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168章 赵公子开堂讲课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68章 赵公子开堂讲课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168章赵公子开堂讲课

皇城北门,修文馆外。

一辆马车,划破夜色,在禁军的视线中进入皇城,停在了新组建一日的衙门外。

赵都安掀开车帘,迈步走下,只见天色已彻底黑了下来。

天边半光线也无,浓郁的夜笼罩了京师,天空中繁星隐现,圆月澄净高悬。

视线投向前方,修文馆外悬挂的灯笼,点缀夜色。

巧合的是,与赵都安一同抵达的,还有从南边,即『宫城』方向驶来的另一辆车。

莫愁走下马车,二人在衙门口两侧对视,都愣了下,异口同声:

「你怎麽来了?」

然后又再次异口同声:

「我当然能来!」

沉默。

赵都安嘴角抽搐了下,视线朝宫城方向瞟:

「陛下没过来?」

他没看到女帝的皇家车辇。

被起了个「女宰相」的绰号,实则更像是个大丫鬟的莫愁板着脸,淡淡道:

「陛下闭关修行……你还没说,为何又过来了?」

上午那次,是「皇权特许」,但这回不可能是陛下允许他来的。

闭关了?闭多久……赵都安愣了下,稍感意外,但迎着对方质问的眼神,只是道:

「董太师邀请我来的,怎样?」

不服,你咬我啊。

太师会邀请伱?

中性打扮的第一女官瞪大眼睛,显然不信,但瞥见马车旁太师随从,又迟疑了。

完全想不明白,向来对赵都安这等酷吏不喜的文坛泰斗,如何会邀请他。

「诶……等等我。」

正想问,却见赵都安已经迈步进馆了,只好追了上去。

对今晚太师的突然召唤,倍感疑惑。

……

馆内灯火通明。

二人推开房门时,只见屋内仍是白日的布局,只是桌上一盏盏灯罩都亮着光。

此刻,屋内上首位置,是一袭鲜红大学士袍的白发白须耄耋老人。

在其身旁,是谦谦君子模样,头发整齐后梳,气质文弱的韩粥,韩半山。

此外,还有四名学士,显然也都是被急匆匆召唤而来。

人还没到齐……

但赵都安这回,却不再是迟到的那一个了。

再考虑到赵家距离修文馆的位置……

说明,董太师可能是第一个召唤的他,然后才是其馀人。

赵都安心中,已经有了些许猜测。

「刷——」

这会,一道道视线投了过来,神态各异。

除了董太师外,其馀学士脸上都浮现诧异。

莫愁到来不意外,涉及大事,女帝无法亲至,总需派来一个信得过的「耳朵」旁听。

但……

「这个武夫怎麽又来了?」没人说出这句话,但他们流露出的神情,分明是这个意思。

韩粥也很惊讶,但旋即似乎脑补到了什麽,当即微笑朝他点头示意。

那名容貌普通至极,有世俗官场老油子气质,极擅财政的「郭解元」,也跟着笑了笑。

视线在韩粥与赵都安间打转,似看出二人关系变化。

「太师。」莫愁迈步,径直走了过去:

「不知夜晚急召聚集,所为何事?」

董太师抬头,目光从奏疏里拔出,先朝代表女帝的莫愁点头:

「有些关于新政的变动。先坐吧。」

然后……

视线便投向了小透明般的赵都安,忽然抽出一迭纸,晃了晃:

「这是……你写的?」

果然……是手稿引起主意了,这老头眼力还可以嘛……

赵都安微笑道:

「白日旁听,随手记下的一些……零散想法,不值一提。」

语气轻松随意。

众人难掩好奇,包括韩粥在内,都并不知道这份手稿的存在。

「恩,」董太师锐利的目光顿了顿,缓缓点头,忽然环视众人,道:

「不等了,开始议事吧。」

学士们愣住,心说还有好几人没到,怎麽就不等了?

恩,想来太师在等莫昭容,莫大姑娘到来……也算合理。

学士们精神一肃,正襟危坐,夜晚的修文馆内,气氛一下严肃凝重起来。

啧……有大晚上紧急开会加班那味了……赵都安迈步,又来到了角落里,录事官身旁坐下。

后者捏着笔杆,正要记录,见他过来,破天荒地点了点头,眼神复杂。

「今晚急召诸位到来,仍为新政之故,韩学士下午寻到老夫,要求撤回十策。」董太师语出惊人。

众人大惊,不明所以。

韩粥起身,面露愧色:「实在汗颜,此前韩某所献十策,经人点拨,才觉不妥……」

接着,他坦然将中午如何与赵都安「巧遇」,席间受其指点,察觉不妥之事简略描述,限于篇幅,未详叙内容:

「赵君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深感十策之谬,故而请求重写。」

一番话说完,在场之人都愣了下。

本能认为荒诞离奇,那个被他们忽视,看不起的武夫酷吏究竟说了什麽?

竟令韩半山如此?

不等众人议论,董太师便抬手压了压,视线投向角落,平静道:

「老夫对你所写想法,颇感好奇,你既能点出韩半山之策论谬误,想来心中对新政,亦有独道看法,不若上来讲述,如何?」

讲讲,如何?

太师他……在邀请,一个酷吏?谈论新政?

众人再懵了下,实在是这场夜间会议的节奏太快,韩粥的发言,都好似是过场。

他们还没回过神,话筒就递到了赵都安前。

赵都安扬了扬眉毛,迎着一道道诧异的视线,笑了。

若是上午,他心中腹稿还未清晰,或会拒绝。

但经过了一下午的梳理,一些基本思路,已成形。

本来,他准备效仿历史上的张居正,写一本奏疏,递给女帝看,吓她一跳。

不想,董太师的召唤突如其来。

也好。

「呵呵,」他轻笑了下,站起身,迈步径直绕过了长桌。

瞥着那几张空荡的椅子,觉得不大舒服。

视线一扫,沉吟道:

「太师,请借一架屏风,大纸笔墨,可好?」

董太师轻轻颔首。

录事官起身,将屋中一张屏风挪到桌子末端,又找出空白的大纸,按赵都安的要求,覆在屏风上。

如此,就有了一块勉强可用的「白板」。

赵都安单手负后,捏着一根小毛笔,蘸了下墨,立在白纸屏风前。

恍惚间,好似回到了前世,开会时汇报讲解幻灯片的岁月。

「呼……」

长长吐出一口气,赵都安迎着会议长桌两侧,一名名学士,与情敌莫愁那困惑的眼神,微笑道:

「太师叫我讲,却是没有腹稿,那就……从吏治开始吧。」

这是白日里,首要商议的问题。

赵都安侃侃而谈:

「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上有圣君,下有贤臣,亦恐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开场白,是引用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的原文,细节上予以修改。

而这段话甫一抛出,便令众人愣了下,意外于:

这个武夫酷吏,文辞竟然不差。

而敏锐者,已捕捉到这开篇明义的话语中,蕴藏的关键词。

赵都安转身,提笔,在屏风白纸上,依次写下:

吏治,考核,考成法。

转回身,笑道:

「太师言吏治为新政首要,我极为认同,不清吏治,再好的法子,都是无用功,然而,相较于诸位所言之策,我以为,最有效的,仍要落在考核之术上……

大虞祖制,已有察举之法,然,我以为,今时不同往日,昔日之法,已不足以应对当今局面,故而,我构想一新法,名为考成。顾名思义,便是将考核的目的,放在各级官吏任务的成果上……」

「考成之精神,在立限考事丶以事责人……具体施行,由六部与都察院将所属官吏应办之事定立限期,登记于三本帐簿上,六部与都察院留一为底册,一册送六科,其三呈内阁……

六部与都察院按帐簿登记,逐月查验。对官吏承办之事,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须如实申报;六科亦据帐簿,命六部半年上报一次……违者限事例议处;内阁亦依帐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赵都安在说,屋中众人在听。

董太师眉头紧皱,不发一语。

耄耋老者辛苦一日,本已疲倦不堪,此刻却眸光炯炯,似陷入沉思,于脑海中,推演此法。

韩粥目光茫然,他原以为,是太师请赵都安,来讲他十策的弊端。

以此,令学士们参详。

可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预料,赵都安压根没提十策半个字。

而是一开场,就讲起了上午时,陷入僵局,无从推进的吏治一事。

至于莫愁……

这位女帝身旁的大丫鬟已完全懵掉了,赵都安?那个不学无术的武夫?

在未来『内阁』中,给一群学士讲吏治?

她偷偷掐了自己大腿一下,很疼,不是梦。

却比梦还荒诞虚假。

这一刻,她猛然回想起,上午时候,赵都安问她关于考核的事,如此想来,自己倒间接帮他找到了思路?

只是,当时她全然不曾在意,压根也没注意,他写写画画了什麽。

这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吱呀门开。

然后,贵公子模样,吏部尚书之子,门阀大族的子弟,中午在酒楼时,眼高于顶,连看都懒得看赵都安一眼的王猷,姗姗来迟。

「太……」

王猷一只脚踏入门槛,然后看到了屋中景象,愣了下。

他下意识抽回脚,关上门,抬头四周看了看,确认是修文馆没错。

「肯定是我开门的方式不对……」

王猷自嘲一笑,再次推门,而后,这位门阀中的大才子,世界观崩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