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二十六章 血染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二十六章 血染

簡繁轉換
作者:席挥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5:00:42 来源:源1

第二十六章血染(第1/2页)

倘若是晴日,公孙弘的双人抬舆照例都停在承明殿的石阶下,今日大雨骤至,两个当值宦官早已将抬舆抬到殿门外廊檐下静候丞相出来。

汉制,诸侯王或老病大臣有特旨,可以赏未央宫乘双人抬舆。

所谓双人抬舆,不过一把特制的椅子,靠背和两侧用整块木板封实,只前方空着让人便于乘坐,雨雪天还允许在上面加一覆盖,前面加一挡帘,两根竹竿从椅子两侧穿过,由两人或手或肩抬扛而行。

公孙弘任丞相,老是真的,病是假的,凭此从元朔五年就一直享坐这把抬舆,夏秋交际的雨,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当值宦官在抬舆上加了覆盖,抬舆前也加了挡帘,可这会儿,天又放晴了。

公孙度搀着父亲从承明殿向大殿门边几乎是挪着走过来的,短短五丈的路程,公孙度却像是走了三年。

一晌之间,外廷、内朝突变,两朝的二把手,御史大夫、中大夫都陨落了。

虽然直到陛下拂袖而去,父亲都一言未发,但中央属官又有几人糊涂?

张汤只是马前卒,真正的黑手,是他的丞相父亲。

高高的承明殿大门的门槛就在脚下了,公孙度却怎么都迈不过去,公孙弘这时竟双手加力,助儿子一条腿慢慢先迈过去,另一条腿又慢慢迈了过去。

抬舆的当值宦官可不敢怠慢,一个人立刻在抬舆升高了轿杆以使前面的轿杆着地,以让丞相方面迈过前面的轿杆,另一个也掀开了抬舆的挡帘侯丞相坐进抬舆。

公孙弘却仿佛没看到那乘抬舆,直接走下了大殿的石阶。

几个宦官都蒙了。

紧跟着师相出殿的张汤,对宦官们摇摇头,师相,这是想跟儿子说说话。

在张汤之后,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们也出了殿,三波人远远的,前面快,后面也快,前面慢,后面也慢。

“爹!”

公孙度这一声叫得近乎慷慨就义,“你老替殿下招风惹雨,可就没人替儿子遮风挡雨了,您老千秋之后,我怕是要千刀万剐了。”

他没有什么志向,或者说,在公孙弘之外,公孙家的儿孙都没有什么志向。

别管公孙弘的经历多么励志,从海上牧猪,到博士,再到金门待诏,擢左内史,御史大夫,拜相封侯,始终都激励不了公孙家人。

父亲步步高升,公孙度是欣喜的,但想的是父亲死后,能继承那“以丞相褒侯”的平津侯爵位,混吃等死。

至于丞相大位,别玩笑了,他能治理一县就不错了,治一大国,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眼看着父亲将不久矣,眼看着列侯之位将身,一向与陛下同舟共济的老父亲突然翻脸了,跳了船不说,还亲手宰了陛下几个干将。

光是想着陛下退朝时的气急败坏,公孙度就不寒而栗,等父亲死后,怎么顶住陛下的清算?

公孙弘停下了,缓缓侧转了头望着儿子,满头满脸都写着惊惶万状、欲哭无泪,“我的儿啊,过去的十年,大汉朝只是一个人在呼风唤雨,那就是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血染(第2/2页)

有灾风,也有瑞雨,灾风吹过我,瑞雨也淋过我,福祸从来结伴相行,所以,我秉持着不求有功,无过便是功的想法,官至大汉丞相。

人人都说我是“泥塑丞相”,可有几人知我之功?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陛下的龙威,一日盛过一日,若是不争,我之后,大汉丞相人人如泥塑。

难得的,殿下有几分圣王之姿,以潜龙之身试着呼唤风雨,今日所起风雨,不是在害你,而是在救我公孙家。”

说完,公孙弘松开了儿子的手,一个人,径直又艰难地向前继续走去。

公孙度的眼睛依然清澈,可望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身影,又觉着父亲的身形越来越高大,连忙朝父亲的身影跟去。

承明殿是未央宫北部核心区域,与宣室殿、温室殿构成轴线排列,其地囊括了沧池,本为皇家园林,取泬水之水,林木掩映,皆无高瓴。

丞相有丞相府,公卿们只有官署,一个转弯,便分道扬镳,从承明殿那一片宫殿高墙内出来,通往禁门偏又只这一条路,雨后晴空,白日照水,垂柳无风,张汤本来走在最前头,走着走着,卫尉李广也跟了上来。

中、外朝的公卿、列侯、宗室大臣们心如沸水,就知道前路还有厮杀,心事纷纭,默契地放慢了脚步。

李广忽然超了过去,在张汤前面停下了,一条石道也就宽数尺,他当中站着,转过身来,四目相对,烈日当头,对峙在那里。

“把我从弟拉下了马,还以为陛下会赏你进兰台呢,原来也还是走这里。”李广的那条大嗓门在未央宫这样的地方也毫不降低。

公卿、列侯、宗室大臣们站住了,甚至屏住了呼吸,静静地,只倾听,不评判,白刃战。

“三公之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难道卫尉卿家没有了三公之位就活不了?”

张汤根本不怕他,嗓门没有他大,调门却不比李广低,“还是说,李家还兀自做着‘以丞相褒侯’的美梦,卫尉卿是自知此生无有列侯之命吗?”

这就不只酸刻了,简直是诛心之论,封侯之难,始终是李广的伤疤,如果那时不接梁王印,如果北征不迷路,如果……此地恰在转弯处,李广站的位置有些吃亏,他的脸正对着日光,偏又睁大了眼,被日光刺得难受,压制着满腔怒火,回道:“我李家没有什么以丞相褒侯的心,也从来没有想过以丞相褒侯!”

“哦,原来是不想吗?”张汤平静地说道。

又是一刀!

公卿、列侯、宗室大臣们看着李广几乎气得撂过去,太阳穴鼓起,双手攥拳的模样,都不敢想象,这要不是未央宫,场面会有多么火爆。

爱吵架的从来就怕两种人,一种,任你暴跳如雷,他却心静如水,另一种,是挑你一枪,扬长而去。

张汤面对李广,使的是第二种,在李广怒火升腾时,离开石路绕道草地,走了过去。

沧池里日光照耀的苍色水面,李广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血染宫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