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175章 封邑和食邑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175章 封邑和食邑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0 15:25:48 来源:源1

第175章封邑和食邑

至德二载,十二月初一。

京兆府,长安城。

田乾真率领三千亲兵火速来到西京长安,

姜天骄在长安城的大明宫设宴款待,他在城门迎接田乾真,一脸善意微笑道:「阿浩,我可终于把你盼来啦!!!」

「大王亲自相迎,末将实在惶恐!」

田乾真已经不敢再跟姜天骄称兄道弟,他非常识趣放低架子,毕竟两人地位差距越来越大。

姜天骄招呼着田乾真进入长安城,他已经让人在大明宫麟德殿设宴款待。

田乾真踏入这繁华的长安街市,喧嚣声不绝于耳,人潮涌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宽阔而平整岁月在石板上留下浅浅的痕迹。

街道两边,坊墙高大齐整,犹如巨人的臂膀把一座座里坊紧紧围护其中。

坊门之内,庭院深深,楼阁错落,目光越过坊墙,偶尔警见高耸的歇山顶檐角,如鸟翼般展翅欲飞,斗拱层层叠叠,力托起青灰瓦片的天空,在阳光下闪烁出沉稳的光芒。

长安街道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商铺,门口五彩的幌子迎风招展,幌子上绣着店名和精美图案,街边小吃摊弥漫着阵阵香气。

摊主们热情卖力吆喝着,刚出炉的烧饼热气腾腾,酥脆的烧饼令人垂涎欲滴,就连酒肆中也是宾客满座,笑声和碰杯声交织在一起。

「西京长安真是繁华无比,哪怕遭受战火波及依旧不逊东京洛阳。」

田乾真不由自主感叹道:

姜天骄骑着战马跟田乾真并行而走,他理所当然说道:「这长安城在全盛时期听说有超过一百万人,整个京兆府在册百姓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户,共计一百九十六万七千一百人。」

「虽然大燕和大唐在关中地区展开拉锯战,但是战火始终并未波及到长安城中,双方将士都是在长安城外展开决战。」

「正是因为大燕和大唐没有在长安城中进行激战,所以西京长安依旧是这麽繁华,可终究也是比不过以前那般辉煌盛世。」

田乾真略微好奇问道:「大王,您为何要让我充任关西节度使?不知您可否能够据实相告?」

「不知你是要听真话,还是想要听假话!」

姜天骄漫不经心反问道。

田乾真一脸哭笑不得说道:「我当然是想听大王真话。」

姜天骄稍微收敛脸上笑意,他郑重其事说道:「既然你想要听下真话,那我也不介意告诉你,

至少你田阿浩还是我姜天骄认可的兄弟。」

「实际上我是拿着关中四郡跟你换取齐鲁九郡,我准备要把河南道占为己有,接替尹子奇担任河南节度使。」

「阿浩你好不容易把齐鲁九郡打下来,我自然不能轻易夺走你的地盘,只能拆西墙补东墙,用这关西节度使跟你进行交易。」

田乾真总算明白姜天骄意欲何为,他情不自禁佩服道:「看来天下大势皆在大王掌握之中,末将愿为大王镇守长安。」

姜天骄觉得有必要给田乾真吃颗定心丸,他真情实意说道:「阿浩,只要你能守住关中四郡,

那这关西节度使永远是你的,当然也包括这西京长安,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若我姜天骄有朝一日能够问鼎天下,我愿意跟功臣们共享天下,绝不做那兔死狗烹之事,更不会出现鸟尽弓藏。」

田乾真对此保持沉默不语,他明显是不相信这套鬼话,都怪前人把路给走没了。

姜天骄意味深长微笑道:「阿浩,我知道你不相信这种鬼话,换做是我也不会相信,毕竟你我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承诺之上。」

田乾真看见姜天骄说话还是这麽直来直去,他不禁哑然失笑道:「大王还是跟以前一样没变。」

「只是我等节帅早已位极人臣,往上最多也是宰相之位,在这之后便是无官以赏其功,届时大王又该怎麽办?」

姜天骄自信满满说道:「自古以来官以任能,爵以酬功,汉魏以来虽然推行的是郡县制,但有功者仍赐以土地,能够世代传给子孙。」

「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李世民想要恢复古制,分土为王,由于大臣异议而止,所以赏功臣多以官。但以官赏功有二害,非才则废事,权重则难制。」

「有功之臣居大官者,皆因不能传之子孙,皆乘有权之时以邀利,无所不为。为今之计,是在天下平定后,封爵分土以赏功臣。」

「这样功臣们能有封邑传给子孙,对于功臣来说也是万世之利,还不用担心兔死狗烹和鸟尽弓藏,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这番言论瞬间说到田乾真的心坎上,他顿时两眼放光说道:「若是大王愿跟功臣们共享天下,

我田阿浩愿意带头表率。」

封邑和食邑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封邑是指君主授予臣属的世袭领地,包含土地与附属人口,享有税收和徵兵等实际权力,形成相对独立的家族势力或者城邦小国。

食邑是指君主授予臣属的经济特权,受封者只能收取特定户数的赋税作为俸禄或赏赐,不赋予实际的地方统治权。

换而言之,封邑乃是分封制的产物,食邑则是郡县制对于封邑改良,旨在削弱地方实权,仅仅保留经济特权,这样有利于维护集权统治。

例如西汉初年的列侯制度继承自秦,列侯属军功食邑贵族,仅有「食邑」而无「封邑」,言及封地概以食邑称之。

直到汉文帝时期这才始创侯国制度,列侯在封地上拥有朝廷官制丶宫禁宿卫丶军队丶宗庙与社稷,这才摆脱食邑贵族的身份,正式路身「诸侯」之列,由此食邑变为封邑。

这些列侯权力与义务是对等的,需要在朝廷打仗的时候自备乾粮随军出征,有点类似大唐朝廷的城傍制。

后来汉武帝时期通过中央集权,取缔列侯对于封邑的地方统治权,连同军事义务跟着取消,从此列侯再次变回只有收租权力的食邑贵族。

功臣们最喜欢封邑制度,更是天下儒生梦寐以求的先王之法,只有皇帝本人不高兴而已。

因为皇帝是要把全天下的人变成奴隶,所以自然不充许封邑制度的存在,更不充许功臣们拥有封地,撑破天就是让你当个收租的大地主而已。

至于说是皇帝为了百姓着想这种荒唐理由,最多只能骗骗傻子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