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十九章 战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十九章 战

簡繁轉換
作者:席挥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2 15:00:42 来源:源1

第十九章战(第1/2页)

此日卯时,御史大夫李蔡醒来梳洗,觉得精神焕发舒畅极了。

用朝食时,掌书和家老分别向他禀报了新到的内外事务,他指点了几件事,又对午后要来的几拨官吏要办的几件事做了定夺,一天的政务大体了结。

如果是以往,所余的时光,是他用来斡旋各方的时光,李蔡做官,有他独到的办法,这便是“少做事,多走动”。

世间大凡喜欢实干做事的人,总是官运艰涩,就比如他那堂兄李广,连连失意。

原因只有一个,要做事就要出错,一出错就要遭非议,非议多了必然下台。

所以,李蔡对“少做事”又有独到方式,多议事,少做事,多做虚事,少做实事。

作为御史大夫,凡事皆可参与议论,凡事皆不可亲自做,成则有决策之功,败则有推诿之辞。

总之,多议少做。

但只要为官,永远不做事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尽量多做那些易见功劳而难查错漏的虚事,譬如接见使臣、祭奠天地、抚恤将士、救济灾民、编修国史、宫室监造、出使友邦、巡视吏治、主持国宴、遴选嫔妃、赞立皇后,等等。

对于那些易查罪责而难见功效的实事,非万不得已,就坚决不做,譬如修筑堤防、领兵出征、整肃吏治、制定法令、查究弹劾、出使敌国、决定和战、督导耕耘、剿灭盗贼、审理案件,等等。

李蔡的大事只有一件,巩固地位,提高声望。

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殚精竭虑地走动,对上斡旋,对下周旋,对官言礼,对士言义,这么多年,李蔡做得风生水起。

在今朝,在孝景朝,乃至孝文朝,他伺候皇帝极尽投其所好,对同僚,对学问名士,他则“义”字当先,谦恭豪爽,不惜纡尊降贵地结交,传为大汉佳话,时人说起他时,总少不了“贤明好义”的赞誉。

不过,李蔡始终知道,多年的水磨工夫,是为了刹那芳华。

不想当丞相的官僚,不是个好官僚。

不久前,中大夫庄助冒雨夤夜来见,告知了他要对“北军案”予以审理,甚至做好讯问皇太子的准备。

在庄助离府时,隐晦透露公孙丞相年事已高,恐不久矣,陛下有意准许其免归辞呈,丞相大位不知会归于谁手,李蔡就知道,几十年的等待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其实,公孙弘拜相,是大汉官吏集团的一个历史转折,在公孙弘之前,所有大汉丞相任命几乎都遵循按资排辈的原则,要么是功臣,要么是功臣之后,都是带着列侯爵位上任的。

而公孙弘,却是先拜相,再封侯的首位大汉丞相,这一标志性的变化,代表了大汉朝廷花了七十余年,彻底消解了初代军功阶层这一特殊集团在朝局中的影响力和垄断性,从此,大汉“以丞相褒侯”。

丞相大位,不仅代表着相位,还代表着列侯爵位。

那是堂兄三朝求而不得之物,却要在他的手中实现了。

陛下的意思,他深刻领会,办了皇太子,解决大司马及诸将对军方的掌控。

那“皇太子日啖万猪”的奏疏,就是一切的突破口。

紫绶金印的大汉丞相有开府建牙的权力,紫绶金印大汉太尉也有开府建牙的权力,同为三公的银印青绶御史大夫却没有,只能在朝廷规制的衙署理事,而这个衙署,名为“兰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九章战(第2/2页)

“来人,传皇太子刘据!”李蔡手中的惊堂重重摔下,沉着声调道。

赵充国率领的太子亲卫身披蓑衣,顺利接管了兰台的守卫,刘据缓缓走了进来。

李蔡露出了愤怒的神色,“刘据,知道你为什么会来这儿吗?”

“寡人来此是奉了父皇的诏命。”刘据迎望着那双带有敌意的眼睛,笑道。

“听口气,好像还是储君?”

李蔡惊堂再响,冷声道:“从你来到这开始,你只是本署的御犯,本朝以法术御天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道你不知道?”

“寡人不知道,能吃是犯了什么罪。”

“谎言!按照大汉律法,吃空饷,贪墨抚恤,就是死罪!”

“证据呢?”刘据平静道。

空额,北军已经全部抹去,抚恤,北军已经如数发放,只留下“朝廷划拨未用”的黄金。

实在无法解释的部分,都被刘据日啖万猪消耗掉了,如今,也一文不少的补上了。

储君能吃,算什么罪过?偌大的汉朝,总不能不让储君吃饱吧?

所有的痕迹,所忠、减宣、周阳由所找到的证据,都在金钱的力量下不复存在。

“大胆!御犯刘据,一人岂能日啖万豚,你这是欺陛下、朝廷不智,欺君罔上,罪加一等,再敢狡辩,恐怕就要换个地方再问了。”李蔡威胁道。

七岁的储君,虽然长的高大些,又能经得住几番吓唬呢?

“换到哪里?廷尉大牢?”

刘据笑容不减,慢慢说道:“只怕寡人敢去,御史大夫不敢去吧?”

现在的廷尉,是张汤,是丞相公孙弘亦友亦徒的存在,是太子宫的拥趸,他们一块进廷尉署,李蔡怕是出不来了。

牢狱中关押无数重犯,又不是铁狱铜笼,有犯人脱逃是很正常的,那些死囚可不管三公,御史大夫是什么,顺手杀了也就杀了。

“卫尉署如何?”李蔡冷厉道。

那是他的堂兄李广的地盘,出问题的,就该是太子储君了。

“如果寡人到了那里,卫尉署想来要被夷为平地了。”

刘据漠然看着他,“御史大夫,你不是苍鹰,我也不是栗子,勿谓言之不预。”

言罢,扬长而去。

作为大汉储君,能出席一场讯问,那就很给所有人面子了,这也包括那位皇帝父亲。

既然要玩,那就好好玩。

李蔡气得发抖,可在刘据身影消失时,又瞬间恢复了冷静。

苍鹰,是孝景帝朝酷吏郅都。

栗子,是孝景帝废太子刘荣,那个栗,正是大汉朝第一神医栗姬。

几十年前,栗姬失宠,郅都奉孝景帝之命,逼死刘荣。

刘据不是刘荣。

那句“勿谓言之不预”,让李蔡想到了长安城中的传言,“尔曹身与族俱灭”。

丞相大位、列侯爵位虽好,可要是没有命在就什么都没了。

蒜鸟蒜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