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第36章明升暗降之计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第36章明升暗降之计

簡繁轉換
作者:逍遥七叶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9 14:57:29 来源:源1

由于哥舒翰中风瘫痪无法领兵,所以杨国忠极力拉拢住朔方节度使安思顺。

安思顺早就察觉到安禄山想要谋反,他立刻跟杨国忠联合起来,并且命令朔方军枕戈待旦以备不测。

如今朔方军刚好处于实力最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从王忠嗣领兵讨灭后突厥汗国,阴山以北的漠南草原悉数纳入大唐疆域。

天宝元年朔方藩镇统辖经略军丶丰安军丶定远军丶振武军丶西受降城丶中受降城丶东受降城丶安北都护府丶单于都护府,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

主要负责捍御突厥,朔方节度使的治所在灵武郡(现今宁夏银川)。

随着后突厥汗国覆灭,朔方军迎来空前绝后的大发展,镇兵数量经过多年发展,早已超出朝廷单方面所规定的军队规模,并且随着大唐疆域的扩张,又置军镇增设「天德军」。

如今朔方节度使下辖十支军队,分别为经略军丶丰安军丶定远军丶振武军丶天德军丶西受降城丶中受降城丶东受降城丶安北都护府丶单于都护府,战士十万,骑兵三万。

安思顺作为朔方节度使,他还兼任着安北副大都护和单于副大都护,甚至还有押诸蕃部落大使这一头衔,能够调动管辖范围内的胡人骑兵,最多可以动员十几万精锐边军。

随着安思顺站在大唐朝廷这边,杨国忠终于想到办法解除安禄山的兵权,他拉着韦见素来找李隆基。

这次杨国忠想出一个明升暗降的办法,他冠冕堂皇说道:「陛下,您委任安禄山为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节度使,虽是为了讨灭契丹和奚人,但是却会埋下无穷无尽的祸害。」

「杨卿,何出此言?」

李隆基语气变得冰冷起来,他认为杨国忠这是在危言耸听。

杨国忠直接将利害关系分析给李隆基,他郑重其事解释道:「陛下,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镇节度使,天下精兵尽在他的控制之下。」

「况且此人又是一介杂胡,他的身上也不可能像汉人将领那般,从小就有忠君爱国的观念。」

「就算安禄山忠于陛下隐忍不发,待到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殿下登基继位,届时安禄山手里掌握三镇精兵,谁能保证他不会铤而走险?」

「一旦安禄山狗急跳墙起兵造反,河北和中原都会陷入灾难,这对我大唐来说可就太危险啦!」

「安禄山不是做梦都想入朝拜相吗?陛下不妨遂了他的心愿,毕竟当上宰相势必就得入京,不能在地方上担任节度使。」

「微臣建议召安禄山入朝拜相,然后再把范阳丶平卢丶河东三个节度副使升任正使,这样既可以解除安禄山的兵权,还能从根本上消除他的威胁,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假如安禄山真心无意谋反,那他自然可以安心为陛下效力。如若安禄山真有不臣之心,那他身在长安还能有何作为呢?」

旁边的韦见素跟着补充说道:「陛下,虽然哥舒翰统辖河西丶陇右两镇节度使,但是他已经中风瘫痪半身不遂,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再让安禄山在外统兵。」

高力士认为杨国忠和韦见素说得在理,他同意加入劝谏李隆基。

「陛下,是时候该下决心啦!」

面对两位宰相和高力士的劝谏,李隆基听了以后思考片刻,他觉得这确实是个好主意,随即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朕即可草拟诏书。」

杨国忠和韦见素见到李隆基同意下来,他们两人内心狂喜。

没想到杨国忠和韦见素前脚刚走,李隆基诏书草拟好后并未发出,而是偷偷派遣心腹宦官辅璆琳去范阳郡打探安禄山的虚实。

河北道,范阳郡。

辅璆琳带着皇帝旨意前来蓟县慰问安禄山。

在辅璆琳即将踏入蓟城之时,安禄山带人在城门迎接,并且亲自搀他下马,肥厚手掌握住他手腕微笑道:「天使一路风尘远道而来,我已备下薄酒专为您洗尘。」

「多谢东平郡王的款待!」

辅璆琳跟随安禄山一起坐着铁辇进入城内。

安禄山在这时候已经过度肥胖,再加上他又是患有眼疾和毒疮,病体缠身,基本没办法乘坐战马,只能改由乘坐铁辇座驾。

安禄山早已暗中调查过辅璆琳,他深知此人是个财迷,立马在节度使府好吃好喝进行招待,还掏出金银财宝大肆贿赂。

上百名粟特商人抬着鎏金箱笼鱼贯而入,箱开刹那金银珠宝映得满室生辉,金银珠宝堆积成山。

辅璆琳眼底闪过贪婪之色,他有些结巴问道:「这……这是……」

「这是我给天使的厚礼,只要您回朝替我在陛下跟前美言几句,往后年年孝敬,绝不少于此数!」

安禄山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辅璆琳喉头滚动明显动容,可他还是佯怒拍案而起:「陛下不疑郡王忠义,岂容尔等揣测天心?」

「啊哈哈哈!」

安禄山突然仰天长笑,他脱下锦袍露出满背箭疮反问道:「这些伤疤全是为大唐挨的,可如今杨国忠那厮天天诬我谋反,莫非天使也要我自证清白吗?」

「非也非也!」

辅璆琳见此情形重新坐了下来,他转怒为喜微笑道:「东平郡王的忠心,我自然能看得明白,定会如实禀报陛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辅璆琳面对安禄山的金钱攻势,他整天待在城内吃喝玩乐,根本没去调查过任何情况。

辅璆琳斜倚在白虎皮榻上,指尖摩挲着西域琉璃盏,盏中葡萄酒猩红似人血。

他眯眼望着堂下胡旋舞姬的腰肢,他忽而自言自语嗤笑道:「坊间皆传东平郡王望着不似人臣,可我瞧着他倒是比长安教坊更懂风花雪月。」

安禄山派人好吃好喝伺候着辅璆琳,离开时给他车驾塞满金银珠宝的箱子,希望他能帮自己在李隆基面前多说好话。

辅璆琳来这一趟真是赚得盆满钵满,随行人员个个都有收到金钱贿赂,自然不可能去说安禄山的坏话,这让他得到更加充足的时间做好造反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