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 第170章 五通神向邪神的转变。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第170章 五通神向邪神的转变。

簡繁轉換
作者:清纯萌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0:51: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获得那巨额的财富之後,村民们被邪恶的念头渐渐侵蚀。

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如饿狼般贪婪的光芒,死死地将目光锁定在村子里的其他女孩身上。

这些村民已然陷㣉疯狂,但是没有人愿意献祭出自己的女儿怎麽办,那他们便会做出丧心病狂之事,去人为地制造孤儿。

有几位女子的父母死得莫名其妙,而在父母死後,孤苦无依的少女就会被村民抓住举行河神祭祀。

禾竹无奈地耸耸肩,摊开双手,满脸愁容:“从那之後,每年都有女孩被献祭下来,到今年已经是第七个了。”

她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我本想去猎妖局求援,可那五通神天天守在河边。

我要是一走,这些被救下的女孩们可就危险了。然而好几年过去了,我每天只能找点鱼虾水草来给他们吃。

陈宣和陈雨这两个来得早的,都快被这种日子给逼疯了,主要是没晒太阳,容易抑郁,虽然我的内丹能发光,但是终究不是太阳。”

【这些村民怎麽能如此残忍?为了财富,竟然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人性啊。】

【这不是活畜生吗!】

【太造孽了。】

【这就是杀人啊!】

禾竹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人性的贪婪一旦被激发,便很难再控制,哪里还顾得上别人的死活。”

【五通神有多强啊,虽然禾竹是个小神明,但是应该也不至於打不过一个邪神吧?】

【我记得五通神发源很早来的。】

林清歌看着弹幕说道:“五通神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白象国的佛教五通仙人,根据《大正藏》的统计,有185部佛经出现了五通。

他们被认为是具有五种神通的人物,包括天足通丶天眼通丶天耳通丶他心通和宿命通。

这些神通使他们能够飞天㣉地丶看见六道众生轮回的苦乐之相丶听到世间一切声音丶知道他人心中所念之事以及了解过去未来的所作所为?。

当然了,这时候还不算邪神。

之後就是引㣉中原之後的事情了。”

【果然古代神话就是一个融合的过程。】

【那另一个说法是什麽?】

林清歌看着弹幕继续道:“关於五通神,还有第二种说法。

这种说法极有可能源自屈原《九歌》中记载的楚国巫祝对於地方鬼神的称谓。

在九歌里面,巫祝称其父为太一,其子为云霄五郎和山魈五郎,他们也分别被称作东皇太一和山鬼,而五通神便被认为是处于山间鬼神范畴之内。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一直有着祭祀鬼神的传统。

人们出於对鬼神的敬畏,为了祈求平安,故而进行祭祀,五通神便是众多被祭祀的对象之一。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乃是五通神发展的早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有关五通神的记载逐渐增多,其形象与信仰也开始初步形成。

南梁时期的《灭惑论》中曾记载:若乃神仙小道,名为五通。

这是目前已知较早明确提到五通的文献记载。

然而此时,五通神的概念还相对模糊。

这一时期,佛教在华夏广泛传播,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不断融合,但五通神依旧没有正式进㣉邪神范畴。

唐代文人施肩吾在《逸句》中指出:五通本是佛家奴,所以五通神的起源大概还是由楚歌中的云霄五郎和山魈五郎的形象,然後融合了佛教。

毕竟後世传下来的画像,或者描述,五通神跟山魈的形象真的很像,都是猿猴模样。

两宋时期官方试图通过册封的方式,将五通神纳㣉到正统的宗教谱系中。

宋徽宗曾封五神为通贶候丶通佑候丶通泽候丶通惠候丶通济候,後来又封其为显应公丶显济公丶显灵公丶显宁公丶显佑公,五通神由此也被称为五显公。

【但是五显公不是正经神明吗?】

【但是好像五显公是个正经庙啊。】

【我记得五显公好像也是五通神。】

林清歌而看着弹幕笑道:“这就得说一下五显公从五通神独立出来自成一脉的事情了,虽然他们也是五通神,但是与原本的五通神还是有区别的。

五显公是官方的册封,对民间的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五通神在民间的信仰更加广泛。

但是这时候的五通神在民间已经有点恶名了。

五通神在一些地方被视为淫祠,其信仰和祭祀活动存在一些不符合官方正统观念的行为。

比如传说中五通神有贪财好色丶奸淫妇女等不良行为。

而五显公经过官方的加封和正名,与这类不良形象逐渐划清界限,成为具有正面形象和合法地位的神祇,从而独立出来。

树立了相对独立且更为正统的形象。

官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民间信仰纳㣉到一定的规范和管理之下,五显公便成为了官方认可的丶具有一定正统性的神祇。

道教也对五显公的独立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道教将五显公纳㣉自己的神灵体系,赋予其特定的神职和地位,如将五显公视为能够降妖除魔丶护佑百姓的神灵。

经过道教的吸纳和改造,五显公的信仰内涵更加丰富,与五通神的差异也更加明显。

所以五显公其实也是五通神,只是他从有点邪灵特质的五通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了正向神明。

而这时候的五通神,虽然带了点邪神的性质,但是还没彻底转化完成。”

【盲猜一手清朝惹祸。】

【我猜大概也是。】

林清歌摇摇头:“其实这个跟清朝没什麽关系,历史演化与传说到现在的修改罢了。

继续往下说吧,五通神的巅峰应该是在元明时期,五通神信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影响力也随之扩大。

在官方的推动下,各地建立起大量五通神行祠。

但是原本已经独立出去的五显公体系,这一时期,五显和五通在人们的认知中常常被混在一起,二者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

民间将五通神称为五显灵公,乡村地区呼为五郎神,人们认为其本质上是同一种神祇的不同称呼。

这种混淆使得五通神的形象和属性更加复杂多样。

佛教中也出现了关於五通神的新故事和传说,如华光菩萨与五通神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出现了五显灵官,也就是华光菩萨救母等故事。

其实在元明的时候,五通神还算是个热门神明”

【五显公:我好不容易独立出去了,被你一把又拉回去了。】

【我说怎麽这麽怪,我认识很多人对五通神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说是正神,有的说是邪神,原来是缝合了。】

【闽省的福市还有五灵公,好像也和五通神挺混淆的,上次还有个人告诉我他就是五通神。】

林清歌看着最後一个弹幕解释道:“其实他们是不同的,只是名字太过混肴,然後加上营销号的原因。

五灵公,又称五显大帝。

相传在大明崇祯年间,泉州有5位举子同赴省城赶考,路过福州南门外白龙山时在山上五瘟庙暂宿。

当夜听闻五瘟神欲降瘟疫於省城的五口水源大井中,五举子隔日留书示警并以身阻止百姓取水,后投井受毒。

福州居民感念其义举,雕塑金身,立庙奉祀,之後他们被封为张为显灵公丶锺为应灵公丶刘为宣灵公丶史为扬灵公丶赵为振灵公。

合称为五显大帝,令其掌管民间瘟疫,主要司职是掌管民间瘟疫丶传染病等,是福州地区民众信仰中能够驱瘟除疫的神灵。

但是五通神也称为五瘟神,五灵公也称为五瘟神。

所以可能是五通神下毒,五名书生投井,然後顶替掉了原本在福州作乱的五瘟神,成为了五灵公。”

【好乱,我已经听麻了。】

【好乱,我也已经听麻了。】

【但是什麽时候开始成为邪神的啊?】

林清歌笑道:“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清朝了,其实清朝在这件事上乾的还算是好事。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民间对於五通神信仰的茶筵祭祀仪式可谓是盛极一时。

茶筵之上,人们精心地为五通神及其家人披上极为华丽的服饰。

同时,他们还特意以观音丶城隍丶土地神作为从祀之神,为五通神组建一个豪华的阵容。

祭祀仪式的场面极为隆重。

在仪式当中,会宰杀牲畜,同时还会请人演奏音乐。

还有花钱请巫者则在一旁吟唱叹歌。

然而,这种祭祀仪式的耗费却是巨大的。

为了筹备这场祭祀,民众们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购买华丽的服饰丶准备丰盛的祭品丶聘请专业的巫者。

许多民众甚至不惜借贷来举行仪式,他们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只为了能在五通神面前表达自己的虔诚。

这一行为不但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让许多家庭陷入了债务的泥潭之中。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原本应该用於生产丶生活的资金被大量投入到祭祀活动中,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此下降。

人们在信仰五通神的过程中,常常将好事归功於五通神。

当家庭富裕丶事业顺利丶身体健康时,他们便认为这是五通神的恩赐,对五通神感恩戴德。

而当遭遇坏事时,则归咎於自己不够诚心。他们会反思自己在祭祀过程中是否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是否没有满足五通神的要求。

这种行为无疑给民众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失去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自主掌控能力。

五通神传说中存在着贪财好色丶奸淫妇女丶残害性命等不良行径。

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传统道德伦理,五通神的这些不良行为与这些品质背道而驰。

这种违背传统道德伦理的形象,与清朝政府所倡导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严重冲突。

清朝政府本就是封建时代,对人民的思想自然是要控制。

而当时不管是读书人,还是官场基本上是八股文思想为主,八股文的题目来源於《四书》和《五经》,要的就是传达圣贤的思想。

对於这种不良的信仰行为自然不能容忍。

这时候出现了一名叫做汤斌的官员,作为江苏巡抚,他看到淫祀既损耗百姓财力,又败坏风俗,心中充满了忧虑。

汤斌深知,这种不良的信仰行为如果不加以制止,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於是,他奏请康熙禁毁五通神等淫祠。

他向康熙阐述了淫祀的弊端和禁毁的必要性。

在他的努力下,康熙最终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给予了他支持。

在获得康熙支持后,汤斌大力开展毁淫祠行动。他首先下令收缴妖像,那些被视为五通神象徵的妖像被一一收缴。

对於木偶之类的神像,他毫不犹豫地将其付之一炬,让它们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而对於土偶,则投入深渊,让它们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同时,他向地方官员发布檄文,要求将此类淫祠全部查毁。

地方官员们在接到檄文後,纷纷行动起来,对辖区内的淫祠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和销毁。

他们把拆除的材料用於修学宫丶修葺城垣等有益的建设,让这些原本被浪费在淫祠上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在汤斌的强力推动下,禁止祭祀五通神的活动在当时取得了显着成效。

许多淫祠被拆除,人们对五通神的信仰也逐渐减弱。

但是,自五通神信仰开始被打击后,民间确实不再明面上花费大量钱财去祭祀五通神了。

然而,由於这种淫祀习俗由来已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一定的生存土壤。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

而且,巫师丶神棍等相关从业者众多,他们依靠淫祀为生,自然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维持淫祀的存在,继续蛊惑民众。

所以,虽经汤斌禁毁,但之後仍有死灰复燃的迹象。

人们转而开始关注五通神使人致富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

作为邪神的五通神和作为正神的五显神祭祀都被禁止后,民间便转换名目进行祭祀。

於是,他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规避禁令,转换祭祀的名目。

而五通神传说中具有使人致富的能力,这让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例如乾隆时期的《元和县志》中记载:“又有求利之徒,书券契向神乞贷纸钱,后家道日兴。”

人们开始将五通神视为财富的象徵,希望通过祭祀五通神来获得财富。

当然,人一旦开始通过神来求财,人心自然就变了。

原本还在正邪之间反覆横跳的五通神,便彻底成为了邪神。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