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CNC苍蓝暮光 > OF1B-EPXA:故地重游

CNC苍蓝暮光 OF1B-EPXA:故地重游

簡繁轉換
作者:最后的河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9 14:48:57 来源:源1

OF1B-EPXA:故地重游

【军人有意识地行事比盲目听从他们不理解的命令带来更多的好处。】——娜塔莎·沃尔科娃,1994年。

……

被派往火星的远征军主力部队没能参加那场决定沃斯帝国未来命运的重要战役,当时他们因超大规模太阳耀斑爆发损害了【补给线】而决定暂停进军并同时通知作为先头部队的第30太空控制师停止前进。然而由于通讯中断等一系列原因,第30太空控制师已经和火星军交战并在不久之后遭遇了规模惊人——这就是说,仅登陆城的数量就超过了地球联合军拥有的全部太空舰艇总和——的火星军宇宙舰队。随后,第30太空控制师师长瓦列里·莫伊谢耶维奇准将把己方部队遭遇围困的消息告知了上级,并向上级表态,自己将会用残存部队向沃斯帝国发起决死冲锋,双方之间的联络在那之后就中断了。

由于远征军没有任何办法快速赶到火星,指挥官们之间的争论焦点并不在于是否要去救援第30太空控制师(那些人已经彻底没救了),而在于要如何对付突然出现在火星圈的火星军宇宙舰队。谁也不会认为沃斯帝国有能力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建造这么多登陆城,它们只有可能是Aldnoah装备的造物。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后,远征军指挥官们一致认为,既然Aldnoah装备一定存在弱点,如果他们能够在敌人使用相同手段制造出更多军队之前赶到战场并了解到第30太空控制师和火星军宇宙舰队交战的细节,那么火星军的庞大舰队也不足为惧。待到补给线沿途各补给站有一半左右恢复了原有机能后,远征军再一次启程,目标仍然是过去十几年来徘徊在全体地球人心头的噩梦——沃斯帝国的本土,火星。

2016年7月1日,迟到多时的远征军主力部队终于抵达了火星圈,他们没有在附近找到遮天蔽日的火星军宇宙舰队,也没有发现那支庞大的宇宙舰队被摧毁后可能留下的大量残骸。第30太空控制师的下场仍然是指挥官们不愿提及的话题,谨慎的远征军司令部并不想过于乐观地断定友军的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于是,远征军一面尝试着联络第30太空控制师的残余部队,一面派遣少量作战部队前往地表、探清敌人的虚实。

执行这一任务的是远征军内的第571太空战斗机航空团,团长阿列克谢·奥西波夫中校在参加此次远征前夕刚从少校晋升不久。这个以追赶他牺牲的将军叔叔为目标的青年军官一心想要借助着战争末班车的功绩早日晋升为上校,因而十分主动地请求前往火星大气层内部侦察敌军动向。他和他的战友们没有在火星外轨道上发现敌军的太空要塞或是巡逻的火星军太空舰艇,但敌人的异常沉默不仅没能让他们变得乐观些,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众人的恐慌。有几名一同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战战兢兢地说,也许火星军下一秒就会突然掏出几千艘登陆城、把远征军包围得严严实实。

奥西波夫中校严厉地驳斥了那些荒谬的发言,要战友们专心搜寻敌人的踪迹。火星相较沃斯帝国的几十万人口而言还是太大了,大到沃斯帝国所占用的古沃斯文明遗迹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小部分。地球联合军有多种办法来根据过去的数据定位沃斯帝国的主体所在位置,而那些被认为绝对可靠的办法这次却失了灵:远征军内的技术人员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沃斯帝国所处的地下遗迹,那里现在只剩下了一个规模大得惊人的深坑和横七竖八地倒在大坑里的部分遗迹建筑。更换了多种定位方法后,分析了许久的技术人员终于下了结论,那就是沃斯帝国所在区域附近刚经历了剧烈的火星地壳运动。

“荒谬,地震是没法摧毁古沃斯文明遗迹的。”奥西波夫中校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如果普通的地震就能摧毁这些地下遗迹,那么这些有着几万年历史的古沃斯文明遗迹就根本不会出现在月球和火星上。在大脑中自觉地把听来可笑的言论全部过滤之后,他和自己的战友们漫无目的地飞翔在火星稀薄的大气层中,欣赏着火星上的景色。装备在太空战斗机上的系统会随时依照当前环境对设备进行调整,免去了他们的许多后顾之忧。“不过,沃斯帝国确实消失不见了。我们一路飞行到这里,没有遇到任何阻碍,没有受到任何敌人的还击,这本来就很不正常。”

这时,负责持续向附近发送信号的一名飞行员惊喜地对奥西波夫中校说,他刚刚收到了来自周围地区的呼叫,信号源就分布在【原沃斯帝国占用遗迹遗址】旁。大喜过望的奥西波夫中校下令自己所在的中队折返前往目标区域附近再次搜索,他不会让那些经历了无比残酷的战斗之后勉强捡回了一条性命的战友们在漫长而无助的等待之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担负起了搜索任务的众人来到了他们锁定的信号源位置,那附近有一座直插云霄的大型黑色建筑,似乎是一部分古沃斯文明被连根拔起之后又插回原地所形成的景观,而信号源可能就在这座遗迹建筑下方。在附近徘徊了许久后,奥西波夫中校决定先在附近找个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降落,同时把发现残存友军的消息告知了上级。

虽然上级要求他们原地待命、等待真正的搜索队伍前来后再行动,奥西波夫中校却不愿再等了。他留下了一半人员看守飞机,另一半人员则跟随他前往遗迹顶端,也许他们可以从那里的缺口进入遗迹内、找到通往地下的道路。为应对火星地表和地下的复杂地形而准备了许多专业工具的众人手脚并用地沿着遗迹废墟的外部向上爬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抵达顶端。第一个找到了缺口并顺着缺口向内部探索的飞行员刚进去就发现了几具不成样子的尸体,从尸体身上残存的衣物上来看,这些尸体应当是火星人平民的。

“这附近几乎没有生物信号,沃斯帝国看来真的被消灭了。他们做到了。”领头的飞行员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曾经听自己的长官说起过瓦列里·莫伊谢耶维奇准将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了期待着莫伊谢耶维奇准将创造更多奇迹的众人之一。“中校,他们真的做到了。”

“是,我想他们也该做到的。”奥西波夫中校打断了战友们奇形怪状的获奖感言,心里暗自想这些压根就没参加火星战役的家伙跟他本人一样没什么理由庆祝不属于自己的军事胜利。当然,他并不介意为地球人之敌的毁灭而再开几瓶伏特加,但不是现在。“保持警惕!沃斯帝国也许毁灭了,火星人可没有灭绝,火星军士兵也一样。在确认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断言我们大获全胜还为时过早。”

说罢,奥西波夫中校拔出手枪,示意众人继续向下探索。他们每前进一段路就会在路边发现不少火星人的尸体,那些早已风干的尸体凄惨的状况使得众人对发生在火星上的一切多了几分好奇。大部分尸体都存在严重骨折的痕迹,有的甚至是被拦腰斩断,这样普遍且具备高度相似性的伤势很有可能是地下遗迹坍塌造成的。虽然他们在这里观察到的一切似乎都佐证了远征军舰队内技术人员的说法,哪怕是只看过科普宣传片的人也知道,一般烈度的地震是没法摧毁这些具有数万年悠久历史的古沃斯文明遗迹的,除非……

除非破坏性的力量不是来自火星地壳而是来自古沃斯文明遗迹内部。

探索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经常中断,众人不得不另想办法或是尝试着炸开一条道路。经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艰难探索,他们才终于进入了遗迹的地下部分,这时上级派来的搜索队伍也快抵达地表了。前方的道路越来越陡峭,奥西波夫中校几次险些滑倒,他不得不在每次前进时和战友们凭借手头的工具把身体固定好再迈出下一步。即便如此,他依旧险些在通道尽头的悬崖直挺挺地摔进下方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之中。

浑身直冒冷汗的奥西波夫中校四处观望,让战友们再次确定信号的来源。先前释放的侦察无人机找到了位于他们下方的一个密闭舱室,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必须像擦玻璃的工人一样把自己吊在半空中去接近舱门。没有在舱门附近找到看上去能帮助他们打开舱门的控制台的奥西波夫中校打算通知里面的人先把舱门打开,并派人向下呼喊,希望能够早日和幸存的战友们取得联系。

“可能是门坏了。”在外等待的飞行员接到了回复消息,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自己的长官,“必须把舱门炸开才能……”

“我看不是门坏了,是他们没有防护服和多余的氧气。”奥西波夫中校叹了一口气,他无法仅凭自己解决眼前的难题,“好吧,我们还得和搜索队伍一起合作才行,首先要找到控制这处舱室的控制中心。”

投入到地面的搜索队伍前后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终于有所收获,在此期间有一名远征军士兵因失足滑落深渊而不幸牺牲。找到了控制中心的远征军技术人员随后对舱室内的环境进行了调整,确保里面的人在奥西波夫中校等人入内营救期间不会死于外部的恶劣环境影响。获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后,奥西波夫中校一声令下炸开了舱门,并马上和几名战友一同进入了舱室内。

“……怎么有火星人——”

“不要开枪!”穿过烟尘的奥西波夫中校发现了视野中出现了许多体型轮廓符合火星人平民特征的家伙,但他同样看到了穿着地球联合军制服的战友们。“……我们来自地球联合军远征部队的第571太空战斗机航空团,编号60734部队。在场的第30太空控制师幸存人员请出列。”

“谢天谢地,你们终于来了。”人群中钻出一个满脸黑色灰尘的青年,他的下颚和一条手臂呈现出异样的金属色彩,“我是原【米夏利翁号】的太空战斗机部队指挥官马尔科姆·格兰杰少尉,这里目前由我负责。除了这处舱室之外,我军的幸存者还聚集在其他几处舱室内,我会想办法把它们的位置告诉你们,虽然只是推算出的结果。”

“先等等。”奥西波夫中校当然还记得在西西伯利亚的战场上教授了自己和其他许多战斗机飞行员用于对付Aldnoah甲胄骑士机甲的许多战术的这名特别教官,不过这并不足以构成他完全信任对方的理由。附近那些躲在角落里的火星人第三等级平民向他们投来的视线仍然令人不安,况且谁也说不清火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格兰杰少尉,我们和你部失去联系已经很久了。在最后一次通讯中,你们的师长莫伊谢耶维奇准将说他打算集中残存兵力向沃斯帝国发起最后的进攻……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我军接近全军覆没,但预期战果已经达成。沃斯帝国所在的古沃斯文明地下遗迹区域遭受了不可逆的破坏,他们占据的全部设备都已不见踪影。”老格兰杰此时也认出了奥西波夫中校,他重新戴上了面罩,并接过了后方的飞行员递过来的氧气瓶。从上方降落下来的其他远征军士兵又把几套防护服丢进了舱室内,蓬头垢面的吉尔斯立即从角落里钻出来、抢走了其中一套并忙不迭地套在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沃斯帝国的皇室也被彻底消灭。即便这里还存在其他敌人,那些人也不可能再以任何方式获得Aldnoah科技启动因子。”

众人听了,都大吃一惊。对第30太空控制师的幸存不报什么希望的他们当然盼着已故的战友们取得更多的战果,正因为如此,他们无法想象这些人是怎样在规模空前的敌军包围之下达成这一奇迹的。

“消灭一词的意思是……”

“敌酋伪帝雷列加利亚·沃斯·雷沃斯皇帝,由迈克尔·麦克尼尔少尉亲手击毙;蕾姆丽娜·沃斯·恩沃斯公主,同样由麦克尼尔少尉亲手击毙;艾瑟伊拉姆·沃斯·艾露西亚公主,由罗根·谢菲尔德少尉亲手击毙。”老格兰杰平静地向战友们汇报了战果,又连忙对还处在错愕之中的奥西波夫中校说,最大的功臣仍然被困在遗迹底部。“……请尽快把他们营救出来,他们是全体地球人的英雄。”

奥西波夫中校虽然仍怀有疑虑,他还是把老格兰杰所说的一切如实转告了上级。得知沃斯帝国已经成为历史,远征军舰队顿时陷入了狂欢之中,成千上万的将士们喜极而泣、发自内心地为敌人的灭亡而感到愉悦。再三确认附近没有任何敌军后,远征军取消了原定作战任务,改为前往火星地表占领沃斯帝国原【领土】并全力搜救被困的幸存友军。那些为全体地球人的胜利奋战到今天的勇士们,值得体面地回到地球迎接胜利和光明的新生活。

搜救工作持续了数日仍未停止,那些没有参加搜救工作的远征军士兵仅能从战友们的闲聊中了解到和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有关的些许产生了失真的细节。谈及远征军士兵们和部分火星人平民共处一室的理由时,被营救出来的幸存者表示,其中有一些人是追随老艾露西亚伯爵、愿意配合地球联合军和沃斯帝国战斗到底的功臣,另一些人则是这群合作者的家属。遗憾的是,老艾露西亚伯爵本人在搜救人员抵达之前就饿得昏了过去,随远征军出行的军医们受命尽最大努力抢救这位对于地球联合军的胜利不可或缺的火星人代表。

“……还有一些则是我们在路上收留的。”被营救出来的吉尔斯作为火星贵族之中的合作者典范而受到了远征军的热情招待,现在没人会怀疑他对地球联合军的忠诚了。“那些对我们有敌意的早就被杀了,剩下那些看上去比较可怜而且也并不对我们喊打喊杀的,我们也没理由把他们都给杀了。”

“这是谁的主意呢?”招待吉尔斯的军官看着狼吞虎咽、毫无贵族风度的幸存者,漫不经心地追问了一句,“是您决定收留火星人平民,还是我们的人决定这么做?”

“这是马格巴雷吉上校的想法,她说如果以后我们决定继续开发火星而其他人又不愿意来,那当然还是火星人最适合继续留在火星了。”饿得两颊全部凹陷了下去的吉尔斯一手抓着面包,一手抓着腌好的肥肉,那模样活像是一头食人猛兽,“不过我想我们所有这些幸存者最应该感谢的还是界塚伊奈帆准尉,是他在大地震停止之后想办法自制了通讯设备、和我们取得联系并间接帮助大家找到了适合躲藏的舱室。如果没有他,那我们现在都已经是死人了。”

大部分被营救出来的幸存者除了过于饥饿和严重缺水之外,身体并无大碍。用老格兰杰的话来说,那些在大地震过程中身受重伤的人没有办法转移到这些舱室中,为他们收尸想必也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已被发现的死者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被困在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遗迹下方但因负伤或找不到出口而永远失去了逃离的机会,另一类则在大地震的过程中被撞到了地表且无法返回地下。搜救人员于莫斯科时间7月4日凌晨4点左右在一处岩壁附近发现了瓦列里·莫伊谢耶维奇准将的尸体,并将其带回了舰队内。莫伊谢耶维奇准将的死讯传来时,几乎所有第30太空控制师幸存者都忍不住痛哭失声,悲哀的情绪一时间感染了整个远征军舰队。先前认为莫伊谢耶维奇准将本人的部分错误决策使得他对第30太空控制师的全军覆没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部分指挥官也撤回了攻击意见,转而支持为已故的准将争取更多的名望。毕竟,死人是永远不会和活人争抢位置的。

搜救行动还在继续。7月5日,其中一支搜救队伍抵达了遗迹底部,并找到了伊奈帆等人所在的舱室。进入舱室的搜救队员们一眼就看到了摆在室内的几个状似大型培养罐的生命维持装置,其中一个装置的使用者是身受重伤的罗根·谢菲尔德,旁边的则是身中数枪、生命垂危的斯雷因·特洛伊亚德——如果不是远征军认为他可能对于破解特洛伊亚德博士遗产中的秘密有所帮助,也许他早就死了——而第三个生命维持装置内,赫然是被老格兰杰声称已经死亡的艾瑟伊拉姆公主。

“总部,我们没有发现麦克尼尔少尉……他并不在这里。”一头雾水的队员们向伊奈帆询问麦克尼尔的下落,然而对方竟然也不知情,“……真是活见鬼了。据说麦克尼尔少尉在大地震发生时就留在这附近。”

没人想要责怪老格兰杰或是罗根谎报军情,他们在看到失去了双眼的罗根的现状后就明白了一切。按照远征军司令部的指示,搜救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生命维持装置逐一转移回地表,而后又将它们转移回了舰队内部。舰上的军医们决定想办法优先唤醒罗根,以了解到更多有关火星战役的秘密。

老格兰杰被允许前去看望罗根,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了。在这一个月里,远征军彻底地清理了沃斯帝国曾经占据的古沃斯文明地下遗迹废墟,基本救出了剩余的全部幸存者,并找到了堆积如山的尸体。与此同时,如何对待幸存下来的而且仍对地球人怀有敌意的火星人平民成了远征军亟需讨论的重大问题,但那并不是现在的老格兰杰或是吉尔斯需要关心的。为自己不必落得和罗根一样的下场而窃喜了几秒的老格兰杰穿过防护门,进入了受到重兵把守的临时重症监护室内。他轻声呼唤着头部大半被纱布和绷带包裹的战友的名字,让失去双眼的同伴将脑袋转向自己。

“……艾瑟伊拉姆公主,怎么样了?”

原美军王牌飞行员愣了片刻,他还以为罗根会首先追问麦克尼尔的情况。“不是很好,子弹穿过了很要命的位置。军医说她可能这辈子都没法离开生命维持装置了……你笑什么?”

“没什么。迈克曾经说我办不到,可我还是办到了。就像他不会令我失望一样,我也不会令他失望。”罗根笑了,笑得有些吃力。他抓住了老格兰杰伸向他的手,缓慢地支撑起了上半身。“不用去费心找他了,他已经决定把此次冒险的剩余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后记A(1/5)EN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