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341章 352 守住港岛宣传口,变态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341章 352 守住港岛宣传口,变态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第341章352【守住港岛宣传口,变态的《赤壁》拍摄规划】

对于发放民营电视剧许可证,上面一直都有在考虑的,但改革开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80年代末期,内地电影制片厂开始跟港台电影公司合作制片,渐渐地带动了合拍片的趋势,但一直都没有相关文件出台,上面看合拍片的前景很好,既能够带动国内电影商业化进程,又能学习港台商业片的制作经验。

所以在1993年元月,正式发布了合拍片相关规定文件,这也导致1993年开始,内地跟港台合拍片数量激增。

《一刀倾城》《功夫皇帝方世玉》《给爸爸的一封信》《飞虎队》《股疯》《太极张三丰》《新碧血剑》等等。

这些电影在大陆跟港台上映后,票房都很不错。

1993年算是内地与港台合拍片的巅峰之年。

而电视剧方面,80年代内地电视剧只有两条路径,其一就是各大电视台自制,另一个就是购买港台的电视剧在内地电视台播出。

正是因为有了电影合拍片的成功,电视剧合拍也开始走上了轨道。

从1991年开始,两岸三地合拍的《雪山飞狐》,还有1993年合作的《戏说乾隆》,还有琼瑶的《新月格格》,李艺书公司出品的《过把瘾》《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些都是合拍电视剧成功的案例,所以去年底上面下达了相关文件,开始针对内地民营电视剧自制市场,搞出原则上不允许来试探。

不是没有人目光精准,想要拿到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可这些人关系是有点,但不够强,能力方面更是没有。

上面一直都不好把这个许可证给发下去,做什麽事情都必须得有一个开门红,首张电视剧许可证下发,就必须得做到打响内地民营电视剧制作的噱头出来。

按理说,艺术娱乐集团绝对是够资格的,但永梅终究是不如李艺书面子大。

再加上李艺书透露的收购控股亚洲电视台的事传上去后,领导毫不犹豫的下达了首张民营电视剧制作许可证。

同时上面在经过开会讨论之后,还决定给予了未来李艺书执掌的亚视,在广东沿海地区频道播出的权限。

换句话说,未来亚视的收视群体不再局限港岛,还可以外扩到广东地区。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宣传口这一块,上面一直都把握的很紧,传统媒体资源如今还都是官方为主,电视台就更不用说了,宣传利器。

但亚视就不同了,首先再有两年,香江就要回归了,回到自己管辖范围内,其次亚视的控股人是李艺书这个根正苗红的自己人,他对亚视未来的规划就是在这两年尽量宣传大陆的一些政策待遇。

这可比让英资操控的媒体胡乱报导要强出了百倍千倍!

而且如今的TVB,还远远不是后来那麽乖巧懂事,电视台还时常报导英国BBC整出的一些抹黑污蔑的纪录片。

一开始这份工作,是李黄瓜的卫星电视台负责,专门播出BBC制作的攻击内地人权的纪录片,还有一些抹黑的新闻等等。

后来在1993年的时候,默多克出资5.25亿美元从李黄瓜的手上拿到了卫星电视台STARTV64%的股份,为了获取大陆市场,他便让人停播了这些抹黑节目,来讨好大陆官方。

TVB就这样接过了这根搅屎棍。

这也是为什麽等回归以后,邵老六开始大撒钱做慈善,在内地很多城市修建逸夫楼。

真以为连续十几年不给TVB签约演员涨工资,逼得华仔等当时的无线五虎丶因为薪资合同跑出来抗议,抠抠搜搜一辈子的邵老六,会舍得拿出十几亿真金白银出来做慈善?

这天下午。

广播电影电视部。

「孙领导请放心!」

得知可以在李艺书心情激动的说道:「我对亚洲电视台有一套完善的改革想法,绝对会为国家守护好港岛舆论这一块的。」

「哈哈,小李同志说的好啊,守护好港岛舆论,不过你毕竟是花钱收购的亚视,电视台人员复杂,开支很大,也不能让你亏损。」

孙领导想了想,开口道:「这样,你不是说为了降低开支成本,要在内地影视城拍摄电视剧吗?只要拍摄的电视剧符合内地电视台播出许可,到时候我会跟下面电视台沟通沟通,以后多多引进你们亚视的电视剧。」

「多谢领导,有您这句话,我就能放心改革亚视了。」

李艺书眼前一亮,他之前就有这个想法,可领导发话,可比他自己找人上门推销好的多。

「不着急,我昨天也找人了解了亚视的情况,亏损很大,一年都亏好几千万港币。」

「领导,就是因为亏损严重才好改革跟清理内部,这样对外也有个说法。」

闻言,孙领导呵呵一笑:「说的有道理,对于亚视的改革那就按小李同志你的想法来。你经常出国,应该清楚外面的一些报导与不实新闻,亚视未来在广东地区的频道播出,要严格把控好相关新闻。」

「明白的领导,亚视改革我会时刻关注的。」

又跟领导聊了一会儿,大概十几分钟后,李艺书兴奋的走出了领导办公室。

这位可是广播电影电视部的最大领导,直属国院的重要部门,级别比未来韩三坪的中影董事长都高的多。

有大领导支持,亚视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

隔天。

北影厂的会议室内。

《三国赤壁》主创团队再次汇聚一堂。

谢进导演丶李骏导演丶杨光元导演丶王福林导演丶沈好方导演全员到齐。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影视城那边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各种服装丶道具包括战船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着剧组开机了。

李艺书身为总导演,开始调动人手,开始规划接下来的电影拍摄进度。

《三国赤壁》共分为上下部。

一共有三个大战,开头的曹操东征乌桓,博望坡跟长坂坡之战,还有最后的赤壁之战。

这三场大战,又分为骑兵作战丶步兵作战丶还有水军作战。

想要按部就班的拍完,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涉及到的有名有姓的演员多达数百人,群演更是高达数十万人次。(电影出场次数)

李艺书自认为没那麽大的调控能力,来掌管这麽庞大的剧组,他尽管有几十年的拍摄经验,可大都是演员数量不过百,群演不过千的小剧组。

上一世,吴语森派的《赤壁》,一股小家子气,把战场当成了社团火拼,政治权谋当成了「宫斗」,李艺书可不想把自己积累多年的口碑招牌给砸了。

所以想要在一年的时间内拍完,一年的时间制作好电影后期,就必须得把工作分摊下去,他自己也能轻松不少。

「谢导。」

李艺书看向了谢进导演,笑呵呵道:「赤壁之战,关系到我们这部电影下部的重头戏,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我希望能真实的还原赤壁之战的风采,又要带给观众大片的既视感。」

「没问题总导演。」

谢进信誓旦旦,又跃跃欲试的样子,拍着胸脯说道:「这两年,我一直在研究古代水军作战的书籍,又找来不少国外拍摄的大航海题材的电影,保证不仅还原赤壁之战,还会精益求精。」

「哈哈,那就等着看谢导的风采了。」

李艺书笑了笑,他对谢进拍赤壁之战还是很期待的,上一世他看过谢进导演执导的《鸦片战争》,尽管这是近代海战,有大炮有枪,但海军在大海上交战的画面,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当然了,把赤壁之战安排给谢进,并不是说李艺书完全不管了,他虽然没有执导水战的经验也没有拍过大规模战争戏的经验,可好歹是从后世重生回来的人,观看过的未来有关古代水战的片子,可比谢进多得多。

李艺书记得后来韩国拍摄了一部万历三大征中,着名的鸣梁海战,抛出棒子们自嗨的鼓吹自家将领的剧情,这部电影在海战的处理上,拍摄的还是相当精彩的。

两军海船上那紧张刺激的战争画面,很容易带动观众融入电影氛围中。

聊完了谢进导演的工作,李艺书又跟李骏丶王福林等导演聊了起来。

剧组工作分配,早在前年就已经搞定了,每名副导演负责不同的拍摄场景,他们每个人都早已提前规划好了拍摄需求跟进度。

这场会开了足足一周的时间。

整合了这两年剧组前期的筹备工作,还有几名导演对战争戏的规划,足足罗列出了长达一百多页的拍摄方案跟进度规划。

从六月份开机第一天起,拍摄哪些内容,电影进度要控制在什麽时候,再到服化道等道具的调动,人员的分配,还有各个分组之间的演员协调等等。

都要做到精准!

比如说,今天德华演的赵云是在参加长坂坡之战,明天德华就要去参加赤壁之战参与截杀曹操。

考虑到拍摄期间不可控的因素,进度自然不会这麽精准,但最多不超过两天的时间。

如此变态的剧组规划,韩三坪丶谢进等人都是直呼不可思议。

过去内地电影拍摄,不管是普通的剧情片,还是诸如《三大战役》这样的大制作,规划肯定是有的,但往往都不会精准到这个地步。

李艺书这麽做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善国内的电影工业。

他这两年去美国拍戏,包括参观其他剧组,很清楚好莱坞电影工业,其实就是另类的「流水线」,除了个别超级大导演外,所有的中小剧组都是按照好莱坞制定下的「流水线」工作拍摄。

当然不会这麽变态,也不会精准到服装道具两天分属不同剧组分组的使用。

只不过李艺书很喜欢未来的那位诺兰导演,他对剧组就是这麽近乎于变态的规划。

这麽做的好处很明显,就是拍摄这种动用群演人数过多的大片剧组,能够真正做到散而不乱。

不然近十万群演,近百万人次的调动,没有提前做好这种精准到变态的规划,是很容易脑子一乱,让剧组彻底瘫痪。

不仅耽误剧组的拍摄进度,更会扰乱导演跟演员对电影的投入。

举个简单的例子,赤壁之战,差不多要动用五六万的群演参与拍摄,尽管这其中大部分应该是调来的部队,拥有相当高的服从度,可如果不做好规划,那麽乱起来是一定的事情。

最后一天的会议上,敲定下6月5号正式开机后,李艺书道:

「各位,《三国赤壁》之战剧组研讨会结束了,不过大家还是不能放松,这部电影是我们中国电影人首次执导的真正史诗级的战争大片,关系到未来我们商业大片在海外的发展,所以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在开机之前,还是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有什麽纰漏的地方,也一定要第一时间纠正。」

谢进哈哈一笑:「总导,规划都已经精准到每天拍什麽,演员吃什麽,就差安排演员几点化妆几点开机了,根本不用担心准备不足。」

「谢导说的对!」

李艺书笑哈哈道:「要不把演员们几点化妆几点开机,也给安排安排?真正实现跟部队一样的军事化拍摄?」

「别,千万别!」李骏导演哭笑不得道:「总导,你这麽弄,等剧组开机的时候,大家不就跟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一样,没有了半点的思路。」

杨光元导演感叹道:「我算是明白总导为什麽能年纪轻轻就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这麽精细的拍摄规划,只要演员那边不出大问题,剧组拍摄绝对是又快又有质量。」

谢进呵呵笑道:「是啊,要是总导这麽干了,我怕等到了剧组,演员们都得来找我麻烦,谁让是我提出来的呢。」

「哈哈,开个玩笑,大家别当真。」

李艺书爽朗一笑,随后看向韩三坪这位制片人 监制,说道:「韩厂长,明天你就可以通知剧组的主要演员们进组开始参与训练了,特别是那些武将们,接下来两个月再练一练马戏。」

去年虽然训练了三个月,但马上要开机了,还是得让饰演武将的演员们进组再突击训练一番。

《三国赤壁》之战,武将们的马戏还是非常多的。

至于他们来不来,这不是问题,电影预算高,给演员们的片酬也是远超市场价,毕竟部分演员要拍摄近一年的时间。

韩三坪点点头:「好的总导,我会跟他们安排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