所思。

……

下午。

赵都安再一次前往皇宫,却不是见女帝,而是藉助「供奉」腰牌,进了宫门,奔着武库方向走。

找到了皇族供奉所在的衙门口。

他上次来这里,还是领供奉腰牌的时候,抵达后先问海公公在哪,得到回覆:

「公公在休息,不见外人。」

休息?这会还在睡觉吗?赵都安腹诽,不是说人老了觉少麽。

衙门里那名轮值太监知道赵都安身份特殊,小心翼翼道:

「您若有重要的事,也可去通报。」

「不必了,」赵都安摆手,说道:

「我想查看影卫的资料,在哪里看?或者,以我的权限能调阅麽?」

年轻太监笑着指了指衙门对面:

「在那座案牍库,影卫的基本资料都在那里了,您可自行去调阅,只有少部分绝密的,不在这里。」

能自己查最好了……赵都安点点头,出门去了案牍库,出示腰牌后,顺利进入。

并顺利在案牍库某一座书架上,找到了「临封金牌影卫」的胆敢。

「就是这个!」

赵都安捧起一份覆着浅浅灰尘的胆敢,将其打开,第一页画像上果然是那名覆着青铜面甲的女子。

「红叶?她叫红叶?」赵都安终于得知了对方的名字。

影卫的成员,一般由三种人构成,一种是世代承袭,就是老的影卫退休或者死后,可以举荐自己的后人顶替加入。

一种是军中士兵转入,往往是「军中斥候」里,出类拔萃的,挑选调入。

再有,就是从外界吸纳,比如一些江湖人,甚至商贾,会被吸纳成为影卫的一员。

不过这种往往处于外围,多负责收集情报,提供一些帮助。

资料中显示,这名叫「红叶」的影卫是内部承袭而来,其擅长的乃是暗杀,追踪。

至于掌握的传承,并没有名字,而是一脉单传下来。

是一门结合「剑道」和「大母神术法」的独特武学。

「咦,她也是武道和术法双修?唔……但这个好像和武神传承不是一回事……

武神是将二者融合为一,而这个红叶,就是单纯的,以术士修行法门为根基,同时修行武道剑招……唔,非要做个类比,就是佛门天海和尚那种吧?」

赵都安尝试进行理解。

「所以,她本质还是术士,但战斗方式,更倾向于武人……嘶,让我联想起了挥舞魔法杖进行物理攻击的魔法师……」

「大母神?正神中的一位,只有女人才能供奉这位神明,不过并不在天师府和神龙寺主修的神明名册里……

在千年前比较活跃,但因为这位神明的术法战力较差,偏向辅助……所以渐渐衰落……唔,我理解她为啥要兼修武道了……」

赵都安翻看卷宗上的内容,恍然大悟。

他继续往后翻,看到纸面上是密密麻麻的,有关红叶的战绩。

快速掠过,果然在最后面,找到了对这个传承来历的描述:

「修习该传承,覆面甲以聚拢法力,生死危机时,掀开面甲可或加持……此传承,最早可追溯至约六百年前,太祖皇帝同时代,江湖第一女术士裴念奴。

史载其曾与太祖战,不分胜负,后与仇敌一战中,掀开面甲,踏入假天人境,追杀强敌三千里力竭而亡。」

「备注:《太祖手札·卷六·家书》载,裴念奴常流连茶楼,听说书人讲书,每每痴迷入神,不能自拔,凡断章者,每每以秘法囚之,待故事说毕,方予放归。」

……

状态不佳,今日一更,明天争取多写点补

感谢:he2004的二百点币打赏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