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史思明借兵(求订阅)
至德元年,八月二十。
河东道,太原府。
姜天骄亲自坐镇在太原城的节度使府,他采纳王承业的计策,成功劝降雁门丶定襄丶楼烦三郡太守,使得河东道越来越多的郡县开始归降大燕朝廷。
现在河东道只有一个硬骨头誓死不降,而这个硬骨头就是上党节度使程千里,他对于姜天骄的招降自然是严词拒绝。
姜天骄倒也不着急去解决程千里,他选择先易后难逐个击破。
随着雁门丶定襄丶楼烦三郡太守主动归降,姜天骄立刻向大燕朝廷举荐王武俊丶张孝忠丶张忠志三个神校。
王武俊担任雁门太守。
张孝忠担任定襄太守。
张忠志担任楼烦太守。
由于安禄山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他双目失明无法处理政务,所以大权完全掌握在严庄和高尚两人手上。
严庄和高尚为了能够交好姜天骄,以便在将来留条后路,他们两人自然不会拒绝姜天骄的奏请,凡是他所举荐之人全部批准。
这些地盘都是姜天骄打下来,安禄山也不会多说什麽,
虽然高秀岩对于姜天骄把手伸到河东道甚为不满,但他也知道姜天骄乃是安禄山的女婿,在亲疏关系上自己根本无法跟他相提并论。
高秀岩不敢多说什麽。
史思明倒是伸手跟姜天骄借兵,他带着长子史朝义来到太原城。
「节帅,史思明父子已经快到太原城!」
张光晟走进节度使府跟着姜天骄禀报导。
「好,我知道了!」
姜天骄立刻停止工作,他站起身来微笑道:「光晟,你跟我出去迎接他们吧!」
「遵命!」
张光晟脸上同样露出淡淡微笑。
值得一提,古代「名」和「字」是两回事,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名」是父母或别人所起,无论是谁人人都有。
「字」是限于有身份的人,一般是在成年之后由老师或长辈所赐,取字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尊重自己。
至于普通百姓出身的人哪有资格取字,大家互相都是直呼其名,毕竟你没跟别人报上自己的字,别人不知道你的字叫什麽,可不就是直呼其名。
《旧唐书·李光弼传》忠嗣遇之甚厚,常云:「光弼必居我位。」
由此可见直呼其名是没问题的,顶多就是在姓氏后面加上官职而已。
本来张光晟只是王思礼魔下一员骑兵,他在灵宝之战中把跨下战马让给王思礼。
王思礼骑着战马顺利逃生,而他张光晟成为姜天骄的俘虏。
姜天骄倒是还记得张光晟这位施恩不图报的义土,于是把他带在身边悉心栽培,这来日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
张光晟从此投靠在姜天骄帐下。
史思明带着长子史朝义前来太原城在他们父子即将踏入太原城之时,姜天骄亲自带人在城门迎接,他一脸豪情万丈微笑道:「史将军真是好久不见,你我别来无恙!」
「节帅,您还是这麽谦虚啊!」
史思明下马走过来抱拳行礼,他确实没想到姜天骄混得这麽好。
姜天骄同样跟着抱拳还礼,他郑重其事说道:「你我何必如此客气,你大可照旧称呼我为天骄!」
「啊哈哈哈!」
史思明情不自禁大笑出声:「天骄不就是天之骄子吗?节帅您这姓名取得可真妙啊!」
「史将军真是谬赞啦!」
姜天骄握住史思明的手腕微笑道:「此番你一路风尘远道而来,我已经在节度使府备下薄酒专为你们父子洗尘。」
「那麽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史思明跟着姜天骄进入太原城。
史朝义跟随在父亲史思明的后面,他看着姜天骄那威风凛凛的模样,内心不由自主叹道:「哎,这人比人的差距怎麽就如此之大,难怪安璇玑非他不嫁,看来她眼光还挺毒辣的。」
姜天骄在节度使府好吃好喝招待他们父子两人。
这次史思明前来太原城不是为了混吃混喝,而是想跟姜天骄借兵,他明显是看上关内道这片地盘。
然而关内道乃是朔方军的地盘,这根本不是史思明能够轻易染指。
可也正是因为朔方军驻守在关内道,所以史思明才有理由跟姜天骄借兵,他要主动请缨去攻打关内道。
「节帅,我想要去攻打关内道,不知您能帮助我吗?」
史思明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姜天骄听闻史思明竟有如此气魄,他正愁没人去牵制住郭子仪的朔方军,随即模棱两可说道:「你不妨先跟我说下,我看如何帮你!」
「事情是这样的—」
史思明立刻把心中所想全部告诉姜天骄。
本来史思明是不敢去染指关内道这片地盘,没想到阿史那从礼突然跑到朔方郡,勾结边地胡人部落趁乱割据。
史思明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觉得自己要是能有个三万大军,那麽绝对能够趁乱攻取河套地区,届时便能效仿阿史那从礼割据一方,何必在此继续寄人篱下。
因为史思明早就意识到乱世之中只有地盘和兵马才是最重要,所以他来太原城寻找姜天骄请求借兵。
姜天骄思考片刻后还是答应下来,他嘴角露出诡异微笑:「史将军,你的勇气真是可嘉,我自当助你一臂之力!」
「我不仅要助你一臂之力,还要举荐你充任朔方节度使,由你负责攻取关内道,这样你也可以名正言顺便宜行事。」
这话一出,史思明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顿时两眼放光说道:「节帅,若您真能举荐我为朔方节度使,那我从今往后以您马首是瞻。」
姜天骄一脸自信满满说道:「你就放心好啦,我连续攻下长安和太原立有大功,用这功劳保举你出任朔方节度使,我想陛下不会反对。」
「你应该知道河东道尚未完全平定,我还需要派兵讨伐上党郡的程千里,因此只能借你两万人马,要想多那也没有。」
史思明听见姜天骄愿意提供两万人马,他倒也心满意足说道:「两方就两方吧,我能谅解您的不易。」
「好,那麽你我共同上奏朝廷吧!」
姜天骄巴不得能把史思明调离河东道,让他去攻打关内道最好不过,这样他就不会待在云中郡的静边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