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深夜意外的相逢

新官路商途 第七百四十二章 深夜意外的相逢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7 22:58: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萧良与钱少斌、徐琛、胡婕等人在张殷彪狭窄的客厅里,坐到十二点钟才告辞离开;王美兰没有凑到餐桌旁,但坐在一旁,也将事情大体听了一个明白。

将萧良等人送到巷子口乘车离开,回到家里将房门关上,王美兰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紧紧搂住丈夫张殷彪的胳膊,声音都禁不住有些颤抖起来,问道:

“萧良真要出五千万将厂子买下来?那厂子的贷款,是不是也不用我们额外还了?”

“是市值五千万港元的股票,跟五千万港元不是一个概念。人家萧老板精明着呢,他还会做亏本的买卖?接下来五年我得把命卖给他,才有可能将这五千万拿到手,”张殷彪笑道,“接下来这个家可能还得靠你撑着了,我应该完全顾不上了……”

“你当上那个鬼捞子厂长后,家里什么事,你有过问一次?”

王美兰白了丈夫一眼,嗔怨道,

“就你弟这事,他算计这么精明,拿两千块钱来打你的脸,我有拿扫帚将他们赶出去吗?我还不是忍气吞声给他们端茶倒水伺候着,不就是怕街坊看你老张家的笑话?”

“哔哔!”

这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张殷彪诧异的走过去打开房门,看到他弟张殷鹏鬼鬼祟祟的探过头来,这一刻心里更是诧异,没想到他们在屋里聊了有四个多小时,他弟竟然一直守在巷子里没有离开。

“这么晚你怎么又过来了?”

张殷彪心里有些悲凉的看了他弟一眼,装糊涂问道,

“是两千块钱数错了?多给了一张还是两张?那钱还装在信封里没有动呢。美兰,美兰你去把信封拿出来数一下钱,看是不是多出一两张来了?真要多了,你拿过来还给殷鹏!”

“没,没,别数钱,不是钱的事,”张殷鹏脸臊得通红,磕磕巴巴说道,“我,我就是看到钱少斌、萧良在你家坐这么久,你们都聊些什么啊?他们是不是要请你回宿云山能源任职?”

两千年以后,互联网发展要比前两年好多了,但信息量还是远不如十数二十年后丰富,南亭、泛华、蜗巢科技、星源时代等企业没有对外披露信息的义务,外界对其知之甚少。

不过,宿云山能源作为上市公司东洲动力的子公司,每季度财务数据都会合并到东洲动力对外进行披露。

迄止今日,宿云山能源累计完成二十五亿的产能投资,九九年营业收入稳步突破四十亿元,年净利润突破五亿元,比东洲动力的主营柴油机业务都要高一截。

除此之外,宿云山能源目前还是全市前五的纳税大户。

谁能担任宿云山能源的总经理,除开自身的收入令人羡慕不已外,在东洲的社会地位也绝非普通官员能及。

前两年张殷鹏一度也积极主动化解跟他哥之间的僵硬关系,但是谁能想到他哥刚刚坐上宿云山能源总经理的位置没有多久,就飘得不知自己骨头有几斤几两,竟然不顾萧良的几次挽留,辞去宿云山能源总经理的职务出来单干了!

更叫张殷鹏想不到的是,这段时间外面都在传他哥办公司不死不活,欠了一堆外债,可能要栽大跟头,萧良与钱少斌这样的人物竟然又登门而来,还一聊就聊上四个多小时?

“哪有再回宿云山能源的可能哦,”张殷彪打“哈哈”说道,“萧良考虑开家新公司,打算让我回去再练练手!绿鸿办了两年多时间,还没有办明白,有没有能力帮着做一家新公司,我心里还没有底呢,没敢答应人家。就怕到时候做不成,更没有脸在老朋友面前抬头了。”

“回去帮萧良,不管做大做小,肯定比你折腾绿鸿强一百倍啊,你有啥犹豫的?”张殷鹏着急道。

“谁知道呢?要没有什么事,我就不请你进屋了;在外面折腾一个多月才回来,我这会儿真要洗洗脚睡觉了,扛不住了。”张殷彪又敷衍了两句,不顾他弟失望的眼神,将大门关上,示意妻子将客厅里的灯拉灭,两人回里屋说话去。

“你弟跟周蓉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用我?嗦了吧?”王美兰还是怕丈夫心太软,嘀咕道。

“我知道的,”张殷彪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他今天真要有魄力拿两万块出来,我肯定也不会要他的。唉,但怎么说呢?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他要是落难了,我肯定不能见死不救,至于其他,我们就当睁眼看不见好了。以他的性格,我真要出力帮他爬上什么位子,最后吃拿卡捞惹出什么案子,我还得帮他背责任,何苦啊?”

和永电子并购更名鸿盈科技一事,即将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表决通过后,通过增发新股融得的二十八亿港元就会直接进账,开启鸿盈电子新建工厂以及并购大扩张的新进程;很多工作也已经在进行筹备了。

张殷彪次日一早就驾车赶往他在狮山湾的绿鸿科技,召集创业这两年多带出来的小二十名骨干,宣布绿鸿科技生产及研发部门即将被萧良旗下的一家新公司鸿盈科技收购??他没有说鸿盈科技将由和永电子重组而成,这还没有对外公布,但他也将新公司跟萧良的关系挑明,方便大家做选择时进行全面的思考。

绿鸿科技的生产及研发部门,合并到鸿盈科技,会作为一个小规模的子公司继续发展运营,将来以国际高端代工业务为主;愿意跟随他到新公司发展的人,也不可能在新公司获得多高的职务,基本上还是会留在子公司原先的研究与运营岗位上;而这一块也不会是新公司发展的重点。

薪资甚至也不可能会有多大的调整。

毕竟第一批管理层授股很有限,依照香港上市公司的惯例,一般只有最核心的高级管理层才能得到授股,不可能普惠到基层管理。

当然,对那些想自己单干,想继续在电动自行车市场闯荡的人,张殷彪会将市场以及销售部门,包括注册的绿鸿品牌等无形资产一起拆分出去组建全新的绿鸿公司,都留给他们,他不拿一分钱,不占一股。

新的绿鸿公司,往后可以先找别的工厂代工生产电动自行车后贴牌销售,但鸿盈科技不做国内的市场,也不会给国内的品牌做代工。

这是萧良一开始就做出的承诺。

为了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九七年底萧良就拿出初步成熟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吸引上百家配套以及电动自行车厂商到东洲扎根发展。

是这么多厂商与和永微电机(和永电子)、宿云山能源、蜗巢科技等一起,花了两年多时间,将产业链初步做通,初步做到东洲电动四轮车、电动自行车多品类年产一百万辆的产业规模。

萧良在下游四十多家厂商还没有完全成熟之际,再单独扶持一家品牌,利用进一步成熟的技术以及资本上的双重优势,抢占市场,顺手将这四十多家厂商都打垮掉,这得多亏心啊!

虽然下游四十多家厂商,在未来的发展中,大部分还是会被淘汰掉,也会不断有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做大产业规模。

而最终能成大气候的,可能也就两三家而已,这是市场规律所致。

不过,萧良他不能去做过河拆桥的事。

差不多花了一天时间将公司的事情处理好,张殷彪准备赶回家先吃顿饱饭,再连夜开车赶往秣陵,跟萧良会合,直接投入到相关工作中去。

张殷彪开车回到蒋家园后街,发现巷子口拐角那一小块空地,早被一辆奔驰占据。

奔驰司机看到张殷彪回来,推开车门快步走过来,说道:

“张总您好,我是蜗巢科技行政综合部的员工袁小垒。王新总吩咐过,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就是张总您的专职司机,不能让张总您疲劳驾驶。还有就是,公司在北湖山庄、云社镇以及绿城苑有十几套高级经理分配用房,张总夫人什么时候有空,可以去挑一套直接过户到你们名下。如果暂时没有看到满意的,先租房也行,公司有租房津贴;行政综合部会全力做好张总您的后勤保障工作……”

“啊,哦,”张殷彪愣了愣,很快回过神来,问道,“小袁你有没有吃晚饭,到我家一块凑合吃点,等会要直接去秣陵,省得路上挨饿?”

“我在公司食堂吃过晚饭才赶过来等张总您回来的,”司机说道,“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准备的?”

“那不用。你跟我到家里坐一会儿,让我扒两口饭……”

张殷彪回到家里,匆匆扒了两口饭,就将车钥匙扔家里,拿上换洗衣服跟司机回到巷子口,刚要坐进奔驰车里,就见老街坊周建他爹从后面猛拍他的肩膀:“嗬,要从蒋家园搬迁出去了,现在不再假装我们工人阶级了?”

“嗨,周叔你这是要吓死我啊!我有几斤几两还能瞒过你的火眼金睛啊,这车是蹭的!”张殷彪跟老街坊打过招呼,才钻进车里,扬尘往秣陵而去。

…………

…………

张殷彪赶到秣陵已经是夜里九点钟了,在西南塘研发基地跟张叔毅、周轩以及王新先见上面。

“你过来不晚啊,”

周轩扔一根烟给走进会议室里的张殷彪,说道,

“一般每层楼只有一间吸烟室,这间会议室能够抽烟,是萧良特批的,照顾我们这些老烟鬼,但其他场合摸出烟,就要注意被罚。萧良还在实验室里面,我们先跟你谈工作。”

“他现在还喜欢自己做研究啊?这两年蜗巢科技不是归国博士就招了三四十个吗,都干啥吃的?”张殷彪好奇的问道。

“具体什么研究,你后续会接触到,我们现在先不谈这个。”张叔毅说道。

成立合资公司宿云山能源之初,周轩、张叔毅就是萧良的主要助手,目前他们俩也是蜗巢科技三个高级副总裁之二;王驰鹜最终还是加盟了蜗巢科技,没有再在秣陵大学任职。

张殷彪跟他们关系都很熟,知道有些机密他能知道,但张叔毅、周轩此时不说,就表明保密程度,是此时坐在会议室里的一些主管、经理级职员还不宜知晓的。

对和永电子的并购重组还在进行中,目前仅仅是通过董事会决议,接下来还要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以及通过香港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

虽然主要董事股东都已经签署了相关协议,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但差不多要等到五月底才能走完全部的程序。

到那个时候和永电子才会正式变更为鸿盈科技重新挂牌上市,萧良也才会真正意义上变成鸿盈科技的实控人。

法律程序上的工作,有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在按部就班的推动,但涉及鸿盈科技发展的工作,不能等到五月底再去推进。

何宏泰目前主要负责和永电子内部资源的整合,做好中低端电机业务关停或转让的准备,同时也率先将现有的**T贴装工厂全面往手机代工业务进行转变。

当然,仅仅是整合好和永电子内部的资源,第一步就要在东洲拔地建设一座初期就能容纳两万名员工的科技工业园,难度就非常大。

因此在规划设计鸿盈科技工业园的同时,周轩、张叔毅亲自牵头负责的工作小组,这段时间还马不停蹄的考察了多家科技公司、电子工厂,计划通过并购的方面,吸纳其工程师、管理团队,吸纳已经积累下来的产品及工艺技术,甚至将其现有业务一并吸纳进鸿盈科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接下来,就将由张殷彪直接负责这个临时工作小组,等到五月底完成全部的手续后,也将由他率领这个工作小组加入鸿盈科技,组建战略发展事业部。

周轩、张叔毅前期已经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工作,也不是张殷彪刚接手一两天就能完全清楚情况的;甚至张殷彪之前对印刷电路板贴装工艺,对通讯电子的发展现况,都没有深入的研究,需要补的功课非常多。

萧良十点钟从实验室走回到行政综合楼,看到周轩、张叔毅正给张殷彪放PPT,介绍前期的筹备工作,直接打断张叔毅说道:

“这里面东西太多,需要后面找时间给殷彪慢慢补,一时半会也不可能都塞进他的脑子里去。对了,不是说科技园有一家印制电路板公司挺有潜力,准备这两天找过去正式聊收购吗?你打电话问一下人家,这个点还在不在科技园加班?先找个具体的工作,让张殷彪先熟悉起来……”

趁着张叔毅电话联系待收购公司,萧良跟张殷彪更详细的谈论他的一些思考:

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将无引脚或短引线的表面组装元器件(贴片式为主),安装到印制电路板或其它基板的表面,再通过流焊、浸焊等方式加以焊接组装的**T制造工艺,能够大幅提高元器件的密度,缩减占用空间,从而成为当前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主流。

不过,**T工艺繁琐、复杂,目前全自动生产还远远谈不上成熟,综合性价比远远不如手工作业加半自动生产的结合。

因此,**T制造工艺在电子信息产业应用越广,对劳动力廉价地区代工业务的需求也就越是旺盛。

对品牌制造商而言,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技术,负责设计与开发新产品,将产品委托给OEM代工厂商生产,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进行销售,既能降低产能投资的风险,能大幅降低总的投资与生产周期,加快产品上市的时间,可以说一举多得。

这时候品牌制造商主要需要提供核心功能元器件、模组、软件系统等就可以了,又或者指定核心供应商就行。

通常说来,一些次要的元器件、零配件,OEM代工厂商能够提供足够物美价廉的选择,品牌制造商会乐见其成。

而往往后者,是一家OME代工厂商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当然了,OEM代工厂商多半也是通过合作配套厂商,供应这些次要的元器件、零配件。

不过,哪怕这些非核心的元器件、零配件,鸿盈科技最终还是交给众多合作厂商负责,但相关技术一定要掌握,还要跟着最核心的**T贴装工艺不断的改良升级,最终才有可能竞争过那些已经初步站稳脚的台资OEM巨头。

因此,涉及这些非核心元器件、零配件的技术研发,鸿盈打算照着供应链名单,先直接收购一批研发型科技公司或者高度控股,将其直接纳入鸿盈的生产及研发体系,而不是再像之前对初创公司5%或10%的少量风险注资。

萧良所说的这家印制电路板公司,主要就是做手机基板的工艺研发,目前已经进入产品中试阶段,周轩、张叔毅他们已经确认过,工艺相对成熟,研发及工艺团队也比较成熟,计划直接收购过来,合并到鸿盈科技集团将成立的元器件部。

“董建锋他们几个都在公司,现在让他们直接过来?”张叔毅捂着话筒,跟萧良说道。

“我们过去,”萧良说道,“主要让殷彪参观一下他们的实验室,对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工艺有个直观的认识。”

电路板公司就在星视科技产业园西南门附近,萧良在周轩、张叔毅等人的陪同下,与张殷彪直接步行走过去。

却不想他们刚从西南门走进星视科技产业园,穿过一条便道,来到目标公司楼下,却见郑仲湘、周培薇、林杰、陈逸森、袁可飞等人,也迎面走过来。

两拨人在目标公司楼下撞见,也是面面相觑。

目标公司的创始人董建锋刚下楼准备迎接萧良一行人,看到这一幕,后背脊都要冒出冷汗来,赶忙带着工作人员推开玻璃门走出来,对两拨人说道:

“郑先生您跟袁总怎么有空过来了?萧总刚说想参观我们公司的实验室,我在公司等着,没想到郑先生这么晚也有兴趣……”

董建锋虽然解释了他并没有提前约郑仲湘一行人,是郑仲湘一行人不告而至,却也暴露出星视与鸿盈两家都对他报价了,他却两边都瞒着没说,就想着价高者得。

现在就怕两个大佬,这一刻扭头就走,他真就是作大死了。

虽然萧良与郑仲湘有过短暂的蜜月期,但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在科技园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何况董建锋还是从朱?电子跳出来创业的,知道的秘辛就更多了。

曾几何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萧良不知好歹,性情乖戾,才会与郑仲湘产生如此尖锐的矛盾。

也几乎所有人认为是郑仲湘再也忍受不了萧良乖戾的脾气,去年四月份才不得不将他从星视董事会驱赶出去。

是啊,当时郑仲湘身上的光环是那么耀眼!

身为华人首富之子,却不依靠家世出来创业,成为亚洲科技创业第一,成为全球排名前三十的科技巨头,三十岁刚出头,身家就高达千亿,还都是自己创业所得。

这么一个人物,要是谁跟他有调和不了的矛盾,谁会认为错在他郑仲湘的身上?

肯定是别人不知好歹,得罪了郑仲湘啊!

萧良他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郑仲湘得罪的?

今年年初星视临时停牌,公众纷纷猜测星视重大交易为何时,萧良第一时间公开站出来,指出所谓的重大交易就是星视与香港电讯合并,并严厉批评合并案是对香港电讯中小股东**裸的侵犯。

虽然采访稿没有刊登出来,却早就流传出来,董建锋也有幸读到。

这事在科技园内部传开,一度所有人以为萧良这是过完河拆桥、吃完饭砸锅,是典型的道德败坏!

知道更多秘辛的人,也知道星视确实是迫于舆论压力以及香港电讯中小股东强烈的反对,被迫调整了合并方案,以更大比例的易股折价,以及更长时间的锁定期承诺,换取大东电报局同意大幅降低现金交易的比例。

当时为了多筹集二十亿美元,与贷款的三十亿美元一起完成大东电报局的现金交易部分,在合并时,郑仲湘还额外向合作的投资机构新增发五千余万新股。

当时星视的市值已经超过两千五百亿港元,每股股价超过三百港元,那时候郑仲湘不做出额外的对赌承诺,哪怕这些投资机构都迫切希望第二轮参投的新股能够在高位顺利减持,也不可能轻易答应入局。

此时可以说是萧良与郑仲湘矛盾发展的巅峰,在大家眼里,很有大家气度的郑仲湘之后几次公开接受采访,都忍不住要指桑骂槐阴阳萧良一番。

科技园这边甚至都有人暗中打赌,赌萧良与郑仲湘什么时候在科技园里,或者哪里碰见,两人会不会动手打起来。

只是谁能想到,星视与香港电讯合并完成,更名星视电讯重新上市的次日,股价就突然变脸,一周时间暴跌50%。

然而这还没有完。

星视电讯股价暴跌50%之后,差不多有二十天的时间,其市值都在三千亿港元左右震荡,一度还有不少分析机构认为星视电讯的价值仍在,仅仅是被纳斯达克股市的调整拖累,但全球科技股行情远没有到过去的时候,认为星视电讯随时会复制九八年七月的反转奇迹。

这些分析机构的屁音刚落,纳斯达克指数调整一个半月后再度大幅下挫。

星视电讯在五月上旬,市值从三千亿港元,再度腰斩,跌到一千五百亿港元(这是合并之后星视电讯的市值,要是照合并换股的比例单独计算星视的市值,实际已经从最高点两千五百亿,暴跌到七百亿,跌幅吓死人啊)。

这时候再回过头去看萧良在年初接受香港明日商报采访所说的那些事,谁还说那是过河拆桥、见不得他人好的妄言?

蜗巢新技术与鸿臣、盈投,几乎是从星视最低点毫无犹豫的建仓,总计持有六千万股,然后又在历史证明了的最高点,即星视市值位于两千亿到两千五百亿区期清仓减持,总计从星视套走近两百亿的利润。

这时候哪怕再苛责的批评家,也不得不夸一句,蜗巢新技术、鸿臣以盈投在星视上的操作,才真正称得上是“神之一手”!

虽然星视电讯的市值还有一千五百亿港元,但已经有不少分析机构指出,这并非星视电讯的底,最终其市值有可能直奔八百亿,甚至更低而去。

这还是得益于星视大幅降低合并案现金交易比例的结果,是萧良年初严厉的批评,挽救星视电讯了。

星视电讯此时仅仅是承接了三十亿美元的债务,就被市场抛弃成这样子,实在难以想象,要是星视电讯承接了一百五十亿美元甚至一百八十亿美元的贷款债务,会是何等灾难性的场面!

而合并案又大幅摊薄了郑仲湘对星视电讯的持股,降低到30%。

倘若说星视电讯的价值中枢在八百亿,以此计算郑仲湘的身家,他或许都比不上萧良了吧?

要知道萧良仅从亚马逊、星视就套走一百七十亿利润啊!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萧良与郑仲湘最初的矛盾,到底是谁狂妄、不知好歹,到底是谁不懂事啊?

只可惜董建锋这样的小喽?,初创才一年多的公司,竟然前后相差几天,就收到两边的收购洽谈,他实在忍不住想让两边暗中竞一下价,搏一搏单车换摩托。

他没想到今夜两边竟然在公司楼前撞上了,竟然还是萧良与郑仲湘亲自带队……

他们现在还没有扭头走人,不会打起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