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370章 381 大陆掀起了选美热,拿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370章 381 大陆掀起了选美热,拿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上海戏剧学院。

尽管现在是暑假期间,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没有回老去,而是留在学校。

在学校住宿舍又不要钱,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都留在上海打暑假工。

女生宿舍内。

今天放假,天气又好,一大早没有离开的女大学生们,便起来走进公共洗漱间,开始洗衣服。

一名女学生洗好了衣服,端着脸盆回了宿舍,就看见同寝室的舍友李兵兵坐在书桌边忙碌。

「这放假了还这麽努力学习……」

女同学刚说完,就看见桌上放着的纸,上面赫然写着「亚洲小姐选美大赛报名表」!

她吃惊道:「兵兵,你要报名亚洲小姐啊?」

「是啊妍妍!」

李兵兵笑嘻嘻的回头看向舍友:「亚洲小姐这麽大的比赛,我肯定是要尝试尝试的,就算没能入选,最起码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是,你长的这麽好看,去报名肯定行的。」

曹妍妍叹了口气:「我就不行了,长的一般般,估计刚投了报名表,过去还没参加就得被刷下来。」

亚洲小姐选美大赛,顾名思义,首要的肯定是选美!

不说各个国色天香,最起码也得长相标识,让人看得舒服,要麽是小家碧玉型,要麽是邻家少女型。

曹妍妍相貌不算丑,能考进上戏的,除非是能力特别出彩,否则长相上都不差。

可不丑归不丑,对比李兵兵来说,她的相貌就是有点路人甲。

「可以试一试啊。」李兵兵说道:「我听说李玉也准备报名参加。」

「李玉也参加?」

曹妍妍吃惊道:「她不是回老家了吗?」

李玉是陕西人,放了暑假后,就回老家去了。(情深深雨蒙蒙,出演过方瑜)

李兵兵道:「昨天就回来了,听说是特意回来参加亚洲小姐选美大赛的。」

「那看来我们学校报名的不少啊?」

「是啊,92级的王倩华,金毓婷,还有94级的马伊莉,杨明那都要报名参加。」

「这麽多啊!」

「是啊,我听说北电,中戏也都有人报名,而且不管艺术院校报名的人多,听说很多歌舞团丶剧院都有人报名的。」

听见这话,原本还有点想报名的曹妍妍,立马断了心中的念想。

不说这些院校,歌舞团的美女有多少,单单就民间美女,恐怕都不在少数。

这次选美大赛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另一边。

羊城。(广!州!)

作为与香江邻近的城市,亚洲小姐选美大赛的风潮,也是最先吹到了这里。

羊城电视台得到了亚视的授权许可,接下来会在内地范围内进行海选大赛。

当然了,说是内地,实际上还是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

如果有外地人来报名选美大赛,也不是不可以,可得自付差旅费。

羊城是受香江影响最大的一座内地城市,对于香江的港姐选美大赛丶亚洲小姐选美大赛,几乎人人都能说上两句。

毕竟现在还是天线时代,羊城地区是能够收看到香江电视台播出的节目。

随着选美大赛的消息,在羊城当地报纸上,随处可见。

许多爱美的姑娘们,纷纷报名参赛,不管成与不成,对于她们来说都没什麽损失。

可这要是入选成功,去了香江那边参加选拔赛,那指不定就能跟各路港姐一样,出演香江电影,成为大明星!(先在各国内部选出冠军,再参加亚视的亚洲小姐总决赛)

无数年轻女孩们投出了自己的简历!

不到三天的时间,羊城电视台就收到了数千封报名信。

这还不算羊城本地的。

如今正好是学生放暑假期间,年满18岁的女大学生不要太多。

而今年亚洲小姐选美大赛又推出的如此隆重,全亚洲国家选出冠军出来,这麽大的选美大赛,哪一个想要成名的姑娘不来参加?

眼看报名人数严重超标,羊城电视台急忙联系了亚洲电视台。

霍汶希得知羊城电视台收到了数千封报名信,也是大为吃惊,从正式公布到现在,才几天时间啊,就有几千人报名了?

而且还是寄信的方式,指不定路上还有更多!

眼看选美大赛在内地十分受关注,霍汶希当机立断,派遣了一支电视台栏目组的人,奔赴羊城那边,准备对海选赛进行摄影,同时安排了几名电视台的签约艺人,去担任评审。

本来按照之前的想法,亚洲电视台只播出香江本地报名的海选,宝岛那边交给了中视负责,而大陆交给羊城电视台。

没想到大陆观众如此热情。

霍汶希自然不想错过这麽一大波精彩的海选比赛了。

但报名人数还是太多了。

一周后,有近两万封报名信。

考虑到这些人要来羊城参加海选,羊城电视台只能通过各路媒体,对外停止了报名。

同时表示明年还会继续举办亚洲小姐选美大赛,而且明年的规模会更大,同时还会与各个省台进行合作。

再之后,收到的报名信,统统拒绝或者让邮局的人送回去。

亚洲小姐选美大赛所引发的轰动,不仅发生在了大陆,同样在亚洲各个国家。

地区不发达的国家,诸如马来丶印泥丶泰王国等国家,对于选美大赛的热情就更甚了。

如今香江这座岛屿城市,在亚洲的影响力还是十分巨大的,不仅仅其亚洲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同样还有娱乐行业的加持。

东方好莱坞的名头,可不是开玩笑的,更何况这几年,四大天王的影响力早已从华语圈内,渐渐的往日韩丶东南亚国家传播开来。

四大天王出现的地方,必定少不了影迷丶歌迷们追逐。

90年代末期,是四大天王风头最盛的几年。

等到千禧年以后,港片与四大天王的招牌就不好使了。

一方面是港片的衰落,导致港星逐渐的被欧美明星取代,另一方面也是新生代歌手的出现,挤占了这些老牌歌手的名气。

毕竟追星的永远都是年轻人,他们喜好的也都是年轻偶像,而不是一帮三四十岁的「天王」。

7月23号。

李艺书暂停拍摄,把剧组交给了韩三坪统筹,请了一天假,前往了香江。

他来香江倒不是为了亚洲小姐选美大赛,这方面的事情,自然有电视台的节目组负责,李艺书来香江是为了收购明报的事情。

经过这两个月的调查,大刘对《明报》已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而且已经有了收购方案。

为了不引起外人的注意,二人的会面地点,在半岛酒店的会议室内。

大刘笑嘻嘻的伸出手:「李生,好久不见!」

「刘总,这次多谢你了。」

李艺书笑道:「要是没刘总帮忙的话,我想也不可能调查到这麽多内幕。」

大刘哈哈一笑:「李生太客气了,其实没有我,李生也能找杨总或者其他人调查的。」

李艺书说道:「话是这麽说,但还是感谢刘总帮忙,艺术娱乐集团日后要是有上市规划,一定会找刘总的。」

艺术娱乐集团想要谋求上市,其实还是很简单的,但要想稳固集团,肯定是要拉拢很多的股东进来的。

如今艺术娱乐集团是李艺书个人独资,但明年会进行两轮融资,吸纳有实力的股东与资本进场。

之后在97年初,《三国赤壁》上映后,择机上市。

选择在97年上市,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李艺书想要在上市之前套现一波钱,坐等亚洲金融危机的到来,再抄底购买自家集团的股份。

一来一去,赚的可都是巨额的差价,同时还能更好的隐藏股份。

二人简单的寒暄一番,便坐下聊了起来。

大刘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李艺书:「李生,这是我调查到的有关于品海的资料,以前一直以为这小子有商业头脑,现在一看,这小子就是个行骗高手啊!」

李艺书惊讶的看了大刘一眼,接过文件翻了起来,看了几眼,便猛地抬头:「刘总,这些都是真的?」

「是真的!」

边上的大刘点点头,笑道:「没想到金镛聪明一辈子,最后反倒选了个无能之辈来继承《明报》!」

自从1989年5月20号,在《明报》创刊30年的茶话会上,金镛突然宣布辞去社长一职,只保留了明报董事局主席职位,同时还表示自己有了淡出江湖的退休打算。

而当时《明报》的市值约在10亿丶盈利约1亿港元的大型报业集团。

金镛要退休了,他儿子跟他又不合,对报业感兴趣的各大富豪们,纷纷出手。

一时引来10多个财团上门洽谈收购金庸所持的股权。

先后有收购专家梁伯韬与出版奇人郑经翰合组的收购拍档丶英国报业大亨麦士维丶香江首席财阀李黄瓜丶香江首席洋行怡和集团丶以及澳籍传媒大王《南华早报》大股东梅铎,另还有日本德间书局老板及其顾问于品海。

但最后,没有一家财团谈妥。

金镛之意,并不在于《明报》售价多少,而是未来的继承人能否将《明报》精神发扬光大。

他自己也曾经在明报集团内部物色合适人选,但一直举棋不定。

这时有一个年轻人引起了金镛的关注,这个人就是如今成为《明报》新老板的于品海。

根据大刘调查到的资料,跟搜集到的一些前几年的报纸来看,于品海真的是一个「老年人最佳陪伴员」。

从1989年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去金镛家,花了很多时间陪金大侠看戏丶食大闸蟹,又不时大谈办报理想。

因为很早就跟儿子闹矛盾,父子俩如同仇人一般多年未见,金镛一把年纪的人了,却从未享受过父子之乐。

如今一个跟儿子差不多年龄的人,每天来陪自己吃吃喝喝玩玩,金镛自然对他感官极好。

所以在1991年12月,于品海跟金镛进行首次股份交易,一直到去年12月1号。

三年的时间,金镛把自己在明报的股份,分成了五次交给于品海,让其成为了新的明报董事局主席。

如果只是这样,于品海只能说是有手段谋划。

人家金镛写了那麽多武侠小说,又是办报纸的,见人见事何其多,他如果不乐意,肯定是不会转让股份给于品海。

但是于品海这人,可不仅仅是老年人最佳陪伴员,还是一个坐过牢的犯罪分子。

大刘花了很多时间去调查于品海过往的经历,调查到他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曾触犯偷窃丶冒签支票丶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丶私藏枪枝等7项控罪,被判入狱。

如果只是这些,只能说其私德有问题,金镛就算看到资料后悔了,但股份已经卖给了对方,也无计可施。

可于品海不单单私德有亏,他因为在海外投资失利。

今年初,利用《明报》拿贷款去加拿大开投资赌业,隐瞒股东的同时也违反与银团的贷款协议。

只不过还未爆出来。

大刘也是因为跟银行方面有关系,得知于品海有高额的贷款协议,便派人调查这件事。

作为地头蛇的大刘,很快就查到了他在加拿大开赌场的事情。

看完了这份资料,李艺书抬头问道:「刘总你的计划是?」

「先披露于品海过往的经历,然后我会把他非法挪用贷款的事情捅到银行那边,香江证监会跟联交所一定会对《明报》进行停牌的,到时候于品海就算不出售股份,那些股东们也会想尽办法把他赶出明报集团的。」

大刘能在香江被称为股坛狙击手,可不是泛泛之辈,在搜集到这些资料后,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而且他还私下联系了不少明报小股东,只要把于品海的事捅出去了,那中小股东必然会联合起来,反对这位明报主席损害他们的利益。

听见这话,李艺书沉吟了片刻,摇摇头道:「刘总的这个方法很好,但是不太适合我。」

「李生的意思?」大刘疑惑的看着对方。

「之前我请刘总帮忙收购明报,是因为身份的关系,不过现在有了这份资料,我倒是有了解决的办法。」

李艺书扬了扬手上的资料,笑问道:「如果我们联系金镛先生,把这份文件给他过目,我再提出收购明报,将其扩展到亚洲范围内的大报纸,金镛先生会不会公开支持我?」

于品海已经不足为虑了,他擅自挪用贷款另做他用,严重的违反了香江银团的规定。

而且银团丶联交所那边,也会对《明报》停牌限制。

他要是不想自己的股份被套牢,又要面对银行的追债,出售股份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李艺书的想法,便是跟金镛取得联系,意义也很明显,就是不让外界对金镛冷嘲热讽。

要是知道于品海是个这样的人,那金镛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话题,肯定会被媒体大肆渲染的。

这麽做有两个好处,

其一得到金镛的认可,李艺书便能光明正大的收购明报,也避免未来从大刘手上买走《明报》,还得面临被那些英资媒体批评「小偷」行径。

其二,就是金镛手上的武侠小说版权。

金镛剧不仅在香江丶宝岛流行,未来也会在大陆流行的。

借着这个机会,李艺书想办法签下金镛所有武侠小说的影视丶单机游戏丶网路游戏丶动画丶漫画等等各种周边版权。

号称有华人的地方,就用金镛武侠。

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现在金镛武侠小说的版权,大都是在影视化改编上。

电子游戏方面,很少有人去关注,也没有太在意。

如今要是能拿下金镛武侠全版权,李艺书感觉未来最少能为他带来近百亿的价值,就算比不上漫威丶DC,但也绝对是一个超级大IP,还是华人群体最大的IP,仅次于四大名着。

至于金镛会不会答应卖出全版权?

李艺书感觉可能性还是蛮大的,就算拿不到全版权,几个重要的影视丶动画丶游戏版权,他肯定是要拿到手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