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诸君,且听我狡辩(免费)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诸君,且听我狡辩(免费)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诸君,且听我狡辩(免费)(第1/2页)

今天发完这两章似乎是总体上差评比较多,因为我的作者号还是封禁着不能评论,且让我狡辩一下。

我总结了一下目前最大的差评原因是:打陈荐的理由不充分。

但其实,是充分的,我这两章原本都是一万多字的,现在只剩下不到八千了,删掉的三千字主要就是主角打陈荐的理由。

因为昨天就有人反应我在骗钱了,八千字就看我打了一个嘴巴子,剩下的全都是背景介绍。

客观来说,这评论还是挺伤我的,因此昨天写完之后,我就把一些主观思辨的内容全都给删了,因为我认为这些是跟剧情无关的东西。

想了想,决定将这一部分在免费的章节感言中补充一下,丰富主角动机的同时也不收你们钱,也来讲一些我的手法。

如果你们能接受,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就这样做,在剧情之外单开免费章节,肯定会有点割裂,但我也想了,确实,现在都是收费看小说,呼呼啦啦好几千字写的全是思辨,键政,历史史料,是不是过于无聊,也浪费你们钱了。

现在经济下行,日子都不容易,大家愿意花钱捧我是来看我写小说的,不是来看我键政和找史料的。

但有些东西不写透,确实是会影响主角的动机,要不以后咱们就这样吧,我也真不愿意拿这些私货卖钱。

这也是写王安石变法麻烦的地方:我一直认为,变法派和守旧派是不分对错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人的私德都没什么问题,也都是为了国家好,是没有对错的。

北宋的变法,实际上就是一个电车难题,其实昨天发那两章的时候就已经有书友提到了:凭什么要杀陈家一家去救四十六万灾民啊,这不就是道德绑架么?那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那杀你一个,救两个人,这同样也是功德,可不可以杀呢?

我记得哪一本小说来着,是剑来还是什么,有一句话,是有人问主角,杀一人以救天下,可乎?主角说不可,万一要被杀的那个是我呢?

为什么主角要打陈荐呢?主角自己也承认陈荐是没有错的,大家只是立场不同而已,而主角打陈荐,是因为主角选择了立场。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观解读,和其他的主流解读都不一样,在我看来王安石变法就四个字:劫富济国。

什么是青苗法呢?穷人借钱,富人担保,国家收利息,最终富国强兵,富户破产。

那和陈家最相关的法律,什么是市易法呢?其实按现代理解的就是国进民退,把原本陈家这种大户的生意,强行给抢过来,让国家来做。

而且做得也不是太好,市易司内贪官污吏横行,也是熙宁变法的主要黑点。

那么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变成了:普通老百姓是一定要被剥削的,请问,是交给陈家这种黑涩会剥削好,还是交给曾布和啊手下的一大群贪官污吏剥削比较好。

虽然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但他俩争论的本质其实就是这个。

老百姓是羊,是注定要被吃的,关键是要被谁吃。新旧两党互相指责,也是都是指责对方吃羊,但其实他们俩都在吃羊。

王小仙是什么立场呢?他的立场是羊,他能选的,只有被谁吃。

北宋已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节点了,那就是北宋真的有钱,但这钱,确实是不在老百姓的手上,豪右,大商,形势户,士大夫,是他们太有钱了。

长此以往,大宋真的要坚持不住了,国家的命脉既不在百姓手里也不在朝廷手里,这就太可怕了。

为什么主角要打陈荐?因为陈荐这样的人走上朝堂,代表着大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而且很明确,赵顼是想要办他的,但赵顼办不了他。

陈荐的那套伦理已经是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了,成为大宋的主流价值观了,那么如果不管,以后这世界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陈荐,越来越多的陈家,他们将发国难财视作理所当然,将贫富差距视作理所当然。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赵顼是想搞陈荐的,但他搞不动陈荐。

或者说是他想管陈家的,但他管不了。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北宋,朝廷,或者说国家对于巨富的管理已经失能了,如果不去变法,一个朝廷管理豪右的时代即将结束,一个豪右管理国家的时代即将到来。

什么是豪右管理国家呢?就好像是现代的美国一样。

那么,一个国家到底是应该国家管理豪右,还是豪右管理国家呢?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你们觉得哪个更好?

我的主角只是做出了选择而已:官家都管不了的事儿,他要管。

主角是做出了选择,他要坚定的站在国家管豪右的一边了。

豪右有错么?没有。

陈荐是一名很好的司法官员,但他确实是在尽自己所能的让他的家族更有钱。

他的家族犯法了么?也没有看,北宋又没有囤积居奇罪。

陈家其实没什么错,他们只是在尽可能的发展而已。

陈荐这样的官员,也只是在代表这样的家族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诸君,且听我狡辩(免费)(第2/2页)

那么,当一个社会,少部分有钱人掌握了绝大多数财富,而平民百姓都快要活不起了,甚至连国家都难以为继的时候,是否应该劫富济贫?

这不是他们不上税的问题,恰恰相反,他们是上税的,北宋的问题还真不是不上税,陶家的商税占江宁商税的三分之一以上。

可问题是他们把钱都赚走了,普通老百姓没有钱了,银钱不流通了啊。说白了,就和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消费不足。

老百姓忙忙碌碌,只能温饱,甚至还得欠债,豪右的家里银钱堆积如山,但也没什么可买的了。

北宋朝廷鼓励官员和豪右们多花钱,多奢靡,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么,要不要改革,这些豪右其实也没做错什么。

目前为止我这书里详细写过两个豪右,陶家,人家世代裁缝,是靠着独一无二的纺织技术,成为大富豪的,这个发家过程在历朝历代的豪右中绝对算是最干净的。

陈家,从内地收生丝卖给辽国人换马,换来的马人家也是卖给军队的,这钱说实在的在古代封建社会里赚的绝对不算毛病,虽说是黑社会吧,但人家是真的守法,顶多也就是钻一钻法律空子。

但现在国家和百姓都没钱了,朝廷连官员俸禄都开始拖欠了,老百姓已经穷困潦倒了,就他们有钱,怎么办吧,要不要朝他们开刀。

想朝他们开刀也没那么容易,我想去找一找北宋都有哪些豪右,最方便的查资料是什么?答,去查司马光文集。

这货把全国上下所有的豪右全都骂了一个遍,你们看我介绍陶家和陈家的时候都有引述司马光的原文,真不难看出,司马光对他们是有着咬牙切齿的恨的。

但历史上反对王安石变法,新法的最大敌人是谁?就是司马光。

就是因为司马光看出,你王安石这么乱搞,真要搞出乱子来了,你去盘剥这些豪右,这些豪右就加倍盘剥百姓。

司马光的意思是:这些人虽然确实是可恨,但国家施政也只能靠他们,我们只能和他们妥协,如果你把他们给折腾破产了,他们就能把大宋给折腾亡国了,你要变法,应该好好跟这些豪右商量。

这一段剧情是我全书主线的第一段大剧情,其核心意义就在于:我承认你陈荐是个好官,承认你陈家是守法的富豪,但是对不起了,为国为民,我选择和王安石站在一起,不是说我认为你是错的,这只是我的选择而已,我选择了,明知道你没错,可我还是要打你的脸。

嗯,昨天删除掉的三千多字,基本上讲的就是这些问题。

最后在说些感言和私货吧。

这一段主线剧情反而没有前边的一段支线剧情好看,原因就在于这里,因为熙宁变法,本质上不是个对错的问题,前边的,富绍庭的坏是一目了然的,我也不用解释什么,上去就干就是了。

这一段呢,陶家和陈家的坏,还真没那么坏,我都已经尽可能的把他们往坏了写了,但现实就是这样,这些人其实也没什么取死之道。

熙宁变法的对错太难论了,史学界对王安石本身也是褒贬不一,所以写变法,每一段要写透,真的要写很长的篇幅才能解释的清楚。

但我解释的清楚了,就会有人说我砸骗钱。

而且他们确实也是坏的不明显。

最后我再说两句私货。

上下五千年,我最喜欢的历史就是宋朝,对宋朝研究的也最深,不是因为什么士大夫风流之类的,而真的是因为:宋朝的政治,社会,经济,都是最接近现代社会的。

尤其是王安石变法这一段,你细品,宋神宗这个时期的宋朝,像不像今天的美国。

没错,我说的就是美国。

宋朝有钱,真是有钱,而且相对的宋朝的富户豪右也没有其他朝代那么不做人,相对还真就已经是最做人的了。

这样的社会,需不需要一个王安石站出来?又需不需要一个王小仙站出来?

王安石和王小仙,是一定会让大宋社会混乱的,那么,作为百姓,你们觉得他们应该欢迎这种混乱,还是赶紧把这样的混乱苗头给摁死?

都对,大家只是选择不同,立场不同,所以你死我活,不管死的是谁,都是为了理想。

后边的剧情里我再遇上一些深刻的主线的时候,可能也会选择这种方式吧,深刻的东西真的是有点影响剧情推荐,写深了,无聊,写浅了,没意思。

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以后我的主角在收费剧情里加速推进剧情,我在作家感言里补充他的动机,这样也能将思辨过程写的更顺一些,否则我还得琢磨这么干的东西怎么往剧情里填能顺一点。

当然,你们要是不差这点钱,希望这种东西出在正文里,也欢迎你们留言。

说白了,我现在纠结的是,这种东西出现在正文里到底算不算是我在骗钱?

你看这又三四千字了,这三四千字要是收费的话,我至少也能多赚个一二百,昨天我删的时候我也心疼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