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七零:谢教授的妻子来自末世 > 第二十一章:农忙

重生七零:谢教授的妻子来自末世 第二十一章:农忙

簡繁轉換
作者:睡觉困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3 02:53:10 来源:源1

第二十一章:农忙(第1/2页)

杨清韵听着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个年代大部分家庭都不太看重女儿。

红旗中学,是附近唯一一所中学,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在这读书。

杨清韵她们班,三十六个学生,加上杨清韵和杨清雅才九个女同学。

这次退学不读的,四个人,三个女同学,现在留下的,就六个女同学。

末世虽然有有人歧视女同志,但是更多是能力至上,强者为尊,能在末世活下来的没有弱者,女同志也一样。

“姐,你说我以后会嫁给怎样的人呀?”

身侧,杨清雅支着脑袋,脸上难得的有几分纠结。

也许是通过回家嫁人的杨三丫,她想到了自己的未来。

杨清韵也回过神来,想了想回答。

“不知道,不过你,爷奶肯定会送你让你上高中。”

杨清雅今年才十六,在杨清韵看来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压根不需要急着考虑这个问题。

杨清雅却是抿了抿唇:“可是我读完高中都二十了,太大了,我娘说等我十八就把我婚事定下来。”

“爷奶不会同意的。”

杨清韵看出来了,杨家的两位大家长都是聪慧的人,不会让徐慧胡来。

而且杨家,也许是有个大队长的原因,并没有旁的人家那么迂腐,需要女儿出嫁换彩礼。

再说,十八岁订婚事实在是太早了。

末世生存困难,男女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存活,起码二十五岁之后才会考虑结婚,然后为了人类的繁衍孕育一个孩子。

杨清韵这辈子虽然不至于说故意等到二十五,但也不会急着嫁人,一切顺其自然。

杨清韵也没再去多想其他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眨眼就到了六月,农忙最忙的那段时间。

村里所有人都要下地收割早稻,插秧晚稻,所以红旗中学的学生也放了农忙假。

同样在市里的杨嘉博也放假了,同样也是十天,他还带回来了五斤细粮给了王桂香。

他与王桂香说的是:“娘,这些细粮你拿着,放在房间里,给妹妹熬粥喝。”

这倒不是杨嘉博小气,主要是细粮真的不多,他带回来这些是他从学校的口粮里省下来的。

杨嘉博想着的是杨清韵身子不好,吃着细粮有好处。

王桂香看着许久不见的儿子回来了,眼眶通红一个劲的说瘦了瘦了。

当听到杨嘉博的话,她用力的拍了一下杨嘉博的手臂。

“学校发的粮票你就自己用呀,你这么大个小伙子,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杨嘉博挠了挠头却不在意:“娘,我在学校吃饱了,不用担心我。”

王桂香压根不信这话,学校又不是冤大头,五斤细粮可不好存。

当晚,杨家把上次腌制的半只兔子和土豆一起炖了,又是满满两大碗的肉。

饭桌上,王桂香和杨嘉博说起了这半只兔子是怎么来的。

杨嘉博有些诧异杨清韵的好运气,随即也笑了:“我妹子是个有福气的。”

杨清韵笑了笑,他也琢磨着接下来几天农忙的日子,她应该想什么办法往家里拿点肉。

按照记忆里的画面,往年农忙,杨家人都要瘦上四五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一章:农忙(第2/2页)

杨清韵想到这就叹了口气。

次日,太阳刚蒙蒙亮,杨家人就起床了,除了家里两个丫头和三岁的小孩,一家人都要下地。

原本杨清雅也是打算一起去的,但是徐慧不乐意。

同样是两个丫头,凭什么杨清韵在家里享清闲,她闺女就要地?

不过,这话说出来,徐慧怕周永芳骂她,改成了。

“清雅,今年也十六了,过了两年也要说人家了,总不能老是往地里跑,晒黑了能说到什么好人家。”

徐慧这么说着,但家里谁又不知道她的小心思呢?

不过周永芳的确也疼杨清雅这个小孙女,也怕两个孙女不同的待遇伤了杨清雅的心,思索了一番道。

“那雅丫头就在家里看着嘉辉,顺便做饭,给我们送个水。”

徐慧这才满意。

杨清雅被留在家里还有些不自在,不过她在家里也没闲着。

杨家人下地后,她就去厨房煮了一大锅的绿豆汤,放到水井里冰着。

差不多十点,太阳热的厉害的时候,杨清雅把绿豆汤从水井里提出来,准备去给家里人送绿豆汤。

“清雅,等等,我也一起去。”杨清雅看着了也立刻起身。

杨清雅却有几分为难:“姐,这太阳太大了。”

杨清雅都怕把杨清韵晒中暑了,杨清雅却不想在家里待着,她还想这两天出去搞点肉回来给家里人补补。

“没事的,前段时间去县医院,医生都说我身子好了许多,这两天你看我也没有晕倒过,脸色也不错。”

杨清雅还想说什么,杨清韵直接道:“天天待在家里我闷得慌。”

杨清雅只能点头了,不过她还不放心的叮嘱了杨清韵一句:“姐,待会儿你要是不舒服就跟我说,我们就回来。”

杨清韵为了可以跟过去自然是点头同意。

与此同时,上工的地里,太阳头顶照着,王桂香额头上的汗滴到了水田里。

一亩田地栽种完,王桂香也没继续下一亩,而是去大树底下休息一会儿。

大树下还有其他的婶子,她们休息着说着闲话,也就说到了大队长家的两个孙女。

今年,两人都没上工,给出的说法是,大孙女身子不好,小孙女在家做饭,照顾孩子。

这也正常,哪怕是农忙,有的家里也都要留个妇女看孩子做饭。

不过也有婶子看不惯杨家留了两个孙女,阴阳怪气。

“桂香呀,你家韵丫头这样可不行,不下地就算了,怎么连厨房都进不了,以后嫁人了可怎么办呀?”

王桂香脸色不太好:“大不了我和我家男人养她一辈子。”

“还有我家嘉博,也说了以后养着妹子。”

那人不说话了,谁不知道王桂香的儿子最有出息,当年也是在村里的红旗中学读的,考试就是全校第一。

后来代表村里的中学去参加什么市里的比赛,也是得了个第二名,被市里的高中直接挖走了,不但免学费还给补助。

如果不是现在大学上不了了,杨嘉博指不定就是个大学生。

不过,哪怕大学没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杨嘉博以后怕是要留在城里当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