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345章 356 好莱坞的义大利裔团体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345章 356 好莱坞的义大利裔团体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第345章356【好莱坞的义大利裔团体,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

「你说的没错,阿甘是最大的赢家。」

莫妮卡看着《阿甘》剧组全台上台领最佳影片奖,彻底熄灭了内心最后一丝祈求「肖申克的救赎」获大奖的想法。

「可惜了,肖申克那麽好的一部电影,这肯定是黑幕!」

她叹了口气,为《肖申克的救赎》鸣不平,明明是一部很好很好的电影,为什麽却连一个奖都没有?

是的,一个奖都没有,连一个添头的安慰奖都没!

七个提名,从最佳影片到最佳男主等,一个都没有。

「莫妮卡。」

李艺书看着还不了解奥斯卡本质的莫妮卡,笑了笑道:「你说的没错,这的确是黑幕,本来我今年是想替《肖申克》公关一下的,别的不敢说,拿下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这些,应该是没多大问题。」

「那为什麽不试试呢?」

「没有必要了,《肖申克的救赎》票房失败,再去公关奥斯卡的意义不大。」

「可还有录像带丶VCD丶海报丶花絮版……这些周边都是可以卖的呀,如果获奖了的话,不是更能吸引观众去买吗?」

在艺术娱乐集团工作一年多来,莫妮卡已经熟悉了好莱坞营收的全部流程,从上映到周边,她或多或少都参与过。

而且很清楚,现在好莱坞电影公司,票房收入只占了电影40%左右,剩下的60%大头,基本全都在录像带丶VCD丶海报等产品周边上。

「除非是大奖,不然就这些小奖毫无意义。」李艺书摇摇头道:「与其拿这些小奖,还不如一个奖都不公关,再等几年,观众渐渐地看懂了肖申克,自会有人为其鸣冤的。」

最佳改编剧本,跟最佳剪辑这些奖,真的是可有可无,最多是让编剧跟后期的剪辑师,获得一个奥斯卡的殊荣,为以后参与其他电影提高报酬。

可对电影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提升,李艺书不清楚上一世《肖申克的救赎》有没有获得这几个小奖,但有一点很肯定,拿不如不拿。

不拿,以后这部电影才会真正成为一代经典。

原因很简单,七项提名,说明电影质量摆在这,一个奖都没获得,说明必然是有内幕。

现在的奥斯卡,是美国电影界最高奖,没有人质疑他是否缺乏公平,但李艺书知道未来奥斯卡会被哈维玩烂。

等玩烂了以后,大众才会惊讶的发现,奥斯卡金像奖原来也不是公平公正的奖项。

《肖申克的救赎》是被人为埋没的经典。

就好像现在老百姓跟电影人都集体认可的金鸡百花,与二十年后的主办方认可的金鸡百花,是两个区别。

前者大家都认,后者是只有他们主办方跟评委们认可。

莫妮卡很聪明,之前是看不透,被李艺书这麽一点拨,立马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了。

点点头,她倒也没有再说这个话题,喝了一口红酒,看着电视上逐渐落入尾声的奥斯卡典礼,迟疑道:「亲爱的……」

「怎麽了?」

「嗯……《赌城风云》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想请你参加他后天的乔迁宴。」

「马丁·斯科塞斯?」

李艺书眉毛一挑,他对这个导演有印象,日后拍过《纽约黑帮》《无间行者》跟《华尔街之狼》,先后多次跟小李子合作,被誉为美国黑帮电影教父。

「你跟他认识?」

「嗯,算是认识吧。」

莫妮卡想了想,便开口说道:「亲爱的,你应该知道好莱坞喜欢拉帮结派,有澳洲帮,还有英国帮……」

莫妮卡是义大利人,不出名的时候,自然没人找上门,但随着先后监制丶制片了多部大卖电影,还担任了艺术娱乐集团制片总监的位置,她的名字自然出现在了一些在好莱坞讨生活的义大利人跟义大利裔视野当中。

这几个月来,不是没有义大利团队向她发出邀请函,但是都被莫妮卡给以工作忙碌为由给婉拒了。

一直到前段时间,在好莱坞颇具知名度的马丁斯科塞斯导演,还有尼古拉斯凯奇丶安妮班克罗夫特三人亲自来艺术娱乐集团拜访她。

这三人都是目前在好莱坞混的义大利团队当中具有很高名望的人。

不说现在还活跃在好莱坞的马丁跟尼古拉斯,单单就安妮班克罗夫特这位50年代就在好莱坞混的义大利裔,莫妮卡就算再不想见,也得跟他们三人见见面。

一见面,三人没说什麽义大利人帮义大利人这些话,而是聊起了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市场,之后又说了一下他们义大利团体这些年在好莱坞的发展……

本身莫妮卡就不如这三人混的老练,渐渐地有点被说动了。

因为按照他们的说法,大家都是义大利人或者是义大利人的后代,相互帮助是很正常的。

比如在电影选角的时候,不必过分的倾向义大利裔,但可以适当的给自己族裔的人一个机会,一个公平选角的机会。

美国是移民国家,除了原生的印第安人外,其他人都是外来的移民或者移民后代,他们天生就喜欢抱团取暖,这也缔造了五六十年代的各种以民族为主的团体组织。

义大利人丶爱尔兰人丶俄国人丶华人丶日本人丶韩国人……等等。

说着说着,他们就提到了李艺书,马丁斯科塞斯得知李艺书过段时间要来好莱坞举办电影首映礼,便希望莫妮卡能帮忙发出邀请。

莫妮卡其实是想拒绝的,只是转念一想,对方是好莱坞有名的导演,集团未来说不定会跟对方有合作,便答应帮忙转达,却不保证李艺书会去参加乔迁宴。

李艺书听完后,看向莫妮卡:「你是想我去,还是不想过去?」

「不考虑私人情感,我是认为可以去参加一下,马丁导演在好莱坞很有名,之前亲爱的你也说了,我们集团未来不会局限于拍摄低成本电影,多认识认识一些导演没什麽不好的。」

任何国家,有名的导演,往往都是各大电影公司的座上宾,因为他们会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

李艺书就是凭藉他那让人获得丰厚回报的能力,才能在日本跟东宝株式会社达成多次的交易,顺带还跟当时的哥伦比亚总裁森岛久雄联系上,拍摄了他人生第一部好莱坞电影。

这就是大导演的影响力,不局限商业或者文艺,毕竟能成为大导演的,基本上在赚钱方面都不会差,哪怕是拍文艺片的导演。

闻言,李艺书微微点头:「行,那就去参加一下吧!我对马丁斯科塞斯也是久仰大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跟他合作合作。」

马丁斯科塞斯被誉为黑帮电影教父,不单单是因为喜欢拍黑帮题材的电影,而是他拍摄的黑帮题材电影,几乎都能赚钱,哪怕票房上没有大爆特爆,可在录像带等方面,却能为制片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

除了这点,李艺书也明白好莱坞流行抱团,莫妮卡是义大利人,能够跟义大利团体搞好关系,对她对集团其实都是有利的,最起码未来如果那些在好莱坞混的有名的义大利团体的人,有什麽好的项目,莫妮卡也能以公司的名义参与。

「谢谢你亲爱的,其实……你没必要迁就我的。」

莫妮卡是知道李艺书不喜欢参加这些活动的,见他答应去参加马丁的乔迁宴,便知道是为了她,心里感动不已。

闻言,李艺书笑眯眯道:「你现在是集团的制片总监,不可能一直参与集团的电影制片,马丁他们都是好莱坞有名的导演与演员,这是一个很好的,开拓你的人脉关系网的机会。」

见她表情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李艺书坏笑道:「你如果真的感觉亏欠,不如你这样……」

听着听着

莫妮卡嘴角上扬,「没问题亲爱的。」

第二天的上午。

莫妮卡开车,载着李艺书前往了洛杉矶艺术娱乐集团,等李艺书二人到了以后,就发现艾米早已在办公室等候多时了。

李艺书道:「不好意思艾米,昨天晚上倒时差,来晚了。」

艾米看着李艺书那厚厚的黑眼圈,再看看莫妮卡春光满面的样子,怎能不知道老板昨天晚上肯定是操劳了。

「没事的老板!」

为老板**考虑,艾米主动转移话题:「这是去年《电锯惊魂》《惊声尖叫》,还有前不久情人节上映的《致命弯道》的票房数据,其中还有这两年我们集团在产品周边这一块的营收状况。」

李艺书坐下来后,看了一眼手上的三份报告,先拿出了《致命弯道》。

这部电影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时候上映的,那时候国内正好是元宵。

票房数据马马虎虎,北美票房堪堪2000万美元,不过对比200多万的制片成本来说,绝对是大赚的。

不过因为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很多,艾米为了拿到更多的银幕,私下跟院线联盟达成了协议,这部电影的院线分成比例比之前高了一成。

看到这,李艺书看向艾米,想等她给自己一个解释。

「老板,《致命弯道》的制片成本,跟影片规模,在情人节档期与同期电影而言,是很不乐观的,但是情人节档期又是美国恐怖电影最重要的档期之一,所以我在跟金狮影业的大卫,还有其他部门高管商量过后,决定让出部分的收益,给我们合作多次的社区院线联盟……」

艾米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不单单是因为电影本身成本低,不容易引起院线方的关注,最主要的是经过之前几次低成本恐怖片的运作,包括《死神来了》《电锯惊魂》等影片,在录像带与VCD这一块,卖的十分好!

前前后后,这几部电影在录像带租赁方面,可是大杀四方,这一年多来,为公司带来了近千万美元的利润。

而且美国电影行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

从电影上映,到下映后制作录像带,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这样的好处,就是哪怕是五十年前拍的老电影,到了今天依旧能为制片公司带来利润。

只不过这个利润有多少,就得看影片的质量如何了,如同二十年前的《教父》,这部电影依旧能每年为派拉蒙影业带来全球近百万美元的利润。

去掉各个渠道成本,落到派拉蒙手上的,几十万美元肯定是有的。

一部经典之作就能在二十年后带来稳定的一年几十万美元的收入,十部,百部呢?

基于对好莱坞逐渐的了解,还有招聘来的经验丰富的好莱坞电影从业者,艾米才决定让出一成利给合作多次的社区院线联盟,拿到更多的排片量,提高《致命弯道》的知名度。

要说损失,肯定是没有的,毕竟没有让利的话,电影排片很难让影片突破2000万美元,更不要说还有后面长期的录像带销售租赁业务了。

「艾米,我知道你是为集团着想,但这种事以后还是少做。」

李艺书摇头道:「并不是因为你擅作主张,而是因为我们是外来者,打破规矩不是我们这些外来者应该做的。」

也就是这几年两边关系不错,李艺书的公司在美国还能混点钱,但过几年就未必了。

艾米听后,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李艺书继续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哪些在制作的项目?」

「《死神来了2》,还有《隔山有眼》。」

「都完成了?」

「基本完成了。」

「那就再开一个新的项目,对外发出拼盘邀约。」

「好的老板。」

艾米明白老板什麽意思,点头答应下来后,又想起了一件事,说道:「对了老板,您认识贝聿铭吗?」

「贝聿铭?那位华人建筑大师?」

「是的,他的助理昨天联系我,说是贝先生希望能够跟老板你见一面。」

「跟我见面?为什麽?」

「貌似是为了邀请老板你参加「百人会」!」

「百人会?」

「是的,我找人问了一下,好像是针对在美华人华裔的一个团体组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