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 第49章 给哪咤带点大家伙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第49章 给哪咤带点大家伙

簡繁轉換
作者:清纯萌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0:51: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记载太多,还是挑主要的讲,压缩到2000字了,不然特别啰嗦。)

(稍微徵求下意见,下次如果有大量记载的神明跟妖怪,是像现在这样简化点,还是写的细点。)

道观内,一片宁静,只有摄像头在周围飞行。

林清歌将一箱墨镜放在供桌上。

接着他又回房间顺手又拿了几套作战服。

在停顿片刻后,他似乎想起了什麽,林清歌回屋将林若雪的枪械库搬了出来。

林清歌是个传统的靓仔,崇尚道法除妖。

而林若雪更喜欢物理消灭,所以她的装备箱里面装满了各种热兵器。

自从与风蟒的事情之後,两人走向大众视野时就很少带枪了。

灵力枪械的威力并没有想象中那麽强,在很多时候,真不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身手好用,一般是给刚猎妖局的新人配备的。

加上不出任务的时候,带着枪也不是很方便。

至於为什麽要烧现代热武器上去,林清歌有着自己的考量。

在用了两次火尖枪之後,突然意识到哪咤可以送东西下来,那把现代化装备送上天。

万一天上能改良成对妖武器呢?

天兵天将带着天庭造的制式热武器,想都不敢想,用这玩意不比那普通冷兵器好用多了。

如果仿制成功了,让哪咤给自己传两套下来。

猎妖局再按照天庭的仿制品去制作制式装备,那麽就可以装备部队或者武装特警。

这样一来,在附近没有猎妖人的时候,国家的武装力量就可以快速反应展开猎妖行动。

比如5.8毫米朱砂弹之类的玩意。

於是,林清歌将QBZ191突击步枪丶20式5.8mm轻机枪丶PF11式93毫米火箭筒丶14.5毫米反器材狙击枪丶CS/LP5半自动手枪整齐地放在了供桌上。

旁边还顺便附带了一箱弹药和一张纸条,那纸条上写满了林清歌的想对哪咤说的话,比如找太上老君研究一下,太上老君被誉为三界第一军火商仿制一个现代热武器应该没什麽问题吧。

最好做成凡人能用的。

【所以,我看着主播给哪咤烧了一套单兵装备?】

【我发现主播好像只拜过哪咤。】

【我们闽这里正常八仙桌都是三尊神的。】

【话说哪咤为什麽被称为三太子啊。】

【还有六臂跟八臂,好像记载也不一样。】

林清歌看着弹幕笑道:“哪咤被封为三太子的记载那可太多了。”

“首先,从故事背景的朝代来看,哪咤在传说故事背景商末周初时期,皇帝称谓尚未出现。

当时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大王,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都可被称呼为太子或世子。

比如西伯侯姬昌的儿子姬发就曾自称为太子发。

哪咤的父亲李靖在商朝时虽只是陈塘关总兵,但在封神大战後被评为托塔李天王,这个称呼中有王字,所以哪咤被称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就是另一种说法,李靖在西域与唐代被广泛信仰为北方毗沙门天王的转世。

梵名为多闻天的毗沙门天王,作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有着非凡的地位。

他主要管领罗刹丶夜叉,掌擎舍利塔,其威严的形象深入人心,故俗称为托塔天王。

在佛经的记载中,哪咤是梵文nalakuvara的音译之略。

相传,哪咤便是唐代的军神丶护国神之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之子,作为佛教护法神之一,他以勇猛无畏的形象着称。

据说毗沙门天王有五子,哪咤排行第三,这也使得他被称为三太子有了一定的佛教传说依据。

说法实在是太多了,这两个便是哪咤为什麽称作三太子最常见的说法。”

【不过哪咤是怎麽诞生在华夏的,我对他的印象只有反骨仔跟哪咤脑海了。】

【好像最早是白象国传过来的。】

【我感觉哪咤记载还挺多的。】

【一开始好像不是什麽好神明,後面宋明慢慢演化的。】

林清歌摇了摇头:“在唐代的时候,《释迦陀野仪轨》记载明确称哪咤为鬼神王,并且从五个方位来描述哪咤的这一称号,强调了其在鬼神中的王者地位。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也有记载二列鬼王号里有阿哪咤王,大阿哪咤王的记载,也将哪咤视为鬼王。

哪咤起源於印度佛教,在佛教中属於夜叉神的系统,所以说一开始哪咤的形象是很凶恶的,并不是现在眉清目秀的样子。

哪咤最初是作为护法神存在,鬼神王的称呼可能与他降妖除魔的情况有关,并不是说哪咤就是鬼神。

所以在元明之前,哪咤的形象可能不是一个帅比,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幼化。

将哪咤是个孩童形象定型的是《西游记》的出现。

八臂哪咤最早出现在宋朝,而三头六臂的说法最早是出现在元朝的杂剧《二郎神醉射所魔镜》。

原文上所说二郎神路过哪咤的住所,哪咤挽留他一同饮酒。

酒酣之际,两人比试射箭,二郎神一箭误中了天狱的锁魔镜。

这锁魔镜被射破后,原本被锁在镜下的九首牛魔罗王也就是牛魔王和金睛百眼鬼趁机逃往黑风山。

锁魔镜被射破的动静惊动了三界,天将们前去追捕二魔,但未能追上。

玉帝责令二郎神与哪咤擒拿妖魔,将功折罪。

二郎神和哪咤点齐兵马,前往黑风山捉拿二魔。双方展开激战,哪咤神勇无比,施展三头六臂,手持六般兵器与妖魔交战。

金睛百眼鬼解开衣带,脱了皂袍,露出两胁下的百只眼,眼中放出万道金光,但哪咤乃莲花化身,毫无惧色。最终,经过一番激烈战斗,二魔被擒。

这个可能也是後续西游记孙悟空请哪咤下界斩牛魔王的原型,只不过西游记的剧情改动比较大。”

【哪咤这个神明记载真复杂啊。】

【毕竟流传的很久,听说从三国时期就进来了,然後还有经过多次演化才确定了哪咤这个名字。】

【话说哪咤的兵器到底有多少?听说金光洞的身家全在哪咤身上了。】

林清歌看着弹幕笑道:“武器嘛,那演变就大了。”

“一开始是密教哪咤,出现场景基本上在元杂剧,长枪丶短箭轻弓丶绣球丶火轮丶降魔杵丶火星剑丶缚妖索,这个是时候其实更偏向於佛教所使用的东西。”

“接下来就到了西游记,西游记是六臂哪咤,西游记里面是没有混天绫和乾坤圈火尖枪的,当时还是比较尊重原来的设定。”

“六般兵器分别是砍妖剑丶斩妖刀丶缚妖索丶降魔杵丶绣球丶火轮,其实就是改了元杂剧的一些东西。”

(所以这也是为什麽黑神话的哪咤掏出一把剑的原因,因为西游记里没有火尖枪跟乾坤圈丶混天绫。)

(火轮是有的,红绳捆牛魔王当作是缚妖索看是没什麽问题。)

“其中绣球做了一些改动,比如元杂剧绣球其实就是火球,而西游记中绣球是哪咤的本命法宝,绣球内部大有乾坤,藏着十六个厉害的头目,还带领五千瘟阵鬼兵助战。”

【我还以为西游记里的哪咤就是火尖枪丶乾坤圈丶混天绫的标配呢。】

【卧槽,人海战术!】

【擦!哪咤居然有这麽多说道。】

【接下来应该就是最经典的哪咤了。】

林清歌点点头:“对的,接下来就是哪咤最经典的形象,火尖枪丶乾坤圈丶混天绫丶金砖丶九龙神火罩丶阴阳双剑丶风火轮。”

“而风火轮跟金砖应该是借用了南游记里面华光大帝的风火双轮还有三角金砖。”

“而这时候哪咤是灵珠子转世,拜的是道教师父,所以从这时候开始,哪咤就成了有道教色彩跟华夏本土味的本地神明。”

“至於为什麽哪咤是孩子形象,比较父慈子孝的事情你们也知道,那个封建年代大人哪敢干这种事情,所以写个小孩出来搞事就很合理了。”

“加上孩子形象更符合民众对於可爱丶亲近的神的想象,也更能融㣉中国的神话体系。”

“主要还是当时反父权,虽然这个反父权的合理性来源一个天数,但是当时的形象太搞事了,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看起来特别离谱的事情。”

“到了近代,哪咤的形象开始从一开始因为天数,变成了个体与天数的抗争。”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