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1991我的年代华娱 > 第197章 207 萎靡不振的电影市场,

1991我的年代华娱 第197章 207 萎靡不振的电影市场,

簡繁轉換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2-16 09:54:12 来源:源1

第197章207【萎靡不振的电影市场,文艺商业两开花】

「好的老板。」

点头答应下来后,艾米迟疑了片刻,问道:「老板,要不要把在内地丶香江还有日本的艺术电影公司,都进行资源整合一下?」

闻言,李艺书眉毛一挑:「跟我说说现在这几个分公司的情况。」

艾米作为参与艺术电影公司开拓市场最深的负责人,也是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老板,目前我们艺术电影公司在香江……在日本……」

李艺书的艺术电影公司,现在规模发展挺大的,内地丶香江丶日本还有美国,都有分公司,已经不是当初只有几个人的草台班子了。

当然了,内地跟日本现在都只能说是办事处。

内地办事处还好一点,李艺书这一年多来跟人合作拍摄的电影,基本都有燕京办事处的参与,从影片制作的预算丶剧组筹备丶再到后期票房分成丶包括后续录像带版权交易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反倒是日本办事处那边就显得有点无事可做了,电影版权方面几乎轮不到他们,因为李艺书拍摄的大部分在日本的版权,全都以全版权的形式卖掉了。

制片就更不用想了,自从《情书》拍完以后,李艺书就没在日本拍过电影,唯一的一次,可能就是承接了佳能集团的照相机GG。

所以日本办事处的员工丶他们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小说《情书》的版权运作。

得利于电影在日本大卖,纯爱一词更是成为了日本年轻人所忠爱的「爱情」,这也导致《情书》的版权运作开发进展很快。

目前已经跟集英株式会社合作开发了漫画书,销量方面很是不错,已经在着手动漫化了,而最近朝日电视台还跑来办事处,希望能够合作开发《情书》的电视剧。

「嗯,是要好好整合一下了。」

听完了艾米大致的汇报后,李艺书觉得是该好好整合一下公司的资源跟业务了。

之前他开这家公司,主要是来为自己服务的,方便他的日常工作,不至于拍戏的时候,还要去管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可是干着干着,没想到公司业务发展的那麽快,从内地到香江丶还有日本跟美国都先后成立了分公司或者办事处。

而这些分公司跟办事处,还都有一定的业务盈利能力,不能说解散就解散,日本办事处目前只负责《情书》的版权运作,看起来有点食之无味,可却又不能缺少。

因为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电影票仓,尽管他们还在经历经济危机带来的财富缩水,可全球第二大电影票仓的地位,还是无法被其他国家给撼动的。

要一直到二十年后,才会逐渐被国内的电影市场给超越,但也是排名前五的电影票房市场。

如今李艺书已经凭藉着《那山》丶《情书》丶还有《剑雨》,在日本早已被奉为中国第一大导演,那他自然不可能放弃这麽大一个票仓。

「这样艾米,你这次回去以后,跟各个分公司的人沟通一下,然后成立一家艺术娱乐集团,把日本跟美国那边的业务剥离,单独成立两个子公司,往后日本子公司专门负责日韩地区,美国那边的子公司负责北美跟南美的业务……」

说到这,李艺书顿了顿:「我们持有的影视版权一定要全都归拢在母公司手上,只是授权给各个子公司。」

「好的老板。」听见这话,艾米心情激动,她知道老板成立娱乐集团,自己是最有机会担任集团总裁的。

尽管现在这个艺术集团看起来还很寒酸,但艾米相信只要能够成功投资几个导演的作品,再运作好几个欧洲电影的版权,让集团摆脱相对单一化的盈利模式,那就能作为一家正常的影视集团发展下去。

毕竟现在艺术电影公司几乎九成九的业务,都是围绕在李艺书身上展开的。

可这种模式只适合小公司,一旦要成立集团,各个部门规范起来的话,继续依赖李艺书的话,那这盈利模式就太过畸形,而且抗风险能力也很差。

李艺书突然道:「对了,我跟琼瑶沟通了一下,准备参与到她们公司新电视剧的制作成,这方面的事我准备交给永梅来负责,如果业务不错的话,以后在影视剧方面的制作,我就准备交给她。」

「电视剧?」艾米有点诧异:「老板,我们公司也要开始制作电视剧了啊?」

李艺书点了点头:「嗯,现在内地电影市场开始逐渐萎靡,港台地区的电影市场也有点不太正常,我想未来几年,国内两岸三地的电影市场都不会很好,反倒是电视剧市场大有可为。现在国内彩电价格骤降,未来购买彩色电视机的家庭数量会成倍的增长……」

他是很清楚未来几年,港片几乎死绝了,一直到千禧年的《无间道》,才算是重新拉开了香江电影新时代,从那以后,港片基本都是以警匪片丶犯罪片为主。

内地市场虽然比香江大,但基本盘就这麽多。

李艺书上一世的时候,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虽然没亲自执导过电影,但也参与到不少剧组的创作当中,对当时电影市场极为关注的,

他记得冯大炮九十年代末期,拍的那几部喜剧片,拿了两三千万的票房,就大搞庆功宴,加上还有进口大片来竞争,可以看出国产电影市场当时萎靡到怎样的地步。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好电影,主要还是电影院改革后,票价上涨,过去一张电影票几块钱,到后面飙升到了十几二十块。

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市民而言,花几十块看电影还不如在家看电视,或者是去碟片店租碟片回家看。

这也导致电视剧行情一片大好,千禧那几年,大量的香江影视行业的人,进入到了电视剧行业,其中也包括了王京这位电影导演。

这是市场的大势所趋,李艺书也没法改变,所以不能改变,那自然是要提前进入内地电视剧制作这一片蓝海。

现在内地制作的电视剧,几乎都是各大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质量有好有坏,《燕京人在纽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等,拍的都很好,但是在收视率上真的很难跟琼瑶剧对抗。

因为提供收视率的,往往都是家庭主妇,她们就喜欢看琼瑶这类剧。

包括后来网际网路时代,李艺书参与过几部网剧制作,其中很明显的就是玛丽苏类型的网剧,点击率更高一点。

而这年代琼瑶剧,真的是让那些从未看过这些狗血丶虐恋的内地家庭主妇们,成为了虔诚的观众。

其中典型就是《还珠格格》了,这部电视剧就是集合了几乎绝大多数电视剧该有的爆点,诸如:耍宝丶狗血丶离奇丶三角恋丶失忆丶失明…等等。

这也是为啥短视频时代,喜欢看各种婆媳短剧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中年妇女,因为都是同一批观众。

随着李艺书的滔滔不绝,从各种角度分析,艾米也是被现如今香江电影行业繁荣的泡沫中惊醒过来。

她在香江从事电影行业很多年了,自然是知道这几年演员片酬越来越高,而绝大多数的演员,都没有程龙丶李莲杰这些在日韩东南亚等地区丶拥有一定票房号召的能力。

所以未来一旦片酬过高,无法支撑宝岛那些投资方的利润,估计港片的辉煌会瞬间腰斩,而且随着美国大片肆虐的情况之下,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侏罗纪公园》在香江上映一个多月,总票房达到了6223万港币,比排在第二的港片,高了足足2000万。

好莱坞大片席卷全球之势,已经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

东方好莱坞的香江,快要扛不住了。

想到这,艾米忍不住问道:「老板,那…那我们要不要自己招募一批电视剧制作的班底?」

「可以。」

李艺书琢磨了片刻,点点头道:「借着这次跟琼瑶合作的机会,招募一批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制作流程。」

「好的老板。」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艾米也是急匆匆的离开了。

她接下来还有不少事要做,不仅要整合艺术电影公司的全部资源组成集团,同时还要跟永梅讨论招募影视剧制作班底的事。

时间一点点流逝。

转眼的功夫,来到了九月初。

远在燕京的蒋琴琴,在军训了半个月后,已经正式上课了。

这丫头打电话抱怨了好久,什麽军训晒黑了,不好看了,变黑丫头了…等等。

李艺书也是呵呵一笑,现在军训可比前几年好多了,他刚上大一的时候,还去了燕京附近一个部队训练了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那时候打老山战役,处于战备状态,大学生又是这个年代稀缺的人才,尽管李艺书是艺术院校的学生,但该军事化训练还是要进行的,因为这是全国大学统一的。

一直到九月中旬,李艺书才算是将《无名之辈》的后期制作给大致弄好,本来他是想找几个人,小范围内部看片的,但是韩三坪知道剪辑好了后,也是提出邀请制片厂的领导们来看。

李艺书倒也没拒绝,想着邀请厂领导来看,索性也去联系剧组的主创人员。

本来他是没想到张漫玉会来的,毕竟对方那麽忙,在香江不愁戏拍,来回一趟也得两天功夫。

所以他只是打了个电话过去说了一声,不来也没什麽,却没想到得知影片大致剪出来后,张漫玉当天晚上就订了机票飞来。

按照张漫玉自己的说法,这片子她付出那麽大,肯定是要第一眼时间看看效果的。

9月13号,峨眉电影制片厂。

制片厂专属的大放映厅内。

现场观影的人大概有三百多号人,除了厂领导跟主创人员,还有全场的职工,包括一些职工家属。

「感谢大家过来参加《无名之辈》峨眉电影制片厂内部首映!」

李艺书笑着拿着大喇叭说道:「本来只是小范围内部看片的,但我老妈却说借着这个机会,邀请大家一起来看我的新片,这样她也好炫耀炫耀~」

「哈哈~~」

现场笑声一片。

赵雪脸一红,没好气道:「这臭小子!看我回去怎麽收拾他。」

边上李建哭笑不得:「行了,艺书只是开个玩笑。」

「我也是咱们峨眉电影制片厂孩子,除了我第一部《那山》在厂子内部放映外,后面几部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有了这个机会,感谢各位领导还有剧组主创团队的支持,才有了我们这部《无名之辈》。」

「好了各位,我也不废话了,让我们看电影吧!」

说完后,李艺书也是提着大喇叭下去了,他之前是没想到会来这麽多人。

下了台后,放映厅内开始黯淡下来。

随着放映机的灯光照射在银幕上,「李艺书导演作品」几个大字打在了上面,现场一些看过《那山》内部放映的峨眉厂职工们,一个个感慨万千。

当初李艺书那部《那山那人那狗》也是在峨眉厂内部放映过的,当时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许多人都是笑而不语,小年轻在电影最前面,直接打上自己的名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可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李艺书从一个需要父母花光积蓄支持的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导演,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总票房获得最高的导演,更是荣获了欧洲双金的大导演。

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丶商业两开花。

电影开始放映,总时长112分钟,这是未删减的版本,倒也没什麽大尺度的镜头,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讲故事,后期上映的时候,估计会删减几分钟。

电影一点点的放映,前面十分钟的镜头转换的速度很快,往往一幕发生过后,下一幕立马就衔接上。

说实话,初看的人,会觉得有点乱。

特别是对于现在内地的观众而言,这种快节奏剪辑的方式,还不是很习惯,也很少看到这种剪辑方式。

不过好在这是制片厂内部放映,懂行的人还是有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