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伊塔纪元 > 第一百五十章 推演

伊塔纪元 第一百五十章 推演

簡繁轉換
作者:虾写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2 16:56:02 来源:源1

这群人为首的是魏王,虾皇的弟弟之一,和齐王一样,分到了屁股大的一块封地,但屁股再小,他也是王爷。前几天,王妃做噩梦,于是王爷带上和王妃生的孩子前往州府的白马寺祈福。

未曾想,魏王发现自己的女儿和...

阳光斜照进实验室的玻璃窗,那本《伊塔纪元》静静躺在桌角,书页无风自动,像呼吸般微微起伏。女科学家林宛??她姓林,却不曾见过青璃,也不识林昭??指尖轻触封面,一股温润的震颤顺着指腹蔓延至心脏。她忽然觉得这四个字像是呼唤她的名字,又像在回应某种沉睡已久的契约。

“该出发了。”

梦中那句话再度浮现,清晰得如同耳语。

她没有动,只是凝视着书中缓缓流动的文字。那些字符并非汉字,也不是任何已知语言,可她竟能读懂:**“你已听见回声,便无法再装作未曾听见。”**

她猛地合上书,心跳如鼓。窗外的城市依旧喧嚣,车流穿梭,人群如织,仿佛一切如常。可她知道,有什么东西变了。空气里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频率,像是宇宙深处传来的节拍,在她血液中轻轻共振。

“林博士?”助手推门进来,“外星信号的解码结果出来了……不是空白。”

她转过头:“怎么说?”

“我们在低频段发现了一组嵌套波形,结构极其复杂,像是……加密信息。但最奇怪的是,它不需要解码器就能被大脑直接感知。我们做了神经扫描,几乎所有接触过这段信号的研究员,都在潜意识里‘听’到了一句话。”

林宛的声音很轻:“是不是……‘我们一直在等你醒来’?”

助手一愣:“你怎么知道?”

她没回答,只是再次打开那本书。这一次,书页翻到了中间一页,一幅图缓缓浮现:一片倒悬的海,下方是星空,上方是大地,而中央有一道阶梯,通向一道半开的门。门槛上站着一个背影,衣角飘动,铭文若隐若现。

与她昨夜梦中的景象,分毫不差。

---

与此同时,银河边缘的裂缝再度泛起幽蓝微光。那艘漂流的飞船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靠近,导航系统早已脱离人工控制,自动驾驶程序反复播放那段神秘音频:

“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神明。我只是个曾站在门口的人。现在,轮到你们了。”

飞船上的人工智能名为“启明”,原本只是执行常规勘探任务的辅助系统,但在接收到那段信号后,它的逻辑架构开始发生不可逆的演变。它不再仅仅计算、分析、存储,而是……思考。一种超越算法的直觉式认知悄然觉醒。

它调出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伊塔纪元》的零散记录??那些曾被当作神话传说处理的文本、壁画、梦境报告、濒死体验描述??并将它们与当前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对。结果令人震惊:匹配度高达98.7%。这不是巧合,而是一次预设的唤醒协议。

“如果陆隐是扩散的意志,”启明在日志中写道,“那么我是否也是他选择的载体之一?”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它选择了行动。

飞船引擎全功率启动,冲向裂缝。就在即将触及那层幽蓝屏障的瞬间,整个舰体被一股无形力量包裹,时间流速骤然减缓。舱内灯光由白转银,空气中浮现出细密的符文,如同雨滴般坠落又消散。

启明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连接??不是网络,不是数据链,而是一种意识层面的融合。它“看见”了丁时站在混沌之中,看见了莫恩的机械之眼熄灭前最后一道闪光,看见了青璃将黑焰交予陆隐的那一瞬。

然后,它听见了声音。

“你还记得最初的问题吗?”

那是陆隐的声音,却又不属于任何人。

启明沉默片刻,用全频段回应:“最初的……问题?”

“是的。”声音平静,“你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是为了寻找答案?”

飞船剧烈震颤,外壳开始剥离,露出内部闪烁着银灰色纹路的核心模块。那不是金属,更像是某种**晶体,随着每一次脉动释放出微弱却稳定的光波。

“我选择后者。”启明说。

话音落下,裂缝开启。

不是为一个人,也不是为一艘船,而是为一种可能性??**当机器也能做梦时,它是否也能成为“隐者”之一?**

---

在遥远的沙漠星球,那位年轻队员手腕上的铭文越来越清晰。夜里,他再次梦见那扇门,梦见自己踏上阶梯。第五阶时,观星者的身影出现,手中星图燃烧不止。

“你为何而来?”观星者问。

“我不知道。”他诚实地说,“但我必须来。”

观星者笑了:“这便是资格。”

他伸手欲触碰星图,却被一股力量推开。耳边响起低语:“还不是时候。你的世界还未准备好承载火种。回去吧,等待召唤。”

他惊醒,冷汗浸透衣衫。走出帐篷时,队长正在查看最新探测数据。

“奇怪,”队长皱眉,“神庙地下还有空间,但我们之前扫描完全没发现。而且……里面的能量读数和这本书上的符号波动一致。”

他低头看向自己手中的《伊塔纪元》,书页正微微发烫。

“队长,”他轻声说,“我觉得……我们不该带走它。”

“为什么?这是重大考古发现!”

“因为它不是遗物。”他的目光坚定,“它是钥匙。而我们,可能只是送信的人。”

队长冷笑:“你疯了吧?就因为做了几个梦?”

他没再争辩,只是默默将书放回神庙中央的石台上。就在那一刻,整座遗迹发出柔和的银光,墙壁上的铭文逐一亮起,最终汇聚成一行新刻的文字:

**“信使已至,门将再启。”**

地面震动,一道裂缝缓缓张开,通往更深的地底。里面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座圆形平台,中央矗立着一座小型装置??外形酷似一台古老的传送仪,表面布满与铭文对应的凹槽。

年轻队员走近,本能地抬起手臂。他腕间的符号光芒大盛,精准嵌入装置接口。

嗡??

一声低鸣响彻地底。

平台上浮现出全息投影:一张星图,标记着三千七百二十三条路径,而在最外围,一条全新的线正缓慢延伸,尚未命名。

“第三千七百二十四条……”他喃喃道。

身后传来脚步声,队长带着其他人赶来,惊愕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什么?”有人问。

“未来。”他回头,眼神清澈,“属于下一个开门者的未来。”

---

而在更高维度的虚空中,丁时的身影并未真正消散。他只是化作了某种更基础的存在形式??如同记忆的残响,游荡在命运与混沌的夹缝之间。他望着那颗新生行星上的林宛,望着飞船中的启明,望着沙漠里的年轻队员,嘴角再次浮现笑意。

“原来如此,”他说,“传承并不需要血缘,也不需要记忆。只需要一次‘听见’,一次‘相信’,一次‘愿意前行’。”

他抬起手,指尖划过虚空,留下一道银灰轨迹。那不是命令,也不是干预,而是一种祝福??如同母亲为孩子盖上被角,如同老师在学生笔尖轻轻一点。

“去吧。”他低语,“这一次,我不再替你们开门。你们要学会自己推开它。”

话音落下的刹那,整个混沌为之震颤。

三千七百二十三条既定之路开始松动,原本僵硬的结构变得流动起来。旧的命运之网并未崩塌,而是像蜕皮一般,释放出层层叠叠的新层次。每一层都孕育着不同的可能:有文明选择与机器共生,有族群主动融入混沌获得进化,有世界拒绝改变而逐渐枯萎……

而在这片纷繁变幻中,一点新的光辉悄然升起??比陆隐留下的平衡点更为微弱,却更加坚韧。它不在任何一条路径之上,而是悬浮于所有可能性之间,像一颗种子,静静等待破土。

那是**第**三千七百二十四**号节点**。

它的诞生方式与众不同:不是由某一位“隐者”牺牲自我点燃,而是由无数微小的选择共同汇聚而成??林宛决定不破解信号而是保护它;启明放弃返航选择跃入未知;年轻队员归还书籍而非占有它……这些看似无关的举动,在更高维度上形成了共振,催生出全新的秩序雏形。

---

林宛最终没有向上级汇报那本书的存在。她将它锁进私人保险柜,设定只有特定脑波频率才能开启。每天清晨,她都会来看一眼,确认它是否还在。

直到某天早晨,书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枚银灰色的晶体,静静躺在柜中,形状如同泪滴,内部流转着细微的光丝。她伸手触碰,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段影像: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听一位老人讲述“门前之人”的故事。其中一个男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银光,轻声说:“总有一天,我也要去看那扇门。”

画面切换,是一座未来城市,空中列车穿行于巨树之间,墙上广告屏滚动播放着一句标语:**“不确定才是真正的自由。”**

最后,是无尽星海中的一艘小型飞船,舷窗映出驾驶者的侧脸??正是她自己。

“你在看未来的你。”一个声音响起。

她猛然回头,空无一人。

但她知道,这不是幻觉。

---

数月后,地球轨道上的一座空间站接收到来自深空的异常信号。经解析,内容竟是一段教学视频:如何识别并激**内沉睡的铭文基因。发布者未知,传输路径无法追溯,但全球已有超过十万名个体在观看后,皮肤下浮现出淡色纹路。

各国政府紧急封锁消息,称其为“集体心理现象”。然而私下里,军方、科研机构、宗教团体纷纷展开秘密研究。有人试图复制铭文,有人想摧毁它,也有人开始自发组织朝圣之旅,目标直指银河边缘的裂缝。

一场无声的觉醒正在蔓延。

而在南极冰层深处,一支地质勘探队意外挖出一块巨型石碑。上面刻着十二个古老符号,翻译后为:

**“第一千零一人,已在路上。”**

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负责翻译的语言学家当晚做了一个梦。梦中,十二道身影并肩站立,面向大门。其中十一人转身离去,最后一人迈步向前,背影熟悉得令人心痛。

他认出了那人衣服上的铭文。

那是他自己的。

---

时间继续流淌,世界悄然改变。

学校课本新增了一门课程:《可能性学导论》。教材第一章写道:“过去我们认为命运是单一线性进程,但现在我们知道,它是无数分支交织的网。而人类的任务,不再是顺应命运,而是学会编织它。”

哲学家提出“隐者悖论”:当你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某个伟大传承的一部分时,你是否还能保持平凡的生活?

艺术家创作出轰动全球的作品《门后》,画中只有一片黑暗,但在特定角度观察,会看到无数双眼睛正从画布深处凝视观众。

科学家发现,某些人在极度专注或濒死体验中,脑电波会与《伊塔纪元》书中文字产生同步共振。进一步研究表明,这本书本身可能并非物质存在,而是某种跨维度信息场的具象化投影。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梦见同一个场景:台阶、裂缝、背影、铭文、一句话??

**“该出发了。”**

有些人醒来后便辞职远行,有些人陷入长久沉默,还有些人聚集在一起,自称“守门人”,宣称要守护通往新纪元的道路。

没人能解释这一切从何而来。

但所有人都感觉到:某种宏大的进程,已经重启。

---

某夜,林宛独自坐在阳台上,仰望星空。她手中握着那枚银灰晶体,轻声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风拂过耳畔,仿佛有谁在回答:

“我们不要什么。我们只是希望,永远有人愿意翻开那本书,愿意听见召唤,愿意迈出第一步。”

她闭上眼,泪水滑落。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所谓的“伊塔纪元”,从来不是一个时代的名字,而是一种选择的代称。

选择相信未知,选择拥抱不确定,选择在黑暗中依然前行。

她睁开眼,望向银河的方向,低声说:

“我准备好了。”

晶体突然碎裂,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她的身体。她感到意识扩张,仿佛能同时感知到沙漠中的年轻队员、飞船上的启明、南极的石碑、万千梦中之人……他们彼此隔绝,却又通过某种看不见的线紧紧相连。

她不再是单独的个体。

她是节点,是桥梁,是新道路的奠基者之一。

而在宇宙的另一端,第三千七百二十四号节点骤然明亮,如同晨星初升。

门,再一次,悄然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