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306章 一人压群臣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06章 一人压群臣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306章一人压群臣

「岂敢说是指教,只是了解一二而已。」

高廉微微一笑,气定神闲的姿态,尽显临封一把手的从容:

「银矿一案,极重。身为一道布政,本官也极为重视。呵呵,哪怕从私心上,本官也想早日查清真相,好还我与刘按察,孙知府,乃至整个太仓府上下官员士绅的清白。」

轻飘飘一句话,却已将是在场所有人都囊括其中,作为一个整体了。

赵都安也拿出旁边的丝绢,擦了擦手,慢条斯理道:

「高藩台既盼望,那也更该避嫌才是。」

高廉叹息道:

「本官何尝不知?只是,我与刘丶孙二位大人这几日虽无法插手事务,却也听闻了城中的一些流言与变故,些许风言风语,对钦差诋毁的言语,自不足为虑。

然则,竟引得百姓请命的地步,我这个一道长官,便无法视而不见了。」

好一个无法视而不见!

先将在场地方官聚拢为一个整体,并点出与我的敌对关系,再以百姓为由,予以出击……话术给你玩明白了……

赵都安脸上笑容敛去,平淡道:

「高大人不必如此云遮雾罩,本官不喜欢绕弯子,你到底想说什麽,不妨直说。正好,我也好奇,这群百姓怎麽就有胆子,围堵驿馆了。」

高廉故作无奈,言辞恳切,却步步紧逼:

「赵大人误会了。高某并无什麽旁的心思,一心只为陛下江山社稷而已,赵大人要打开天窗,也罢,索性说个明白。

矿银一案,系县令王楚生所为,此事已有论断,高某以为,当务之急,乃是搜捕王楚生,可赵大人这些日子,却不见动作,反而对太仓府诸衙门下手调查,致使人心惶惶,官吏心思浮动。

如孙知府这般秉公之人,都因嫌疑停职,才有治下百姓青天请命……赵大人,此事,殊为不妥啊!」

这番话一出,仿佛拧开了开关。

一时间,整个厅内,一众官员好似约好了一般,纷纷开口附议。

「藩台大人所言极是,这王楚生逃了,理应揪着他才是,哪有对准我等的道理。」

「孙知府为官之举,有目共睹,停职消息一出,底下已是乱做一团。」

「……城中人心浮动,不可继续啊……」

好似成了菜市场,乱糟糟一片。

来自不同衙门的官员陆续发言,大吐苦水,无非是围绕「百姓自发」丶「官吏人心浮动」这两点做文章。

甚至连不少士绅,都开口表达不满。

大有将城中近日动荡不安,扣在赵都安头上的意图。

一片喧嚣中,唯有赵都安面无表情。

紧挨着他落座的徐君陵瞥了他一眼,既有怜悯,又带着点「幸灾乐祸」,好像在说:

我之前就提醒你,对方要反击的。

这厅中一幕,俨然是早串联好的,赵都安将螃蟹宴作为澄清谣言,开诚布公的机会。

而本地官员们,则趁机作为反攻的契机。

裹挟着数日以来的酝酿的情绪,以今日为契机,在高廉率先开炮后,这些人大有群起而攻之的架势。

俨然一副:

你若再抓着不放,就是逼迫我们整个太仓府乱给你看的模样!

而若一府之地,朝廷架构瘫痪,这份罪责,赵都安扛不住。

阳谋!

逼宫!

这一刻,虽远远不如,但赵都安竟恍惚有种昔日女帝在玄武门,面对成千上万的叛军的感受。

逼宫……不只是刀与剑,血与火的武力政变,还可以是不见硝烟与血腥,只停留在口舌之间,却亦然威力十足的戏码。

「大人……」

旁边,御史陈红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也有些额头见汗

——他担心,赵都安一意孤行,最后真搞的地方大乱。那等回京后,面对满朝文武的弹劾,女帝很有可能为了保护面首,将他这个「副钦差」丢出去,平息朝臣的怒火。

就连站在赵都安身后,没有入席,充作护卫的锦衣校尉们,也面色紧张起来。

然而,面对这风浪,赵都安却有如一粒漆黑的礁石,任凭大海汹涌,岿然不动。

他放在桌上的右手,只在轻轻的敲击,好似在默算时间。

突然,菊花台外,传来马的嘶鸣。

继而,有小官吏慌慌张张地奔跑进来,脸色发白,额头见汗,险些将靴子踢掉:

「不……不好了……」

霎时间,堂内对赵都安的围攻声浪短暂一遏。

高廉扭头望去,眉头紧皱,生出强烈的不安:

「发生何事?慌慌张张?」

那名小吏近乎尖声道:

「兵……那些士兵,正在城中抓人!……城门守军,和衙门的官差也都被控制了起来!」

什麽?

宛若一颗石头,狠狠砸入湖泊。

这一刻,难以置信的情绪,从一众官员心头涌出。

伴随着强烈的疑惑。

「什麽兵?哪里来的兵?!」

按察使刘季猛地站了起来:

「奉谁的命?谁让他们——」

这位老人说了一半,好似猛地惊醒,豁然扭头,看向堂内的某人。

城中的士兵……除了负责城门的少量守军外,便只有些算不得「官差」的衙役了……再有的,就只有驻扎在驿馆,被赵都安调来的那两百铁骑。

「是你!」

这一刻,高廉等人也反应过来,悚然地看向主位。

只见,方才沉默无声,迎接众人口诛笔伐的赵都安,风轻云淡,嘴角缓缓上翘,正要说什麽。

忽然,院外再次有人闯了进来。

这一次,却是高廉从家中带来的仆从。

高家仆从慌张奔入,近乎哭喊着道:

「老爷,有一队兵闯进来咱家,将家里都封住了,丫鬟家丁都绑了,门上贴了封条,我在外头才幸免于难……」

高廉大惊失色,儒雅白皙的脸庞上涌起真切的愤怒,好似撕下了文质彬彬的外衣,死死盯过来:

「赵!大!人!」

这三个字,几乎是咬着吐出来的。

「你这是什麽意思?!」

高廉喊着怒火,抬手指着他,愤怒道:

「毫无知会,便调动兵马,竟都抓到本官家中了,怎麽?本官是犯了什麽事?你虽是钦差,但本官也是临封布政使!按大虞律,你何曾有这等权力?!」

这一刻,他显得格外愤怒,失态。

而其他人,也没有好多少,按察使刘季更是面沉似水,说道:

「赵大人,本官掌按察之责,你今日所做作为,我会如实禀告朝廷,奏明圣上!你今日若拿不出个服众说法,哪怕你是钦差,如此行事,朝堂法度,也不容你!」

从开宴起始,就格外沉默,与往日炮仗般的性格迥异的孙孝准也站起身,意味深长盯着赵都安,说道:

「赵大人,太仓是本府下辖之地,还请给个解释。」

解释!

这一刻,方才围攻施压,近乎逼宫的太仓官员们脸上都是惊怒交加。

更准确来说,是用愤怒掩饰他们内心的惊恐。

一群文官,不见血的刀子再锋利,但面对真正的铁骑,来自军中武人的暴力威胁,仍难免怯懦。

伴随着的,还有强烈的不解。

王楚生都失踪了,线索悉数断绝,难道你真要拿那些官场上不成文的「灰色收入」,作为证据,给我们定罪吗?

就连陈御史和徐君陵,都惊愕地看过来,这举动,二人都不曾得知。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赵都安于众目睽睽之下,面色如春风,徐徐起身,将沾满了蟹黄的手指擦乾净。

他迈步,徐徐跨出坐席,来到众人围拢宴会中间。

很奇妙的。

伴随他的动作,所有的喧嚣都停止了。

人们闭上嘴巴,呼吸粗重,全场目光都锁定在这大名鼎鼎,红的发紫的新贵权臣身上。

形势逆转。

从方才被群起而攻,到如今以一人压制全场。

他甚至根本没有做什麽,只是等来了外头报信的消息。

「你们要一个解释,本官就给你们一个解释。」赵都安徐徐踱步,声线沉稳有力。

说完这句话,他忽然望向敞开的大堂外。

霎时间,所有人的视线,也都追随着他,投向了院中金灿灿的,绚烂如海的秋菊。

而后,风中传来了铁蹄的声响,有眼尖的人看到,院子外有一角高出墙壁的旌旗不断逼近。

「开门!」

一声低喝,伴随守门护院的惊呼声。

「轰!」

菊花台苑的大门,被一股巨力硬生生居中撕开,秋风卷了进来。

门外,赫然站着三个人,最后头,是作为背景板,扛旗纵马的袁兴俊。

前头,是一名用丝巾遮住面貌,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书生,只束手站着,很不起眼。

再往前,是一名江湖人打扮,戴着斗笠,身后背负长剑,大半脸庞被青铜面甲覆盖的皇家金牌影卫。

覆甲女子手中拎着一只沉甸甸的大口袋,在众目睽睽下,径直穿过菊花海,来到赵都安面前。

她仰头,看了负手而立,正以好奇目光审视她的赵都安,对比画像,抱拳拱手:

「赵大人,属下已将人犯送到。」

噗通!

说话同时,手中麻袋掉在地上,麻袋口自行松散开。

从里头滚出一个浑身满是血淋淋的伤口,被折磨的面色惨白,用牛皮绳捆成粽子的富态中年人。

太仓县令王楚生原本昏迷,给摔了下,猛地惊醒,茫然而畏惧地望向前方,瞳孔骤然收窄。

「这就是我给你们的解释,」

赵都安环视众人,似笑非笑:

「可还足够?」

全场寂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