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姜天骄的反间计
至德二载,九月二十八。
凌晨时分。
郭子仪仍然还是率军驻守在香积寺一线,他在等待唐军斥候的情报。
仆固怀恩跟在郭子仪的身边,他唤声叹气说道:「叛军大败,士气低落,他们肯定会放弃长安。若是昨晚给我两百骑兵尾随追击,何愁无法捉拿到安守忠和李归仁等人。」
「仆固将军,叛军大约有两万残兵逃出战场,你就带着两百骑兵去追杀,那要是有去无回该怎麽办?」
郭子仪明显也不同意仆固怀恩这麽冒险。
因为安守忠在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他居然还能重新组织起两千骑兵打破包围圈,所以郭子仪和李不敢把他逼得太紧,更加害怕对方杀出回马枪。
仆固怀恩刚想开口说话。
一队骑兵斥候风尘仆仆来到郭子仪的面前,他们一脸惊慌失措说道:「不好啦元师,昨晚贼将姜天骄带着数方骑兵驰援长安,现如今长安的城楼上到处挂满姜』字旗号。」
这话一出,郭子仪和仆固怀恩顿时感到非常震惊。
还没等着他们两人反应过来。
凤翔告急的消息同时传到郭子仪这边,李亨下诏让他速速分兵回来救驾,阿史那从礼率领三万番兵正在猛攻凤翔郡雍县。
「为什麽为什麽姜天骄会来得这麽快———他不是还在灵武郡吗?」
郭子仪老脸感到非常震惊。
殊不知他所收到情报全是假的,这些情报消息都是张光晟所奏,自然是说姜天骄还在灵武郡,藉此为他提供掩护。
郭子仪不敢私下决定,他赶快把消息告诉广平郡王李傲,毕竟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又是皇帝陛下的长子。
李傲得知这两条消息瞬间晴天霹雳,他本以为这次收复长安指日可待,不曾想到这才刚刚打完安守忠,姜天骄转眼间便接钟而至。
唐军诸将齐聚一堂不知如何是好,明显是对突发事件没有任何预案。
郭子仪见到没人胆敢出来拿主意,他硬着头皮说道:「既然陛下让我们分兵回去救驾,那麽收复长安暂且搁置,无论如何都要优先确保陛下安危。」
「只是从我们这里到凤翔郡大约有三百馀里,在这麽远的距离上必须抽调骑兵勤王救驾,若以步兵只怕是来不及了。」
李傲倒也接受郭子仪的建议,他直接一锤定音说道:「好,那就先不收复长安,待到我军灭掉阿史那从礼以后,再回来跟姜天骄一决死战!」
虽然郭子仪非常清楚这是姜天骄的阴谋,但是他无法置皇帝安危而不顾,只能把大部分骑兵交给李。
李傲带着上万骑兵星夜赶回凤翔郡雍县,跟他勤王护驾还有叶护太子的回骑兵,这就使得郭子仪大军的军力陡然下降。
如今郭子仪的对手再也不是安守忠,而是比他更加强悍的姜天骄。
郭子仪对此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他从来跟姜天骄没对过阵,只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姜天骄还有卢龙军的三万精锐铁骑尚未到达长安,他同样没有发起进攻。
就在姜天骄和郭子仪陷入对时的时候。
张通儒和邓季阳快马加鞭返回洛阳城,并且把这香积寺之战的消息禀报给安庆绪。
洛阳城,紫微宫。
安庆绪听闻安守忠在香积寺之战折损八万大军,他急忙把严庄喊来皇宫。
「参见陛下!」
严庄风尘仆仆前来皇宫,他朝着皇位上的安庆绪行礼。
「爱卿不必多礼!」
安庆绪摆了摆手示意免礼,他面色忧虑说道:「姜天骄带兵驰援长安,他接管安守忠的军队,你说这究竟该怎麽办?」
「要是他在关中地区击败郭子仪大军,那麽西京长安便会落入他的手上,届时他的军力会变得更加强盛,朕恐怕再也制不住他!」
目前严庄自然是跟安庆绪站在一起,他是大燕朝廷的丞相,更多是考虑到自身利益,于是不动声色说道:「既然陛下担心夏王尾大不掉,微臣愿意与张令公带兵入关,这样夏王自然就要退去。」
安庆绪一脸囊中羞涩说道:「爱卿,朕的手上已是无兵可调。」
「不!」
严庄若有所指提醒道:「难道陛下您忘记了吗?尹子奇大军刚刚拿下睢阳郡,不妨就把这支军队调往长安,只需抽调**万人,再跟安守忠的所部兵马会合,那麽在关中又有十万大军。」
安庆绪顿时陷入深深思考,他面色忧虑说道:「爱卿,由乾真那边也是蠢蠢欲动,他攻下东平郡和鲁郡以后,一人独占齐鲁大地的九个郡。若是没有尹子奇大军驻守在中原,朕就怕他动了什麽歪心思。」
「陛下不必多虑。」
严庄不以为然解释道:「虽然由乾真拥兵自重拒不奉诏,但他更多是想要独占齐鲁大地。眼下我大燕最大敌人依旧是大唐,谅他也不敢以下犯上。」
「好吧,那就依照爱卿所言!」
安庆绪决定采纳严庄意见,他改任张通儒为关西节度使,走马上任接替安守忠所有官职,同时抽调尹子奇大军前往长安。
严庄和张通儒两人带着八万大军火速入关,希望能在姜天骄立足未稳之前抢回长安城的控制权,绝不充许他把关中平原占为己有。
随着卢龙军的三万精锐铁骑陆续到达,姜天骄在长安城集结五万精骑,他没有立刻向郭子仪大军发起进攻,而是提前派人在关中地区到处散播流言。
郭子仪乃是李亨所忌惮之人,他这个大唐皇帝便是朔方军所拥立。
姜天骄对郭子仪采取反间计,他散播流言声称郭子仪欲效仿司马懿,以平叛为名积累军功威望,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便会效法魏普禅让之事。
只要这谣言传到李亨耳朵里,他都会对郭子仪产生猜忌,无论对方是否忠心,这威胁都是客观存在的。
郭子仪深谱人性和进退之道,他肯定会乖乖交出兵权以示清白。
只要没有郭子仪在居中调和,各路唐军就会出现将师不合,在排兵布阵上肯定会有破绽,届时姜天骄便可寻找机会将其一举歼火。
换而言之,姜天骄要先想办法把郭子仪调走,这样才能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