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169章 从摊丁入亩,到银本位与资本萌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69章 从摊丁入亩,到银本位与资本萌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169章从摊丁入亩,到银本位与资本萌芽

房间中,赵都安的讲课还在继续。

王猷的到来,并没有掀起任何水花。

因为此刻所有人,都已经从惊讶的状态脱离,转而,逐渐沉入了赵都安讲述的内容中。

考成法……似乎……

真的有点东西……

虽说在赵都安看来,这群读书人因治理的经验较少。

或者哪怕有经验,但因为做官时,也是层次较高的官,很少厮混于最底层,一些策略和想法,有些异想天开……

正如他上辈子那个历史中,很多策略也因制定者过于理想化,而惨遭失败。

大虞朝的读书人们也有类似的问题。

但……

不可否认的是,被选入「修文馆」内的这群人,论头脑,绝对是大虞的精英。

与聪明人交谈,总是省心的,赵都安表述的意思,他们能做到准确地理解。

甚至自行推演,为他不曾想到的细节查漏补缺。

正因学士们很聪明,所以他们轻而易举,辨认出了这套「考成法」的先进性。

「……张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某度……」

「……如此,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

赵都安边写边讲,身后的屏风上,已经多出了许多个墨字,他最终用毛笔在最上头三个字底下又深深描了两下,道:

「此,我谓之『考成法』。」

静。

房间中,他的讲述告一段落,而所有人都还沉入其中,似在思考。

唯有偷偷摸摸,坐在坐席中,没敢吭声的王猷还不大清楚,发生了什麽。

而这时候,剩下的几名迟到的学士,也陆续进门,看到这一幕同样愣住。

「你们这是……」有人开口。

却被莫愁突然用力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莫要打扰太师思考。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她已经意识到,这套考核方式的价值。

而董太师,韩粥,郭解元等人,也都眼神有了明显变化。

彼此对视,无需说话,便能看懂各自的意思。

「此法……」

韩粥张了张嘴,皱起眉头:

「若实施这等考核,是否会导致底层胥吏,为完成限定,而无所不用其极?」

赵都安没吭声,废话,当然会。

绩效考核这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完美,同样有诸多弊病。

但相比之下,已经是当前阶段,最好的策略了。

而坐在太师椅中,红袍白发的耄耋老人,这时也从沉思中回神,忽然没头没脑说了句:

「如此一来,六科是要受内阁管辖的。」

赵都安微笑道:

「如今没了内阁,只有修文馆,而修文馆唯陛下马首是瞻。」

二人的对话看似驴唇不对马嘴。

但如韩粥这等聪明人,已经是眼神一动,听懂了。

董太师不愧是老江湖,一眼便瞧出考成法的一个大弊端,那就是「压制言路」。

因在这套设计中,本来负责弹劾的六科给事中,以及都察院御史,也都被纳入考成中。

受到「内阁」,其实也就是如今的修文馆管束。

如此一来,言官们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就不敢得罪修文馆。

无形中,言官们被压制了。

历史上,张居正施行此法后,被人指责的一个罪状,也是打压言路,将权力都把控在内阁。

而赵都安的回答很巧妙。

若「内阁」还在,这套机制一旦开启,那身为相国的李彦辅,将成为最大的权臣,无人可压制。

但「旧内阁」已经没了,如今的修文馆,只有一群年轻的,没有权势的学士,以及一个彻头彻尾皇党的太师。

所有人只忠于女帝。

这样一来,只要考成法运转起来,那麽整个朝堂的权力,都会向女帝个人集中。

李彦辅再想用言官钳制女帝,都会变得极为困难。

董太师沉默了下,道:

「朝中很多人会极力反对的。」

赵都安笑道:

「新政从筹措那一刻起,就注定被无数人反对的。」

董太师缓缓点头,看向赵都安的目光,已经大为不同。

对手中那本「手稿」,也愈发期待。

「老夫观你这手稿中,考成法只写了小半,后面这『摊丁入亩』,如何解?」董太师问。

还有?才一半不到?

学士们愣住了。

赵都安却没急着说,而是看了眼桌上的毛笔:

「墨汁不够了,白纸也不够了。」

众人:「……」

董太师扭头,目光一扫,随手指了指后进来的几个学士:

「磨墨,换纸。」

王猷等学士难以置信,尤其眼高于顶的王公子,更险些变了脸色。

让他给一个草芥之身,以卖脸蛋与心狠手辣崛起的面首打下手?

门阀贵胄出身的他,无法接受。

莫愁这会也看了他们一眼,声音淡漠:

「没听见麽?莫非还要让太师亲自来做?」

「……不敢。」

王猷几人怂了,只好不情不愿,取了新墨汁倒入砚台,又给屏风换了一页新的白纸。

赵都安揉了揉嗓子:「说的口乾舌燥。」

「……」一名学士叹息一声,起身去泡茶。

另一人拉开抽屉,取出中午时,赵都安给他的梨子,物归原主。

夜风清凉,赵都安慢悠悠吃了只梨子,又喝了一盏茶,也是留时间,给这群读书人消化方才所得。

约莫一刻钟后,他才拍了拍手,吸引注意力,笑道:

「方才,我们说了吏治。但归根结底,如今朝廷最大的难题,乃是一个钱字。

韩学士的十策,若只是为国敛财,是有效的,我所批判的,并非其无用,而是其弊端太大。」

韩粥面红耳赤,道:

「赵君莫要再提,有何法子,还请讲来。」

赵都安笑笑,也不再揶揄他,正色道:

「关于钱字,我想分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还是白日里,诸位商议的,也是韩学士策略中的重点,即赋税与徭役这两大难题。」

「说是两个,其实是一个,盖因徭役本身,便是税的一种。

王朝国库,最大的银钱来源,也是一个税字。而大虞收税之法,在我看来,实在不敢恭维。

苛捐杂税且不提,难以避免。以物抵税,又给了下层官吏太多可捞油水的空隙,而最要命的,还是自古以来,已用了上千年的『人头税』。」

赵都安在屏风上,写了「人头税」这三个字。

所谓的人头税,他自不陌生,就是每一个人,都要缴,无论古今中外,都是最常见的。

大虞的人头税,是典型的封建王朝形态。

穷人富人,缴纳的都一样,富人自不会有什麽感觉,但对穷人便不同了。

正所谓越穷越生……加上夭折率高,大虞百姓很能生孩子。

可一个家庭,人丁越多,需要缴纳的人头税越多……逐渐无力支撑,若遇到灾年,更是交不起。

要麽逃走躲避,成为「隐户」,要麽只能将田产卖了,去做佃户。

而士绅阶层,却享有免税的特权,又有家财,于是可以肆无忌惮收购土地……于是打开潘多拉魔盒,大虞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

「人头税下,伴随王朝国祚绵长,势必导致朝廷可收的税钱越来越少……所以,我的第二条策略,便是摊丁入亩!」

赵都安在屏风上写下这几个字,而后解释其内容。

所谓摊丁入亩,其实是张居正一条鞭法的修改版,其核心变化不大。

一个,是将乱七八糟的各种税,只折抵为唯一,就是「白银」。

朝廷只要银子,一改以往缴纳物品,或服徭役等烂七八糟的名目。

这里倒是与韩粥策略中的一个类似,便是服徭役的百姓,只需缴纳银子,而徭役所需的工人,由官府雇佣。

但与韩粥十策不同点在于,赵都安直接动了收税之法,所以不会反覆收两次。

其二,便是将人头税,改为「田亩税」,有多少地,交多少,没地的不交。

如此,有地的士绅的负担的起缴税,而穷人因为没了人头税,就可以尽情生孩子……

赵都安很清楚,人多力量大,人就是生产力,他不嫌人多,只嫌少。

「除此之外……」

赵都安讲完了主体内容,又转身,在屏风上添加了两个附属的词:

火耗归公

官绅一体

「以往官府要将百姓缴纳的赋税中,那些碎银熔炼为银锭,供给朝廷,而这熔炼中必有损耗,被诸多人中饱私囊。

所以,既新法要以白银结算,就必须将这损耗,归为朝廷。」

「同理,既改了依照田亩徵收,那麽,就必须剥走士绅免税的特权,此为官绅一体。」

赵都安最后总结道:

「摊丁入亩,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掷地有声:

「此法若能推行,可保江山社稷,朝廷国库,再无匮乏。」

房间中,陷入了第二次安静。

当赵都安讲完,在场许多人,脸上都浮现出憧憬神色。

豁然开朗。

「妙啊,大妙。」韩粥拍案而起,目光炯炯,盯着屏风上的文字,定定失神。

无人知道,这个下午他心头是如何沮丧,不只因自己的十策被否定。

更因为,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所谓的,将十策拿回去修改,但如何修,怎麽修?

他全无头绪。

然而此刻,只是隔了几个时辰之后,他就看到了一套与他的十策截然不同,却明显更为优越的方法。

如何能不激动?

「摊丁入亩……摊丁入亩……」莫愁也呢喃念着这个词。

她虽远不如真正的「女宰相」,因与赵都安为情敌,很多时候表现的更像个大丫鬟。

但能受女帝重用,辅助处理家国大事,足以说明,莫昭容起码在眼界和判断力上,绝不逊色于这群学士。

所以,她同样看懂了这套方法的好处。

而王猷等后来的学士,也终于明白,为何之前房间中的气氛那般古怪。

实在是,赵都安讲述的东西太具有冲击力了。

关键,并不是语不惊人那种,而是怎麽想,都觉得的确可行。

只是在惊讶之后,身为门阀子弟的王猷,皱起了眉头。

因为这新法,显然是对士绅阶层动刀子。

这对各地的门阀大族,就不是什麽好事了……

「太师……」

有人看向为首的老者,想询求看法。

董太师目光炯炯,盯着那屏风,良久,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好一个摊丁入亩。」

顿了顿,他又摇头道:「可惜。」

可惜?可惜什麽?

董太师看向赵都安,说道:

「此法确颇为可行,怎奈何,虽比韩粥的法子柔和许多,但只恐仍难以推行。若要做成,必要徐徐图之,而朝廷等不及。」

等不及!

这句话,瞬间将众人从激动中,拉回了现实。

韩粥冷静下来,先是一怔,然后再次坐下。

是了,赵都安这法子虽好,但绕了一圈,仍旧很难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钱字。

若要徐徐图之,则难以缓解国库空虚。

若力求迅捷,那必然要与士绅大族为敌,虽可赢得民心,但……

倘天下士绅因此,离心离德,纷纷投靠八王,朝廷同样会动荡。

的确比他的十策好了太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王猷眉头舒展,神色稍微轻松了些。

莫愁也反应了过来,眼神稍显黯淡。

是了,无论是摊丁入亩,还是之前的考成法,其实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推行。

好是好,但……

「呵,太师说的不错,以上两法,若要推行,势必要时间。」

赵都安将众人神色,悉数看在眼中,却丝毫不慌。

因为他手中,从来不只有张居正这一把武器。

关于如何迅速,且在不动刀兵,尽量不影响朝廷稳定的前提下搞钱,他起初没有头绪。

但在与韩粥交谈后,一些灵感清晰起来。

「可是,诸位莫要忘了,我方才说过,为解决钱这个字,我要说两部分,如今才只说了一个。

而下一个,才是缓解燃眉之急的办法。」赵都安笑道。

什麽?

还有办法?

这一刻,包括董太师在内,所有人都愕然看向他。

才记起,这武夫酷吏之前的确说过,要讲两部分。

众目睽睽下,只见赵都安转身,亲自换了一张新的白纸。

在屏风上,然后刷刷,写下几个大字:

「白银,商人,资本,市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