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CNC苍蓝暮光 > OR3-EP4:血海沸腾(15)

CNC苍蓝暮光 OR3-EP4:血海沸腾(15)

簡繁轉換
作者:最后的河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9 14:48:57 来源:源1

or3-ep4:血海沸腾(15)

“我是不会再给你拖后腿的,麦克尼尔。”

爆发在朝鲜半岛的这场冲突进行了将近两个月,大洋彼岸的帝国仿佛失却了对东亚事务的一切兴趣,被墨西哥战争和大东合众国在巴拿马运河及中美洲的行动弄得焦头烂额的帝**无暇关注远在天边的事情。随着战争逐渐地逼近帝国本土,不仅是充斥着罪犯的帝**出现了动摇,在数年前起义后被迅速镇压的共和派也蠢蠢欲动,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是,总有一些人相信自己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都能在新的东家那里找到用武之地,其中便包括不少科研人员和艺术家。不论在哪一个年代,人们总归需要娱乐,也永远离不了更先进的技术。他们很少真正地关注帝国的命运,只要他们不把自己的前程同这个建立还不到十年的帝国捆绑起来,即便帝国于一夕之间土崩瓦解,他们的前途也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的影响。相反,利用帝国赐予他们的一切为自己谋取利益,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在所有的投机者中,埃贡·舒勒或许是看起来最【蠢】的那一个。他确实在尽心尽力地为帝国办事,并研发出了一些可用于增强士兵战斗力、提高士兵生存能力的程序,虽然其研究成果仍显粗糙且未被帝**重视,身处同一研究设施中的其他科研人员和军官们已经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舒勒的杰作和他本人。

埃贡·舒勒的心思全然不在这方面,他的目的不是这些蝇营狗苟的寄生虫和官僚所能理解的。麦克尼尔的理念是拯救世界以便获得一个复仇的机会,而舒勒本人对这些宏大而空洞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尽管如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对客观现实的探索必须依赖于自己这凭借着奇迹而重获新生的【第二次生命】,一旦麦克尼尔遭遇失败,舒勒的任何理想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然而,舒勒所能想到的更好的办法,也仅限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寻找可靠的帮手。他坚定地相信上一次的失败源自他和麦克尼尔之间缺乏足够的情报交流,若是他们更早地从彼此获得的有限信息中察觉到nffa的问题,情况说不定会有改观。因此,在麦克尼尔冒着生命危险留在韩国同朝军战斗时,舒勒从未停止和麦克尼尔之间的交流。通过麦克尼尔反馈的每一个细节,舒勒逐渐地从纷乱的证据和线索中找到了那条最可能的道路。

他需要的是更为谨慎的验证。

舒勒所在的这座研究设施处于帝**的控制之下,由帝**情报部派驻的军官担任顾问。名义上,该设施归属一家私人企业所有,这有助于帝**减轻外界的担忧并撇清责任。情报部的军官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加入军队之后就一直从事情报工作的专业人士,另一类则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半途改行或挂职的外行。毫无疑问,一个不了解情报工作的长官对于那些怀着各类鬼鬼祟祟的心思的情报人员而言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工具。

“主任,这个月的工作汇报是不是该——”

穿着拖鞋、挂着眼镜的年轻人不修边幅地来到舒勒身旁,向舒勒试探性地提出了建议。

“不着急,他们不催,我们就不考虑。”舒勒挥了挥手,“别那么着急,有时候连负责项目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每一次汇报时,那些瞌睡连天的大人物都会惊讶于舒勒那种无可辩驳的口吻。未经准确的实验进行验证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用那样的语气来预估尚未得到确证的性能水平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敢这样说话的研究人员如果不是这一领域的权威,那么就很有可能是用一个虚假的概念来骗取经费的诈骗犯。舒勒的小发明只有在帝**士兵身上才能得到验证,这样大胆的实验反而是帝**不敢轻易采用的建议。

既能得到下属的支持,又能在上司的检查和责问面前蒙混过关,埃贡·舒勒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且令他本人十分满意。美中不足的是,他至今找不到解决脱发的方法。听说麦克尼尔也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想必以后两人会在脱发问题上存在许多的共同话题。

不过,即便是在协助麦克尼尔这一方面上,舒勒的工作并非仅限于通过其开发的程序提高麦克尼尔的战斗力。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利用麦克尼尔提供的情报从不会被轻易追踪的区域调查发生在韩国的一系列蹊跷事件。可惜的是,埃贡·舒勒从来不是情报工作专家,既然麦克尼尔如此放心大胆地把调查工作交给他来负责,舒勒也只好选择了外包。

至少,他相信自己筛选出的【承包商】是值得信任的。

“我去找上校讨论一下器材进货单的报销问题,你们继续干活。”舒勒拍了拍桌上的文件,“认真一点,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

负责管理或者说监视研究设施的帝**情报部军官名叫伊恩·库尔茨,以前参加过墨西哥战争。舒勒不清楚这样的老资格军官为什么会被调到情报部的冷门职务上,也许这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

麦克尼尔提供的情报种类复杂,而且杂乱无章,缺乏统一的导向。起初,舒勒会将部分情报单独地交给那些闲来无事且不怎么对别人的事情感兴趣的军官去分析,但这一做法随后被证明后患无穷:一旦这些调查人员开始交谈,舒勒和麦克尼尔的一切都会立刻暴露。不仅如此,倘若其中有人反过来要挟舒勒,仅凭舒勒目前孤身一人留在美利坚帝国的状况,是缺乏反击能力的。

于是,埃贡·舒勒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投靠这座研究设施中来头最大的军官。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样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没有人可以活在同他人完全隔离的世界中,即便是更醉心于科学研究而非权力的埃贡·舒勒也必须通过掌握对应的权力和话语权来确保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调动各种资源用于搭建通向目标的高塔。在那个逐渐地因对抗gla的战争而愈发偏激的eu中,舒勒无视了主流舆论对那些不合群的科学家的打击和排挤。他是本应站出来说些什么的,而他没有。

坦诚地讲,舒勒不喜欢这样的环境,连空气都令人窒息。在为nffa工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舒勒深切地体会到了当年的压力又一次回到了他身边,无孔不入的监视和搜查使得许多研究人员逐渐精神衰弱。

个人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只有适应环境了。

埃贡·舒勒相信,这是一场充满了恶趣味的游戏,而李林向着每一个玩家抛出了无法拒绝的橄榄枝。在更大的诱惑面前,埃贡·舒勒必须承认,他对生存下去继续探索真理的渴望压制了现实带来的重重阻力和绝望。对彼得·伯顿来说,情况恐怕也是大致相同的。

手里拿着仅用来作装饰的文件夹,埃贡·舒勒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请进。”

库尔茨上校还不到四十岁,以美军的现状而言,他还算是青年得志。不仅如此,更令埃贡·舒勒羡慕的,也许是对方那茂密的头发——尽管完全变成了铁灰色。

“希望你的工作多少取得了一些进展。”

“找出那些潜藏在我们之中的共和派,其实是非常劳神费力的事情。”埃贡·舒勒刻意地低下头,以便让对方看到自己那光可鉴人的脑袋,“上校,共和派不会把【共和派】这个单词写在自己的脸上,也不会轻率地在各种场合急于表现自己的主张。”

“这我理解,但他们总归会产生感性压倒理智的时刻,那便是我们出手的机会。”站在窗边观望的库尔茨上校回到办公桌前,他的桌子上放着一份对于安置社区的老兵精神状态的鉴定报告,“技术是中立的,研究技术和使用技术的人却一定有着自己的立场。允许共和派留在这些对于帝国而言至关重要的机构之中,简直是向着帝国的心脏上插上一把刺刀。”

这就是库尔茨上校对舒勒的要求。搜集那些对帝国不满的反对派和疑似共和派的研究人员的罪证,并按照上级的想象构造出【共和派的阴谋网络】,是帝**情报部一直以来都热衷于从事的工作。受到皇帝陛下的委托建立了帝**情报部的特务们无比热情地坚信在帝国之中存在着由共和派组成的阴谋集团,那些共和派潜伏在帝国的各个角落策划着对帝国的敌对活动,而帝**情报部的使命就是从这些阴谋家手中保护帝国。类似的说法并不鲜见,早在合众国变为帝国以前,只是略微地更换了主体的同样说法已经盛行在合众国各地,当时人们更乐于认定阴谋家是大东合众国的卧底。

在发觉帝**无法有效地把大东合众国的代理人驱逐出美洲之后,主导情报工作的官员们明智地把矛头对准了已经在数年前的起义中被击溃的共和派。那场起义被外界(尤其是大东合众国)称为【第二次南北战争】,尽管对垒的双方并非明确地以南北作为分界线:南方存在共和派,北方也有帝国的忠诚战士为帝国而战。

以麦克尼尔的回忆和自己平时对库尔茨上校的了解作为依据,埃贡·舒勒一度相信库尔茨上校曾经参加过那场以镇压共和派为目的的内战并在战争结束后保留了对于共和派的个人同情。但是,随着交易逐渐深入,舒勒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库尔茨上校确实是帝**的忠实鹰犬,也确实从个人角度保持着象征性的宽容,这些表象之下潜藏着的是更加不为人知的动机。最终,埃贡·舒勒不得不得出结论,那就是库尔茨上校不仅为帝**工作,同时也为另一个神秘组织效力。

“做得很好,舒勒主任。”库尔茨上校只是简要地扫了一眼名单,“我们得保持对他们的密切监视。您很清楚,一些怀有危险思想的研究人员经常在论文、代码中用暗语写下他们的宣传语,帝国今日有着如此严格的审查体系,完全是被这些明目张胆地作乱的叛徒给逼出来的。”年轻的上校整理了一下衣领,领口的银色鹰徽熠熠生辉,“相信我,只要这些叛徒被彻底铲除,你们会得到更大程度的自由。”

“那么,监视和调查要以何等程度作为标准?”

“只要他们没有公开反对帝国,我们还是要保持宽容的。”库尔茨上校依旧板着脸,以至于舒勒怀疑这个人压根不会笑,“不要像某些不学无术的学生那样,随便地把教师的言论搜集起来……那些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精神压力的人们肯定会有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假如我们连这等程度的宽容也没有,岂不是和我们当初推翻的共和派那假以自由的名义对公民的自由进行的粗暴幹涉没什么区别了?”

“正是如此,上校。”舒勒连忙表示赞同,他可不想在调查接近重要关口时碰到意料之外的阻力,“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我们的项目还需要很多人手,目前在这项工作上投入了全部精力的年轻人都充满了热情,随意地把他们更换掉也许会让我们承担严重的损失。”

“……全部精力?”舒勒似乎看到库尔茨上校的嘴角勾勒出了一个微妙的弧度,“那就无法解释他们是怎么偷偷炒股的了。”

一想到那些年轻人提起股票时的兴奋,舒勒的心中毫无波动。他承认自己看淡金钱的原因中包含着年少成名带来的衣食无忧,假如他生在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一定会拼命地攫取更多的金钱来满足内心的空虚。不过,就算是以赚钱的角度而言,舒勒也不认为普普通通的公民能够在缺乏信息和情报的情况下仅凭直觉和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而利用炒股来发财致富。

“他们有点自己的想法,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你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舒勒主任。”库尔茨上校拍了拍桌子上的文件,“我们该怎样利用那些危险分子?把他们直接干掉?不,那样只会浪费资源。放任他们继续活动?不不不,这也许会在未来被证明是一场混乱的开端。我们得找到他们的把柄,利用他们的弱点,再稍微给他们一点希望,然后让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呈现出的价值足以抵得上把他们解决掉而花费的资源。”

“你让我懂得了许多精妙的管理手段,上校。”舒勒摆出一副空洞的笑容,样子像极了笑脸面具,“我已经证明了我的诚意,现在轮到您了。”

埃贡·舒勒的视野中弹出了一条通知,原来是库尔茨上校直接把部分文件发送到了他的电子脑中。这种通讯方式相对安全一些,有库尔茨上校的保证,舒勒暂时还不必担心自己和外界的交流同样成为帝**情报部监视的重点。

把这些内容告诉麦克尼尔,也许能够解决麦克尼尔心头的诸多困惑。

“明海俊这个人,是cia负责的目标之一,不归我们负责。”优雅地坐在靠椅上喝着咖啡的库尔茨上校对着空气指指点点,舒勒明白他在指着电子文档的对应位置,“因为他的养父卷入了和委员长的冲突而被处决,明海俊选择了逃亡,并长期在东南亚地区流窜,为毒贩子、军阀、黑帮充当打手,一度躲到泰国境内,后来长期逗留于柬埔寨和越南的边境地带。”

“他居然没有接受拉拢。”

“是的,以至于cia曾经怀疑他是被朝鲜人刻意地扔到境外充当密探的情报人员。”库尔茨上校满不在乎地晃着洁白的杯子,“这个人呢,虽然和委员长之间是敌对关系,但他不想接受我们的安排。换句话说,他的敌人是委员长而不是他的国家。”

舒勒本来打算发表一些意见,到底还是忍住了。他担心自己的不恰当发言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索性决定完全保持沉默。

“怎么,您难道不认为这样的流亡者比那些忙不迭地寻找外国策展人的同类更值得尊敬吗?”

“我对他缺乏兴趣。”舒勒一丝不苟地答道。

另一个被麦克尼尔列为主要调查对象的,则是一个和明海俊的重要性相比而言堪称无关紧要的普通人——在釜山地区被抓获的连环杀人犯姜顺德。由于舒勒根本想不出该用什么借口去委托库尔茨上校调查一个即便在韩国当地都不一定能登上新闻头版头条的杀人犯,他只好把目标先瞄准了姜顺德曾经供职的公司【东莱物产】。既然麦克尼尔坚称这家公司同日本有着联系,也许帝**情报部在针对日本的调查中会有所收获。

“看来你在日本吃了点亏。”这是当时库尔茨上校的反应。

“日本人的心思多着呢,我们得小心一点,他们不会白白地和帝国合作。”

果然,埃贡·舒勒的表态让库尔茨上校顺利地拿到了对应的情报。结果不仅让舒勒本人吓了个半死,连从来没关注过日本的库尔茨上校也坦承他当时大吃一惊。【东莱物产】不仅从里到外受到了日本人的控制,还同大量非法交易存在联系。

“违反禁运令向战区输送重要物资,也不是头一次了。”

库尔茨上校的眼睛锁定在了埃贡·舒勒身上。到目前为止,舒勒和外界产生的最大联系莫过于上一次去日本谈生意,对象则是创造了【日本奇迹】的【日本技研】。发生在隔壁的冲突更像是花边新闻,于情于理,舒勒都找不出什么合适的借口来证明自己对韩国的额外关注是合理的。

“哦,顺带一提,他们的生意范围其实很广。”似乎是看出了舒勒的尴尬,库尔茨上校装作不在意地随口说出了舒勒急需的内容,“比如说缅甸、柬埔寨、泰国还有印度的东部,那些地区的犯罪集团、军阀都和他们有生意上的来往。有时候【东莱物产】也会派出一些员工特地去那些地方出差,虽然他们通常不会让普通员工接触那些非法交易。”

“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上校。”舒勒连忙向对方表示感谢,“自从在日本被那些没什么良心的商人坑了一笔钱之后,我总觉得自己要找个办法报复回去。可是,我不懂经济,更别说利用商业手段去打击他们了。您提供的情报也许会为我们的反击打下可靠的基础。”

尽管两人口中都说着看似热情的话语,他们那两张冷若冰霜的脸冻结得和面具一样。

“我理解。”库尔茨上校把文档收到了旁边的柜子中,“这和赌博不一样,赌徒倾家荡产是咎由自取,而我们这些在工作之余拿出一些闲钱去理财的守法公民在真正的职业商人面前虚弱得和绝症患者一样不堪一击。不过,下一次你做类似的投资之前,最好联系一些同你的境遇相仿的投资者,这样你们在不对称的对抗中还能多支撑几天。”

两人友好地握了握手,而后准备各自返回他们的工作岗位上。

“对了,有些东西,文件里没有写,因为我怕留下证据。”舒勒的手刚碰到门框,背后传来了库尔茨上校的声音,“同这种奇怪的海外交易有关的,还包括一些朝鲜人的军官。”

“明白。”

前脚刚离开办公室,埃贡·舒勒就迫不及待地把所有的情报直接传递给了麦克尼尔。听麦克尼尔说,最近韩军已经打破了包围着首尔的包围网,那么对韩军而言最艰难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接下来,韩国人只需按照他们原先的计划——反攻回原来的分界线再谈判——就能确保暂时的和平。

不过,即便舒勒对麦克尼尔正在调查的内容缺乏了解,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线索之中,他的眼前似乎有一张巨大的蜘蛛网逐渐笼罩了全身。共和派结成的阴谋集团或许从来就不存在,但麦克尼尔所触碰到的却极有可能是真正的庞大集团的冰山一角。这些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勾结的蛆虫试图挑战一切限制住他们的条例和法律,更别说本就不可靠的道德了。

那么,为了让麦克尼尔能够顺利地完成他的计划,舒勒也愿意暂时地忽视良心的呼声。

“当我们把双手放在别人的肩上时,自己便要被别人捏着肩头而身不由己地前行。”

t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