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四十四章 斩泽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四十四章 斩泽

簡繁轉換
作者:席挥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5:00:42 来源:源1

第四十四章斩泽(第1/2页)

和列侯的热闹不同。

宗室这里却始终都热闹不起来。

因为宗室老少连宗正卿的面都见不到,不论多少人,什么时候去拜见,宗正府家老总是冷冷回答:“宗正卿身体不适,不能见客。”

宗室老少悻悻而去,你看我,我看你,摇头叹气,几日无话。

不过,连皇帝都有不得不见的人,又何况是宗正卿。

当楚元王刘交之孙、红懿侯刘富之子,汉高祖刘邦侄孙,以宗室随二千石论议,为诸宗室冠,刘辟强登门拜访时,宗正卿刘受亲迎入府,丝毫不见不爽之色。

礼仪寒暄,仆役上茶,刘辟强沉得住气,刘受更沉得住气,绝口不提白鹿皮事。

但话再多,也总有个头,当聊到新年宗室会聚的事时,刘受无奈说道:“少卿(刘辟强字),我素来不在家中见族亲和臣子,这你该是知道的。”

“其他时候都可以,但这次,宗正卿恐怕躲不过去了。”刘辟强淡淡笑道。

“不是我躲不过去了,是宗室躲不过去了。”刘受纠正道。

宗正卿和太常卿完全不同,陛下无论怎么苛责列侯的太常卿,那都属于异姓外人,但宗正卿不同,都是刘姓皇族血亲,甚至多为陛下叔伯长辈。

杀外人可以狠,杀血亲再狠,就显得过于刻薄寡恩了。

而刻薄寡恩四字,一直是历代皇帝所忌讳的,因为,这是真事。

刘氏诸皇皆如是。

“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了皇族人,宗正卿,是谁的宗正,又是谁的卿?”刘辟强入正题道。

立国不久,大汉宗室问题,相对简单,在高祖皇帝、孝惠帝、吕后、孝文帝、孝景帝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直接掌握封地军政大权。

在当今陛下时,颁布推恩令分割封地,要求诸侯王子弟同分继承权。

但和想象中的封国均等分配不同,单从制度层面来说,推恩令属于天才级别的设计,非聪明至极、刻薄至极很难研究出这样接近完美的阳谋。

“上古之时,诸侯所拥有的地盘不过方圆百里,与中央相比,强弱差异非常明显,容易控制。

而当今大一点的诸侯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对他们宽容一点,他们就骄奢淫逸,对他们严苛一点,则滋生反叛之心,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实力仍然太强。

现在诸侯王的兄弟儿子人数众多,但是汉法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其余子弟虽有骨肉之亲,却没有任何土地封赏。

希望陛下利用这一问题,让诸侯王推恩至所有子弟,使所有人都可以得到侯爵以及王国的土地封赏,诸侯子弟无不感激陛下恩德,诸侯王国则不需要中央的削减而自然分割变弱。”

这就是当年主父偃给刘彻提的建议。

实际上,主父偃不是推恩令的首创者,这个策略的雏形,要归功于另一个天才,贾谊。

在孝文帝时代,诸侯国的实力和权力远远强于现在,就连孝文帝的上台,就得力于诸侯国和开国功臣联手制造的宫变。

贾谊敏感地注意到,诸侯国强大到可以反制中央,是当前大汉朝廷的主要矛盾之一,于是,他把朝廷比作人的身体,诸侯国比作人的四肢,认为四肢已经肿大得身体无法驱使,病入膏肓,形势危急,该为之“痛哭”的地步。

贾谊对此提出的建议,如果以一句话概括,“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斩泽(第2/2页)

是以,在孝文帝时,末代齐王刘次昌无嗣自杀,将齐国一分为六,淮南厉王死后,将淮南国一分为三,两个强大的诸侯国立时化整为零。

等孝景帝即位后,面对当时最强的吴国,孝景帝本可以采取同样的策略,毕竟那时的吴王已六十多岁,或许是心有戚戚,也可能是心有惧意,作为杀了人子的大汉棋圣,最终选择了与晁错急功近利,不加掩饰地削藩,削去吴国郡县,然后,逼反了惶惶不安的一群诸侯王,引发了七国之乱。

幸运的是,哪怕过程全错,结果是对的,经过孝文、孝景二帝的连番谋算,诸侯国的实力远远不如立国之初。

最大的两个变化是,汉初常有统辖三四郡甚至七郡的大国,到孝景帝后期,几乎所有诸侯国都只剩一郡,诸侯王连治国的权力都失去了,只能享有赋税收入,成了被供养的闲人,诸侯国内政事均由中央派遣官员接管。

而主父偃故意在进言中,忽视了七十多年诸侯国的变化,是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或者说,铲除所有诸侯王,完成集权。

推恩令的具体逻辑,从表面来看,是雨露均沾,当诸侯王死去,其所有子女都该获得王位和王国土地。

如此一来,诸侯王在活着的时候,就要拿出王国中的一部分县,作为食邑分给原本没有继嗣资格的儿子、弟弟。

按照大汉律法,必须有侯爵才能享有食邑,这时,皇帝会额外开恩,批准他们成为“王子侯”。

看似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但在这表象之下,还存在一个严酷的事实,王子侯们取得的食邑,原属于各诸侯王国的县,而成为王子们的食邑后,就如同列侯封地一样,归并到附近直属朝廷的郡中了。

如果将来王子侯们的爵位被褫夺或无嗣而终,食邑就归了朝廷,所以,在皆大欢喜的背后,是诸侯王国的地盘被朝廷以推恩的名义大肆掠夺。

王子侯,究竟是王子,还是列侯,取决于哪个身份对朝廷更有利。

而在推恩令前,那些没有继嗣资格的宗室子弟,大多进入了长安生活,也就是现在的宗室大臣。

就比如刘辟强,其父刘富,是楚元王刘交的第四子,原被封为休侯,楚王刘戊叛乱时,刘富逃亡京师长安,受牵连被削除侯爵。

后来,孝景帝知道刘富曾多次谏阻刘戊谋反有功,便改封刘富为红侯,刘富于景帝六年去世,谥为红懿侯。

刘富育有五子,长子刘登继位为红怀侯,次子刘辟强和三个弟弟留居长安,在汉朝廷任职,以便供养祖母楚元王夫人。

总之,现在的宗室子弟,要么是诸侯王,要么是王子侯,要么是宗室大臣,全部在白鹿币搜刮范围之内。

事若不谐,汉室凋零,宗正无人,不是说说而已。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亦斩’,少卿,现今宗室至你我,已历三世,至我儿孙,便是五世,宗室日大,朝廷供给难以为继,倘若识趣,便退宗吧。”刘受叹息道。

高祖皇帝时期,刘家人少,但抵不住能生,仅仅数代,就开出无数枝叶,虽然不想点名,但陛下的异母兄,那位中山王,便是汉室的写照。

拿不出白鹿币的钱,就退宗,这样,也免了每岁祭祀进贡之物,同时,朝廷也不再养着闲人。

“宗正卿,使得吗?”

“使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