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5章 图谋羡余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第15章 图谋羡余

簡繁轉換
作者:小鱼儿慢慢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9:45 来源:源1

第15章图谋羡余(第1/2页)

“诸位,我刚刚清点了一下县库,咱们江宁县现在的羡余,好像是有点对不上啊,咱们账上的羡余,是一万两千贯,但是我查了一下,县库内存钱,只有三千多贯,再加上绢布,丝绸等实物,即使完全不考虑折色,我看了一下,至多也就值五千多贯。”

“换言之咱们江宁县的羡余……至多,九千贯左右,去年怎么报了一万二啊,今年,这羡余可怎么报啊,而且我看常平仓和义仓的数目,也对不上吧。”

西厅内,王小仙叫来了县内的主事,贴书,勾检,户曹,一并正在开会,却是突然拿出账簿来道。

查账是主簿的职责,但其实查库查仓,这已经是县丞的职权了,这活儿是东厅的活儿。

只是如今王小仙在下边胥吏面前着实是太好使了,找到东厅的仓吏一说,立刻就把仓库的大门给他打开了,并对着账簿细细地查验了。

“官人,历来府库羡余,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虚报,咱们江宁是丝织大县,因此不管是县里还是府里,都是存钱少,而存布帛多些,可这布,绸,这价格也是浮动的不是?”

“所谓随行就市,丝绸布匹,时而贵些,时而贱些,这都是常有的事,这上报羡余的时候,也自然是要尽可能的往多了报,也因此都是在布匹价格高的时候入的账,这算成钱,自然这账目上的数字,就会显得比较大,全大宋的各府各县都是这么干的。”

“咱们江宁县本身是望县,也算是繁华,又是一府之首,咱们令君上报的,其实算是比较含蓄了,羡余么,这,多多少少的,谁不是能多报,就尽量多报一些呢,账目上有一万二,实际盘点的时候也有将近九千,这……很好了呀。”

一众的胥吏纷纷点头,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有人都这么干,而且这种虚报,其实已经相当于是一种规则之内的虚报了。

王小仙却是摇了摇头,道:“不好,不好,别人这么干,咱们不能这么干,这羡余,归根结底也是要花的,

比如,战场上赏赐有功的将士,你明面上赏赐人家一万两千贯的财物,从咱们江宁县走的账目,结果人家将士们拿到东西,发现这点东西就值八千多,这像话么?这成什么样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朝廷说话不算数呢。”

众人:“…………”

多新鲜呢,打咱们大宋开国,乃至汉唐以来,事情不一直都是这么干的么。

总不能账上有多少钱,实物就值多少钱吧。

“我的意思呢,今年羡余,咱们按实了报,也别一万二了,就算九千吧,而且既然都已经攒下这么多钱了,怎么能不花呢?

我提议,咱们把这笔钱花了吧,今天叫你们来也是跟你们商量商量,这钱咱们用来干点什么好,能让咱们江宁县的老百姓切实的得到实惠。”

“实,实报,而且还花了?”

“是啊,有什么问题么?”

“这,这,令君大人他……他知道么?”

“还没跟他说。”

“他怎么可能会同意啊,官人,您,这,这么干令君他岂不是……”

“官人,您跟咱们说句实话,您和令君是不是……有什么私仇?他莫不是欺负您了?”

“对啊官人,您莫不是要整令君么?您想要整令君,甚至哪怕是要架空令君,其实办法还挺多的,咱们全县所有的胥吏衙役都支持您,他虽是县令,咱们也不是没办法,让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什么都干不了。”

“对呀官人,从哪找,都比从羡余上东手脚要好,全大宋的官场,都是这么干的,这件事不可能整得到令君不说,反而会惹众怒,县府一体,您查这个,就连府君只怕也免不得要因此守究,可问题是咱们的令君,府君,在这件事上做的,真的比全大宋大多数的地方官吏都好啊!”

说到底权力这东西往往并不只来自于上边的任命,更重要的是下边的认可,一个县真正的权力其实全是在胥吏和衙役的手上,四大官都是通过管理胥吏来行使权力的,王小仙掌握了县吏,其实某种程度上确实也称得上是掌握了县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章图谋羡余(第2/2页)

但王小仙查这个,连着知县带知府一口气全得罪了,甚至三司使那边也不太好说,官场上哪有用挑明潜规则这种事去整人的道理?

朝廷上的那些个相公们,乃至官家本人,他们难道会不知道这一条潜规则么?这能起到整人的效果么?只会显得你很不懂事啊。

至于花销,这就更是在戳令君的肺管子了,北宋对地方官的考核标准之一,就是羡余。

也就是地方知府的财政结余。

羡余越多,地方官考评越好。

给花了,那令君跟上面报什么呀,万一明年没有羡余了呢?

更何况北宋自开国以来,一直讲究个强干弱枝,地方政府擅动羡余,这事,着实是并不符合北宋朝廷的政治正确的,花羡余是要县令盖印的,张县令也不可能答应这个事情。

众人只道王小仙是因为刚刚上任,不懂得吏治之道,这才将主意打到了羡余上,来和张县令夺权。

毕竟王小仙在炒茶的事情上亏得也太大了,在他们想来王小仙既然不图钱,那就一定是图权,反正大家跟着王小仙也都赚到钱了,看在钱的份上,也都不介意帮他一把,真的架空县令了也无所谓。

县令是流官,铁打的胥吏流水的县令,只要他们所有人能够团结一致,其实倒也并不怎么就怕了县令,这个县令对他们这些胥吏又没多好。

一时间,无数的鬼点子被他们提了出来,这个说可以在文书上的不起眼处搞手脚,让他稀里糊涂的用印。

那个说拖延押签,强行制造县令的工作失误。

还有人说可以用县衙的名义跟本地富户借钱,立下“白契”,到日子让县令去想办法拿不出利息。

最夸张的一个还说可以纵容监牢里的犯人们失控斗殴,策划一次囚徒越狱,让人把县令的后衙给祸害一番,然后他们衙役再去把人给抓回来。

这一招尺度就有些大了,心黑一点的直接弄死这县令的全家都不是不可以,让王小仙听得也是胆战心惊,庆幸自己到底是没傻呵呵的跟这些胥吏衙役处个水火不相容。

上层的大人物搞政治斗争,一般就算是动手了也不会祸及家人,这是政治斗争最基本的底线,但他妈这些个胥吏衙役们搞事,他们就没什么底线。

王小仙连连摆手道:“哪里的话,你们误会我了,我和张令君没有任何的私怨,我也没有任何想要把他架空的打算,我要查羡余,绝非是为了整县令,乃是一片赤诚的报国之心呀,我也知道各个府库从来都是如此。”

“可我就问一句,从来如此,都是如此的事,就一定是对的么?我不管有多少人这样做事,我看事,只论对错,既然是错的,我们为何不能将此纠正过来呢?”

“至于花钱,乃是我听说了一个消息,你们知道么,朝廷今年春游,京官们的俸禄,已经开始欠了,换言之,朝廷是真的没钱了。”

“仁宗皇帝宽仁治国,宁可苦着点自个儿,也不愿盘剥地方,各地羡余从来都是能不动,都不动,以至于咱们大宋,朝廷出现了赤字以至于京官的俸禄都无法实发,而地方州县却都有羡余的情况,这合理么?这根本就不合理。”

“如今新君登基,我看,他就不可能效仿仁宗皇帝,实话实说,史书上像仁宗这种如此仁厚的君王,有几个?朝廷一定是会将各府县的羡余想方设法的给收上去的。”

“咱虽然忠君爱国,但现在也毕竟是江宁的官,这钱,只要是用在正途上,给朝廷用,给江宁用,那不也都是公用么,所以我想啊,趁着朝廷还没有具体收羡余的措施,先把钱花出去。”

一旁的贴书记吐槽道:“然后明年咱们张县令被上边训,甚至府君也要因此而受究?”

王小仙:“都是为了上报朝廷,下恤乡民,做的都是公事,我相信,令君和府君,一定不会介意的。”

众人:“…………”

王小仙:“来,咱们还是商量商量,这**千贯钱呢,给乡亲们干点什么事情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