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五十五章:皇室薄待,岂只今日?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第五十五章:皇室薄待,岂只今日?

簡繁轉換
作者:江东一枝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30 15:11:08 来源:源1

第五十五章:皇室薄待,岂只今日?(第1/2页)

“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巴林部新首领已经前往神京朝觐。”

“科尔沁部弃暗投明,我大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然能容得下他们。”

“科尔沁部一应族人,允其返回驻地,所获马匹、牛羊一应放还。”

“诸位可有异议?”

环视众人,贾琰提到了战后处置的事。

近十万蒙古骑兵,三分之二都是来自科尔沁部,这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而且,科尔沁部在厮杀中放水,这是间接导致蒙古失败的原因,没有人能否认这一点。

“大善!”

牛继宗等人隐约猜到了科尔沁部与贾家有关系,没有人上赶着触霉头,全都给了贾琰一个面子。

“既如此,诸位暂且下去安抚士卒,发放战利品。”

贾琰下了逐客令。

“是。”

大同总兵年羹尧、宣府副总兵岳钟琪、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等将领陆续离开。

不只是他们,开国一脉的将领、十二亲卫都跟着下去安排了,堂内只剩下牛继宗、柳芳、侯孝康三人。

“贤侄。”

“石禀义死了,随行而来的开国一脉嫡子24人,只剩下7个。”

等其它人走后,牛继宗面色凝重的说道。

“呼!!!”

侯孝康、柳芳的呼吸同样变得急促许多。

这一仗打下来,大同镇、宣府镇、山西镇无疑是伤筋动骨,更为惨烈的还要数开国一脉,各家的嫡子都死了,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缮国公石猛之孙、一等男石禀义。

‘哦?’

贾琰眼中掠过一抹狡黠异色,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原著中,石禀义死在了秦可卿之前,开国一脉八大国公府,缮国公府也是最早一个衰弱下去的,第四代石光珠长于妇人之手,不堪造就。

“表功之事,该如何安排,还需贤侄拍板定音。”

接着,牛继宗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丢给了贾琰。

“三位叔父想要开国一脉延续曾经的辉煌。”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哪怕表功册上写满他们的名字。”

从主位走下来,贾琰的锐利眼眸彷佛能看透人心,开口道。

“这...”

牛继宗、柳芳、侯孝康欲言又止。

他们确实想借着石禀义这件事为开国一脉表功,获取更大的利益。

“征北军、京营抵达之前,大同、宣府、山西三镇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

“莫要忘了,蒙古人南下可不是从三月开始,而是二月就已经开始了。”

“满朝文武百官,边军将士都看得一清二楚,咱们的陛下早就希望在军中安插自己人,不管是开国一脉,还是元从一脉,这都属于过去的势力,他要一个新的军中势力,一个值得他信任的勋贵群体。”

“不单单是大同总兵年羹尧、宣府副总兵岳钟琪、山西副总兵张广泗,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也在其中。”

“首功在我,次功在三位叔父,而后便是他们,这件事无可转圜。”

凝视着三人,贾琰的声音斩钉截铁,完全不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雍平勋贵!’

牛继宗等人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了一个词汇,这是在驰援大同之前,开国一脉的共同认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皇室薄待,岂只今日?(第2/2页)

“从太上皇时期重新设立九边以来,九边重镇的权利更迭在朝中几乎是无人问津。”

“事实上,由最初的诸多西北边塞将门组成的军中势力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九边总兵之中,除了大同总兵年羹尧,还有宁夏总兵扬继善都是没有根基的将领。”

“河西四将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的后人现如今分别在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榆林镇任副总兵,这些人可都是太上皇为今上准备的军中班底。”

“边军与京军组成了国朝最具备战斗力的军队。”

‘啊这....’

听到这里,牛继宗三人目光一凝,面露诧色。

这些年,朝堂上武将势力无外乎开国勋贵、元从勋贵,还真没有人去在意九边苦寒之地。

谁能想到太上皇悄无声息把原本承继前明的九边将门撕开了口子,这显然是早有预谋。

“我明白三位叔父的意思。”

“此次开国一脉付出良多,确实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流血牺牲。”

“石禀义、冯唐、卫景瑗、李川、戚正则、秦修远、李霄列于第四,戚建辉、蒋子宁、谢鲸列第五,陈瑞文、马尚、韩煜、樊渊、裴哲与冯紫英、卫若兰他们同列末尾。”

“如何?”

“贤侄仁厚,我等钦佩!”

牛继宗、侯孝康、柳芳对视了一眼,齐齐拱手示意。

这份安排首先是军功,其次是人情,以石禀义之功,本该与戚建辉他们并列,现在往上抬了一抬,石光珠继承爵位的时候也能多一些东西,不至于沦落到贵爵份上。

“三位叔父应当考虑的是开国一脉的未来。”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

“皇室薄待开国一脉,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与其等着今上来开刀,倒不如自己主动一点,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背负双手,贾琰语态深沉的说道。

‘唰!!!’

三人愕然,随即抬头瞩目:“贤侄何意?”

“呵呵。”

微微一笑,贾琰继续道:“此役封赏最厚,莫过于三位叔父。”

“今上有千金买马骨之意,年羹尧、岳钟琪、张广泗、王子腾绝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

“牛叔父晋侯爵已无异议,甚至还会加恩诸子,侯叔父、柳叔父,我认为一样会有侯爵之赏。”

“咕噜。”

侯孝康、柳芳忍不住吞咽了口唾沫。

侯爵跟伯爵差得可不只是一丁半点,公爵称之为国公,侯爵又可称之为国侯,这两等爵位象征超然,自古有之,伯爵分一、二、三等,他们要是得封侯爵,那可赚大发了。

“既是侯爵之位,那祖上遗泽对三位叔父而言,还有意义吗?”

瞥了一眼三人,贾琰意味深长道。

“贤侄想让我们怎么做?”

牛继宗、侯孝康、柳芳问道。

事实上,开国一脉的勋贵遗泽无非是那些爵田,再就是府邸,这些东西对即将封侯的他们来说,确实算不上什么,他们现在正当年,谁又敢保证不能更上一层楼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