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倒斗 > 第356章 再见青膏泥

倒斗 第356章 再见青膏泥

簡繁轉換
作者:平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4 04:29:00 来源:源1

呼啸的夜风中,两头大黄牛卧在牛棚边缘,吧唧吧唧的倒着嚼儿。

它们大眼睛乌溜乌溜的,静静注视着不远处的两道黑影。

“唰——”

探杆没卸,拔出地面的瞬间,细长的杆体猛然一颤,立时发出一声短促的铮鸣!

就好像有个钓鱼佬,用力甩了下鱼竿一样……

随后就听啪嗒一响,我用袖子蒙着,打着手电凑到取土器旁。

微弱的光晕下,凹槽内部,是一节黄褐色的土块。

摸了摸,质地很硬。

并且在靠近末端的位置,还有一道明显的分界线,这是分层夯筑造成的。

小安哥好奇的看着,低声问:“川子,这就是夯土?”

“嗯!”

我点点头,用指甲抠起一撮碾碎观察。

不是单一纯净的黄土,局部还夹杂着少量的石子,但仔细看就能发现,石子大小非常均匀,颗颗都像小米粒一样。

“安哥,看见没?”

我指指石子道:“这叫礓石颗粒,是大块石料砸碎后再精心筛选,故意掺进去的,目的是增强抗压性,一般来说礓石的尺寸越小,墓葬等级也就越高。”

小安哥想了想问:“为啥?”

我说:“因为细石要用更细的筛网,工艺和工序上比粗石更繁琐。”

这是把头告诉我的。

现在咱一提筛网没啥感觉,但要知道,放在两千年前的东周时期,筛网,尤其是细筛网,虽然不能说特别金贵吧,但基本都是用来筛粮食和陶土的,如果说能应用到一座墓葬的工程当中,那毫无疑问,绝对得是高级贵族的手笔。

这个,就叫劳民伤财……

小安哥点点头:“要不要叫他们过来?”

“不急,再探!”

说着我打开背包,取出一个化肥袋子铺到旁边,并将土块规规矩矩摆放在一头。

达到六米五的深度后,夯土开始出现变化,变成了浅褐色的粉土,等到接近八米深度时,又变成了红褐色的砂质黏土。

“诶?川子,这都啥啊?”

小安哥拿着最新的土块问。

我扣下一撮尝了尝,瞬间精神一震!

“呸呸~”

“是木炭和碎蚌壳,增强夯土整体性的,接着下,应该快到墓室层了!”

两分钟后,深度来到九米五,土块情况又是一变,颜色发灰,质地极细,而且还有轻微的刺鼻气味儿。

青膏泥!

“安哥,搓一点感受感受!”

“记住喽,这就是青膏泥,大坑标配!!”

这是继傅显灵墓之后,我第二次见青膏泥,毫不夸张的说,那种光滑细腻的手感,摸起来比郝润的手还要得劲!

很快,又是将近一米深度。

观察着袋子上的土块,我忍不住爆粗口道:“艹!真特么牛逼!小一米厚的青膏泥!这东家太特么豪气了!”

之前说过,青白膏泥在古代造价很高,好些墓都只有几公分厚,能有个十几公分就很不错了。

可眼前这个,居然逼近了一米!

这已然超出了我的认知!

我有点怀疑,在这座牛圈下边,或许真的埋葬着,某位封君级别的人物……

“川子你看,又变了!”

话音未落,取土器凑到我面前。

是漆黑的块状物质,层次非常均匀,大概每五公分一块。

卧槽!

难道是积碳层?!

“安哥你歇会,我来!”

我直接抢过探针怼进探孔,将一身力气疯狂倾泻到握把之上!

小洞越怼越深!

漆黑的炭块也越来越多!

直至打穿整整三米厚的积碳层后,土块才重新变回纯净单一的黄褐色夯土!

“卧槽!牛逼啊!!”我忍不住低吼着。

这是碳椁!

碳椁是行里的俗称,学名就叫积碳层。

不过和单一的防潮碳层不同,碳椁不局限于木椁上方,四面也会放置,就相当于用一个木炭做的大盒子,将主椁罩起来,所以行里人就给起了这么个名字。

而我们这一眼探点,正是打在了主椁和墓室的缝隙之间!

当然,也不排除在积碳层的外围,全都填充了青膏泥,还有一层“青膏泥椁”……

“噗嗤!”

激动的猛一跺脚,我直接踩在了一坨牛粪上!

“安哥,牛槽那头儿再打一眼,九米深度上取土器,是青膏泥就换点位!”

说着我也开始组装探针,同时冲老李招手。

老李快速跑了过来:“咋了?”

“通知天王,四号中标!”

……

五分钟后,程涛一行人风风火火的来到牛圈旁边。

这时候就能看出差距。

孙把头没搞过战国坑,立即凑到近处看土块,一瞧见青膏泥,兴奋的直接原地蹦了起来,程涛则不同,瞅都没瞅一眼,直接走过来问我。

“小萧,啥情况?”

说实话,我当时老特么激动了。

不过面对非团队以内的人,我自然要装X保持淡定。

于是我故意戳了两下探针,然后才停下手,抬头说:“还凑合吧,刚才我们一针打到了边缝里,五米见夯土,九米五见青膏泥,大概十米四见的积碳层。”

程涛稍加思索,点头说:“嗯,将近一米厚的灰层(南派叫法),那确实还凑合。”

“……”

卧槽?

他、他啥意思?

我说还凑合纯属装X,可他说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怎么就好像真的是还凑合?

想了几秒,我没忍住,问道:“程哥,你见过最厚的青膏泥有多厚啊?”

程涛淡然一笑,轻轻吐出两个字:

“七米。”

“七……”

我懵了。

我感觉,他在跟我吹牛逼!

不料没等我质疑,程涛继续说道:“九二年在河南蔡县,当地村民取土烧砖搞出来个点子,六米五的深度,往下七米全是灰层,最开始那点子是几个野路子搞的,准备不足,没等挖通灰层就熏死了。”

“这事儿当时没报,上头的人只是封填好后派人看着,直到九三年我们再去,探明是甲字形墓室、亚字形椁室,墓主人是楚国封君,平夜君,芈成。”

平夜君……

想了两秒,我脸色猛地一变!

“葛陵大墓啊?”

程涛微微一笑,浅浅点了点头。

我靠!

这地方我在网上看过,九四年发掘的,出土了一千五百多枚竹简和大量陪葬品,非常牛逼。

但是……

好像没听说被盗啊?

不然的话,咋还能剩下大量陪葬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