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163章 赵都安的手稿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63章 赵都安的手稿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163章赵都安的手稿

「各位,」披红色大学袍的耄耋老者敲了敲桌案,吸引众人注意,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已到午时,今日议政,便暂告一段落。

待明日,便须在馆中处理政务,至于新政……不急于一时,且将自己今日提议,留在桌上,之后陛下与老夫会仔细察看。」

话落,众年轻学士才惊觉,已经过了这麽久,转眼已经正午。

顿感口乾舌燥,肚腹饥饿。

虽说还有些意犹未尽,但董太师都发话了,自然纷纷起身相送:

「恭送陛下。」

同时,一个个的,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奏疏,放在桌上。

可见,虽今日出风头的主要是韩粥,但这帮读书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无需多礼,今后,家国大事,还要你等劳心。」徐贞观起身,微微颔首。

整个上午,她几乎就是个摆设,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因为身为帝王,任何的举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她今日到来,本就不是决断什麽的,而是象徵意义更大。

「臣等必为陛下,为大虞肝脑涂地。」读书人们异口同声。

角落里。

正在沉思的赵都安被这夥人的喊声惊醒,这才回过神。

惊讶发现,旁边的录事官,已经放下笔,正在揉搓发酸的手腕。

散会了吗?

是了,都中午了……赵都安肚子咕噜噜乱叫,成为高品后,他更容易饿了。

低头,看了眼手中洋洋洒洒的,十几页纸,他思忖片刻,终究没有开口说什麽。

本来,他是打算人前显圣一波的,但方才仔细思索细节后,却发现没那麽容易。

一来,大虞朝的情况虽与万历有很多相似,但毕竟有差别,而涉及新政,任何一点差别,都不容小觑,要反覆思量。

二来,他虽记得「考成法」与「摊丁入亩」的关键点,但一国之策,绝非几百个字就能阐述明白。

那是一整套成系统的策略,没看韩粥那帮人,每一个的奏疏都厚厚的一大摞?

都是反覆写了好几个月的,而赵都安却没那个时间,将整套东西梳理清楚。

这时候若贸然开口,只怕是讲不清楚的。

若给这帮文人逮住漏洞问住了,岂不是连自己,带老祖宗们的脸都给丢光了?

尤其……他实在有点饿了……这种事,也不着急,时间还多。

「还得再思量仔细些……」

赵都安思忖着,决定稳一手,站起身,想了想,将手中的一迭纸也放在桌上。

进门前,莫愁叮嘱他过,房间中的一切消息不能外泄,包括这里的任何带字的纸,未经查验,都不可带走。

这是规矩。

心中,倒是生出些许恶趣味,想试试董太师和女帝,能否看懂。

至于被人剽窃,据为己有……他毫不担心。

因为纸上只零零散散,写了几个词,几个互不连贯的句子。

绝大部分细节,都只在他的脑子里。

只凭藉这麽些残句,还有只有他懂的符号,绝无可能还原整体。

「赵都安,你随朕一起走吧。」徐贞观这会看向他,说了句。

霎时间,屋内的学士们,才第一次集体看向他,表情各异。

倒是看不出敌意,但也没有热情就是了。

仿佛只当是普通官吏看待。

「是,陛下。」赵都安应了声,猛地想起什麽,弯腰拎起一筐梨子,笑呵呵道:

「诸位学士说了一上午的话,想必是渴了,诏衙自家产的梨子,都尝尝?」

无人动弹。

气氛略有些尴尬。

莫愁摇了摇头,心想这群心高气傲的读书人,哪怕表面上,碍于陛下在场,不会表露出什麽。

但要他们主动与一个名声恶劣的酷吏交好,委实不切实际。

这个赵都安也是,很聪明的一个人,难道还想着用一筐梨子与这群学士交好?

然而,这时候,却见一袭白衣飘然走过。

大虞女帝好似出门,却恰好走到他身旁,停下脚步。

伸出玉手,捏起了一只,把玩了下,轻轻颔首:

「有心了。」

然后朝外走去。

这……见状,一群学士们哪里还敢托大?

当即纷纷上前,各自拿了一只梨子,口中道谢。

陛下都拿了,他们岂敢不拿?

赵都安笑眯眯的,也不在乎这帮读书人的感谢是否真诚,散了一圈梨子,然后才扭头出门,跟上女帝。

……

等女帝和学士们陆续离开,修文馆房间内,一下冷冷清清,只剩下两人。

负责记录「会议纪要」的录事官认真整理了手稿。

走到桌案上首,正翻阅那些奏疏的董太师身前,低声道:

「太师,午时了,先去用饭吧,这麽些奏疏,一时半刻是看不完的。」

说着,他将手中的会议纪要放下。

这也是要给太师过目的,且不能离开这个屋子。

须发皆白,已是高龄,却精神矍铄的文坛泰斗,翰林院大学士摇了摇头。

肩负新政的制定,第一天却困难重重,董太师如何有胃口吃饭?

闻言只挥了挥手,吩咐道:

「将奏疏都拿来近前。」

录事官无奈点头,沿着长桌走了一圈。

将一份份奏疏都搬到老人面前,方便他翻看。

「那边的是什麽?」

董太师眼尖,忽然注意到,角落一张桌上,还放着一摞纸,上头似乎有字。

录事官望了眼,「哦」了声,说道:

「是那位赵使君坐的位子,想来也是他写的,卑职与他挨着,但专注记录,也没看清他勾画些什麽,想必也是记录?」

说话间,迈步走了过去,拿了起来。

董太师摇了摇头,对于陛下将赵都安带过来有些不满。

一个武官,来修文馆凑什麽热闹?

难道说,他还能听懂?大抵是知晓修文馆的重要,才凑过来……

罢了,且由他吧,想必经过今日,那赵都安也该明白,术业有专攻,回去踏实办案,才是正道。

「……太师?要不,您看看这个……」

然而,录事官这时候,却忽然语气奇怪地开口。

他捧着赵都安留下的手稿,似乎已简单翻了几页,神色很是古怪,有些迟疑,有些……

不确定?

更多的,还是迷惑。

看不懂,但身为书吏的本能,告诉他这纸上的文字很重要。

不明觉厉。

「看什麽?」董太师疑惑,但见对方神色,也生出几分好奇,略作犹豫,抬手接了过来。

心下想着,倒要看那赵都安写了些什麽。

低垂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字:

考成法

董太师颦眉,不记得有人提到过这个词。

视线下移,略过两行口水文字,再次停顿。

「立限考事。」

「以事责人。」

嘶……这……董太师眉头缓缓拧紧,继续往下看去。

一页,又一页……

旁边,录事官诧异望见,董太师竟看的越来越慢,越来越认真,越来越……

庄重。

分明只是破碎零散,好似记录思路随笔的潦草手稿。

董太师却看的,好似比韩半山的「十策」都更专注。

那赵都安,到底写了什麽?

……

……

修文馆外。

赵都安原以为,自己是走路,陪着女帝行走,或者坐在后头的小车上。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女帝却将他领上了皇家车辇,那足足十几驾的大车的明黄车厢内。

连莫愁,都没这个待遇。

「陛下有事吩咐?」

赵都安不是第一次乘坐皇家车辇,当初去天子楼也坐过,但仍忐忑。

等垂下明黄的车帘,马车行走,整个宽敞的车厢内,就只剩下了两人。

徐贞观装了一上午的「泥塑木雕」,这会也有些累了。

坐下后,随手摘下头上的冠冕,丢在一旁,拔出簪子,晃了晃头,满头青丝如瀑披洒下来。

这一刻,她不再是威严雍容的女帝,而是成了清冷出尘的仙子。

这会闻言,美眸瞥了他一眼,哼道:

「朕无事,便不能送你一程了?」

修文馆回皇宫,的确距离诏衙较近。

但赵都安可不觉得,女帝只是送他这麽简单。

「怎样,今日在修文馆旁听如何?」徐贞观语气随意,带着些许调笑。

赵都安沉吟了下,谨慎道:

「各位学士才情不俗,太师选人,的确眼光独到。」

小小一个修文馆,不同的学士,不只擅长方向不同,且背后代表的群体都不同……可想而知,背后反覆权衡的心思。

徐贞观笑了笑,道:

「如今,伱总该知晓,朕为何说你去不得了,国策大事,涉及方方面面极多,非是单凭聪慧便足够的。」

她觉得,今日赵都安低调地缩在角落,是因为插不上话,甚至未必能听懂。

「其实,臣……」赵都安犹豫着,该怎麽说。

徐贞观却摆手打断他,道:

「好了,与你说正事,上次……你与朕在元祖庙中修行,可有……感到异常?」

说到后半句,饶是这句话心中早演练了多遍,她仍旧有些不自然,目光也略有躲闪。

脑海中,不由自主,回想起海供奉那一日,对她笑呵呵说的那番话。

阴阳调和……莫非,自己与他共参大道,真的事半功倍?

那一日后,她虽嘴上不认同,但心中,却记挂上了,思来想去,总归是烦心,索性今日确认一番。

也好……省得胡思乱想。

「异常?」赵都安愣了下,迟疑道:

「那日,臣修为破境,自是有异于平常的。」

他摸不准,贞宝这话啥意思,难道她上次察觉到什麽了?

意识到,自己修行《武神图》时,与旁人不同?

这个猜测,令他有些紧张。

「……」徐贞观眸子盯他看了几秒,轻轻叹了口气,心道是自己蠢了,这般问他,如何能得到答案?

那也就只能……

犹豫片刻,徐贞观忽然咬了咬嘴唇,开口说道:

「你坐过来,到朕身边来。」

啊?赵都安愣住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