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 第209章 蛊术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第209章 蛊术

簡繁轉換
作者:清纯萌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6 20:51: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林清歌看着弹幕里魏徵愤怒的辩驳,脸色变得十分古怪,他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对着镜头缓缓说道:“有没有可能,魏徵他死了,但是他没投胎?”

【啊?】

魏徵:【林小子,我真没想到那套茶具你能保留到现在。】

林清歌笑道:“魏大人送的,哪能说弄丢就弄丢。”

【啥情况啊?】

林清歌紧接着解释道:“魏徵死後在地府作为赏善司的判官,执掌善薄,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丶多少予以奖赏。”

【魏大人,我给你跪了,你别跟我一般见识。】

魏徵:【你以为我是那麽小心眼的人?】

【听说你天天给李世民喷的怀疑人生是不是真的。】

魏徵:【包真的。】

【那其他判官都还有谁啊。】

林清歌紧接着说道:“罚恶司锺馗,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

察查司陆之道,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阴律司崔珏,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

比较有意思的是,四大判官,三个大唐人。”

【不愧是大唐盛世啊。】

魏徵:【那必须。】

【魏大人,你对於唐太宗砸了你的碑这件事怎麽看?】

魏徵:【不怎麽看,从鬼门关开始我在旁边骂到奈何桥,嘴来!!!】

【还得是你。】

......

等到水烧开,林清歌将滚烫的水注入茶壶,瞬间,茶香袅袅升腾。

此时,镜头缓缓转向了苗月月。

苗月月微微坐直了身子,她本就温婉的面容在茶香的氤氲下更显柔和。

她轻轻理了理耳边的发丝,眼神中透着一丝羞涩的神情,毕竟第一次在这麽大的直播间露面。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看到镜头转向苗月月,弹幕瞬间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哇,终於要听苗姐姐讲蛊术啦!】

【好期待。】

苗月月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镜头,轻轻一笑,说道:“那我便开始给大家讲讲蛊术吧。

蛊最初是指生於器皿中的虫,所以是由一个虫跟一个皿组成的字。

皿是一种用器盛饭的饭盒丶饭碗或盛其他食物和饮料的用器都是。”

苗月月继续说道:“在古代,苗族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有限。

当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出现时,人们无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和治疗,便将其归咎於蛊毒的侵害。

苗族多分布於偏僻地区,旧时医学落後,许多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每遇就诊无效,往往动辄归咎於蛊。

蛊术,实际上是医疗水平落後和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社会产物。

而为什麽会开始变成害人的蛊毒,那就是另一个含义了。

只是有人利用虫毒下到别人的吃食上面,靠着毒虫的毒性给对方毒死的。

蛊术的核心是利用各种毒虫,如蛇丶蜈蚣丶蝎子等制作成具有强烈毒性的蛊。这些蛊可以被用於害人,导致对方生病甚至死亡?。”

【所以其实一开始没那麽邪门,只是提取动物毒素去给人下毒而已?】

【好像是这麽个道理。】

【比如箭毒蛙还有蟾毒素那种?】

【这麽一讲好科学。】

苗月月点了点头:“可以这麽理解没错,後面为了培养更毒的毒物,後来的人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丶残杀,最後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

蛊不蛊的不知道,但是你能在那麽多毒虫中活下来,那你是真的猛。

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在苗族的观念世界中,蛊有蛇蛊丶蛙蛊丶蚂蚁蛊丶毛虫蛊丶麻雀蛊丶乌龟蛊等类。

苗族蛊术的起源说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蛊术并非发源於苗族,而是产生於中原,只不过後来在苗族被发扬光大了。

在周代以前,就已经存在蛊这种说法了,当时蛊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产生的神秘毒虫,比如粮食存放过久会发霉变质产生飞蛾等。

到了战国时期,中原地区产生了比较系统的蛊术,并开始广泛流传。

第二种说法就是蛊术最早本是发源於苗族,早期并不外传,是苗族巫师们最厉害的一种治人秘术。

在古代苗疆地区,蛊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於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

当时的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

至於第二种说法中的苗蛊,传说产生於原始社会。

相传伏羲是创制八卦的人,八卦之中正有蛊卦。

在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三中引用褚氏云:“蛊者,惑也。”

说中了蛊毒的人,都有迷惑不醒的特徵。

相传为大禹作的《山海经》中,已经有了关於蛊的想象。

在殷墟甲骨文中屡见有蛊为虐作害的卜辞。

周朝时期专门设置庶氏,来管理去除毒蛊,祈神求去除它,用嘉草熏它。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人用器皿来培养蛊,从而形成了古代造蛊的主要模式。

汉代时期,以蛊害人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邪术,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巫蛊术尤为流行,不然也不会出现巫蛊之祸这种事情。”

【起源居然这麽早吗。】

【肯定早啊,八卦能有蛊卦,八卦那得多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