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365章 376 上万骑兵冲锋,何晴客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365章 376 上万骑兵冲锋,何晴客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这是一片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一块巨大的绒毯,一直延伸到天边,与天空在地平线处完美融合。微风吹过,牧草如波浪般起伏,一波接着一波。

此时临时修建的一座巨大马场门口。

李艺书丶韩三坪丶还有负责战争马戏的李骏丶王福林两位导演,包括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强,张辽的扮演者黄海兵等一众演员们,站成了两排给记者们拍照。

等记者们拍完照片了,立马就有一名记者开口问道:「李导,请问这次草原拍戏,一共动用了多少人力与马匹?」

「这个问题问的好!」

李艺书笑盈盈的看向了李骏:「李骏导演,跟大家说说,我们这次拍曹操东征乌桓的戏份,动用了多少人力与物力。」

来之前,李艺书就已经跟两名导演,还有韩三坪提前说过了。

《三国赤壁》耗资巨大,想要上映后票房高,就必须得提高暴光率,这点要向好莱坞学习,他们拍摄大制作的时候,都会让记者探班,同时传递出一些消息给记者,引起影迷们的持续关注。

「好!」

李骏爽快的说道:「这次我们拍摄草原戏,一共动用了1.2万人,其中剧组后勤有一千多人,一百多名专业的医护人员,群演近万人,马匹9872匹,其中还有一支近千人部队,是我国最后的骑兵部队。」

1.2万人!近万人的群演阵容。

听到这个数字,现场上百名记者哗然一片。

这还只是一场曹操东征乌桓的戏,没牵扯到赤壁之战,就动用了上万人,这等到真正赤壁之战的时候,岂不是要七八万?

「李导,动用这麽多群演,是不是对剧组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错,的确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仅是对我个人,也是对整个剧组的考验,群演多不算什麽,我们李骏导演当初可是拍摄过《大决战》三部曲的,别说上万人了,十万人都指挥过!」

李艺书夸了一下身边的李骏导演后,便又话音一转:「当然,最大的难题,还是马匹,大家都知道,马是通人性的,但毕竟是牲口,近万匹马,要想不出问题,实在是太难,不过我们也配备了一百多名医护人员,随时做好救治工作。」

「那李导能不能透露一下,拍摄赤壁之战的时候,会动用多少人?」

「这个不好说,但有一点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这部电影会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古代战争场面最大,动员人数最多,拍摄场景最壮观的一部影片!」

「……」

公开采访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

等结束以后,李艺书也没让这些记者直接走人,而是安排了一些场务,领着这群记者们,在这巨大的马场跟军营附近转一转,拍一拍,好等回去后有足够多的素材刊登。

搞定了一票记者们,李艺书便带着主创团队的人回了导演帐篷。

曹操东征乌桓的戏,分为三个部分。

一段是曹操在北方击败了袁绍长子袁谭,入城以后,听闻袁绍另外两子袁熙与袁尚逃往了草原跟乌桓勾搭在了一起,跟谋士们商议是攻还是撤,最终决定继续进攻。

第二段,便是曹操带着张辽马踏草原,正面击溃了二袁与盟友乌桓霸主蹋顿的二十万大军。

第三段就是张辽的个人秀了,率数千轻骑在白狼山攻破乌桓阵营,阵战乌桓霸主蹋顿,扬名塞外。

三个部分,预计成片时长大概是在20-25分钟左右。

之所以这麽长,主要是不想电影前半段太过枯燥,又可以藉助战争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李艺书跟李骏还有王福林探讨了一番,决定先拍摄张辽的个人秀,因为动员的人数较少,同时也是让那些内蒙的牧民们,相互之间能够配合一下。

这样在后面的万军大战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人仰马翻的。

「好,那就先拍张辽的戏份。」

李艺书转头看向了黄海兵,笑道:「海兵,有没有信心?」

对于黄海兵,李艺书可以说是相当熟悉了,他上一世跟过《隋唐英雄传》剧组,黄海兵出演忠义两全的秦叔宝,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后来的《萍踪侠影》,可以说千禧的头几年,黄海兵是内地电视剧当之无愧的一哥。

「有信心李导!」黄海兵激动的点点头:「我为了这一天,已经训练大半年了!」

「哈哈!」

王福林笑哈哈道:「李导,海兵的确很刻苦,去年他拍完了金镛的《书剑恩仇录》以后,就一直没接戏了,在燕京马场那边训练马术,今年我们重新特训的时候,他的马术提升的飞快。」

「不错,演员就要对角色用心,对观众负责,不枉费我选你!」

李艺书很满意黄海兵的刻苦训练,去年选角的时候,张辽的竞争者同样不少。

毕竟《三国赤壁》是群像戏,张辽有在白狼山阵斩乌桓霸主蹋顿的戏份,可以说是不亚于关张赵这些戏份的武将。

但最终李艺书还是选择了才刚刚大三的黄海兵,拒绝了内地的一些老演员,还有港台的明星演员。

一方面是因为他知道黄海兵这人很刻苦,

另一方面是因为黄海兵去年签约进了李艺书的文艺时代经纪公司。

不捧自己人,难道捧别人啊?

「李导请放心,我一定继续加倍努力!」

黄海兵认真的点着头,这会儿的演员们,多多少少还是有那麽点演员节操,对演戏还是有那麽点信仰的。

而不像后来的演员,纯粹是为了当明星赚大钱而来。

「嗯,这段时间,你就别训练了,偶尔骑骑马就行,可别受了伤。」

马有失蹄,人有失手,李艺书可不希望马上要拍戏的时候了,黄海兵骑马出问题。

韩三坪点点头:「是啊,这个节骨眼,尽量不要出任何问题,一些危险的马戏,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不然受了伤,那后续拍摄可就麻烦大了。王导,你回头提醒一下大家,平时不要搞高难度的动作,一些危险的马戏,让替身来。」

剧组让武将们训练了几个月的时间,不是让他们全都事事亲为的,这不同于普通的戏,骑马是有很大风险的,要是摔断了胳膊摔断了腿的,那剧组还拍不拍戏了?

「好的韩厂长,我知道了。」

王福林点点头,当初关羽的扮演者陆树名就因为骑马摔断了腿,养了足足三个月才恢复。

得亏是拍的电视剧,不拍全景的时候,可以拍上半身,还能去拍拍曹魏跟东吴。

可这回要是受了伤,那恐怕就只能换角了。

一帮人讨论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当天下午,李艺书跟人坐上车,跟剧组选景导演,前往了一处小山坡。

内蒙草原也并非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同样是有一些山的,只不过对于内地那些名山大川来说,只能算得上是小山坡。但这些小山坡就足够来拍白狼山斩杀蹋顿的戏份了。

第二天一大早。

一千名骑兵连的人,两千名周边牧民们,骑着马赶往了昨天确定好的小山坡。

此时道具组,化妆组,还有布景组的人,早已过来了。

等这些群演到齐以后,挨个的给他们披上盔甲。

牧民那边就简单多了,他们穿的都是自己的蒙古服,只不过道具组那边,拿出了一些史书记载的乌桓配饰给他们穿戴上。

根据史学家的调查与了解,乌桓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学界一般认为其语言与鲜卑同,属于突厥语系中的蒙古语族。

虽然两者不算是直系的祖先与后代,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交集,而且也有基因证明,蒙古人的基因中,也的确有古代墓葬乌桓人的基因。

几千人的剧组,各个都在忙碌,李艺书同样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跟李骏一起去布置拍摄冲锋戏的轨道,同时还要跟演员们讲戏,又要跟群演们沟通接下来的表演。

磨磨蹭蹭,一直到9点,几千人全部吃完了送来的早餐以后,休息了十几分钟,才正式开拍第一场戏。

这场戏,是张辽带数千骑兵冲锋攻上白狼山,而乌桓那边则是率军往山下冲。

拍这种戏,自然不可能让双方真的不顾一切的冲锋。

要分开来拍。

先拍曹军冲锋,再拍乌桓冲锋,之后再拍一个全景,双方兵马互相冲锋,大景的厮杀。

之后再拍近景,小股部队的厮杀。

反正战争戏拍摄起来是最麻烦的,李艺书也是第一次拍摄,经验方面比不上李骏,所以他没有充当导演,只是拿出自己超越时代的眼光,来对这场战争戏如何拍进行指导。

「三十秒,各部门就位!」

李骏拿着对讲机喊了一嗓子,之后看着手表,倒计时后,便又说道:「三秒倒计时!」

「3」

「2」

「1」

「第一场第一景,开机!」

随着打板员撤退后,黄海兵出演的张辽,一身盔甲威风凛凛,手持一把大刀,站在千军前方,遥指前方,大喝一声:「冲!」

瞬间,千名骑兵部队,纷纷两腿一夹,胯下马匹犹如脱缰的野马,从山下一路往上冲锋。

五台摄影机同时开拍,左右两边,前后,还有一台高高的摇臂,从十几米的高空拍摄。

「咔!」

李骏一直盯着监控器,确定这一幕没问题后,立马又让人把部队喊回来重新聚集,之后让几名摄影师,扛着摄影机走到部队的中间,近距离拍摄冲锋的戏份。

就这麽一场戏,拍了半个小时。

之后便是乌桓那边的冲锋。

相比较骑兵连部队的阵型,一群牧民出演的乌桓部队,就显得有点乌合之众了。

不过这麽演也挺好,乌桓要是足够强大的话,也不至于被曹操一路追杀,乃至被张辽在白狼山亲手砍死了他们的乌桓王蹋顿。

等双方冲锋戏份拍完,已经上午十一点了。

群演们累还好,主要是马受不了。

李艺书便让大家休息,给马喂喂饲料,让群演们休息休息。

韩三坪走到帐篷内,感慨道:「这第一次拍古代战争戏,才发现是真的折磨人啊。」

「哈哈,其实我拍《大决战》的时候还好,没感觉那麽复杂。」

李骏看向了李艺书,笑眯眯道:「主要还是总导演思路多,想法好。」

《大决战》拍摄的可粗狂多了,几乎是模拟了当初的三大战役,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显得有那麽点粗狂。

而且李骏导演不像李艺书这种有后世的拍摄技巧,他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拍摄思路上。

对于两军冲锋的戏,没有那麽多花里胡哨的想法,就是硬桥硬马,双方冲锋,然后近距离拍。

哪像李艺书这般,不仅调来了吊臂高空拍,又是多机位拍摄,还让一名骑术不错的蒙古族摄影师,骑在马上,扛着摄影机,来拍摄正面冲锋时的画面。

「是啊!」韩三坪佩服的看着李艺书:「总导,你这拍摄手法可真厉害,刚刚我一直在看监控器,你这要是剪出来,马戏绝对能震撼住观众的。」

「哈哈,年轻人想法多嘛。」

李艺书笑了笑,这些技巧很多都是后来总结出来的,这年头古代战争戏拍的本来就少,不知道也很正常。

几人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突然李骏问道:「对了,接下来双方冲锋的戏,要怎麽拍?直接对冲?」

「不行!」

李艺书摇头道:「直接对冲,容易造成伤亡情况,我的想法是拍摄时,摄影机的角度,垂直于对冲方向,这样就能掩盖对冲错位的情况,从镜头中看起来,就好像双方是撞到了一起。」

李骏是老导演了,李艺书这麽一说,他立马就幻想出镜头感,点点头:「这个办法好!既真实又不会出现伤亡。」

「还有蹋顿被斩的戏,也要采取这种错位对冲的方式,不过蹋顿要从马上跌落,看着张辽率军冲锋过来,这个场景绝对精彩……」

几人讨论起来。

突然外面有场务跑进来:「总导,何晴来了。」

「李导你先休息,我跟韩厂长去见见我们的蔡文姬。」

李艺书让李骏休息休息,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比他们。(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