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六十八章 竿头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六十八章 竿头

簡繁轉換
作者:席挥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24 15:03:35 来源:源1

第六十八章竿头(第1/2页)

这是承明殿有史以来最特别的一场廷议,陛下、当国储君皆不在,却持续开了六个多时辰,一个卿大夫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一个顶级侍中也许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直到太医院的太医将人抬走医治,大殿里的混乱才勉强止住,虽然担忧老友的身体,但枚皋还是坚定站在朝班之中。

当国储君的手段太过狠辣,当然,陛下的所作所为也很难评断,但总体而言有功有过,不说七三开,五五开大体没差,怎么在当国储君那里,就遭到全盘否定了呢?

事已至此,帝党是打也打不过,辩也辩不过,完全影响不到新政之事,但总要有人站在这里,见证太子党的崛起和手段。

百家诸子、王官职业的融合,堪称史上最理想的传承模型,他倒要看看,当国储君是如何办到的。

“相国,到您了。”枚皋轻轻使了一枪,徐徐说道。

张汤的背后是公孙弘,公孙弘的背后是当国储君,不得不承认,当国储君的安全人数都比陛下要多。

“诸公。”

公孙弘笼盖四野的气势,完全不是张汤能比拟的,不高的声音,却扣住了所有人的心弦,“我是儒生,但见儒家孽障现前,善了不得,如果说从未想过有今日之劫,似乎太过愚昧无知,又何况上君的指点。”

这一刻。

已经不再加以掩饰,将新政之功,全数归于上君,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露出了然的神情。

“过去的二十年,我大汉朝如日中天,又桑榆暮景,上君原谅了儒家之前的所有,这是对儒家的慈悲,上君怜我克谨克俭,垂垂老矣辅佐陛下开疆扩土,也算得…算得劳苦功高吧……”

略微的停顿,总能让人心生出波澜,公孙弘八旬之龄,先后辅佐三代,不,现在可以说四代大汉君主,这一路称得上劈荆斩棘,修习公羊,也证明了嫉恶如仇的本性,在元朔三年,登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位,说服陛下专奉朔方郡,停止东海和西南夷的战事。

元朔五年十一月,正式拜相,成为汉朝首位布衣丞相,获封平津侯,是大汉建立以来,首位以丞相封侯者,开启“以丞相褒侯”的先河,打破了以开国功勋集团为主对相国之位的把持。

这三年来,丞相府广招贤士,关注民生,不能说是碌碌无为。

虽然在奉君上事事退让,又为儒学的推广施尽了手段,大言之,功劳、苦劳皆有。

说到这里,不少朝臣为之动容,布衣丞相能做到这种地步,相国,尽力了。

“故上君将百家世官之任托给了我,或有少虑之处,请诸公指出。”

公孙弘的谦虚,让两朝官吏为之避让,连说不敢。

“自今日始,由道家出史官世职,诸公以为如何?”

“清静无为,最为无私,从历史兴亡中吸取教训,总结天理,的确合适。”

“无有异议。”

“由阴阳家出自羲和官世职,诸公以为如何?”

“通天彻地之人,上观天象,制定历法,自无不可。”

“无有异议。”

“由法家出自理官,负责刑狱和赏罚,诸公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竿头(第2/2页)

“赏罚分明,不偏不倚,无有异议。”

“由墨家出自清庙之守,负责宗族事务和祭祀……”

“……兼爱族人、敬畏鬼神,无有异议。”

“由纵横家出自行人官,负责外事……”

“由杂家出自议官,负责掌握各种知识,以言论来补缺辅政……”

“由农家出自农稷官,负责劝农助耕,养育百姓……”

“……”

“还有一个小说家,出自稗官,负责收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诸公以为如何?”

专业人,专业事。

知识从上而下,这是从春秋以来,几乎是颠扑不破的事实。

乍一听,过于理想,又过于分裂,毕竟诸子百家有着各自泾渭分明的传播途径。

但却细思极恐。

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先秦至汉,除了墨者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其他学者在先秦大都没有自然的学派界限,先秦论及学术,只称某子,而不称某家。

被归为法家的李斯、韩非,同门而师儒家荀子,若不明先秦学术无学派的事实,恐怕怎么都不理解这一现象。

究其原因,诸子无私,然数百年的传承里,个人的地域、时代的新知,这才有了所谓的诸子,故诸子的主张虽有时大相径庭,却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不少观念异常一致,可以找到同出一源的痕迹。

诸子世职,仿佛成了一家兄弟根据能力在做不同的事,这让许多学识渊博的人想到了孔子曾教育弟子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君子式的儒,小人式的儒。

哪怕多少年以后,再有一场百家争鸣,但注定华夏思想不会为一家一学所垄断,除非,有一学派的学术之士能说服所有人。

不可能有人做得到,至少狭义的儒家经学生做不到!

两朝之中的百家之人不少,听到丞相的如此安排,不由得心生佩服,可也有几分不甘。

儒家世职之位未定,而负责协助人君治理天下的上古司徒官,就是丞相之位,同样未定,儒家,到底把最好的留给了自己。

儒家子弟虽为失去了彻底踩死百家的机会无奈长嘘,但想到儒家世职丞相,为百家之长,百官之首,也能接受。

“相国,儒家呢?”

公孙弘听到儒官的发问,笑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世职之中,没有儒家的位置。”

“那司徒官呢?”

“达者为先。”

公孙弘望向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对震惊的人们,慢慢说道:“盛世,是天之治,百家之才若为当世先,便为当世司徒。”

“那我儒家岂不是什么都没有?”

“非也,我儒家之才如过江之鲫,无有世职,方可成所有人间之职,走到哪里,世职之官无不敬而远之。”

“那是什么?”

“灯笼竿头!”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