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五十六章 夺金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五十六章 夺金

簡繁轉換
作者:席挥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5:00:42 来源:源1

第五十六章夺金(第1/2页)

大帐内。

重新生起了炭火,架起了煮茶的陶罐,刘据热情亲切地关照丞相公孙弘入座。

公孙弘已经无法压制内心的焦虑了,储君的种种表现,不啻于真正的天子在执行权能。

但是,现在的大汉,如果非要形容的话,那便是四处飘零,没有方向感,更不知何去何从。

在陛下的穷兵黩武下,整个帝国已然陷落于巨大的洪流之中,没有人知道去往何处上岸。

陛下以退为进,退到甘泉宫将养龙体,而将整个烂摊子留给了储君,公孙弘本以为聪明的储君会在当国之初维持原样,以儒皮、法骨、道家心的方式治国,通过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来消磨陛下为数不多的寿数。

主打一个稳健。

然而,就是短暂的接触,公孙弘得出的反馈是储君温雅背后,蕴藏着掌控力。

哪怕就那么轻松自在地坐在对面,信手拈来的素手烹茶,在你来我往的谈话间,储君总是那么愉悦,那么享受,伴随着爽朗笑声。

公孙弘生于高祖七年,如果将吕后算作一方女帝的话,历经了大汉六帝,可以说贯穿了大汉始终。

不同于乡野老叟,空活百年碌碌无为,公孙弘在年轻时就在家乡做狱吏,坐法免后,又在孝文帝前元元年,与同岁的旷世奇才贾谊一同,被孝文帝诏为“博士”。

仅仅一年,公孙弘便升任到皇帝心腹大臣的太中大夫之职,虽然没有贾谊那么耀眼,但也是人间少数。

公孙弘见过孝景帝,而在建元元年,与辕固生、冯唐、董仲舒一道,再次登入天子堂。

怎么说呢,公孙弘见过很多天才,但所有的天才都称他为天才。

比他天才的,生不逢时,或没他能活,没有他天才的,没有他位高。

这八十载的人生中,公孙弘见识了激愤不已的皇帝、恐慌不已的诸侯王以及妒意难平的公卿列侯,但从来没有见过储君这样的人。

储君会跟一脸严肃之人开上一会儿玩笑,会安抚自泣之人,对灰心丧气之人则会予以鼓励。

一种晦暗且精明的意识一直贯穿其中,引导着局面。

储君完全可以变得强硬且威势十足,只要他愿意,也完全有能力以冷酷手腕操控朝廷政局。

魅力、幽默、权力、循循善诱、威慑,以及思想信念,这些都是储君手中的武器。

上君,是不会容许大汉现状继续的!

刘据边为公孙弘斟茶,边道:“在过去十年,百姓收入下降了一半之多,将近四百万人在绝望中死去,将近我朝人口的一成。”

“身为大汉丞相,我罪责难逃。”公孙弘接过陶碗,庄重肃穆地说道。

“寡人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再说,寡人也知道,罪责不在相国。”

上君明明没有点名道姓,但像是在看着陛下的“户版”在报信息。

“到了这个地步,不仅仅是延缓饥饿的问题,更是关乎着我大汉朝廷的生死存亡。”刘据沉重叹息。

频繁对外用兵,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负担沉重,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朝廷不断在增加赋税和徭役,加之天灾**频发,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尤其是南阳、楚、齐及燕、赵之间地区,几乎年年反叛,这些叛军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他们攻打城邑,夺取武库兵器,释放囚犯,诛杀郡县官吏,郡县官府屡屡遭受重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六章夺金(第2/2页)

再加上那些畏威而不怀德的异族之国,经常不满大汉的统治而发起叛乱,朝廷派出大军征讨,往往付出大于回报。

而面对各地的叛乱,父皇最初派遣御史中丞、丞相长史前往各郡县监督地方官吏进行镇压,但效果不佳。

随后又派遣直指绣衣御史等人分赴各地发兵镇压,有的大郡一次甚至能斩杀叛军万余人。

当镇压吃力的时候,父皇也会采取了一些招抚措施,试图分化瓦解叛军,对于投降的叛军将领,有时会给予一定的优待,以吸引其他起义军投降。

但总体上,父皇对叛乱的镇压手段较为严厉,而且坚持以武力为主要手段来维护统治。

大汉的人、财、力,很大程度是在无意义的浪费。

“兴国之事,寡人思谋良久,不外乎四字,‘以民为本’。”

公孙弘心中一突:“上君对世事洞察入微,见识高远,非臣所能及……”

“相国不必如此。”

刘据打断了公孙弘的阿谀奉承,略顿一顿道:“如今的大汉,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劳而无功,民有异心,实属无奈,倘若寡人为民,可能也要效我祖手提三尺之剑伐无道,诛暴君了。”

“上君慎言!”

公孙弘离席站起,扑地拜倒,“上君有改变雄心,便无愧于大汉民众,无愧于祖宗社稷。”

刘据同样离席,双手扶起老相国,哽咽道:“是以,寡人决意改革,请相国为我承担大任!”

“上君信弘,弘万死不辞!”公孙弘声音沙哑道。

麒麟阁,就知道不是那么好入的。

不过是一把老骨头的,就是被人拆了也没什么,八十岁,正是为上君拼命的时候。

“改革愈深刻,道路愈艰险,所以,寡人请相国做三件事。”

“请上君示下。”

“其一,有一批竭诚拥戴改革之士,要遍及天下郡县,否则,法无伸张,令无推行,行之朝野,便成强弩之末。”

“请上君放心,臣桃李天下,诸县官吏,皆出自臣之门下,弘当全力为上君罗织力量。”

“其二,改革不避权贵,新法一旦推行,举国唯法是从,即或王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

“此非难事,廷尉卿张汤素来与丞相府亲近,奉行酷吏之举,但有所咬,绝不松口。”

“其三,便是钱粮,改革无钱不行,寡人听闻父皇欲建建章宫、桂宫、北宫、明光宫四座宫殿,靡费三十万金,请设法与国库、少府之金转入太子宫,以作政令之用。”

公孙弘一时语塞,那三十万金,可以说是东郭咸阳、孔仅以商人出仕中央属官的政治献金,是献给陛下的钱。

十数年来,都是陛下打别人钱的主意,上君初当国,就打起了陛下钱的主意,妖孽啊!

“几百年来,改革功臣皆死于非命,寡人与相国相知,终我之世,公孙之家,富贵绵长!”

“君如青山,弘为松柏,以天为鉴,粉身碎骨,永不负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