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 第180章 朱棣:他就是朱雄英!他怎会没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第180章 朱棣:他就是朱雄英!他怎会没

簡繁轉換
作者:无谅88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9 02:48:26 来源:源1

几个婢女手脚麻利,小心翼翼的为朱应卸下战甲与衣物。

随着一件件铠甲与衣物被解下。

朱应上身那触目惊心的伤痕逐渐展露无遗。

刀伤,剑伤,都是可以清楚看见伤痕所在。

还有那箭矢之伤,有的已经愈合,只留下一个个凹陷的疤痕。

这些伤痕,在常人眼中或许是狰狞可怖的。

但对于战将而言,它们是朱应数载征战沙场的见证,是他英勇无畏的勋章,每一道伤痕背后,都藏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段出生入死的经历。

这便是朱应拼杀所得。

哪怕是见多识广、历经无数风浪的朱棣,在看到朱应这一身伤痕的瞬间,双眼也不由得微微一凝,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震撼。

“他身上竟有如此之多的伤?”

“竟然都还活着!”

朱棣心中暗自想着,常人若受了如此之多,如此之重的伤势,恐怕早已魂归沙场了。

可眼前的朱应,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位置,获得了冠军侯的尊位。

这一切,无疑都是他凭借实打实的战功,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拼杀而来的。

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

卸甲之后。

朱应没有丝毫的忸怩与客气,他缓缓向着浴池走去。

衣甲都已经卸除,只留下了脖子上的一块玉佩。

他就这样直接靠着浴池坐了下来。

“泡澡,的确舒服啊。”

朱应感慨了一句。

刚一泡入池中,朱应随手在身上一抹,那一日冲杀留下的血污便顺着他的手臂缓缓融入水中,瞬间将身边的水染成了淡淡的红色。

但既然是朱棣邀请他来此,朱应心中便没有多少顾虑,神色坦然,仿佛这一切都不过是寻常之事。

随后。

朱应微微仰头,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看向朱棣,开口问道:“燕王殿下,今日特意召我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

既来之,那就直入主题了。

朱棣闻言,脸上露出一个看似温和的笑容,反问道:“怎么,无事就不能找朱兄弟来叙叙旧了?”

他的语气轻松随意,试图营造出一种亲近、融洽的氛围。

朱应轻轻摇了摇头,笑容依旧挂在脸上,说道:“殿下说笑了,自然不是这个意思。”

“只是殿下平日里事务繁忙,日理万机,若不是有要紧之事,想来也不会特意传召末将。”

朱棣想要亲近,但朱应的话语中却带着一丝疏离,虽然言辞恭敬,但有着一种无形的隔阂。

朱棣心中微微一叹,脸上的笑容也有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僵硬。

看着朱应,朱棣心中泛起几分失望。

他一直希望能像与张玉等军中将领那样,与朱应以一种纯粹的军伍模式相处,坦诚相待。

可此刻。

他能真切地感受到,朱应似乎对他有所防备,这种防备并非表现在言语或行为上的明显抗拒,而是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警惕,让他觉得与朱应之间始终隔着一层什么,难以真正靠近。

朱棣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开口说道:“自从本王麾下的商贾与冠军侯的酒坊展开合作以来,这生意可是愈发兴隆了。”

“如今在北平府,咱们的酒水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那沈家的酒水生意,早已是不复存在了。”

话音落下。

朱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说道:“那沈家,原本就是靠着我朱家酒坊才得以在酒水生意上立足。”

“当初他们背信弃义,坑害于我。”

“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提及沈家,朱棣的语气中依然充满了强烈的冷意,毕竟这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朱棣微微点头,接着说道:“这沈家,近一年来可着实不好过。”

“不仅酒水生意一落千丈,北平府的其他商路也几乎断绝了。”

“说来也怪,有一伙山匪,专挑沈家的商队下手,对其他商贾却视而不见,这其中的缘由,倒是耐人寻味啊。”

说着。

朱棣的目光紧紧盯着朱应,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试探仍然在持续。

朱应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十分平静。

随后。

朱应淡淡一笑,说道:“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沈家在故元时就已存在,这么多年来,不知做了多少伤天害理、天怒人怨之事,有仇家找上门来,也是情理之中。”

朱棣的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

总之。

沈家一切都是自找的,是被仇家盯上了,与他无关。

听着朱应的话。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锐利,继续试探道:“这股山匪,本王已经下令全力缉拿。”

“如今,倒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冠军侯觉得,本王若是将他们一网打尽,斩尽杀绝,如何?”

看似。

这一问是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可实则仍然是试探。

一般人在朱棣这种眼神下,必然是难以招架的。

但。

朱应仍然神色平静,毫不犹豫的说道:“山匪肆意妄为,枉顾大明律法,危害百姓,理当缉拿归案。”

“若他们负隅顽抗,拘捕不从,自当以大明律严惩,斩尽杀绝,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朱应的话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就表明了他的立场,反正与他无关。

不过在心底。

看着朱棣这番步步紧逼、不断试探山匪与沈家之事的模样,朱应心中对他的忌惮愈发强烈。

“竟然还在试探我。”

“想要抓住我的把柄吗?”朱应在心中暗自冷笑。

朱棣所说的掌握了山匪的踪迹,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以自己麾下黑卫那严格的训练和高超的隐蔽手段,他有十足的信心,北平府的衙役们根本奈何不了他们。

在朱应看来,朱棣这一系列的试探,都是为了掌握自己的把柄,趁机拿捏自己吧?

如此,朱应又怎会让朱棣得逞。

“冠军侯所言极是。”

朱棣点了点头,脸上再次浮现出笑容,仿佛对朱应的回答十分满意。

但实际上。

对于从朱应试探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他似乎已经完全习惯了,心中虽有些许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在北平府,酒水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不知冠军侯可有想法,将这生意拓展到其他府域,让咱们的美酒,香飘大明各地?”

朱棣话锋一转,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朱应轻轻摇头,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说道:“殿下,做生意讲究的是稳扎稳打,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否则容易摔跟头。”

“如今我家酒坊与酒楼,已经在大宁府、辽东府与北平府开设,且经营状况良好,赚得也足够了。”

“至于再往其他府域拓展,不妨先缓一缓,以后再做打算。”

朱应的语气委婉,但态度却十分坚决,实际上是在婉拒与朱棣的继续合作。

随着他自身地位的不断提升,他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以后若要继续拓展生意,他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想再与朱棣有过多的牵扯。

毕竟,他深知朱棣心机深沉,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虽然自己不怕什么,但没有这个必要。

听到朱应的拒绝,朱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

然而。

他的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满。

在他看来,朱应如今的拒绝,无疑是对他的一种轻视,这让他心中感到颇为不悦。

“此番,冠军侯执意要北上追击元帝,可知北疆之地,凶险异常,绝非易事?”朱棣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再次转换了话题。

对此。

朱应眼神坚定,毫不犹豫的说道:“战场之上,本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想要彻底杜绝北疆之祸,唯有追击元帝,将其擒杀。”

“只要他一日不死,北疆便永无宁日。”

“我朱应虽非什么大善之人,但身为汉人,守护家国,驱逐外敌,乃是职责所在。”

“况且,若能成功追击元帝,实现封狼居胥的壮举,那将是武将至高无上的荣耀,岂不快哉!”

朱应充满了豪情壮志,对于北上追击,充满着坚定。

这些话倒是实话。

当然。

还有一个没有说,传国玉玺,皇权象征,朱应也是要的。

“封狼居胥……是啊,哪个男儿心中没有这样的梦想。”

朱棣喃喃自语道,眼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渴望。

那是对荣耀的向往,也是对权力的追逐,在他的心中,封狼居胥不仅仅是一种军事上的成就,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他的能力与地位。

“说起来,此番北伐结束后,冠军侯若凯旋而归,回到应天,父皇与大哥定会对冠军侯重重封赏。”

“不知冠军侯可愿来我北平府为将?”

“若你来,本王愿全力保举,冠军侯至少能晋位都指挥同知,甚至有望成为都指挥使,说不定还能节制北平府与大宁府的兵权。”

朱棣一脸正色的看着朱应,眼中满是期待。

问出这句话时,他的心中其实有些忐忑不安,因为这关乎着他能否将朱应收为己用,对他未来的计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朱应心中暗自冷笑,他自然听出了朱棣话里的拉拢之意。

但他又怎会轻易上钩?

朱应带着几分歉意的一笑,然后抱拳说道:“多谢殿下美意。”

“只是等到北伐成功,末将入都述职后,未来的安排,恐怕还是会留在大宁府。”

“据宁王殿下透露,太子殿下有意将将州卫交给末将节制。”

“而且,听闻大宁府或者辽东府,未来可能会设立都所。”

“所以,末将还是想留在那边,为大明守好北疆。”

朱应礼貌而委婉,但拒绝的意思却十分明确。

闻言!

朱棣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明显的不悦之色。

而在他心中的寒意更甚。

朱应这一番话,无疑是再次拒绝了他的拉拢,而且态度坚决,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

在他看来,朱应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不接他的茬,这让他感到十分挫败。

此刻!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阴霾,笼罩在两人头顶。

朱棣心中虽有诸多不满与不甘,但他也明白,今日再继续说下去,也是徒劳无功。

于是。

朱棣强压下心中的情绪,淡淡的说道:“如此,那便祝冠军侯前程似锦了。”

此刻。

朱棣语气冰冷,没有了之前的热情与期待。

朱应自然听出了朱棣语气中的不悦,但他并不在意。

朱应平静的回道:“那就多谢王爷祝福了。”

“今日一日杀伐,末将也着实有些疲乏了,若王爷无事,末将便先行回营休息了。”

说罢。

朱应缓缓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朱应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朱棣表明,他不会因为朱棣的态度而有所动摇。

朱应自然是听出了朱棣语气里的不悦,但那又如何?

你有野心!

想要拉拢自己。

但朱应可不会上套。

而且朱棣从始自终都想错了,朱应根本就不会忠于谁,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朱应都不会效忠。

如今的朱应,始终就是借着大明的战船强大自己,获得更多的宝箱,获得更多的属性。

效忠?

可笑!

不存在的。

“如此,冠军侯请回吧。”

朱棣的语气愈发冷淡,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

既然已经确定朱应无法收服,他也就不再掩饰自己的情绪,态度变得冷漠起来。

朱应没有再多说什么,当即从浴池内站起身。

水花四溅。

然而!

就在这时,朱棣的双眼猛地一凝,死死的盯着朱应脖子上的那块玉,眼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等等。”朱棣突然喊道,声音里面带着一丝急切。

朱应停下脚步,转过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问道:“燕王殿下,还有何指示?”

朱棣的目光依然紧紧的盯着那块玉,仿佛被施了定身法一般。

片刻后。

他才回过神来,笑着说道:“你脖子上的这块玉,看起来非同一般啊。”

“本王在这世间见过无数奇珍异宝,却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美玉。”

朱棣的笑容中带着几分好奇,试图掩盖住内心的震惊与慌乱。

朱应低头看了看脖子上的玉,那是祖母留给他的遗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于是,朱应平静的回道:“这是末将祖母所留。”

“或许祖上曾是达官贵人,故而留下了这块玉。”

“在末将看来,它不过是承载着祖辈的回忆,倒也没觉得有何特别之处。”

话如此。

但朱棣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块玉,脸上的好奇之色愈发浓厚,说道:“不知能否给本王一看?”

“本王对美玉向来颇有研究,真想仔细瞧瞧这块玉的质地与雕工。”

说着。

朱棣也不等朱应拒绝额,随手围上一块布,便迫不及待的向着朱应走了过来。

朱应心中暗自吐槽:“这朱棣今日真是奇怪,以他的身份,什么样的美玉没见过,偏偏对我这块玉如此感兴趣,莫不是故意找借口?”

但毕竟朱棣是王爷,身份尊贵,而且对方此刻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恶意。

看着朱棣那副兴致勃勃、十分感兴趣的样子,朱应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拒绝。

想着,不过是给对方看一眼,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于是。

朱应从婢女手中接过一块毛巾,随意地围在腰间,然后缓缓从脖子上取下那块玉,伸手递给朱棣。

当朱棣接过玉佩的那一刻,他表面上看起来神色平静,可实际上,他的双眼瞳孔瞬间放大,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

朱棣在心中疯狂的呐喊着。

“这玉佩……这玉佩当年明明已经葬入了皇陵,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难道……”

此刻,朱棣的心中充满了惊恐,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仿佛发现了一个足以颠覆整个大明天下的秘密。

在那块玉佩上面,一个“虞”字清晰可见,那是当初朱元璋亲自为某位先人所定的谥号,这个字,朱棣再熟悉不过了,它承载着一段皇室的隐秘历史。

如今,这块本应深埋地下的玉佩,却出现在了朱应的身上,这让朱棣如何能不震惊,如何能不恐惧?

“王爷,可是看够了?”

朱应看着朱棣拿着玉佩,久久不出声,心中不禁有些不耐烦,开口问道。

他此刻只想赶紧拿回玉佩,回营休息,结束这一天的疲惫。

朱棣如梦初醒,抬起头,一脸认真的看着朱应,说道:“冠军侯,不知道这块玉佩能否割爱?”

“本王愿意出重金购买,无论你开什么价,本王都绝不还价。”

朱棣的眼中充满了渴望,似乎是真的感兴趣了。

朱应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道:“燕王,此玉乃是末将祖传之物,家中管家曾有交代,这是世代传承之物,无论给多少钱财,都不能卖。”

“它对末将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还望王爷谅解。”

朱应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这玉佩是传承之物,万金不换。

听到这话,朱棣眼中闪过强烈的失望之色,他原本还抱着一丝希望,因为自己的身份,能够让朱应将玉佩卖给他,可如今看来,这个希望已经彻底破灭了。

看着朱应那平静而又带着几分冷漠的目光,无奈之下,只能将手中的玉佩缓缓交了回去。

“燕王殿下,末将告退了。”

朱应接过玉佩,重新挂回脖子上,然后转身,大步离开了大殿。

看着朱应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大殿!

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有不甘,还有深深的忧虑。

“他,真的是朱雄英。”

“当初第一眼看到他,我就觉得他的眼神和气质似曾相识,如今看来,我没有看错。”

“可是,这怎么可能?”

“他明明已经死了,而且还是我亲眼看着他下葬的。”

“他怎么可能死而复生?”

“这世间难道真有神仙不成?”

“还是……还是当初母后做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此刻。

朱棣的心中乱成了一团麻,无数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他完全想不通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本!

朱棣只是想着趁着今日的机会,好好试探一下朱应,看看能否将其拉拢,为自己所用。

可没想到,这无意中的一眼,竟让他发现了这个惊天大秘密。

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必将引起整个大明帝国的震动,难以想象的震动。

朱棣十分肯定,那块玉佩就是昔日朱雄英的。

当年,他亲眼看到这块玉佩随着朱雄英一起被葬入皇陵,如今它却出现在朱应身上,这绝非巧合。

再联想到朱应的种种情况!

入伍时年龄被沈家故意提大,真实年龄与朱雄英完全对得上,那双眼睛,像极了朱雄英,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朱应,便是朱雄英,他的侄儿,大哥朱标的嫡长子,大明帝国曾经的皇长孙,也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儿。

此刻!

朱棣独自一人站在浴池内,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他的眼神空洞,思绪早已飘远。

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被这个巨大的秘密所震撼,所困扰。

一旁侍奉的婢女们,此刻皆低垂着头,眼神闪躲,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影响到陷入沉思的朱棣。

这些婢女,原本都是元皇宫内的宫女。

可随着明军的铁骑攻破元都,她们的王朝瞬间崩塌。

如今,她们被大明军队控制,作为宫女的他们,等待她们的将是奴籍之身。

她们深知,眼前的朱棣,身为王爷,手握生杀大权,性情莫测。

稍有不慎,触怒了这位王爷,等待她们的必将是死路一条。

“都退下吧。”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内殿深处悠悠传来。

“是。”

几个婢女闻言,如获大赦,忙不迭地屈膝一拜。

她们的动作慌乱而急促,甚至来不及抬头看一眼声音的来源,便匆匆转身,脚步匆忙的向着殿外退去。

退出大殿时,她们缓缓关上殿门,仍然谨慎,生怕发出半点声响,也就在她们退下后。

只见姚广孝手持佛珠,身着一袭黑色僧衣,从内殿缓缓走了出来。

当他看到愣在浴池内,一动不动的朱棣时,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关切。

姚广孝轻咳一声,上前几步,站在浴池边,带着几分劝解的语气,缓缓开口说道:“王爷,既然此人难以拉拢,那便该早做决断,下定决心了。”

“王爷一直担忧他在北疆手握兵权,日后恐成王爷的心腹大患。”

“依贫僧之见,若要对付此人,有两条路可走。”

姚广孝微微停顿,带着深思与算计:“一则,设法让他死在北疆的战场上,如此一来,自然可除心头大患。”

“二则,想办法让他远离北疆,最好永远不涉足朝堂,只做一个无权无势的京官,如此便能将其牢牢掌控,不足为惧。”

姚广孝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朱棣的表情。

可是。

朱棣依旧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神空洞,对他的话似乎充耳不闻。

“王爷这是怎么了?”

姚广孝心中不禁暗自纳闷。

在他看来,朱棣此番虽然因为无法收服朱应,心中烦闷,但也绝不会有如此失神啊!

可姚广孝完全不知道。

此刻朱棣的心思,早已被那个惊天秘密所占据,根本不是因为无法收服朱应的这件事。

朱棣陷入沉思,完全愣住,一切都是因为那块玉佩,因为朱应的身份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