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张光晟的情报
关内道,顺化郡。
王思礼在安化县的节度使府接到皇帝诏书,除了必须留守城堡将士以外,其馀将士都要跟他前往凤翔郡集合。
「节帅,莫非有什麽为难事?」
张光晟略微好奇询问道。
王思礼直接把诏书拿给张光晟,他唉声叹气说道:「你自己看吧,陛下要我把关内藩镇的所有军队抽调到凤翔郡。」
张光晟伸手接过诏书阅览起来,他意识到李亨这是要放弃掉关内藩镇。
王思礼自然知道皇帝陛下这是什麽意思,无非就是让他留下大将拖住叛军,再让自己带着关内藩镇的全部军队参与收复长安。
姜天骄就在灵武郡虎视耽,火拔归仁又在延安都伺机而动。
无论留下哪位大将,基本都是必死无疑。
这才是让王思礼感到为难的事,可他也能理解皇帝陛下的难处。
张光晟作为姜天骄安插在王思礼身边的棋子,他认为自己终于等到出人头地的机会,随即冠冕堂皇说道:「节帅,末将愿意留下抵挡叛军。」
「贤弟,你这是何苦呢?」
王思礼还以为张光晟这是自告奋勇,他不禁潜然泪下说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又是我的结拜兄弟,我怎可把你置于险境之中?」
「为能兄长而死,愚弟死得其所!」
张光晟视死如归说道。
王思礼对待张光晟还真不错,不仅跟他结为生死兄弟,还提拔他为关内兵马使,赏赐大量田宅和帛,委以心腹之任。
然而张光晟自始至终都是姜天骄的人,他是不可能回头再去效忠大唐朝廷,最多只能不去背刺王思礼。
现在王思礼需要带兵前去凤翔郡集合,张光晟正好找到机会跟他分道扬,因此这才主动留下来。
王思礼看着视死如归的张光晟,他不禁悲从中来说道:「贤弟,为兄只能给你三千人马,若你抵挡不住叛军,大可南逃前来投靠于我!」
「遵命!」
张光晟接下王思礼的军令。
王思礼按照李亨要求把关内道的军队尽数调走,仅仅只在顺化郡和平凉郡两地留下五千军队,
其中两千唐军驻守在平凉郡的萧关,用以防御灵武郡的姜天骄。
至于张光晟则是坐镇在顺化郡,王思礼委任他为关内节度留后。
王思礼前脚刚走不久。
张光晟后脚就跟姜天骄联系上,并把唐军情报尽数告知他。
关内道,灵武郡。
姜天骄在回乐县接到张光晟的亲笔书信,他顿时喜开颜笑说道:「看来关内道指日可下,本王大事可成也!」
「不知大王何故大笑?」
诸将们纷纷露疑惑追问道。
姜天骄故弄玄虚说道:「本王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大唐朝廷已经发兵攻打西京长安,如今关内道几乎没剩多少兵力,这正是天赐良机啊!」
「本王准备发兵攻取会宁郡,这样朔方藩镇的九个郡将会落到我军手上,而后集中兵力攻打关内道其他郡县。」
王武俊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他情急之下劝谏道:「大王,如若我军攻取关内道会宁郡,河西军和陇右军就会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难保他们不会狗急跳墙,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啊!」
「啊哈哈哈!!!」
姜天骄情不自禁开怀大笑:「王将军,你还是太多虑啦!河西军和陇右军看起来非常强大,实际上却又无比脆弱。」
「大王,哪有既强大又脆弱的道理,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王武俊觉得姜天骄实在不可理喻。
姜天骄自信满满说道:「如今河西军和陇右军都是自身难保,哪里还有精力来对付本王?本王不找他们麻烦就要烧高香了。」
王武俊哭笑不得说道:「大王,当初哥舒翰仅仅带走八万精兵而已,河西军和陇右军至少还有六七万军队,这跟自身难保没有多大关系吧?」
「王将军,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河西军和陇右军!」
姜天骄已经收降过河西军和陇右军,那他对这两大藩镇自然是一清二楚。
今年以来,吐蕃大军陆续攻陷威戎丶神威丶定戎丶宣威丶制胜丶金天丶天成等军城,以及石堡城丶百谷城丶雕窠城这些军事据点,完全扫荡青海湖畔周边的唐军堡垒,一举攻占陇右节度使的大本营西平郡。
虽然陇右藩镇还有少量军队抵抗吐蕃大军,但是这种情况无法持续太久。
河西藩镇和陇右藩镇在灵宝之战损失惨重,八万精兵全军覆没,从此伤筋动骨再也无法堪当大任。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河西藩镇和陇右藩镇真可谓是壮得很,仅仅在天宝元年两大藩镇就有十四万八千人。
河西节度使统辖镇兵七万三千人。
陇右节度使统辖镇兵七万五千人。
也许有人会感到十分好奇。
河西道和陇右道官府登记在册百姓十二万六千户,大约五十五万七千人,而这还是天宝十三载的人口数量。
既然河西道和陇右道只有十二万六千户,如何能养活十几万藩镇将士?这该不会又是吃空饷骗人的吧?毕竟光是军队口粮都解决不了。
这麽想的人倒也合情合理,每户需要养兵一人,这理论上来讲确实不可能。
奈何这只是浅薄的认识而已,不知道不等于不可能。
众所周知,古代兵制在很长时间里有两种方式的兵农合一。
其一便是汉代的寓兵于农,即是全农皆兵,每个农民都是需要当兵服役。
其二就是唐代的寓农于兵,即是全兵皆农,虽有职业军人专门打仗,但是这些士兵需要屯田务农来养活自己,军俸禄主要发放绢帛和铜钱。
《通典》明确记载着天宝八载,河西道和陇右道的军屯收入,两地加起来大概有七十万石粮食,而这仅仅只是两大藩镇将士的屯田产出。
河西道二十六万八十八石。
陇右道四十四万九百二石。
以一个士兵每天两升口粮计算,十四万八千人每年需要一百零八万石粮食。
虽然河西藩镇和陇右藩镇还有三十八万石的粮食缺口,但是可以通过和杀收购百姓馀粮,以此前来补充粮食缺额,这才养得活十几万藩镇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