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71章 钟山书院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71章 钟山书院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71章钟山书院(第1/2页)

钟山书院

也即是后来荆公学院的前身,由王安石所办,陆陆续续,断断续续的时停时办,现如今已经在整个江南,乃至天下都颇有名气,这里主讲王安石的新学,与洛阳二程的理学可谓是一时瑜亮。

而随着王安石权知江宁府,起复在即,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他拜相也是早晚的事,新学也终于得以渐渐压过了理学一头,以至于最近这段时日以来,特意从外地慕名拜访的学子也日渐多了起来,其中也不乏许多家世显赫之辈。

“哥,快些,咱们快些,莫要迟到了,迟到是要打手心,甚至罚站的。”

“都怪大兄,早上的时候非要吃什么煎饼果子,以至于现在这么急急忙忙的。”

刚下过一场雨,钟山的青石板路湿漉漉的泛着冷光,王小仙跟着王小虎,王小蝶两个人拾级而上,心里却是怎么都有种别扭的感觉。

好歹他也是当过官的人了,突然让他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堂,这感觉实在是有些怪怪的。

王小虎也就不说什么了,王小仙瞥了一眼女扮男装,但因为已经有了发育,其实依然看得出端倪的王小蝶一眼,一时这怪异之感更加浓郁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么?】

这女人,最近疯狂的迷上了各种经书,杂书,王小仙猜测,是在和王雱相处的时候还是有些自卑了。

他们俩的事儿虽然一直没有正经的定下,但那也是因为王家尚在孝期的缘故。

然而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王雱在眼下这个时代来说,实在是有点过于优秀了,而王小蝶却是也确实是显得普通了一些,虽然王雱很爱吃王小蝶给他炒的菜。

但本质上来说炒菜既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不可替代的手艺,而且大户人家本来也是不缺厨娘的,王雱也不止一次的提过,让王小蝶将做菜的手艺直接教给厨娘之类的,这就自然让她很有危机感了。

人家是不满二十岁的新科进士,真正的学富五车,说白了,你王小蝶若是不读点书,肚子里没点文化,以后两个人就算是真的在一块了,恐怕没了交流这感情也会淡的。

说不好听的,王雱这种身份,等到孝期结束回京,平日里出去喝酒碰上的陪酒女恐怕也无一不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

这不,就主动提出要来上学来了么。

随着他们家茶摊上的生意越来越大,雇人也越来越多,本来么,也没道理继续还让王小蝶在后厨忙活了。

当然,北宋其实早有女子书院,江宁本地就有,只是北宋女学大多都是学些医术,纺织,儒学的话仅有些诗书之类的,这自然入不了王小蝶的法眼,

这丫头心气儿极高,上学的目的也不真的只是为了琴棋书画,写个诗,对个对子之类的博人一笑,而是真的想学经世致用的学问,想要学习做策论,至少是像王娟一样没事儿的时候能跟王小仙进行一番键政的。

三人转过一片翠竹掩映的山坳,眼前豁然开朗,几椽朴素的屋舍依山势错落,黑瓦白墙,檐下挂着些测量水位的竹尺、晒干的药草,院前一块平整的缓坡被开垦成菜畦,种着青绿的芥菜和萝卜。

不等进门,就听到里面的大声争论,宛如吵架,又宛如激情四射的演讲一般地道:

“农师此言差异,周礼·泉府明明写着:‘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辩之,以国服为之息。’此‘息’字,如何就不是‘贷而取息’之意?如何就不能是今日为国库增益之源头?这泉府之职,如何就不能类比后世青苗之贷?后世腐儒非要强辩‘泉府只赊不贷’,是‘取息非王道’,岂不是睁眼说瞎话么?”

王小虎:“是龚原龚师兄的声音,他正在和陆师兄辩经,快,快些,咱们快进去,这般的精彩,可不是每天都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1章钟山书院(第2/2页)

一旁,王小蝶也很是兴奋,虽然王小仙也不确定他能不能听得懂,但却偏偏一副眼珠子都放光的模样,也不知是对知识的渴望,还是单纯想要看人吵架的本能。

进了院中,却见这里也没什么讲堂,王安石也不在,一共十余名学子各自拿着蒲团在席地而坐,看上去特别的随意,王雱和王娟则是一身的黑色素布,在一众青衫学子之中看着也特别的扎眼,见他们进来了,王雱还笑着跟他们点了下头,王娟则是脸颊闪过一抹羞红。

【王娟也在?】

王小仙也是一愣,不过随即也就释然了。

王娟在,自家妹子就不是书院里唯一的一个女生了么。

至于说,王娟好像是对他有所好感这种事,那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却见那院子的中央处,正有两个人相对而坐,正在说话之人,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身上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想来应该就是龚原了,也是如今这江宁府的通判。

此人乃是嘉祐八年进士,也可以称是王安石的大弟子了,很早就跟随王安石了,也是新学弟子中最为出息的一个。

由于陈斌自杀,而且谁都知道王安石在江宁府的这个官职必然是过渡性质,怕是一年都干不上,这诺大的江宁府总不能没有知府,也没有判官吧?

甚至就连推官,因为去年元绛查案的缘故,也几乎都被调走了。

也算是加急,就赶紧让着龚原过来当这个通判,作为王安石的学生和助手,等王安石什么时候调走了,他也好萧规曹随,至少短时间内稳住江宁府的大局。

反正他虽然资历确实是浅了一些,但他毕竟是一甲进士,已经做过两届京官了,倒也勉强够格,也算是朝廷对他王安石的善意示好,就是不知是曾公亮的手笔还是宋神宗自己的了。

总之,这位“大师兄”的到来,确实是让江宁的官场上下,乃至这钟山书院上下,都变得十分振奋,乃至亢奋了。

平日里王安石忙碌的时候,龚原也会来书院代课,当然,更多的时候这俩人都会很忙,学院会由王雱组织代课,甚至是没人代课让学生们自由学习乃至互相探讨。

而此时跪坐在龚原对面的少年,却是唇红齿白,面如冠玉,腰杆挺拔,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十分的英俊,几乎不在于王雱之下。

面对大师兄的压迫感却能从容不迫,一脸沉稳地回道:“郑康成(郑玄)注泉府时有云:‘贷者,谓从官借本钱也。息者,所以偿本之赢余,非为取其利也。’泉府之贷,根本在于便民,收其微小利息只为覆盖官本成本损耗,维持其周转,此为公义体现。岂可与后世与民争利、图谋国库暴利之敛财术混为一谈?国用之息与国用之利,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是取息本身‘取于民之有制’,还是唯利是图‘以民为本敛其财’?此非争一字一句,乃争经术根本目的!”

王小仙注意到,这个能不卑不亢的和龚原辩论的人,腰间却是挂了足足四把折扇,六个香囊,身上乱七八糟的能找出不下十余处的女子的定情之物,当即小声地对王小蝶道:“这个人,你以后离他远一点,小白脸子没长好心眼子,再说万一元泽(王雱的字)小心眼吃醋什么的也不好。”

王小蝶:“干什么,说得好像我一见到英俊男子就要水性杨花似的。”

王小虎:“这是陆佃陆师兄,是咱们书院的学术方面的魁首,为人正直,治经严谨,文采极佳。”

王小仙小声嘀咕:“文采极佳之人必风流,小虎你以后也要离他远一点,风流不是什么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