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231章 241 量东宝之财力,结李导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231章 241 量东宝之财力,结李导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第231章241【量东宝之财力,结李导之欢心】

1月8号。

李艺书坐飞机返回了燕京,一回来他就直奔北影厂,跟韩三坪谈论这件事。

「这事还是得你自己来。」

韩三坪笑道:「我们是国企不好参与,不过你放心,我已经跟八一厂的厂长还有广电几个部门领导沟通过了,他们觉得没问题。」

「那当然,不用付钱就能有三分之一的电影分成,谁不乐意?」

李艺书没在这方面跟韩三坪多说,后续怎麽操作就是他的事了,反正给东宝安排到位,不亏也不多赚,也算是弥补之前他几部电影的损失。

论坑日本投资商的事,李艺书又不是第一个了,他可是记得上一世的时候,哥伦比亚(索尼)电影公司在九十年代末期进入中国市场后,可是跟内地电影公司合作过不少电影,同样被坑了不少钱。

其中知名点的就有《功夫》《大腕》《卧虎藏龙》等等。

被坑最惨的,可能就是哥伦比亚公司跟华艺兄弟合作的那部《天地英雄》了,这可是典型大投资低票房的代表,总投资近亿人民币,但最终却全球票房加在一起也才610万美元,折算下来才4800万人民而已。

简直亏的底儿掉。

华艺兄弟千禧年能崛起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是趴在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身上吸血。

什麽虚报支出丶浑水摸鱼丶以次充好……可谓是应有尽有,坑的哥伦比亚是苦不堪言。

借着跟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合作的噱头扩大公司知名度,顺便坑着哥伦比亚的钱钱来养肥自己,成功缔造了内地第一支上市的电影公司股。

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大部分业务撤离中国市场后,除了在内地前前后后丢下了差不多2亿美元的资金外,基本没有带回任何的名跟利。

只能说坑日本人这一块,李艺书还是太仁慈了,或者说他华人第一大导演的招牌现在太响亮了,没有办法把人坑到底。

王家兄弟能够坑起人来不偿命,是因为他们从没想过经营好电影公司,没想过把中国文化打入世界,只一门心思的赚钱然后藉机上市,发展他们的「影视地产」项目。

李艺书就不一样了,他是有这方面想法的,《三国赤壁》就是他的一次尝试,东宝株式会社跟他合作过好几次,而且他们跟哥伦比亚(索尼)电影公司也是有部分合作的。

等电影拍出来后,还是需要通过东宝丶哥伦比亚公司在日本丶欧美国家发行。

这要是一次坑死了,那以后中国电影就更难走出去了。

第二天。

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就派人来了内地,带队之一的就是田中一郎,东宝上下都知道田中一郎跟李艺书关系好,自然是要派他过来好好为公司争取利益的。

只不过他们忽略了一个要素,田中一郎跟李艺书关系好,那是因为他需要李艺书这个招牌巩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而不是李艺书需要田中一郎。

所以在接下来的谈判投资的过程中,田中一郎经常会给主谈的东宝代表施压,什麽「你这条件太苛刻了,李监督会不高兴的」「多花点钱很正常,是我们东宝争着抢着要投资的」「溢价50%怎麽了?李监督的电影项目到现在亏过钱吗?」……

一开始李艺书也没搞懂田中一郎的脑回路,他不应该是要尽量跟自己打感情牌,这样才好为东宝争取到小投资大份额吗?

可转念想起了老佛爷,瞬间恍然大悟!

用公司的名义让利,巩固自己在李艺书心目中的位置,还真有点「量东宝之财力,结李导之欢心」!

想通这点后,李艺书也是投桃报李。

第二天在东宝代表团主谈人员森下正雄不满田中一郎,直接将田中给逐出了谈判团后,李艺书得知后也是起身带人走了,临走之前丢下一句话:「田中先生不在,我们不谈!」

得知消息的田中一郎,那叫一个感动,觉得自己跟在李监督的后面是明智之举。

本身东宝就已经决定投资了,森下正雄这次过来只不过是按照正常的商业行为来争取更大利益,眼看李艺书都这麽发话了,只能硬着头皮又把田中一郎给请回了谈判团。

接下来的谈判就顺利多了,森下正雄想着反正有田中一郎在前面顶着,哪怕条件再苛刻,他也能有话术为自己辩驳。

田中一郎就更不怕了,只要东宝株式会社还想继续跟李艺书在电影方面展开合作的话,就不可能真的解雇自己。

最终经过一番「友好」的商谈,东宝株式会社出资3000万美元,占电影投资份额的33%,李艺书的艺术电影公司占股34%,北影厂 八一制片厂占股33%。

而《三国赤壁》总项目投资金额高达6200万美元,李艺书出资1700万美元,北影厂 八一制片厂出资1500万美元。

当然了,东宝出了这麽多钱,后续在日本在东南亚的发行权 录像带发行权也是交给了他们负责。

说实话不交给他们也不行,艺术集团虽然也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发行渠道,但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只在港台地区有部分发行渠道,还要跟当地的发行公司合作,就算强行参与发行,效果也不如东宝这样的老牌电影公司强。

北影厂跟八一厂也是同样的道理,本身他们过去就没怎麽发行过电影到海外。

而欧美那边的发行权,东宝也是想要拿下的,不过李艺书拒绝了,因为他得跟哥伦比亚的森岛久雄谈。

相比较东宝在欧美的发行渠道,李艺书更相信老牌的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哥伦比亚。

送走了东宝谈判团的人。

现场只剩下韩三坪丶李艺书还有八一制片厂的王小棠厂长。

「哈哈!!」

韩三坪爽朗一笑道:「李导,伱这一手玩的漂亮啊!那田中一郎居然这麽热切,是我没有想到的。」

「是啊李导,这3000万美元只拿到了33%的份额,实在是让我意想不到。」

王小棠不仅是厂长,过去更是知名女演员,50年代就开始拍电影,出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主旋律电影,她也是没想到那日本东宝电影公司的代表团中,居然还有二鬼子。

「很正常,就算谈崩了,东宝不投资,我们自己不还是一样拍?但是田中一郎要是因为没能促成这次的合作,那以后在我这在东宝都不会有好脸色给他的。」

李艺书说到这,笑盈盈道:「韩厂长,王厂长,你们可以认为这田中一郎,就是东宝公司的老佛爷。」

韩三坪跟王小棠不由一愣,这跟老佛爷有什麽关系?

「量东宝之财力,结我等之欢心~」

此言一出,二人瞬间明白过来,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还别说,这田中一郎还真有那麽点味道了。

笑闹一番,王小棠厂长问道:「李导,那我们电影什麽时候开始?」

「等东宝的资金打到国内来,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对外公布宣传了。」

李艺书想了想,开口道:「我1月15号要去美国参加金球奖,2月底还要去柏林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不如就定在2月初吧?」

「没问题!」韩三坪点头认同道:「正好2月10号就是春节了,在过年之前宣布这个好消息,相信投资5亿人民币的国产大片的消息,绝对有利于提振我们国内电影市场的。」

这可不好说啊!

李艺书可是比谁都清楚,接下来1994年的国内电影市场是有多麽的萎靡不振,最要命的还是进口大片进入了国内市场,这可是一件致命的消息。

在如今文艺片丶剧情片丶武侠片横行的国内市场,面对那些惊险刺激的好莱坞大片,观众们几乎很难抵抗的了。

要是没记错的话,今年引进的好莱坞电影是华纳兄弟投资4400万美元拍成的《亡命天涯》,这部电影去年也就是1993年已经在北美跟欧洲上映了,在北美票房达到了1.83亿美元,海外票房也高达1.8亿。

名副其实的动作大片了。

尽管这部电影在李艺书看来,是极为老套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让人目不暇接。

也造就了《亡命天涯》在内地取得了2580万人民币的票房,这个数字看似不多,但却成为了1994年的年度票房冠军。

去年《霸王别姬》在内地上映后,票房总共也才不到2000万,这还是拿到了坎城金棕榈后,各大报社电视台大范围宣传,才拿到这麽多的,否则估计千万都未必能破。

主要原因还是这电影没什麽吸引观众的点,好看是好看,可更适合自己在家慢慢看,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其实更适合那些爆米花电影。

而且随着去年就开始的制片厂自负盈亏,电影院方面也进行了多次改革,电影票价飞起,加之电视丶录像带丶录像厅等开始流行,也导致国内观影人次是越来越少。

根据不太准确的数据表明,去年所有上映电影加在一起的总票房貌似才14亿。

至于为什麽不准,原因也很简单,去年才刚实行各大制片厂自负盈亏,电影院也臃肿不堪,计算票房自然是不像后来那么正规,更不要说还有偷票房的存在。

这个偷票房,不是电影偷,而是部分电影院职工以权谋私导致。

或许自己今年可以开一部同类型的题材打擂?

总不能让《亡命天涯》这样的一部外国电影,抢占了国内首个有记录在案的票房冠军吧?

而且最好是内地演员丶内地剧组,这样票房记录才更有意义。

只是要开什麽电影好呢?

李艺书也是陷入了沉思,他不是没有思路,而是纠结自己一手好牌要先打出那一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