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135章 赵都安:我看你们是敬酒不吃,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135章 赵都安:我看你们是敬酒不吃,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135章赵都安:我看你们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是!」

车夫应了声,将马鞭塞在腰间,又请示道:

「找到人后,直接逮出来麽?」

何正大拇指剐蹭着八字胡,这是他思考的习惯动作,摇头道:

「不必,只要确定他在,不必惊动。然后出来等即可,里头人多眼杂,等他出来,将人绑走再审。」

他谨记周丞的叮嘱,尽量避免提前惊动赵都安。

目送亲随朝教坊司走去,青袍官员轻敲膝盖,眼神飘远:

经过了两日调查,他愣是没寻找赵都安背着女帝搞女人的线索。

不过却得知,这个「秦俅」乃是赵贼的贴身跟班,若能撬开对方的嘴,或可有所突破。

……

东城。

赵都安一行离开茶楼后,径直朝目标所在地赶去。

而随着他们越发靠近东侧,街道两旁的建筑,便肉眼可见地破败下来。

不意外,若将京城按四方划分,大概可以简单粗暴概括为:

北贵,西富,东穷,南热闹。

东城本就是穷苦百姓最多的地方。

是的,哪怕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也不乏大量的贫民。

「那个薛暄的私塾,就开在这边?」

赵都安掀开车帘,好奇四下打量。

海棠骑着马,在车厢一侧,与他并排而行,闻言淡淡道:

「不然呢?董太师只是保下她一命,可一个犯官之女,在京城还能有什麽出路?

何况,女子教书,哪怕在当今,也少见。何况几年前?

只有东城很多孩子送不起去好的学塾读书,才愿意接纳女先生,饶是如此,她教的也多是开蒙的学童罢了。」

懂了,民办幼儿园……赵都安张望之际,看到前方有个大院子,里头似有不少孩童,好奇道:

「那个也是学塾?」

海棠撇嘴:

「那是济孤院,善堂的一种,专门收养孤儿的。你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赵都安好奇道:「哦,是官府拨款的麽?」

「是,但只靠衙门那点拨款可不够,」海棠冷笑一声:

「拨给善堂的银子发下来,经那麽多手,每人拿一点,剩下的也不多了。

尤其东城最穷,前些年都有饿死人的情况。不过近些年好了些,我听说,是有位神官定期会私人来捐赠,养活了不少孤童。」

还有这种大善人?

赵都安有些惊讶,继而好奇道:

「你好像对这些很熟悉嘛。」

「比你这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强。」海棠翻了个白眼:

「别废话,再往前就快到了。对了,等到了地方,伱别说话。我和张晗来问,省的吓到人家。」

许是因当日诈内鬼,赵都安射了她一刀,海棠说话夹枪带棒的。

我至于那麽可怕吗……我怀疑你在内涵我。

「呵呵,不说就不说。」

赵大人心胸开阔,不与这小女子计较。

主要他也知道,自己在民间恶名昭着,纯粹一个纨絝狠毒的大反派形象。

海棠若能好言好语获得情报,他也懒得出手。

……

……

东城,众坊街。

这里的百姓都知道,街道一侧的花间胡同里,第三家,门口有一株大柳树的那户,住着一位女先生。

女先生搬来十多年了,来的时候还是个稚嫩少女,身边只跟着一对老夫妻。

据说,她是从北城搬来的官家的小姐。

因遭了难,才流落到众坊街,身边的老夫妻是原本的家仆。

大早上,附近的一些女人,便会陆续领着自家的稚童来这边,送到薛家娘子开的私塾里读书,下午再领回去。

离得近的孩子,也有自己跑过来的。

今日也不例外。

太阳升起后,一个个孩童陆续跑来,进了院子,便会规规矩矩,鞠躬朝站在庭中的文雅女子行礼,唤一声:

「先生。」

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薛暄便会穿着一身女式的儒袍,微笑地挨个点头。

她也才二十馀岁,身材单薄柔弱,举手投足,却满是这片街区罕见的书卷气。

许是天生面皮比较薄,哪怕是正常与人说话时,脸颊也泛着微微的红晕。

「先生!这是我娘炸的春卷,要我专门给您带哒!」

一名约莫五六岁,模样乖巧可爱,梳着羊角辫的女童抱着个小盒子,颠颠地从门外跑进来。

进门时险些被绊倒,哎呀一声,吓得薛暄忙去扶。

小女童却自己个站稳了,脸上还嘻嘻哈哈傻乎乎的笑,迫不及待地,献宝般将饭盒高高举起,喊道:

「先生吃,先生吃!」

因为个子矮小,那麽一丁点大,举起盒子也够堪堪够到薛暄胸口。

小女童努力踮脚,却怎麽也够不到。

薛暄脸上绽放温柔笑容,抬手揉了揉女童的头发,接过饭盒,轻声细语笑着问:

「娘亲炸了几个啊,你吃了麽?」

这个女童有点笨,年纪也是一群孩子里偏小的,薛暄对她便格外照顾。

女童掰着指头,认真数了数:

「一丶二丶三……六,娘亲炸了六个,说是给先生的,不让囡囡吃。」

有点失望的表情。

薛暄莞尔,帮她整理了下羊角辫,将饭盒又塞给她:

「先生等下要上课,囡囡先替先生存着,去学堂里背书,中午一起吃好不好?咱俩一人一半。」

女童就很开心,乐颠颠地朝屋子里跑过去了。

孩子没来齐前,都自行背书,人齐才会上课。

这会屋子里已有稚嫩的读书声。

薛暄笑着直起身,又见了几个孩子,门口才清静下来。

「小姐,我这就去铺子买纸钱香烛,有什麽叮嘱的没?」

这时,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仆走了过来,小声说道。

老仆拎着一个竹筐,虽穿的朴素,但仍能依稀看出只有在大户人家才能练出的气度。

薛暄脸上笑容缓缓敛去。

这位沦落到此的,也曾大富大贵过的女子眼底浮现一丝落寞。

脸上有一瞬的哀伤,勉强笑了笑,柔声细语道:

「没什麽叮嘱的,福伯你办事我从来都是放心的。」

名叫福伯的老仆露出宽慰笑容:

「比不得年轻时记得清楚了,再过两日,便是老爷的祭日了。

去年便险些忘买了酒,幸亏小姐你记着,老爷生前不在乎银钱,独好一口黄酒。

若再给忘了,等再过几年,老奴也下去了,见着老爷夫人,倒要数落我办事不周全了。」

薛暄眼眶微微泛红,挤出笑容,想说两句,却有些哽咽。

十三年了,距离薛家灭门,已过去了足足十三年,当年侥幸逃得一命的薛暄早已长大。

而唯一没有离开的福伯夫妻,也都已年迈。

众坊街的街坊们只知道,薛暄本是官家小姐。

可地位低下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位性子柔和中不乏坚强,知书达理,周围人无不称赞的「薛家娘子」,当年可是堂堂四品大员的独女。

不只他们不知,薛暄自己都快要渐渐忘记。

唯有每年一家人祭日的这天,她才会被迫回忆起昔年的灭门惨案。

心中有恨麽?

自然有,是刻骨铭心,血海深仇的大恨。

可当年那害薛琳入狱,害薛家灭门的仇人,却已步步高升,如今更早已是她这只蝼蚁,连见都见不到的大人物。

徒之奈何?

薛暄只能抹去眼角湿润,挤出笑容,让自己忘记那些惨痛过往。

然而就在这时,花间巷外传来马车和马蹄声。

然后,三个不速之客,出现了在了大柳树的阴影里。

「你们找谁?」福伯疑惑且警惕地问道。

来人,自然是赵都安三人。

这会,他也好奇地打量着这座简陋的私塾,视线越过老仆人,落在了身后那名书卷气,脸皮薄而红润的落魄小姐身上。

瞬间认定,此人便是薛琳后人。

无它,哪怕落魄十几年,但骨子里养成的那股大家闺秀气质,在这群草根百姓中,还是太鹤立鸡群了。

这女子只那麽一站,就差把「我祖上阔过」五个大字焊脑门上了。

「薛小姐,咱们又见面了。」

海棠微笑开口。

她许久前,调查案牍时找上门来过,但当时只简单了解情况,报了诏衙官差的名号。

薛暄也认出了她,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带上了不易察觉的冷漠疏离:

「原来是官爷驾到,有失远迎,这二位想来也是您的友人?」

官爷……赵都安表情古怪,看了海棠一眼:

还说我吓人家,你也没好多少啊。

海棠笑着颔首:

「这两位是我的同僚,今日登门,还是想再了解下当年薛琳大人的案子,上次有事耽搁,走的匆忙,未能深谈,故而……」

薛暄没等她说完,便摇头恭敬地道:

「家父罪行深重,民女侥幸活的一命,已是感念天恩,当年案子官府也早有定论,相关案牍想必都在,几位官爷想了解,去查便好,民女对那些朝堂之中的事,并不知晓。」

啧,明显是不信任啊……这才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来个官差询问,就叫屈,那才是自找死路。

呵,当年的案子可是先帝过问的,是当今大理寺卿周丞定案的。

薛暄若敢说半个冤字,不服,岂不是说先帝错了?周廷尉错了?

赵都安摇了摇头,果然没那麽顺利。

「薛小姐,你不必这般戒备,本官与两位同僚来此,并无恶意……」海棠还在好言相劝。

旁边,面瘫脸张晗也沉声道:

「薛小姐,请配合我们的调查。」

完蛋!

赵都安想捂脸。

果然,无论二人如何说,薛暄都咬死了「家父罪大恶极」六个字,完全不漏口风。

这下,海棠和张晗也觉难办。

又不能直说,自己等人是奉陛下旨意来找周丞麻烦的。

「算了,还是我来吧。」

一旁,自进院以来,一声没吭的赵都安实在看不下去,幽幽开口道。

迈步上前,眼睛瞥了两人一眼,摇头道:

「你们平常办案,都是这麽温良恭俭让麽?」

他又扭过头,看向薛暄与福伯,脸上已换了一副反派脸孔,居高临下,桀骜一笑,讥讽狞笑道:

「我看你们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