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388章 给女帝的《情书》(六千字)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88章 给女帝的《情书》(六千字)

簡繁轉換
作者:十万菜团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08 来源:源1

第388章给女帝的《情书》(六千字)

房间中陷入一阵安静。

唯有屋内地毯上的铜盆中猩红的炭火忽明忽暗。

赵都安靠坐在床榻上,不禁轻轻捏了捏眉心,苦笑道:

「若当真如此,那陛下方才去神龙寺那一趟,倒是遂了大净与西域祖庭的心意了。」

说到这里,他心中一动:

倘若贞宝已经看透了这些,那仍旧选择如此大张旗鼓地去找茬……若单纯只是为了自己出气,表明朝廷的权威,其实没必要用这种方式。

徐贞观坐在圆凳上,凤眸瞥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话虽如此,但这又何尝不符合朝廷的利益呢?」

赵都安眨巴了下大眼睛:「陛下您是说……」

徐贞观叹了口气,认真道:「在这两家佛门的立场上,朝廷的立场始终如一,就是不希望两者合二为一。」

赵都安一怔,继而恍然大悟。

是了。

东西佛门对峙数百年,大虞朝廷是什麽态度?一方面,朝廷与神龙寺交好,另一方面,也维系着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因为对大虞朝而言,分裂的佛门才是好佛门。

一旦东西合流为一,很可能意味着一个庞然大物的出现,这绝不是女帝愿意看到的。

「神龙寺这一支,近二百年来日益庞大,若论实力,已追上,甚至超出西域祖庭。所以玄印才心心念念,想要在他这一任住持的生涯里,完成推动合流的大业。」

徐贞观轻声解释,语气有些感慨:

「朝廷明面上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旁观立场,但若有机会削弱神龙寺,令其与西域的势力均衡些许,也不是坏事。当然,前提是西域也不能太强。」

赵都安懂了。

对女帝而言,神龙寺是制衡西域佛门祖庭的重要力量。

神龙寺太弱不行,但太强也不好。

「臣听闻,西域好像派人进了大虞境内。」赵都安忽然道。

徐贞观点了点头,说道:「再过些日子,就该到京城了。」

「他们来做什麽?」

「两件事,一个是代表西域,与朝廷商讨明年的贸易。已经入冬了,转眼便是年关,这些事按例该谈一谈,另外麽,就是找神龙寺的麻烦了,大打出手不至于,但辩一辩经,较量一下佛法,定是有的。

也不是第一次了,西域的和尚来了,必要拉着神龙寺辩经,争个胜负,以告诉天下谁才继承了佛门精髓正统。」徐贞观解释道。

辩经?

好家夥,正阳那老儒刚走,又来一批和尚……恩,不过区别在于,和尚找的不是女帝的麻烦……

倘若方才的猜测为真,大净和尚投靠了西域,那搜捕只怕是搜不到人,这个仇,只能找西域和尚报?

向他们要人?要求把大净交出来……呵,天方夜谭了属于是。

且不说对方不可能交,单说「大净投靠西域」这件事,都只是没有证据的揣测……

赵都安眉头微皱,对即将到来的西域使团好感欠奉。

「陛下,臣对西域祖庭不甚了解,只听说,祖庭在西域那边的小国里,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拥有最高的权威,法王为其首领,法王之下的和尚,似乎还分为好几个教?」

徐贞观「恩」了声,道:

「的确如此,西域祖庭下辖的和尚分为五方,即五支教派,以帽子颜色区别,分别为红丶白丶绿丶黄丶黑僧团。教中头领便尊为上师。至于那边的僧人,则称为『密乘行者』。」

顿了顿,她又道:

「这次来的使团首领,便是红教上师,有『圣僧』之名。」

以帽子颜色区分?

好家夥,那这里头的绿僧团,岂不是人均绿帽子……哦,出家人啊,那没事了……还『圣僧』,俗家是姓唐还是姓陈?身边有没有个猴子?

赵都安心中吐槽,不禁生出些许好奇。

徐贞观却没继续深谈,转而道:

「好了,这些事用不到你操心,你如今的要务是养伤,大净未必能逃得掉,哪怕逃掉了,朕也承诺你早晚将其捉回,在此前,倒是可以拿龙树撒撒气。」

顿了顿,她忽然想起有趣的事,说道:

「这群和尚也该是年关前最后一群外来者了,你接下来好好在家养伤,然后安安稳稳过个年,不过年关近时,镇守大虞边疆的一些将领,国公都会回来,彼时镇国公归来,没准还要找你。」

镇国公?汤达人?

「小公爷」汤平的老爹?

赵都安愣了下,他当初在神机营惩治小公爷,可是半点没给那位镇守西平道的汤国公面子。

不过……自己后来又将汤平调回了神机营,这事应该算结束了……吧?

「镇国公一家对小公爷都是极为宠爱,最为护短。」徐贞观笑吟吟说。

「……陛下,臣觉得过年的时候出差也不错……」

「呵呵,」徐贞观翻了个白眼,故意吓唬他道:

「你自己捅出来的麻烦,自己收拾烂摊子去。」

赵都安眼珠咕噜噜转悠,道:

「陛下,臣立了军令状,年底前还得去抓庄孝成……」

「你为国重伤,朕准许你宽限一些时日,此时不急。」

「……呃。」赵都安没脾气了,蔫吧了下来,委屈巴巴的如同被抛弃的狗子(装的)

女帝哼哼了下,作势站起身离开道:

「看你精神头不错,朕就放心了,今晚住在宫中,明早能动了,就回家去吧。」

「陛下……」赵都安一急,伸手抓住女帝的手腕,入手滑腻温润。

「恩?」徐贞观转回头,眼神不善地盯着他。

赵都安虚弱道:「陛下,臣觉得我有点不行了,需要照顾。」

说着作势捂胸口,却碰到伤口,惨叫一声,疼的龇牙咧嘴。

徐贞观一慌,下意识走近前,俯身下去探查,等瞥见哀嚎的赵都安眼底的得意,顿时意识到自己被戏耍了。

气咻咻地伸手,掐住他腰间的赘肉,施展女子天赋技能「拧」字诀。

「啊——疼疼疼……陛下饶命!」赵都安嗷嗷叫唤。

徐贞观冷笑道:「你老实不老实?」

「老实。」

「你还行不行?」

「不行……啊行行行!」

「要不要朕照顾?」

「……臣觉得伤势突然好了,陛下日理万机,切莫耽搁时间,臣恭送陛下!」

呵!

治不了你了?

徐贞观嘴角微翘,眼中透出得意,收回手转身朝门外走。

赵都安龇牙咧嘴,躺在床上,望着女帝背影走出房间,有些不舍。

但身为帝王,且方才刚与神龙寺闹出那麽大阵仗,可想而知,这会京城里各个朝廷大员只怕都已经朝皇宫里赶来,想要询问情况了。

女帝也需要去抚平后续。

「唉,独守空闺啊。」赵都安躺在明亮温暖的房间里,这才想起被抛在回京路上的海公公等人。

「唔,老海他们知不知道我传送回来了?未必……呃,不过大净和尚刺杀我后,肯定急着逃离,面对众人围攻,老海他们应该不至于受什麽伤……」

「啧,说起来,我在湖亭时发回来的那封信,不知道到了没有……」

……

房间外。

徐贞观第二次走出,外头的天色愈发晦暗了,冷风拂面,她看向规规矩矩等在门外的一群女官,发觉众人眼神有些怪异。

恩……

作为目睹了赵大人受伤,陛下探望,然后去神龙寺大闹全程的她们,嘴上不说,但俨然都猜测,陛下这般动怒,必是为了赵大人……

所以,传闻是真的?陛下真与赵大人有……

「都杵在这做什麽?散了吧。」徐贞观无奈地颦眉,「对了,传令下去,将之前禁足的人都放了吧。」

她一开始封锁赵都安受伤的消息,是因为没搞清楚发生了什麽。

如今已与神龙寺摊牌,那就没了保密的必要。

「是!」

一群奴婢躬身行礼,却见远处裹着棉裙,眉心点缀梅花妆的「女宰相」提着裙摆急匆匆走来。

莫愁眼神复杂哀怨地看了女帝一眼,低头道:

「陛下,有一封密信信送到。」

「信?」

「是赵大人从湖亭发来的,因天气恶劣,送晚了些。」

其实不晚,但奈何赵都安用「传送」,直接节省了半程,竟然人比送出来的信更早一步抵达京城。

徐贞观扬起眉毛,伸手接过。

撕开信封,展开信纸,上头果然写着赵都安抵达湖亭后的见闻……不过这些,方才已经口述听过一遍了,女帝匆匆扫到末尾,一下怔住。

「此外,臣在拙政园中赏江南景色,与京师不同。恍惚出神之际,思绪飘摇,思念及陛下彼时彼刻许亦于御花园中赏景。

仿若目睹空山穷谷中,有黄金万两,鹭白蒹葭而外,有美一人。

臣扪心自问动心否乎?

自曰: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

徐贞观愣愣看着这封密信后半截密密麻麻一大串的「动」字,脸颊蓦然涌上殷红。

她小表情变幻不定,突然咬牙切齿,猛地转身,重新一脚踹开房门,走了进去。

留下莫愁等人一脸茫然,不明白发生了什麽。

「咦,陛下?您怎麽又回来了?」赵都安正在走神,突见贞宝归来,大喜过望,然后见她手中捏着信纸,笑容僵在脸上。

女帝羞恼地双手探出,再次施展「拧」字诀:

「朕让你动,动啊,给朕动啊,怎麽不动了?」

「啊……不动了,不敢动……臣不敢动了……」

门外。

一群女官怔怔听着门缝中传出来的虎狼之词,窃窃私语。

唯有莫愁犹如腰间中了一箭,颓然仰头无语望苍天,却只觉眉心蓦然一点冰凉,缓缓化开。

她怔了下,伸出手,只见一片雪花落在掌心。

下雪了。

……

……

京城以西,为西平道。

此刻,朔风滚动,寒风凛冽如刀。

天空中徐徐飘落下点点飞雪,大虞朝天凤三年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

一队绵长的车队为躲避风雪,急匆匆抵达官道附近一座荒废的破庙。

伴随着呼喝声,一名名有「密乘行者」之称的僧侣,开始牵马下车。

「上师!」

一名西域僧人走到一辆车帘绘制奇异图腾的马车前,恭敬说明情况。

车帘掀开,一名皮肤黝黑,如老猴子一般的老僧走出,他穿着红色的僧衣,头戴红色的僧帽,但式样又与其馀行者不同。

脖颈上悬挂一条由白象牙穿成的珠串。

凹陷进去的眼眶中,眸子满是智慧的光。

「师父,要进庙了麽。」

车内,又钻出一个小沙弥,约莫十几岁的少年。

一样的红色僧衣,模样有着西域人典型的立体五官,但仪态举止,却又与西域的野性不同,反而近似于大虞朝人士。

这会正忙着将旗盒塞入箱子里。

「恩,进庙吧。」西域使团此行首席,红教团上师「圣僧」微笑地正了正小和尚的帽子。

「等一等公主吧。」

名叫丹澈的小和尚却望向了车队末尾。

原来,西域使团的队伍分为两端,前头是这群僧人,后段则是另外一群腰间佩着弯刀,武士打扮的西域国人。

共同恭维一座马车,此刻马车内,先钻出来一名西强壮的西域女武士。

其披着皮甲,身材高大,头发编成散辫,皮肤粗糙而泛红,腰间的弯刀镶嵌宝石,眼神锐利而警惕。

女武士下车后,说了什麽,车厢中才再度下来一名女子。

竟是个典型的虞人。

那名女子约莫四十馀岁,穿着虞人式样的衣裙,盘起的黑发间点缀着许多花花绿绿的宝石。

然而,却遮盖不住女子那已有了岁月沉淀,却依旧不俗的容颜。

女人神态温和,却自有一股威仪,面对一群武士毫不怯场,反倒是大群武士恭敬行礼。

「文珠公主……」

戴着红帽子,象牙佛珠的老和尚感慨道,「此行与回虞国省亲的公主同行,丹澈,你可知这意味着什麽?」

背着一只竹篾箱子的小和尚老实摇头:

「不知。」

老和尚负手道:

「往年与虞国商讨贸易,都只派出个西域国官员即可。

今年,文珠公主却亲自回去,想必是与虞国皇室内的皇位之争有关。呵,嫁出去的公主,本不该管娘家事,但血浓于水,又如何会不在意?」

丹澈茫然:「弟子不大明白。」

老和尚笑了笑,没有解释。

只是朝着远处那位,先帝时期,因被老皇帝不喜而派往西域联姻,从此驻扎西域国,逐步成为领袖的公主双手合十。

文珠公主也微笑着朝他行礼。

双方没有攀谈,见礼过后,两拨人朝着这座面积颇大的庙宇走入。

雪花纷纷落下,朔风呼啸。

僧侣们与武士们进了庙,便各自泾渭分明地占据了一片地方来,熟稔地生火烧水。

老和尚望了眼这座地神庙断了一截的神像,摇了摇头,抬手轻轻一挥,地面的灰尘便自行荡然如新。

不多时,火堆升起,庙外雪落天黑。

丹澈将竹篾箱子放下,从中取出围棋盘,与两盒黑白棋子。

之后跪在地上,两只手分别捡起一粒粒棋子,按照记忆复盘,准备将方才在车厢,与师父下的那半盘棋复原。

若是有棋道高手在此,必然会大为吃惊。

这西域长大的小和尚,记忆力竟强的可怕,看似毫无章法的复盘,每一粒棋子落下却都与之前对弈的先后步骤一般无二。

且棋局几乎已经到了后期,盘面之复杂,饶是给京城里的大国手看了,也会慎重对待。

然而周围的僧人们却见怪不怪,知道丹澈的棋力在当地极为厉害。

不过没人知道具体有多厉害。

但考虑到围棋乃是虞国传入的,便也下意识觉得,丹澈的棋力定是远不如虞国人的。

只有老和尚知道丹澈的棋力多麽恐怖,就像他本人对佛法研究之深一样恐怖。

「师父,您说文珠公主带队很奇异,但您肯带队去虞国国度也很奇异啊,」丹澈一边复盘,一边小声说道:

「以往您都是不肯出山的。

这次去虞国,旁人都说,是因那神龙寺斗法失败,声势萎靡,故而我等正统才要过去辩经,教虞国人知道,输的不是佛法,而只是神龙寺,佛法正统在祖庭……

而您的佛法在五方中,最为精深,大概只在法王之下了,但我总觉得您肯出山,还有别的原因。」

老和尚盘膝在地,一边喝着奶茶,一边诧异地看向弟子,想了想,郑重点头道:

「是的,为师此行去虞国,辩经只是其一,更重要的目的,乃是寻找『慧』。」

丹澈跪在棋盘旁,茫然道:

「师父,您所谓的慧到底是什麽?」

作为弟子,少年知道,自家师父在约莫春夏时,忽然出关,声称自己「看」到「慧」降临东方。

从那时其,身为西域五方教中巨擘的「圣僧」,就仿佛着了魔一般,有了动身前往虞国的想法。

老和尚望着庙外的风雪,轻声道:

「我佛神明乃是『世尊』,世尊是掌管智慧的神明,它降临人间的化身,便是『慧』。」

丹澈吃惊道:

「您是说,世尊化身降临了人间?在虞国国都?可……世尊化身不是法王麽?」

「当然不是!」老和尚扭头,瞪了他一眼:

「那是不懂佛法的愚昧之人的说法,你怎麽会信?法王只是信仰世尊,是人世间最早开悟,获得世尊传承的那位先知转世轮回的身份……却不是神明本身,更不是神明的化身。」

丹澈缩了缩脖子,知道一旦谈起这些,师父就神神叨叨的:

「可既是世尊化的『慧』,为何出现在虞国国都?因为神龙寺在那里麽?可分明我们祖庭才是正统……」

圣僧摇头道:「这个我也不知,我只看到,慧在今年春季降临那里。」

丹澈好奇道:「如何找到慧呢?」

圣僧说道:「慧降临人世,必然不凡,就如篝火在夜晚烨烨明亮。只要找寻京城今年崭露头角之人,自然能找到。」

丹澈又好奇道:「那找到了以后呢?」

老和尚眼神中猛然迸发出狂热的神采,如同皈依的信徒:

「慧是世尊的化身,代表着世尊的意志,我等身为信徒,理当追随他。」

「那追随以后……」

「闭嘴,下你的棋,你不是心心念念,要挑战虞国的国手麽?」

「……哦。」

小和尚放下最后一粒黑子,摒除杂念,进入棋道的世界。

……

破庙的另外一边。

那名身材高大的女武士捧着热好的食物,来到坐在篝火旁,望着庙外飞雪的文珠公主旁。

「公主,请用膳。」

文珠公主收回视线,微笑道:「你也坐下吃吧。」

女武士没有拒绝,席地而坐,她不会用筷子,便用勺子吃着自己的那一份:

「公主,再过几日,就该能到京城了。」

「是啊。」在西域以爱民如子着称,极受拥戴的文珠公主有些走神,轻声道:

「三年前,我那兄长与太子,以及简文身死的消息传来时,我被劝阻没能回去,两年前,贞观登基加冕为帝的消息传来时,我被琐事牵累没有回去,今年终于能回家一趟了。」

顿了顿,这位年过四十的公主叹息一声:

「可是,家中已是冷冷清清了。」

女武士困惑道:「既然如此,您为什麽还要回去呢?」

文珠公主沉默了很久,才摇头道:

「我也不知道,但总归想劝一劝贞观,已经死了许多亲人了,不能再死下去了。

我听闻,云阳已经被禁足,关了起来,似乎是因为一个面首,她还试图削藩,对其他叔伯动手。我担心……贞观她受到了奸臣蛊惑,做出不智之事。」

女武士说道:

「面首……是男子姬妾的意思?那个姓赵的?我也听过,说在佛道大比中,手持虞国太祖皇帝的佩剑,击败了神龙寺的天海。」

文珠公主点头,担忧道:

「这便是我担心的,一个籍籍无名的面首,如何能持握先祖佩剑?

必是贞观暗中帮助……哪怕是为了皇族,但将先祖的佩剑给予一个面首动用,历代先祖若泉下有知,该何等愤慨?

以贞观的性子,本不该做出这等荒唐事,只怕就是给那姓赵的奸臣迷惑了。」

顿了顿,她郑重道:

「等进京,我倒要看一看,这个面首如何祸国殃民的。」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