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180章 190【中国第一大导演】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180章 190【中国第一大导演】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第180章190【中国第一大导演】

之前《剑雨》全球票房破1.8亿美元的时候丶就已经轰动了国内。

这回李艺书直接生猛到把票房抬高到了3亿美元。

甭管拍的是不是外语片,最起码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李艺书这位导演,不仅是文艺片的大导演,还是商业片的大导演,更是中西方影片通吃的那种大导演!

张国容笑道:「恭喜李导,票房破3亿美元了,这有没有希望破4亿美元啊?」

「4亿不好说,不过3亿肯定不是终点。」

李艺书感叹道:「可惜遇上了史匹柏的《侏罗纪公园》,他这类大制作大场景,的确很吸引观众,如果不是遇到了他,我估计票房还能更高一点。」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吹吹牛逼也没什麽,更何况他也不是完全在吹牛,如果没有《侏罗纪公园》,凭藉《第六感》的口碑,还有森岛久雄这位哥伦比亚总裁的全力支持,破5亿美元,是真的有这个希望的。

大不了就把海外收益的钱,全都砸进宣传上,硬着头皮,肯定是能把《第六感》给抬进5亿美元的。

这麽做,利润是少了,但绝对能暂时保住森岛久雄的位置,同样也稳固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股价,乃至母公司索尼娱乐都能因此股价稍微的回升一点。

「是啊。」

张国容认同的点了点头道:「史匹柏的《侏罗纪公园》,还有李导您拍的《第六感》我都看了,两者题材的话,还是恐龙更吸引人一点。」

这两部电影,都已经在香江上映了,《第六感》的票房并不是很理想,这种纯粹的英语惊悚温情片,对于港岛的观众来说,视觉感官不够强烈,共鸣性也不够。

主要还是港片养的香江观众胃口很刁,这些年港片一味的大制作或者过度娱乐化的剧情片,让香江绝大多数影迷几乎很难去认真的观看一部文艺色彩偏浓厚的影片。

当然了,这也跟香江快节奏的生活有关,李艺书去过香江很多次了,上午七八点钟,一个个上班族步履匆匆,乌泱泱的人群搭乘巴士丶计程车,跟后来国内一线大都市没什麽两样。

不敢说996,但也绝对是内卷严重的,这导致影迷更热衷于看快节奏的电影,让人爽过之后,回家直接洗个澡就能睡觉,而不是去看那些剧情繁琐让人感觉心情不爽的电影。

「我倒是觉得李导拍的《第六感》更好看。」

赖生川说道:「我在美国的时候,研究过美国几个着名导演,史匹柏丶《教父》导演科波拉丶《星球大战》的导演卢卡斯,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科波拉跟卢卡斯。」

「特别是科波拉,他拍的《教父》太经典了,无论是在商业片角度,还是文艺片角度,这部《教父》都实在是完美。」

「而李导的《第六感》,就是这类的影片,将商业惊悚跟文艺温情结合的十分完美。」

说到这,赖生川叹气道:「可惜,现在电影观众们更乐意去看《大白鲨》《侏罗纪公园》这类感官刺激的影片。」

「很正常。」

见赖生川提到了此事,李艺书笑着跟众人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制作大投资大场景的电影,票房会越来越高,观影群体也会越来越多的。」

青霞开口问道:「那李导您考虑过拍大制作吗?」

「有!」

李艺书点了点头:「大制作我肯定有考虑过,但现在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票仓,还是不足以支持大制作,不求在欧美那边拿到高票房,最起码能在亚洲这一块回本才行。」

这两年的执导,让李艺书逐渐的对现在国内,还有港台丶日韩地区的票房体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如果在内地投资1亿人民币拍戏的话,那麽要收回成本,最少得3亿人民币,考虑到盈利,那最少得往4亿走了。

《剑雨》别看全球拿到了1.8亿美元的票房,那主要是日本票仓够给力,或者说他额外 的十分钟日本特供版,引爆了日本那边观众的中二之魂。

影分身 拔剑术……

各种后世热血的日式「忍术」「剑术」,加上又有两名当时大热的中山美惠跟木村拓哉,还有子弹时间这个噱头,这才能拿到近9000万美元的票房。

美国又有森岛久雄的支持,国内方面又被这个高昂的海外票房给刺激到,还有《新闻联播》的公开赞扬,从而一爆再爆,这才有了1.8亿美元的惊人票房。

但是现在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萎靡,再想要拿到这麽高的票房数据,几乎是比登天都要难。

听见李艺书的话,在座的都是电影相关从业者,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一部电影不谋求盈利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大制作。

这几天报纸上,一直都有在报导《第六感》的新闻,制作成本也已经被公布出来,连带宣发总共花了4000多万美元。

4000多万美元啊,换算成人民币,按照官方汇率5.7:1来算,那可就是足足2.2亿人民币。

赖生川叹了口气:「是啊,《第六感》只是一部剧情片,没什麽大制作,都花了4000多万美元,才拿到了全球3亿美元的票房,这还是英语片,能够在欧美很多国家上映,要是搁在我们这,2.2亿人民币的投资,想要回本太难。」

「倒也不能完全这麽算,4000万美元实际制作成本只有2000多万美元,剩下的都是宣发,而那边2000万美元,对比国内的话,其实只有几百万……」

李艺书忽然愣了愣,他猛然想起一件事,记得明年94年,貌似为了商品出口有竞争力,人民币贬值到了8.6:1美元。

当时恰逢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最惨的一年,国内很多人都在讨论咱们的货币是不是要崩了。

这有没有搞头?

峨眉电影制片厂。

韩三坪正在为自己调任去燕京做准备,他这边已经找到了关系,准备10月份就去燕京北影厂担任厂长。

之前的北影厂的厂长,因为靠着李艺书的《剑雨》《霸王别姬》这两部电影,厂子可谓是吃的盆满钵满,同比原时空差点没钱发工资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也顺利让现任的北影厂厂长扶摇直上,拿到了进电影局工作的机会。

本来这个厂长的位置,已经轮不到韩三坪了,但架不住李艺书跟韩三坪关系不一般。

而且现在李艺书抛下北影厂,转头跟峨眉厂合作,之前还跟山东电影厂合作,也是让北影厂开始担心起来,加上韩三坪背后的人使使劲,也是已经敲定了韩三坪10月份去燕京报导。

「韩厂长,韩厂长~~」

外面传来了声音,还没等韩三坪开口,只见房门打开,下属兴奋道:「大消息啊,李导在美国拍的那部电影票房已经破3亿美元了。」

「什麽?这就3亿美元了!」

韩三坪内心惊喜不已,立马从凳子上坐起来:「太好了,太好了,3亿美元了,哈哈哈!」

现在韩三坪的前途可以说是跟李艺书半挂钩了,李艺书成绩越好,在海外取得的票房越高,那他韩三坪就能挟李自重。

韩三坪问道:「李建导演那边知道吗?」

「应该还不知道,我这也是接到了北影厂那边打来的电话,他们厂说是要派人来我们这找李导。」

「哼!吃了一次两次,还想吃第三次,门都没有!」

尽管已经确定去北影厂了,但现在还是峨眉厂的一员,韩三坪自然不会让北影厂的人跑来挖墙脚,嘱咐了几句后,也是起身准备出门去找李建,准备跟他说说这个好消息。

而获知这个消息的李建跟赵雪,也是兴奋不已,这回儿子恐怕要名扬海外了。

之前李艺书拍的电影再多,票房再高,那也是华语片。

现在他首次执导英语片,全球能拿到3亿美元的票房,简直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第二天一大早。

一帮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剧组在这拍摄的记者们,纷涌而至,直接将没有反应过来的李艺书给包围住了。

「李导,请问你在美国拍的《第六感》拿到了3亿美元的票房,请问有什麽感想?」

「李导最近有没有回美国拍电影的想法?」

「……」

对于记者们滔滔不绝的提问,李艺书无奈的同时,也是简单的回答了几个问题,就在他准备让剧组工作人员,把他们都送走之际,突然一名明显带有口音的记者开口说道:

「李导,你在美国拍摄这种灵异题材的影片,还在美国节目上说这是你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是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

听见这话,周围记者立马诧异的看向李艺书,这件事国内很多人是不知道的,毕竟美国那边的节目,不可能在国内播出。

就算新华社知道这件事,他们也不太可能把这个消息传回国内的,而且他们在美国当记者,自然知道炒作跟噱头,猜到这估计是李艺书为了宣传电影故意为之的。

李艺书问道:「伱是香江来的记者?」

那记者扬起脑袋道:「是,我是香江《东方日报》的记者。」

东方日报,粉马的报社,难怪了~

「难怪……」

李艺书拉长声线道:「如果你们不懂宣传的话,或许我可以找人教教你们,但我想你们应该是学不会的,因为你们的脑袋都因为吸多变傻了。」

内地的记者一头雾水,几名香江来的记者,则是兴奋不已的记录下来,他们可太清楚李艺书那番话的含义了。

港岛老一辈的人,谁不知道《东方日报》是当年四大家族之一的双马产业,而他们就是靠走粉发家的。

那《东方日报》的记者,脸色铁青,但是看到李艺书身边的工作人员,只能愤愤不平的离开了。

惹人讨厌的家伙走后,李艺书笑着跟其他人说道:「好了各位,大家想要采访的话,不妨中午的时候再说,这几天天气热,我们的新戏要在上午拍。这样吧,中午我请大家吃饭,有什麽问题大家到时候随便问。」

「好好~」

「李导大气。」

「放心李导,我们不耽搁你们拍戏。」

「……」

香江的记者还是头一次见到请他们吃饭的导演,要知道娱乐周刊报纸的记者,在香江的名声可不好,被称之为狗仔。

内地就不太一样了,都是官媒的记者,去哪儿采访不都受人尊敬?

不过对于李艺书的安排,都是挺满意的。

《第六感》在海外取得3亿美元票房这件事,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这不仅仅是票房高,而是在于李艺书成功的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当下国内大力拥抱世界的档口,除了廉价的工业产品能够出口海外,文化领域几乎是很难很难的。

李艺书一部《剑雨》打开了华语片首次在国际市场取得惊人票房,现在又成功打入了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电影行业,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今李艺书在上面人看来,其地位可比上一世拿到了金棕榈的陈恺哥,高了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而且他算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在国际上拿出手的文化领域的「名人」。

所以现在给李艺书冠以中国第一大导演的头衔,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等场务带着工作人员,带着记者们陆续离开后,李艺书也是松了口气,一看时间已经八点半了,立马喊道:「让雷函他们赶紧化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