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92章 房管的平叛方略(求订阅)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92章 房管的平叛方略(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第92章房管的平叛方略(求订阅)

李亨当众诛杀李承光以后,他召集房管和李泌商讨平叛方略。

房管得知李泌的平叛方略,他对此感到之以鼻,有些不屑一顾说道:「李长史,老夫听闻你在嵩山隐居修道,你未免把这天下局势想得太简单了吧?」

「不知房相爷有何高见?」

李泌气定神闲反问道。

房管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李长史,你认为当下最要紧的是什麽?」

「那自然是捣毁叛军老巢!」

李泌毫不犹豫回答道。

房管一脸不屑追问道:「李长史,那你觉得这主要战场在哪里?」

「我认为主要战场在范阳郡,只要能够捣毁叛军老巢,那麽他们就是无本之木,这场叛乱很快就能平定下去,不然的话,放任叛军重新据守河北,那麽将会陷入没完没了的拉锯战。」

李泌作为谋士还是有两把刷子,他觉得自己所制定的平叛方略才是一劳永逸之计。

一大堆人把李泌的平叛方略奉为金科玉律,自以为只要无条件执行他的策略,叛军在两年内必定全军覆没,后面更不会有藩镇割据的情况。

若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快就能知道李亨为何不采纳他的平叛方略。

房管听到李泌要把主要战场放在范阳郡,他之以鼻冷笑道:「李长史真是高瞻远瞩,你的平叛方略确实能够一劳永逸解决掉叛军,可问题在于谁能做到?普天之下谁能做到这件事情?」

「如若按照你的平叛方略执行,李光弼必须先平定河曲之地的阿史那从礼,再去消灭掉云中郡的高秀岩,而后才能攻取北京太原府收复河东道,再把姜天骄和史思明两位贼将赶回河北道。」

「要是姜天骄和史思明派遣重兵守住太行八陉,我想请问李光弼究竟如何打入河北大地?」

「你建议以建宁郡王为范阳节度大使,让他跟奚人借道塞北草原出击,配合李光弼南北夹击范阳郡,我想请问奚人已经加入叛军阵营,那他们还会给我们借道吗?」

「你的平叛方略本质上是要避实就虚,以长安和洛阳为诱饵牵制住叛军主力,可真要执行起来,王师只会跟叛军主力迎头相撞,沿途至少有十几万叛军在等着我们,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话一出,李亨也觉得有些不靠谱。

李泌对此倒是做出解释,他郑重其事说道:「房相爷,李光弼深得王忠嗣的兵法精髓,而他手底下的精兵强将皆是来自河东军,将士们都渴望能够光复家园。」

「虽然叛军人数甚多,但是他们只知劫掠不知治理,纵使拥有百万之众那又如何?终究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只要王师能够捣毁叛军老巢,那麽叛军自然会土崩瓦解。」

房管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不以为然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召见郭子仪和李光弼,请问他们是否能够执行李长史的平叛方略,大概多久才能捣毁叛军老巢范阳郡。」

「好吧!」

李亨立刻召见郭子仪和李光弼。

「参见陛下!」

郭子仪和李光弼恭恭敬敬朝着李亨行礼。

「还请两位将军入座!」

李亨招呼着郭子仪和李光弼入席而坐。

李泌直接把平叛方略告诉他们两人。

李光弼听闻李泌要让自己去对付这麽多人,他倒也没有说不行,只能略微委婉说道:「陛下,若要执行李长史的平叛方略,微臣至少需要十万大军才有把握。」

「十万大军?」

李泌还以为李光弼在开玩笑,他略微不解追问道:「李将军,你为何需要这麽多兵力?难道凭藉你手上那三万河东军不能成事吗?」

李光弼觉得这李泌只会纸上谈兵,他一脸苦笑说道:「李长史,你实在太高看我啦,

我手底下这三万河东军确实渴望能够光复家园,可问题在于他们家眷全部落入敌手。」

「这三万将士隶属河东藩镇的天兵军,本来是驻守在太原城,我带着他们前来勤王救驾,能够做到军心不乱已是很不容易。」

李光这话说得非常在理,三万河东军的家卷都在太原城,他还能保证军心不乱,这确实不愧为巅峰级别的武庙名将。

三国时期吕蒙趁着关羽后方空虚,他通过白衣渡江夺取江陵,一战俘虏关羽将士的所有家卷,使其军心溃散土崩瓦解。

从这里就能看出李光弼行军治戎堪称天下无双,哪怕他手底下将士家卷全在姜天骄的手上,那他也可以保证军心不会溃散。

「看来这场叛乱不容易平定啊!」

李亨明显拿不出十万大军,他也认为李泌的平叛方略确实难以执行。

房管看见李亨满脸忧愁之态,他终于图穷匕见说道:「陛下,虽然李长史所建议的平叛方略难以执行,然而微臣腹中却有更好的妙策。」

「还请房爱卿速速道来!」

李亨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他好像抓到什麽救命稻草一样。

房管直接一针见血说道:「陛下,我认为眼下最要紧乃是漕运问题,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如若我们无法通过漕运得到江淮地区的钱粮布帛,那麽大唐朝廷很快将会无以为继。」

李亨非常赞同房管的意见:「房爱卿所言极是!」

郭子仪和李光弼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房管见到李亨明显已经倾向自己,他郑重其事说道:「陛下,鲁灵在潘水之战中损兵折将,可他退守南阳郡以后召集所有丁壮进行守城。」

「贼将武令珣连续带兵围攻三月也未能攻克,微臣担心他撑不了多久。」

「如若南阳郡落入叛军手上,那麽襄阳郡就会受到威胁,汉水漕运也会受到阻塞,届时江淮地区的钱粮布帛难以运至扶风郡。」

「因此微臣认为应该趁着叛军在关中地区立足未稳,一鼓作气把他们赶出去,收复长安聚拢人心,打通武关支援南阳郡的鲁灵,优先保住江淮漕运,以东南之赋税,养西北之兵马,只有这样我大唐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现如今叛军在关中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越来越多的大唐百姓不胜其苦前来投靠,还有很多人在暗中提供情报支持,使得叛军一举一动尽在朝廷掌握之中。」

「目前叛军在关中地区只有三万多人,偌大京兆府仅有两万精兵,我军完全能够做到一战收复长安,而这才是真正的避实就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