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298章 309 於飞鸿书香世家,海博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298章 309 於飞鸿书香世家,海博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第298章309【于飞鸿书香世家,海博翻译社马老板】

在川蜀待了两天,李艺书本来是想送蒋琴琴回山城的,只是这丫头不想那麽早回去,他便自己坐飞机前往于飞鸿的老家杭州。

当天下午,李艺书就跟于飞鸿的外婆见了面,老人家对这个孙女婿很是满意,不仅身姿挺拔丶相貌堂堂,最主要还是非常有前途。

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国际上有名的大导演,再加上又跟于飞鸿是一个大学毕业,有几年的感情基础,日后也算是琴瑟和鸣。

老人家满意了,于飞鸿的姨妈丶舅舅等人那就更满意了。

外婆年纪大了,平日也不怎麽关注电影方面的事情,但姨妈舅舅等人,他们或多或少是知道李艺书这位大导演能耐的。

名气大不说,而且还很有钱,一部电影能在国外卖上亿美元,怎麽着分到手也得有几百万美元吧?

从外婆家出来后,李艺书坐在副驾驶上,忍不住对着开车的于飞鸿说道:

「没想到你外公他们家跟钱老是同一家族啊。」

今天得知这事的时候,李艺书很是惊讶,不过很快就释然了,难怪于飞鸿日后拍摄的《爱有来世》能上映,原来家族背景不一般啊!

《爱有来世》这部电影可是实打实出现了鬼魂这个概念,要知道在国内坚决不允许这类题材上映的情况之下,都能给安排上映了,可想而知她家背后的能耐可不一般。

如果只有一个清华毕业的父亲,一个浙大毕业的母亲,肯定是不够格的。

而在今天李艺书总算是搞清楚了于飞鸿不一般的家庭背景,那就是于妈妈姓钱。

钱氏可是江浙大户,出了不少名人!

有那麽一句话:「千年名门望族丶两浙第一世家」

这第一世家,说的就是钱家。

后来有人总结钱家出过「一诺奖丶二外交家丶三科学家丶四国学大师丶五政协领导丶十八两院院士」。

按照古代的说法,钱家是真正的书香世家。

除了于妈妈是钱家人,于飞鸿的父亲也不是一般人,具体背景,李艺书还不太清楚,但是从跟于飞鸿外婆一家交流当中,多少也是能肯定于爸爸最起码也是门当户对。

这也不难怪于飞鸿凭啥能够拍那麽一部电影了。

于飞鸿笑了笑:「虽说是同一族,但并不算是同一支,可真要论的话,也的确是没出五服,我外公跟钱老都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

李艺书摇摇头:「那关系也已经很近了。」

在古代只要没出五服那都算是亲戚,只不过当代已经不怎麽流行这一套了,可对于大家族而言,还是很管用的,毕竟人多力量大,家族能够同气连枝。

只不过再过个几十年,除了南方沿海地区之外,其他地方连家族三代都不再亲密。

只能说有好也有坏吧。

「还行吧。」于飞鸿笑了笑,随后问道:「你准备在这待几天?」

李艺书道:「两三天吧,我还得去合肥一趟。」

闻言,于飞鸿脸上有点失望,她还想着李艺书能够在杭州多待一阵子,平日里她在北电教书,李艺书要在外面拍电影,聚少离多,还不如当初在学校的时候。

李艺书注意到她失落的表情,开口道:「飞鸿,要不这次你跟我一起去合肥玩几天?」

「好啊!」于飞鸿眼前一亮,点点头道:「不过我就最多只能陪你待几天,外婆的身体你也看到了,我得趁着暑假多陪陪她老人家。」

「嗯,到时候我再陪你回来多待些日子,七月底我还得去美国那边准备剧组拍摄的事情。」

李艺书朝着于飞鸿露出笑容,现在正是他事业大步前进的阶段,只要《芝加哥》能够在美国取得成功,那麽接下来他就会考虑拍摄一两部大制作了。

小打小闹的终归是很难彻底打入北美市场,李艺书已经计划等拍完《芝加哥》《白日焰火》后,明年将《三国赤壁》给拍摄结束,1996年在美国开一部特效大片。

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得看艾米那边,他早在去年底的时候,就让艾米着手收购一家特效公司,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筛选与谈判,最终锁定了一家名叫「格斯特效」的公司。

李艺书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艾米还在带人去跟格斯特效公司谈判,估计这次回去应该就差不多了。

「对了,你去合肥做什麽?」于飞鸿好奇的很,李艺书的公司不是在燕京吗?跑去合肥做什麽?

李艺书道:「那边公司有点事要处理。」

霍文熙昨天打来电话,说是已经跟北影厂丶山东电影制片厂丶山西电影制片厂丶峨眉电影制片厂等十几家省级电影制片厂达成了电影版权VCD制造的合作。

同时霍文熙又跟新华书店签订了分销合同,未来会在全国密密麻麻2000多家新华书店内,开始销售各种正版光碟。

这些正版光碟除了有国内各大制片厂授权的电影外,也有霍文熙从港台买来的影片。

利润分成这一块,这年头还是得看经销商的脸色,特别是新华书店这种全国最大的书店,要知道现如今县级以上的城镇,基本都有一家新华书店。

铺货程度远远不是民营企业乃至百货大楼能够比拟的。

所以分成的大头是新华书店,其次就是制片厂,先锋电器公司就赚个刻录光碟的辛苦钱。

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因为只有这样,霍文熙才能拿下这些电影制片厂老电影的刻录版权,以及跟新华书店签订的三年独家合作,未来全国2000多家新华书店内,只允许卖先锋电器生产刻录的光碟。

不是霍文熙不想多签约几年,主要还是在于新华书店那边不愿意,独家合作对霍文熙是好事,对新华书店就未必是好事了。

VCD目前全国销量已经突破了50万台,今年有望破百万,听起来销量是很高,可要放在全国市场上,那就是小巫见大巫。

只不过VCD的诞生,也是让无数人发现了商机,新华书店是国企单位,隶属于国家出版社名下,自然是能人辈出,能看出光碟未来的商业价值。

VCD只能一户卖一台,但光碟就不同了,新电影丶老电影丶专辑唱片丶教育……

但凡是能够进行刻录的内容,都是可以制作成光碟销售,这可不是买一台VCD回家的一锤子买卖,亦如印刷书本一样。

现如今国内各大出版社没有亲自下场,参与到光碟刻录当中,其实就是想让先锋电器把路给铺平了,等到大众习惯了影碟的存在,再趁势而下,直接抢占市场份额。

毕竟影碟这种产品的复刻性太强,买台设备就能自己刻录内容,不具备品牌化的可行性,老百姓也只在乎影碟播出的内容跟质量。

当天晚上。

李艺书住在了杭州一家酒店内。

本来于飞鸿的外婆是希望他住在家里面的,外婆家是一个面积颇大的宅院,只不过李艺书不太喜欢住别人家里,而且也不太方便,就在HZ市找了一家酒店住下。

自然少不了一番激情,只不过考虑到不便在外面过夜,完事以后,于飞鸿也是开车回了外婆家。

第二天清晨,天还蒙蒙亮,李艺书还在酒店房间内睡觉呢,于飞鸿就跑来找他,说是要带他去吃杭州的早点。

后世网上一直说「杭州是美食荒漠」,李艺书多少是有所关注,感觉这话说的有点太片面了。

杭州他上一世也去过不少次,吃了不少家饭店,味道不能说有多美味,但也对得起价格。

如今杭州还没有那麽多外来的饭馆,就连早点店也有很多都是本地人开的,李艺书跟在于飞鸿的后面,倒是品尝到了一番当地特有的杭州小笼包。

小笼包不出奇,日后全国各地都有,但发源地的杭州小笼包,味道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形如荸荠,皮薄肉丰,这是杭州小笼包最大的特点。

除此之外,还有生煎包,外形与小笼包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水蒸,一个是油煎,但吃起来的口感却完全不一样。

「那小笼包跟生煎包的味道真不错!」

上午八点多,前往西湖的路上,李艺书吃的肚子饱饱的,夸赞道:「回头我得跟司徒老师说一声,让他带剧组来杭州走一趟,这杭州美食还是很多的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除了景美人美,美食也半点不少。」

于飞鸿笑盈盈:「据说当年乾隆六下江南,为的就是这江南美食。」

李艺书认同道:「倒是有这个可能。」

乾隆下江南,为了吃或许是有,但更多的肯定是为了享受。

古代燕京地区本就苦寒,冬天冷夏天热的,哪儿比的上杨柳青青的江南好?

白居易就曾写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连唐代江南都已经发展如此之好,到了明清时期,又经过南宋近百年的打造,可以想像得多富庶多舒适了。

二人有说有笑的到了西湖附近,还没靠近,李艺书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腥臭味。

他抬头看了一眼西湖,不由眉头一皱:「这西湖水有点臭啊。」

「现在还算好了,之前更臭。」

于飞鸿道:「我小时候来外婆家,西湖水还没那麽臭,后来不知道怎麽搞的,西湖水越来越臭,还是前几年政府对西湖水进行治理,这臭味才消散了大半。」

「治理是对的,金山银山,不如青山。」李艺书认同的点了点头,他上一世也是千禧年以后才来的西湖,那时候西湖的风景可比现在好多了,岸边杨柳莺莺,湖内遮天莲叶,水面碧波荡漾。

今天是周末,来西湖踏青的人有不少,李艺书跟于飞鸿也是走走停停,天色尚早,太阳也不强烈,西湖边微风吹来,除了有点腥臭之味有点扫人雅兴,倒也是令人心情舒畅。

「这麽喜欢杭州,你不如在杭州买一套房?」

「行啊,你帮我看看,找找看有没有跟你外婆家那样的宅院……」

李艺书话说到一半,他的目光便被不远处一伙人给吸引。

那几人都身着统一款式的白色体恤衫,衣服胸口部位印有「海博」二字,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迭厚厚的纸,正挨个的给路上的行人发放传单。

统一制服发传单,在这年头还算稀奇,但是在李艺书看来却没啥,之所以一直盯着,是因为他见到了一个熟面孔。

见李艺书停下脚步,于飞鸿好奇道:「在看什麽?」

李艺书目不转睛道:「看首富。」

「首付?什麽首付?」于飞鸿一脸好奇的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见到一群人在那发传单。

「走,过去看看!」

李艺书也没过多解释,迈着大步就走了过去。

那张脸现在没几个人认识,但三十年后,绝对是全中国最让人熟悉的一张面孔了。

于飞鸿连忙跟上去:「等等我!」

李艺书一边走一边思考该怎麽跟马老板接触。

马老板作为日后全国首富,带动了电商时代的崛起,他的个人事迹早已广为流传。

现如今的马老板应该还只是一个小小翻译社的老板,连网际网路都还没有过多的接触。

原本他还想着等几年,国内网际网路发展起来了,再花钱投资马老板的电商平台,还有小马老板的社交软体。

可现在提前遇到了,倒是可以先接触接触。

等以后对方有了想要往网际网路电商平台发展的想法,少不了资金扶持的情况下,必然会想到他这位有钱大老板的。

「先生,看看我们海博翻译社。」

当看见一男一女走来,对方这气势形象就不一般,马芸也是连忙走上前,将手上的传单递了过去。

「海博翻译社?」

李艺书下意识接过对方的传单,扫了一眼,上面的业务还挺广的,上到为一些杭州国企丶民企等进行海外订单的翻译,下到为海外游客来杭州旅游提供导游翻译。

凡是跟翻译有关的业务上面几乎都有,而且不局限英语,法语丶德语丶俄语丶西班牙语丶日语丶韩语等等国际主要语言都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